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發表於 : 週五 8月 20, 2021 5:12 pm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6 冊 No. 1924 大乘止觀法門
http://www.buddhason.org/tripitaka/T46/T46n1924.php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一
((❶止觀依止:))
㊀初明何所依止者。
謂依止一心,以修止觀也。就中復有三種差別。
①一出眾名。②二釋名義。三辨體狀。
①初出眾名者。
此心即是1.自性清淨心。又名2.真如。亦名3.佛性。復名4.法身。又稱5.如來藏。亦號6.法界。復名7.法性。如是等名無量無邊。故言眾名。
,
②次辨釋名義。
問曰。云何名為1.自性清淨心耶。
答曰。此((自性清淨))心無始以來,雖為無明染法所覆。而性淨無改。故名為淨。何以故。
無明染法。本來與((自性清淨))心相離故。
云何為離。謂以無明體是無法,有即非有。以非有故,無可與((自性清淨))心相應。故言離也。既無無明染法與之相應。故名性淨。中實本覺,故名為心,故言自性清淨心也。
問曰。云何名為2.真如。
答曰。一切諸法,依此((自性清淨))心有,以((自性清淨))心為體。
((真如))望於諸法,法悉虛妄有即非有。對此虛偽法,故目之為真。
又復諸法雖實非有,但以虛妄因緣,而有生滅之相。
然彼虛法生時,此((自性清淨))心不生;諸法滅時,此((自性清淨))心不滅。不生故不增,不滅故不減。以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故名之為真。
三世諸佛及以眾生,同以此一淨心((自性清淨心、真如、佛性、法身..))為體。
凡聖諸法自有差別異相,而此真心無異無相,故名之為如。
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實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為真如。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實亦不如是,即為偽異相也。是故起信論言。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此義故,自性清淨心,復名真如也。
http://www.buddhason.org/tripitaka/T46/T46n1924.php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一
((❶止觀依止:))
㊀初明何所依止者。
謂依止一心,以修止觀也。就中復有三種差別。
①一出眾名。②二釋名義。三辨體狀。
①初出眾名者。
此心即是1.自性清淨心。又名2.真如。亦名3.佛性。復名4.法身。又稱5.如來藏。亦號6.法界。復名7.法性。如是等名無量無邊。故言眾名。
,
②次辨釋名義。
問曰。云何名為1.自性清淨心耶。
答曰。此((自性清淨))心無始以來,雖為無明染法所覆。而性淨無改。故名為淨。何以故。
無明染法。本來與((自性清淨))心相離故。
云何為離。謂以無明體是無法,有即非有。以非有故,無可與((自性清淨))心相應。故言離也。既無無明染法與之相應。故名性淨。中實本覺,故名為心,故言自性清淨心也。
問曰。云何名為2.真如。
答曰。一切諸法,依此((自性清淨))心有,以((自性清淨))心為體。
((真如))望於諸法,法悉虛妄有即非有。對此虛偽法,故目之為真。
又復諸法雖實非有,但以虛妄因緣,而有生滅之相。
然彼虛法生時,此((自性清淨))心不生;諸法滅時,此((自性清淨))心不滅。不生故不增,不滅故不減。以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故名之為真。
三世諸佛及以眾生,同以此一淨心((自性清淨心、真如、佛性、法身..))為體。
凡聖諸法自有差別異相,而此真心無異無相,故名之為如。
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實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為真如。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實亦不如是,即為偽異相也。是故起信論言。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此義故,自性清淨心,復名真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