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地球變種人的物理復健法

一點念想
蔡葉
文章: 342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8, 2021 8:33 pm

Re: 印度佛教[五期(三時教)]流變概觀[佛法是地球變種人的物理復健法]

文章 蔡葉 »

夏若客 寫: 週三 6月 30, 2021 8:43 pm 【專文推薦】《薄伽梵歌》是不可不讀的文獻

◎文/羅卓仁謙

從佛法研究者的角度來看,印度教與佛法的關係實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印度教認為佛陀是毗濕奴神的化身,佛法認為梵天、因陀羅等印度教大神是佛陀的支持者。從哲理上的發展來看更是如此:在公元前五世紀左右興起的沙門主義中,包括佛法、耆那教等思想代表著衝撞著傳統婆羅門體制的新興思潮,這不但讓印度文化圈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思想體系,同時也讓婆羅門教本身開始出現改革。

佛滅後,婆羅門教開始出現更多與宗教分離、偏向純哲學性的著作。當然,在婆羅門教的體制下,仍然不會逾越吠陀主義、梵我主義的思潮。其中最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薄伽梵歌》。

這部著作的價值與重要性,在譯者寫的導讀與譯序中已經深入淺出地有所介紹,我就不拾人牙慧;從另一個比較少人切入的角度來談談《薄伽梵歌》的重要性,也就是其對佛法的影響。

一、哲學化

時至今日,許多人認為佛法屬於「哲學」。但如果單純以原始佛法為例,相對於哲學,毋寧說其更帶有認知學、甚至於科學的特色,關鍵原因在於佛陀本人在原始佛法聖典中,對形而上的哲學問題採取不回應—也就是「無記」的態度;更有甚者,佛陀極為重視「可驗證」這個科學特性,佛法專有名詞稱為「自證」。

然而,在佛滅後,以《薄伽梵歌》為首的印度的吠檀多哲學之興起,在很大的程度上衝擊了佛法,甚至可以說讓佛法內部產生改革與思維,很大層面地豐富了佛法理論;當然這樣的層面也影響了後世受佛法影響的中國哲學、西藏哲學等。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說:《薄伽梵歌》對佛法、對其餘地區的哲學影響是深入而廣泛的。

二、無我

早在奧義書時代,吠陀主義就已經對於至高至上的靈魂—梵我—作出哲學上的詮釋,從否定面、其超越思議的面向來詮釋其功德;而在梵書中則提到更多其正面、肯定的優點。這些特質在《薄伽梵歌》中有一統性的解釋。許多人以為,「無我」是佛法獨有的理論,其實不然,吠陀主義也闡述某種「無我」:無小我而有大我,此大我即是梵我。但梵我對於一般人來說,實在太難體悟與經驗了,唯有透過虔敬這條道路可以抵達。這樣的論點不但在《薄伽梵歌》中表露無遺,甚至也影響了後代佛法的如來藏思想,《寶性論》中就強調想要體悟如來藏的人必須:「唯依如來信,信於第一義,如無眼目者,不能見日輪。」

如來藏思想是大乘佛法、甚至密乘佛法的核心,在是否受到印度梵我思想影響的論戰上,大家一向莫衷一是;但我更相信,要知道這個論調是不是來自梵我、與梵我的關係,那我們務必得去認識「梵我」本身長什麼樣子,而詮釋其特質最為完整的著作,不外就是《薄伽梵歌》。

三、二元論

《 薄伽梵歌》受數論派哲學影響,表現出強烈的二元論:物質與精神的對立,這種思想根本上影響了佛法—特別是大乘佛法!不論是其「微塵」的論調對小乘宗派所主張「無方極微塵」的影響,或是大乘每每都將「能所」、「心物」、「境有境」這一組一組的主觀與客觀視為對立,都能隱約看到二元論的影子;特別是精神原始無誤、出現錯誤後而投射出整個世界,更有明顯的數論派哲學味道;而若要對這樣的論述源頭有更清楚的認識,那《薄伽梵歌》更是不可不讀的文獻。

