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大集經

發表於 : 週三 11月 24, 2021 1:21 pm
寂照世間
《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又稱《大集經》(梵語:Mahāsaṃnipāta Sūtra)[1],大乘佛教佛經,為五大部經之一(其他包括《大般若經》、《大寶積經》、《華嚴經》、《大般涅槃經》)。

該經有六十卷。止觀輔行五曰:「彼經廣集十方諸佛、諸大菩薩於欲色二界大空亭中,故云大集。」或又以隨處集大眾名為大集,如《大集經賢護分》。此經廣論大乘,以中觀、實相為宗旨,重點講述各種大乘修行法門。
目次

 1 版本
 2 目次
  2.1 大藏經編次
  2.2 開元釋教錄編次
 3 參考文獻

版本

《大方等大集經》共六十卷,十七品,招提寺沙門僧就於開皇六年所合。據闍那崛多(Jñānagupta )三藏所說,在于闐東南二千餘里,有遮拘迦國,其王宮藏有《摩訶般若》、《大集》、《華嚴》三部大經,各有十萬偈。據說依此十萬偈梵本大集經,全翻可達三百卷[2]。

《大集經》最初是由天竺沙門曇無讖(Dharmarakṣa)在晉安帝世時至西涼州,為河西王沮渠蒙遜譯出,名為《方等大集經》,共計二十九卷,十二品:
第一瓔珞品、第二陀羅尼自在王、第三寶女、第四不眴、第五海慧、第六無言、第七不可說、第八虛空藏、第九寶幢、第十虛空目、第十一寶髻、第十二無盡意[3]。據僧祐所見,尚有二十四卷的異本無第八及十二品,以及另一種沒有第六品的版本。

後來高齊之世,那連提耶舍(Narendrayaśas)出《月藏經》一十二卷。開皇年間又出《日藏經》一十五卷。於是僧就將大集舊品和新出大集經,合為六十卷。又有大興善寺沙門洪慶,把僧就所合名題,加以更正、整頓,成為目前漢譯《大集經》所見到的版本[2]。

藏譯本的《大方等大集經》(藏語:འདུས་པ་ཆེན་པོ,轉寫:'dus pa chen po),其品目為〈瓔珞〉合〈陀羅尼自在王〉、〈寶女〉、〈海慧〉、〈虛空藏〉、〈無盡意〉各品,及〈日藏分〉、〈須彌藏分〉的別行譯本[4]。

大集經的別品尚有:達磨笈多譯《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闍那崛多譯《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般舟三昧經)、《大集譬喻王經》、《虛空孕菩薩經》、玄奘譯《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不空譯《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等。

目次
大藏經編次
序號 經名 譯者 別譯本
1 瓔珞品 北涼.曇無讖譯 晉.竺法護譯,《大哀經》
2 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
3 寶女品 晉.竺法護譯,《寶女所問經》
4 不眴菩薩品
5 海慧菩薩品 宋.惟淨共法護譯,《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6 無言菩薩品 晉.竺法護譯,《無言童子經》
7 不可說菩薩品
8 虛空藏菩薩品 唐.不空譯,《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9 寶幢分 唐.波羅頗密多羅(智光)譯,《寶星陀羅尼經》
10 虛空目分
11 寶髻菩薩品 晉.竺法護譯,《大寶積經.寶髻菩薩會》
12 無盡意菩薩品 劉宋.智嚴、釋寶雲[5]共譯 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
13 日密分 北涼.曇無讖[4]譯 <日藏分>之略譯本
14 日藏分 隋.那連提耶舍[6]譯
15 月藏分
16 須彌藏分
17 十方菩薩品 東漢.安世高[7]譯
開元釋教錄編次

按《開元釋教錄》所訂《大方等大集經》編次:

