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頁 (共 107 頁)

Re: 何謂大乘?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10, 2021 6:10 pm
新老怪
無情.....乃有情所觀.說無情不動.是惠能妄見(實無無情)!
:mrgreen:(實無無情)!
所觀
實無能妄 見

Re: 何謂大乘?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10, 2021 6:17 pm
藍海千尋
(實無無情)!
所觀
實無能妄 見
所以我說:惠能妄見"無情不動"!

無無情.如何能說:無情不動?
說"無情不動"者.就是見有無情而認為無情不動.這就是妄見!

簡言之:惠能妄見有無情.所以才能說:無情不動.

Re: 何謂大乘?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10, 2021 6:27 pm
藍海千尋
於第一義不動.能善分別諸法相.
甚麼是"不動"?

不動者.常住義.所謂常恆不動.....指的是真如

1.一真如心.指的是八地所證:己心不動於真如.故稱一真如心.或稱一心.又稱光明藏.
2.全體真如.十地所證.所謂大圓鏡智.真空亮潔如大圓鏡故能遍照一切處.稱光明遍照.

什是善分別諸法相?
即八地以一真如心觀外境如幻.外境是五陰相.
雖是五陰相.然以幻見故不能一一分明見諸法相.故稱善分別

Re: 何謂大乘?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10, 2021 9:14 pm
Viirya
於第一義不動.能善分別諸法相.
覺性清明.能覺察到每個細節(如是因如是緣如是.....)
覺察但不涉入
也可以說是無分別智

Re: 何謂大乘?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11, 2021 6:37 am
藍海千尋
於第一義不動.能善分別諸法相.
能覺察到每個細節(如是因如是緣如是.....)
覺察但不涉入
也可以說是無分別智
參考: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四無常品第三之一
佛言:「大慧!意成身有三種。何者為三?謂:入三昧樂意成身,覺法自性意成身,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諸修行者入初地已漸次證得。大慧!云何入三昧樂意成身?謂三、四、五地入於三昧,離種種心寂然不動,心海不起轉識波浪,了境心現皆無所有,是名入三昧樂意成身。云何覺法自性意成身?謂八地中了法如幻皆無有相,心轉所依,住如幻定及餘三昧,能現無量自在神通,如花開敷速疾如意,如幻如夢如影如像,非四大造與造相似,一切色相具足莊嚴,普入佛剎了諸法性,是名覺法自性意成身。云何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謂了達諸佛自證法相,是名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大慧!三種身相當勤觀察。」

再參照我說的:
什是善分別諸法相?
即八地以一真如心觀外境如幻.外境是五陰相.
雖是五陰相.然以幻見故不能一一分明見諸法相.故稱善分別

Re: 何謂大乘?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11, 2021 7:35 am
新老怪
若見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隨用而說,不滯是非。
若不見性人,說翠竹著翠竹,說黃花著黃花,說法身滯法身,說般若不識般若,所以皆成諍論。
有些禪學研究者,以為慧忠國師主張“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以為大珠慧海則主張“翠竹非法身,黃花非般若”。若作如此見解,恰是認方便為究竟。

Re: 何謂大乘?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11, 2021 7:52 am
新老怪
問:古德曰: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鬱郁黃花無非般若。有人不許,是邪說;亦有人信,言不可思議。不知若為?

師(慧忠國師)曰:此蓋是普賢、文殊大人之境界,非諸凡小而能信受,皆與大乘了義經意合,故《華嚴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於法界,豈非法身乎?又《摩訶般若經》曰:色無邊故,般若無邊。黃花既不越於色,豈非般若乎?此深遠之言,不省者難為措意。
慧忠國師的這段禪語,須是從“心佛不二”的立場上來看,若以為“心外有佛”,則與大乘了義不合。
●慧忠國師所說的法界,即是“心體與法相的統一”。諸人心中的一切法相,見聞覺知、思維想象所成之境,盡是諸人心體中的法相。既然如此,從歸源至本的意義上來說,全體法相盡歸心體,猶如大海漚相,盡歸大海。全波即水,全相即體,故曰“遍境是”。既然是“遍境是”,青青翠竹與鬱郁黃花,豈能又不是?