《薄伽梵歌》本來是以嚴謹的詩歌體呈現,深澀而難懂;但這次的《薄伽梵歌》譯本,相較之下好讀又忠於原文,實為華人讀者之福!希望類似著作的整理與翻譯,能夠讓華人社會可以更全面地瞭解印度各派哲學中,互相影響的關係與痕跡。

(本文作者為九○後,熟悉漢、藏、梵、英四語的佛學學者)
命題:佛法是地球變種人的物理復健法
依據:【專文推薦】《薄伽梵歌》是不可不讀的文獻
參考經典:占察善惡業報經
佛說療痔病經
心經
佛法的物理復健法理假設:
1.葉代客問:人家寂照上座叫囂多年修學佛法要比照學制大小依序....同時高中的要向大學生求教,也才有資格教國中.小.幼.此篇專文蒐集滿坑滿谷經論,法義環環相扣還不能矛盾.....你算那一級是要向人求教?還是要教人?
2.蔡代答:
((((本貼文命題因故暫停續貼))))已回應指教貼文,則個別回貼,特此致歉!!101.8.6.蔡葉
訪客

Re: 印度佛教[五期(三時教)]流變概觀

文章 訪客 »

變異是常態
勿大驚小怪
訪客

Re: 印度佛教[五期(三時教)]流變概觀[佛法是地球變種人的物理復健法]

文章 訪客 »

命題:佛法是地球變種人的物理復健法
依據:【專文推薦】《薄伽梵歌》是不可不讀的文獻
參考經典:占察善惡業報經
佛說療痔病經
心經
佛法的物理復健法理假設:
以身證道
道法等身
問道中醫
亦可參考
訪客

Re: 印度佛教[五期(三時教)]流變概觀

文章 訪客 »

道醫的最大特點,就是「以身證道」,通過「返觀內察」,回歸生命的本源。從而使人具備頗為神奇的診病、治病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古傳中醫,壓根兒就不同於今天大家熟知的顯傳中醫。它是更加簡單、更加直接的人天之學、人體科學的一部分。

略说“精、气、神”

精气神是生命三大要素,古来炼养大家都特别注重积精全神。翁象川先生在注释《悟真篇》时说:“养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身健则少病。内则五脏敷华,外则肌肤润泽,容颜光彩,耳目聪明。”我们现代人精气神耗得早、耗得多,而没有几个懂得好好炼养,所以亚健康的人特别多。

一般谈论精气神这个问题,都是从“精”开始,再谈“气”和“神”。在医家真传里,却正好倒过来,总先谈“神”,因为“神”与“心”两个概念太相近!—— 学习古传中医或者走养生修道的路,如果不明白“心”与“神”,终将如盲人骑瞎马!各家各派,说到底都是在想方设法明心、见性。北宋张伯端真人在《悟真篇》自序里说:“欲体至道,莫若明乎本心。心者,道之枢。”这真是明师之言!《黄帝内经》多次论及“心”与“神”,我在前面的不少文章里尤其是《实修结束,谈谈“心”》里提到了一些。这里随便捡几句重温一下: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


按照古传中医的观点,万病由心起,治病必治心。心是最根本的,神是由心而生。古传中医认为心的本体是无为的、静寂的、不动的,是“普遍如此”、“本来如此”、“必然如此”的(这与佛家讲的三法印是如何相似!)。很多人都知道中医经典里常说“心藏神”,却少有人知道心与神的主次。古传中医有一句千古不传的秘诀,叫“寂然不动为心,感而遂通为神”。心他老人家亘古长存、如如不动,她生成万物而不占有万物!太上在《道德经》里说:“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为什么“少”反而能“得”而“多”反而就迷“惑”呢?这不就是说的别耗那么多神,胡思乱想越少越容易“明心”吗?所以太上教导我们说,那些已经从此岸到达了彼岸的圣人们,懂得“抱一为天下式”。啥叫“抱一”?我在前面的文章《独立守神 —— 《黄帝内经》点滴 7》里讲“独立守神”的方法时引用了这句话,“抱一”就是为了将“心”专注于“一”处,以起到独立守神、收心止念的目的!