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 (《開元錄》:亦有經本分為瓔珞品者,不然。此是一段不合分二,後大哀經即是此品)
寶女品
不眴菩薩品
海慧菩薩品
虛空藏菩薩品
無言菩薩品
不可說菩薩品
寶幢分
虛空目分
寶髻菩薩品
日藏經 (《開元錄》:然僧祐記中無日密分,有無盡意品者,不然。今以無盡意經雖是大集別分,非無讖譯。又非次第,不合入中。……今從陀羅尼自在王品至日密分總十一分。其日藏經與日密分同本異譯,亦是第十一分)
月藏經
十輪經
未譯出 (《開元錄》:此十輪後第十四分本在西方,未流於此)
須彌藏經
虛空孕經[8](《開元錄》:初云授功德天記別法已,次說此經。然須彌藏經因功德天問如來方說,故知此經合居其次。……其念佛三昧、賢護、譬喻王、無盡意經等,雖是大集別分。既不知次第,難可編記。然隋朝僧就合大集經,乃將明度五十校計經題為十方菩薩品,編月藏後。及無盡意經成五十八卷者,非也。既無憑准,故不依彼。……若欲合者,前大集中除日密分有二十七卷。以日藏分替處續次,次月藏,次地藏十輪,次須彌藏,次虛空孕。後之四經雖不知說次,以意合之亦將無失。虛空孕後次念佛三昧,次賢護,次譬喻王,末無盡意,總成八十卷,亦將契矣)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
大集譬喻王經
無盡意菩薩經(《開元錄》:其無盡意經初首題云:大集經中無盡意菩薩說不可盡義品第三十二品即分也,是第三十二分。……又有善住意天子所問經,詳其文義,合是大集別分,今已編入大寶積中不可雙載,故此闕也)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五》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寶髻菩薩品.第十一之一

爾時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坐師子座。
放大光明猶如日月。得大自在猶如梵釋。功德高顯獨如須彌山。法界甚深猶如大海。
於大眾中演說正法。初中後善字義真正。具足清淨班宣梵行。為諸菩薩淨於法印。
令諸菩薩聞已修集。爾時東方過九萬二千諸佛世界。
彼有世界,名曰善華。其土有佛。號曰淨住如來,
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化眾生宣說正法。
有一菩薩,名曰寶髻。
與諸菩薩其數八千。沒彼世界欲來此土。齎妙寶蓋欲奉如來。其蓋周覆一千世界。
及諸香華欲供養佛。妙音說偈讚歎如來。

 若諸人天得覩佛 則為獲得大利益 如來所受苦無量 勤精進故得菩提
 往昔精進修菩提 超過一切諸菩薩 為令眾生得利益 故轉無上正法輪
 如來如是難得見 所說正法亦難聞 獲得人身亦復難 諸根具足亦如是
 若諸眾生行不善 亦不能作三善業 若人欲得大利益 應當覲見釋中尊
 若欲聽受無上法 并見十方諸菩薩 具足三十二妙相 應當速詣大寶坊
 今若不種諸善根 後必不得大涅槃 若欲具足人身者 應當速詣娑婆界
 若欲破壞三惡道 欲受人天微妙樂 獲得無上無比樂 應當詣於娑婆界
 大醫今施甘露味 除滅眾生諸煩惱 如來商主大法王 今日演說無上界

寶髻菩薩說是偈時。其聲遍滿大千世界。

時舍利弗聞是偈已即白佛言。世尊。如是偈音何處演說。佛言。舍利弗。東方過於九萬二千諸佛世界。
彼有世界名曰善華。其土有佛號曰淨住。彼有菩薩名曰寶髻。
與八千菩薩俱來至此。是其所說。其聲聞乎大千世界。勸諸眾生令修善法。爾時寶髻菩薩。與八千菩薩。及無量人天。來至佛所。頭面禮拜白佛言。世尊。善華世界淨住如來。致敬問訊。起居輕利氣力安不。眷屬大眾樂受法不。世尊。我從彼來至此世界。為聽菩薩淨行法印。唯願如來。普為一切。大慈憐愍分別解說。令諸菩薩聞已修集。破壞一切煩惱習氣,修菩薩行。了知一切眾生之心。能修菩薩所有行相。能得解了智慧之行。能知一切煩惱等行。能修菩薩所修法行。能深觀察一切罪過。身得無礙見一切佛。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諦聽諦聽。我今當說如是淨行十分之一。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四行。何等為四。
一者波羅蜜行。二者助菩提行。三者神通行。四者調眾生行。
波羅蜜行者。是願方便。助菩提行者。是修道方便。神通行者。是調心方便。調心方便者。是菩提心堅固方便。

