開悟前,開悟後

cyc320
文章: 2169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文章 cyc320 »

師曰。老僧無心可用。無道可修。 (顯現「平等相」)

師曰。老僧尚無卓錐之地。什麼處聚眾來。老僧無舌。何曾勸人來。 (了卻「平等如夢幻 」)

師曰。老僧自亦不會。(顯現「無間定」)
dodo
文章: 545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9, 2024 5:21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文章 dodo »

寂照世間 寫: 週日 5月 19, 2024 8:59 am 禪宗的開悟,是非凡非聖,或者是,非凡成聖

得即成聖,疾證菩提,失即成邪,速入塗炭。

你還有何貪心?與恐懼?
如果還以色身妄心來生活,那麼,肯定因執著而起貪嗔癡慢疑。

漸法
要從1.人乘知見,2.提昇為天乘知見,3.再提昇為聲聞知見、4.緣覺知見,
5.再提昇為夢幻的大乘知見。

然後,進入頓法提昇為5.1夢中人乘知見、5.2天乘知見、5.3夢中聲聞知見、5.4夢中緣覺知見,
5.5夢中的大乘知見。

金剛經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已經是指,5.1與5.2、5.3、5.4、5.5這五者皆平等,無有
高下的差別。
而不是還有高下差別的,1.人乘、2.天乘、3.聲聞、4.緣覺、5.大乘。

只有通過夢喻幻喻,才會變成無有高下差別的平等不二。
也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
也才能真正的如如不動,不取於相。
這老僧也不會!
寂照世間
文章: 3577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文章 寂照世間 »

dodo 寫: 週日 5月 19, 2024 1:58 pm 這老僧也不會!
不會,有兩種。

一種是退回大好山,攝用歸體,回歸識精第二月、本性第一月。
與所有人事物,不交會。
第二種的不會,是指夢中的會即不會。
從體起用如夢幻泡影。
夢中終日吃飯,但沒有吃到一粒米,夢中終日說話,沒有說過一句話。
也就是夢中終日勸人學禪修道,但是夢中無舌沒有勸過人學禪修道。

夢中幻人,終日行住坐臥,但是從來不曾行住坐臥。
因此,如如不動,不取不捨。
寂照世間
文章: 3577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文章 寂照世間 »

((少室六門)) 第四門安心法門(宗鏡及正法眼藏載之)

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解則識攝色。迷則色攝識。
但有心分別計較。自身現量者悉皆是夢。
若識心寂滅無一動念處。是名正覺。
迷時,人被夢境人事物所左右,悟解時,諸法為人所用。
迷時,人被色迷惑,悟解時,意識運用聲色。
但有心分別計較高下差別,種種現量都如夢境人事物。
如果識心諸法寂滅,而如如不動不取不捨,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是名正覺、覺悟、覺醒。
問。世間人種種學問。云何不得道。
答。由見己故不得道。己者我也。至人逢苦不憂。遇樂不喜。由不見己故。所以不知苦樂者。由亡己故。得至虛無。己自尚亡。更有何物而不亡也。
世人因於見自己色身妄心,執著色身妄心,故不得道,故不得回歸真如本性第一月。
智者逢苦不憂、遇樂不喜,因為知夢幻即離,離夢幻即覺。
由於見真如本性第一月故,見識精第二月故,所以不見色身妄心,不執著色身妄心。
所以不知苦樂者,因為,不執著於色身妄心,而回歸諩精第二月、本性第一月。
所以,無貪嗔癡慢疑。尚不住色身妄心,更有何物而不亡也。
dodo
文章: 545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9, 2024 5:21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文章 dodo »

寂照世間 寫: 週日 5月 19, 2024 5:24 pm 不會,有兩種。

一種是退回大好山,攝用歸體,回歸識精第二月、本性第一月。
與所有人事物,不交會。
第二種的不會,是指夢中的會即不會。
從體起用如夢幻泡影。
夢中終日吃飯,但沒有吃到一粒米,夢中終日說話,沒有說過一句話。
也就是夢中終日勸人學禪修道,但是夢中無舌沒有勸過人學禪修道。

夢中幻人,終日行住坐臥,但是從來不曾行住坐臥。
因此,如如不動,不取不捨。
學佛也有兩種:要嘛!依據經典。要嘛!依據自性。

就是不要依據自己的妄想。
dodo
文章: 545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9, 2024 5:21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文章 dodo »

寂照世間 寫: 週日 5月 19, 2024 5:36 pm 迷時,人被夢境人事物所左右,悟解時,諸法為人所用。
迷時,人被色迷惑,悟解時,意識運用聲色。
但有心分別計較高下差別,種種現量都如夢境人事物。
如果識心諸法寂滅,而如如不動不取不捨,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是名正覺、覺悟、覺醒。