●那麼,大珠慧海禪師 又何以不許“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呢?這是因為,迷人著相,不識真實。所以不許。
大珠慧海曰:
●迷人不知,法身無象,應物現形,遂喚“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
黃花若是般若,般若即同無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如人吃筍,應總吃法身也。
如此之言,寧堪齒錄。
●對面迷佛,長劫希求。全體法中,迷而外覓,是以解道者,行住坐臥 無非是道,悟法者,縱橫自在,無非是法。
大珠慧海第一句話便說,“迷人不知,法身無相,應物現形”。迷人不知而妄說,此是大珠否定“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的真正原因。
●慧忠國師對“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的肯定,與大珠對“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的否定,並不是互不相容的兩類哲學觀念。
大珠慧海說:“悟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既然“悟即遍境是”,青青翠竹、鬱郁黃花,豈能又不是?既然“不悟永乖疏”,青青翠竹、鬱郁黃花,豈能又是?迷人未悟,妄言說是,故大珠所不許。

Re: 何謂大乘?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11, 2021 8:06 am
新老怪
●百丈懷海,運用折妄之法,掃除心佛名相,掃除一切語句,令人體認自己的“鑒覺”。
體認得熟,無住無著,亦不作無住無著想,則至“無為之正位”。
●禪宗折妄之法,逐漸流行於世,亦是其歷史必然。
天下學道人,說許多道理,則著於許多道理,說即心即佛,則著於即心即佛,如斯之人,盡屬意解口說,非真知灼見。故禪師所不許。
東寺如會說:
自大寂去世,師(東寺如會)常患門徒以即心即之談,誦憶不已,且謂佛於何住而曰即心,心如畫師而雲即佛,遂示眾曰:心不是佛,知不是道,劍去久矣,爾方刻舟。
當時學人,將個“即心即佛”記誦不已,且於“即心即佛”上生出許多意識見解,結果,使得禪宗幾乎成為意解禪學。
●學人虛營妄念,自纏自縛,故禪師予以頓奪利斷,故言“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心不是佛,知不是道”等等。
●學人著相,禪師予以破相。學人意解,禪師予以頓斷。學人禪病愈來愈重,禪師手段亦愈來愈繁。愈重而愈繁,愈繁而愈重,相互激盪,迅速促成了一個熱鬧非凡的禪機時代。

Re: 何謂大乘?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11, 2021 8:12 am
藍海千尋
若見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隨用而說,不滯是非。
若不見性人,說翠竹著翠竹,說黃花著黃花,說法身滯法身,說般若不識般若,所以皆成諍論。
請對照我說:
1.
以世間語言解讀佛法.若此佛法縱是出世文字.也無有是處!

以出世文字解讀佛法.若此佛法縱是世間語言.也屬大智!

換句話說:藏於佛法中不能解悟的真實.除非受持出世文字方能正解.
2.
若法真常.覓之又何礙真常?修之亦不礙其常.
若法真常.受持者動不動皆不動.
如來眼見佛性.唯見一切法(含外道)之佛性.
如來見金剛經.金剛經就是法華經.見唯識論.唯識論就是法華經.....
見一切法皆唯見法華經......這叫做"成佛"
一切法稱為:分別妙法華經
金剛經.唯識論.楞嚴經...究竟嗎?問題在你的境界!

Re: 何謂大乘?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11, 2021 8:34 am
新老怪
即心即佛與非心非佛,不是禪門中的兩種理論見解,而是禪宗指示學人“明心見性”的兩種方法。
即心即佛,屬於禪門直指。
非心非佛,屬於禪門頓奪。
或直指,或頓奪,意在明心,不在予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