Re: 大集經

發表於 : 週三 11月 24, 2021 1:27 pm
寂照世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五》
✜寶髻菩薩品.第十一之一


善男子。云何名檀波羅蜜。
檀波羅蜜即是淨行。能壞癡心能修捨心。修捨心已能一切施。
若有菩薩能一切施。即得四種無分別心。何等為四。
一者不分別眾生。二者不分別法。三者不分別心。四者不分別願。是名為四。

1.不分別眾生。
是可與是不可與。此多與此少與。此上與此下與。此恭敬與此輕慢與。此全與此半與。此持戒此破戒。此福田此非福田。此得大報此不得大報。此是正見此是邪見。此行正聚此行邪聚。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得如是心。名不分別心。
無憍慢心。無上下心。無罣礙心。是平等心。真正之心。平等施戒。平等慈悲。無有分別猶如虛空。是名不分別眾生。

2.不分別法者。
菩薩終不作是分別。受者為說不受不說。受法者施其所須。不受法者則不供給。終不觀察凡夫之人不可惠施。賢聖之人則應布施。是名不分別法。

3.不分別心者。
觀諸眾生心皆平等。不為報施。無內外貪。非為名施。不求果施。所愛之物施已不悔。為攝眾生故行惠施。是名不分別心。

4.不分別願者。
施時不為得帝釋身梵王之身,轉輪王身魔身長者大臣之身。亦復不為大自在故。大眷屬故。不為上有。不為聲聞辟支佛乘。乃至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而行布施。是名不分別願。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惠施時。具足成就如是四事。則得遠離八不正見。
一者我見。二者眾生見。三者壽命見。四者士夫見。
五者常見。六者斷見。七者有見。八者無見。是名為八。

復得遠離四種功德。一者凡夫功德。二者聲聞功德。三者緣覺功德。四者餘習功德。如是施已。
不觀四相。一者常相。二者樂相。三者我相。四者淨相。
能淨四法。一者淨身。二者淨口。三者淨心。四者淨願。
遠離三礙。一果報礙。二聲聞礙。三悔心礙。

善男子。菩薩修行如是施時。遠離三畏。一者憍慢畏。二者上慢畏。三者魔業畏。
菩薩修行如是施時。具四種印。一者內空印。二者外空印。三者眾生空印。四者菩提空印。
如是施時具四精進。
一者滿眾生故具足精進。二者護佛法故具足精進。三者為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故具足精進。四者淨佛土故具足精進。
是時復得具足四念。一者念菩提心。二者念欲見佛。三者心常念慈。四者念離煩惱。
如是施時淨於三事。一者自身。二者他身。三者菩提。
如是施時淨於四智。一者界智。二者眾生滿足智。三者願智。四者助菩提智。
善男子。菩薩若能行如是法。則能淨於檀波羅蜜。


善男子。云何菩薩淨於尸波羅蜜行。善男子。
有一種淨。
 所謂菩薩憐愍一切世間眾生。勝於聲聞辟支佛慈。能壞魔業調諸眾生。具足無量功德寶聚。無有放逸。
復有二種。
 一者於諸眾生不生惡心。二者調諸眾生令向菩提。
復有三種。
 一者淨身。遠離一切身惡業故。二者淨口。遠離一切口惡業故。三者淨意。遠離一切貪恚邪見故。
復有四種。
 一者勸諸眾生令持禁戒。二者勸諸眾生具足淨戒。三者能調諸毀戒者。四者見持戒者。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復有五種。
 一持戒已不生憍慢。二見毀戒不生輕慢。三見持戒心無嫉妬。四終不求聲聞之乘。五者不念辟支佛乘。
復有六種。
 一者念佛。為過戒故。二者念法。為過戒已心不生悔。三者念僧。為能具足如來戒故。
 四者念戒。為不求諸有果報故。五者念施。為能一切悉施與故。六者念天。為欲具足諸善法故。
復有七種。
 一者深信一切佛法。二者勤行精進。為得佛法故。三者具智。為知一切諸佛法故。四者聞已能說
 一切佛法故。五者供養父母師長和上。六者畏於現在未來惡業。七者有慚愧心。
復有八種。
 一者不為利養顯異惑眾。二者不說自事。離一切故。三者不讚供養。心知足故。四者行聖種性。
 樂善法故。五者隨頭陀法。不惜身命故。六者樂於寂靜。離說世事故。七者深心樂法。厭三界故
 。八者至心護法。不惜身命故。
復有九種。
 一者離九惡心。過九眾生所居處故。二者念淨。三者念修。四者增長善法。五者心樂寂靜。
 六者離煩惱熱。七者莊嚴舍摩他。八者勤行精進。九者不欺眾生。
復有十種。
 一者淨身三業。二者淨口四業。三者淨意三業。四者遠離嫉妬。五者離諂曲心。六者至心念戒。
 七者為持戒故。勤行精進。八者軟語。為調眾生。九者受身為眾生使。十者於諸福田不生輕慢。