整个古传中医的修习过程,说到底,就是修心和炼命。修心之说,与佛家的说法如出一辙!炼命,则是分阶段将精、气、神三宝凝化。所以“精”和“气”这两宝也就特别重要了。

同样先说“气”。古传中医所说的“气”,是有不同层次的。对于一般的人,明师们往往只说“呼吸之气”,对于门人弟子,则说“内气”、“真气”甚至“先天一气”。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兴过气功热,当年的不少“大师”,忽悠来忽悠去其实都在“呼吸之气”上折腾,让内行人笑掉大牙。古传中医在收心止念开始时就用正呼吸进行调息,叫做“调真息”,到了神、气、精渐渐合凝、合炼时,此时之“气”叫做“真气”,古字写作“炁”。这个炁的运行,与祖气相连,如磁吸铁。—— 不像我们普通的人呼吸,只从口鼻随咽喉而下至中脘而回。所以庄子在《庄子·大宗师》里说:“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参阅《医家秘传——“玄关”vs “先天一气”》。

如何做到“真息”呢?真息即无息。《道藏·洞真部·玉诀类》说:“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这些话,多么像佛家的话呀,这就是方法!

最后说说“精”。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医扫盲——“肾”vs “精”》里说过这段话,大家不妨重温一下:

古传中医所说的“精”,并不单指男性排泄出来的那个精,那是后天之精所转化。古传中医认为精有两种——后天之精和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很好理解,就是交媾之精、血、津、液等。所谓先天之精,则是“元精”,就是本文刚开始时提到的“自家水”,它是人体的“真药”。我在前面的文章里提到“活子时”的概念,其实人体在“活子时”时所产生的“精”,就是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可以藏于人体的每一个角落,换句话说是“全身无处不藏精”,但主要藏纳于丹田及内外肾,当然,五脏六腑皆有先天之精。元精无形,寓于元气之中,受外感则与元气分别,成为后天凡精。

在古传中医的真传里,有个说法是,精在先天时,藏于五藏六腑,氤氲而未成形,后天念头一动就成为后天之精(所以要时时正身、内省、止息)。古传中医所说的“精”,是人体大药,是神和气用来凝炼内丹的原材料。在人体静到极点,微觉有动而非动,纯而明心,气足源清,可“以神炼之”的东西。这就是吕洞宾真人说的那个东西——“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田气养身”。

精、气、神三者,古传中医认为应该以神为主。神、气、精常常“相恋”,六世达赖的很多“情诗”,在内行看来,都是写的这回事儿,与男女情爱无关:)

真有实修实证的人看到以上文字多半会豁然开朗,看不懂的,就在以后的实修历程中多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神”守住了吗?
“心”静到极点了吗?
平时有注意节欲保精吗?
那个呼吸之气“以踵”了吗?
念头越来越少了吗?
日子越过越简单了吗?
今天比昨天轻安、快乐了吗?
知道狗熊是怎么死的了吗?:)


如果以上都没有,拜托不要到处说自己在修行学佛啥的,都是自欺欺人!
訪客

Re: 印度佛教[五期(三時教)]流變概觀

文章 訪客 »

心息相依
心氣不二
若論佛法
一切現成
蔡葉
文章: 342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8, 2021 8:33 pm

Re: 印度佛教[五期(三時教)]流變概觀[佛法是地球變種人的物理復健法]

文章 蔡葉 »

訪客 寫: 週四 8月 05, 2021 5:20 pm
命題:佛法是地球變種人的物理復健法
依據:【專文推薦】《薄伽梵歌》是不可不讀的文獻
參考經典:占察善惡業報經
佛說療痔病經
心經
佛法的物理復健法理假設:
以身證道
道法等身
問道中醫
亦可參考
由 訪客 » 週五 8月 06, 2021 1:49 pm

道醫的最大特點,就是「以身證道」,通過「返觀內察」,回歸生命的本源。 從而使人具備頗為神奇的診病、治病能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古傳中醫,壓根兒就不同於今天大家熟知的顯傳中醫。 它是更加簡單、更加直接的人天之學、人體科學的一部分。 略說「精、氣、神」
感謝訪客師兄應是先我來壇熟客,原貼命題令人驚悚但衡諸當前因緣,允宜暫停。傳說古人過年因每年有[年獸]出沒吃人,年前出外人都還鄉宅在家防[年獸] 吃人,過年後春節出門相互走告若見人還活著笑臉道賀.......。
今人天天宅在家日日戴口罩防止被[日獸]吃.....怕死的地球變種人各個搏命演出只為搶[免死藥].....神童阿德南預言又說疫苗無效...要用傳統方法或找上帝.....??