世人因於見自己色身妄心,執著色身妄心,故不得道,故不得回歸真如本性第一月。
智者逢苦不憂、遇樂不喜,因為知夢幻即離,離夢幻即覺。
由於見真如本性第一月故,見識精第二月故,所以不見色身妄心,不執著色身妄心。
所以不知苦樂者,因為,不執著於色身妄心,而回歸諩精第二月、本性第一月。
所以,無貪嗔癡慢疑。尚不住色身妄心,更有何物而不亡也。
君不聞,歇即菩提。

請試論述之?(五分)
寂照世間
文章: 3577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文章 寂照世間 »

dodo 寫: 週日 5月 19, 2024 6:35 pm 君不聞,歇即菩提。

請試論述之?(五分)
歇即菩提
從執色身妄心,而回歸識精第二月、本性第一月。

而如果時常住於色身妄心,那麼就是著境即煩惱。
就會時常著境,而時常生起貪嗔癡慢疑。
因此,要可以時常歇即菩提,回歸第二月、第一月。

但是,也要從體起用,而來行夢中佛事,度化如幻眾生。
而不只是一灘死水。
所以,也要在夢境中勸人學禪修道,而同時也是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因此,也無舌、無勸人學禪修道。
也不執著夢境人事物,而能離境的如如不動、不取不捨。
dodo
文章: 545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9, 2024 5:21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文章 dodo »

寂照世間 寫: 週日 5月 19, 2024 8:01 pm 歇即菩提
從執色身妄心,而回歸識精第二月、本性第一月。

而如果時常住於色身妄心,那麼就是著境即煩惱。
就會時常著境,而時常生起貪嗔癡慢疑。
因此,要可以時常歇即菩提,回歸第二月、第一月。

但是,也要從體起用,而來行夢中佛事,度化如幻眾生。
而不只是一灘死水。
所以,也要在夢境中勸人學禪修道,而同時也是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因此,也無舌、無勸人學禪修道。
也不執著夢境人事物,而能離境的如如不動、不取不捨。
可以問一下私人問題嗎?過去曾經向誰學過佛法?哪個宗門?還是自我摸索?學了幾年?
cyc320
文章: 2169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文章 cyc320 »

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現說殺、盜、婬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信解受持者)心中達多,(不懈怠心)狂性自歇,(念念般若觀照 )歇即菩提,(無間定)不從人得。(定慧等持者)
寂照世間
文章: 3577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開悟前,開悟後

文章 寂照世間 »

dodo 寫: 週日 5月 19, 2024 8:13 pm 可以問一下私人問題嗎?過去曾經向誰學過佛法?哪個宗門?還是自我摸索?學了幾年?
曾拜過師傅,學過世間法、佛法,
然後,也在網上跟無數人學習,甚至古人,
我會去觀察對方的優點長處,有想學的優點長處,我會試著學起來,
然後,增加自己的優點長處,
我學過助人得快樂的人乘善法,常行十善天堂便至的天乘善法,
以及慈悲觀以及至心懺悔之法,還學習許多前因後果,然後解開自己的心結與疑惑。
所以,我了解心理學裏的潛意識的自我保護機制,
也了解智者大師所說的重罪滅相是什麼?
後來,才能深入夢幻大法。

所以,我了解志誠禪師、以及五祖、神秀大師、六祖他們漸法、頓法合起來的禪宗之法。
...........................................

一開始,我無法從頓法中開悟。
於是,我退回去修學除惡之法。
但是,後來發現我學不會除惡之法,因為,我無法深入了解自己,我無法深入觀察自己
深層的問題。
於是,我又退回去修學持戒行善,然後,漸漸的從助人得快樂中,慢慢的進步成長。
而累積愈來愈多的進步成長後,我漸漸有了自信。
然後,漸漸的證明自己,是可以成為一個好人、善人。
於是,我愈來愈快樂的常行十善,也能體會六祖所說的常行十善天堂便至,是什麼感覺。

然後,才有後來的面對自己深層次的缺點錯誤,我才發現自己的自我保護機制,也就是
發現內心自私的缺點與不誠實。
所以,引發了真懺悔,也就是至心叢悔,而在發現缺點的痛苦之中,我得到了銳變、重
生、淨化的經驗,也就是智者大師所說的重罪滅相。
然後,才能對惡人、對傷害過我的人,觀察對方的煩惱痛苦,於是產生同情心與慈悲心
,而真正學會慈悲觀,而來原諒對方,消除自己原先針對對方的討厭、生氣、怨恨。
所以,我才了解慈悲觀非常偉大與強大的威力。

後來,也學習許多人事物的前因後果,於是,解開無數的心結,以及疑惑。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