善男子。菩薩修行尸波羅蜜。有二種淨行。
一者有心有相及以莊嚴。寧捨壽命終不毀戒。二者無心無相及無莊嚴。於一切法心無所著。
復有二種。一者淨於內入。二者不求一切外入。
復有二種。一者常願菩提之心。二者不觀本向菩提戒相。


善男子。云何菩薩淨羼提波羅蜜行。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受罵不報口業淨故。受打不報身業淨故。受瞋不報意業淨故。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
雖受罵辱所以不酬。護眾生故。
受諸楚毒所以不報。護後世故。
被截手足慈心不瞋。護菩提故。
見有求者心不生瞋。為四攝故生慈心故。增菩提道故。壞慳貪心破魔業故。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念佛已。行於忍辱。受一切苦。為得佛身故。
善男子。
復有菩薩修於忍辱。為欲具足得十力故。
復有菩薩修於忍辱。為欲成大師子吼故。
復有修忍。為知三世無罣礙故。
復有修忍。為得大慈大悲力故。
復有修忍。為得具足一切智故。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二力。能成就忍。一者智力。二者修力。
以智力故觀於身心。是故為忍。
以修力故不著諸法。是故為忍。
復次善男子。淨忍菩薩則能觀察一切法中無有眾生。是故修忍。
一切諸法其性解脫。是故菩薩觀一切法。無忍無瞋。
若於諸法心無所著。是名為忍。
善男子。菩薩有二忍。
一者觀如法身。二者觀如法界。
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觀二法者。是名菩薩淨羼提波羅蜜行。


善男子。云何菩薩淨毘梨耶波羅蜜行。
若菩薩摩訶薩於諸修行不息不悔。於諸善法心無厭足。亦樂修行五波羅蜜。常求莊嚴一切善法。擁護正法樂宣說之。調伏眾生心無休息。過於聲聞辟支佛乘。擁護一切諸佛正法。修諸苦行其心不悔。終不喪失本昔善根。廣修多聞心無厭惓。為眾走使不生愁悔。是名精進。
如是精進云何名淨。若能觀身猶如影像。口無言說心畢竟淨。
以盡智觀諸滅法。以無生智知諸有盡。如是觀時則能莊嚴三種精進。
一者體莊嚴。二者覺莊嚴。三者分別莊嚴。
復有三種不著精進。一不著眼。二不著色。三不著識。乃至法亦復如是。是名不取不捨精進。
具足如是勤精進已。不取惠施不捨慳貪。不取持戒不捨毀戒。不取忍辱不捨瞋恚。不取精進不捨懈怠。不取禪定不捨亂心。不取智慧不捨愚癡。不取善法不捨惡法。不取佛道不捨二乘。是名二種勤精進也。是二精進能具佛法。
復有二種。所謂內外。若菩薩能修如是勤精進者。是名毘梨耶波羅蜜行淨。