所以我才驚覺奇想:同樣地球人自稱{佛陀}的,也預言:地球人的生老病死都是{妄想執著]所害,本有現成不必再製免代工不必運送免簽收免口服免費.....的{如來智慧}!!!!應該就是傳統法藥方法????
青出於藍更勝藍

Re: 印度佛教[五期(三時教)]流變概觀

文章 青出於藍更勝藍 »

佛法的物理復健法理假設:
1.葉代客問:人家寂照上座叫囂多年修學佛法要比照學制大小依序....同時高中的要向大學生求教,也才有資格教國中.小.幼.
所以我才驚覺奇想:同樣地球人自稱{佛陀}的,也預言:地球人的生老病死都是{妄想執著]所害,本有現成不必再製免代工不必運送免簽收免口服免費.....的{如來智慧}!!!!應該就是傳統法藥方法????
 有一位師父能說法指導弟子修行,他以為自己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他的弟子們也修學聖道,其中有一位弟子成就阿羅漢果,入定觀察他的師父,發現師父還沒有成就阿羅漢果。為報答師父的恩惠,變成一隻老虎,師父看到老虎,心生恐怖。師父的自覺性很高,一發現自己有怖畏心,立即知道自己還不是阿羅漢,於是趕快精進修行,最後也成就阿羅漢果。可見沒有成就阿羅漢果以前,還是會有種種的驚怖。
訪客

Re: 初發心

文章 訪客 »

大悲心起的意義--學習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 -聖嚴法師
「大悲心起」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法鼓山在十月二十一日舉行的典禮,叫作
「大悲心起」?其實,法鼓山從開山開始,就是觀世音菩薩道場,就是要學習觀
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千手千眼。
我從小就修行觀音法門,觀音法門可深可淺,像《心經》是觀音法門,《楞
嚴經》也是觀音法門,而禪宗的開悟、見性,悟前要發大慈悲心、大菩提心,以
及悟後度眾生,這些都是觀音法門。
禪宗有個名詞叫作「手眼」,而〈大悲咒〉全名叫作〈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
尼〉,所以禪宗的「手眼」,即是學習觀音菩薩的圓通法門;禪修中的開悟,就
是開「手眼」的悟,就是知道手眼的著力點是什麼。修行如果沒有大菩提心、大
悲心,手眼便生不起來,所以發心「自己未度先度人」,便是菩薩初發的大菩提
心、大悲心。
法鼓山鼓勵人發菩提心,也鼓勵人修行,我們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就是運
用一切的事物、時間、場所,做為修行的著力點。因此自己還沒開悟,首先要學
習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放下自私心、自我中心,這便是法鼓山禪修道場的根
本精神,也就是「大悲心起」。所以說,「大悲心起」是整體法鼓山的精神,並
不是十月二十一日那天的活動才叫「大悲心起」。
而「大悲心起」的意義則是指廣大的慈悲心,但願全人類都能有大慈心,把
所有人當成自己,待人如己,因此,不管世間任何一地、任何一人遭受苦難,我
們都要想辦法予以濟助。如果自己能力有限,則呼籲有能力、有錢、有智慧的人
一同參與奉獻,這就是大悲心起。
如果沒有心願、沒有智慧、心裡不安定,那麼這個慈悲心對眾生則成了一種
偽裝。慈悲心必須是從內心生起,且法鼓山的大悲心是圍繞著「心靈環保」這個
主軸,把「心靈環保」推廣出去,即是「大悲心起」。
「大悲心起」是法鼓山的核心精神,我們的三大教育、四種環保,都是在「大
悲心起」的原則下運作,將我們這個觀音菩薩道場、禪修道場,以及法鼓山的理
念,完完全全結合在一起。
-摘錄自《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 》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