善男子。云何菩薩淨禪波羅蜜行。
若菩薩摩訶薩。取諸禪支觀諸禪支。觀已入定。
既入定已。不貪著色受想行識。是名為禪。
非著眼禪乃至意禪。是名為禪。
非著色禪乃至法禪。是名為禪。
非著地水火風空禪。是名為禪。
非著日月釋梵自在天禪。是名為禪。
非著欲界色無色禪。是名為禪。
非著此彼禪。是名為禪。
非觀身心禪。是名為禪。
非著上下禪。是名為禪。
非著四取禪。是名為禪。
非著眾生壽命士夫我人相禪。是名為禪。
非著常見斷見有無見禪。是名為禪。
非畢竟盡漏禪。是名為禪。
非入定聚禪。是名為禪。
非得沙門果禪。
如是禪者。非畢竟行禪。
名空調伏禪。非真空禪。名無相調伏禪。非真無相禪。名無願調伏禪。非真無願禪。
是菩薩具足成就大慈大悲一切空行禪。
云何名為具一切空。
若能不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慈悲喜捨。四諦菩提。智慧。誓願莊嚴。舍摩他毘婆舍那。解脫慚愧。是名諸佛方便三昧神通無礙智。攝取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不為二乘之所染污。斷諸習氣。具足無量大神通智。為諸眾生之所歸依。莊嚴世法及出世法。能善調伏一切眾生。渡於四流生死大海。能斷一切所有繫縛。淨諸法性。是名性寂靜。非向法寂靜。亦取向法捨性。了了向法盲性。有聞向法聾性。勤調伏向法停住。涼滅寂靜。調伏熾然。是名一切行空。

善男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悉善知畫。其中或有善能泥塗。或能磨彩。或曉畫身不曉手足。或曉手足不曉面目。時有國王。以一張[疊*毛]與是諸人。而告之言。凡能畫者。悉來聚集於此[疊*毛]上。畫吾身像。爾時諸人悉來聚集。隨其所能而共作之。有一畫師。以緣事故竟不得來。諸人畫已持共上王。善男子。可言諸人悉集作不。
不也。世尊。
善男子。我說此喻。其義未顯。善男子。一人不來故。不得言一切集作。亦不得言像已成就。佛法行者亦復如是。若有一行不成就者。不名具足如來正法。是故要當具足諸行。名為成就無上菩提。說是法時。六萬菩薩於一切行。得具足空。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淨般若波羅蜜。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十二慧。
一者知過去無礙。二者知未來無礙。三者知現在無礙。四者知有為無礙。
五者知無為無礙。六者知一切世作無礙。七者知出世無礙。八者知辯才無礙。
九者知實無礙。十者知世諦無礙。十一者知第一義諦無礙。十二者知諸眾生利鈍無礙。是名為慧。
難破能破。難觀能觀。難解能解。譬如金剛不可沮壞。是名出世之慧.畢竟慧。一切眾生真解心慧。難行難入難見。甚深難可習學。正見正聚。遠離諸見及以習氣。自知了了.知見一切眾生之心。法智義智無所貪著。曠大光明無諍無迮。善知時節過於時節。護正法聚。畢竟覺.正覺.實覺。遠諸垢穢,不為一切之所呵責。一行無行。一切眾生行。無足跡行。
雖離一切世間之行,亦不遠離一切世行。
雖離世界,不離佛土。
雖離一切諸行莊嚴,亦不遠離調伏眾生。
雖離諸行,不離善行。
雖離眾生心行因緣,不離知於眾生心行。
雖離世行,不離世法。
雖離諸身,亦入眾生心。是名為慧。

如是智慧甚為難得,非善根純熟終不能獲。
不能常修行善法者,亦不能得如是智慧。菩提樹下乃能得之,真知法性諸佛所護,度至彼岸,知一切法,施甘露味。是故名為般若波羅蜜。
善男子。如是智慧,畢竟了知一切緣一切相,一切眾生心之所行。以是義故名為智慧。
如是智慧有二寂靜。一者知礙相寂靜。二者知無礙相寂靜。
復有二種。一者無覺淨。二者離諸見淨。
如是智慧。菩薩摩訶薩,常遊眾生利鈍根中。眾生心中。一切法中。觀諸煩惱即是智慧。
菩薩雖住諸界。多住佛界。能善觀見十方世界。離一切蓋。悉是一切佛法根本。具足一切無上佛法。不學諸法不離諸法。不壞一法不成一法。菩薩成就如是智慧,能作功德。能讀誦說一切佛法,一切福德悉能得之,皆能修成一切善法。是名菩薩淨般若波羅蜜行。

說是法時。二萬二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八千菩薩得無生忍。五百比丘漏盡意解。十千天人得須陀洹果。爾時一切天與人同聲而言。世尊。若有人能信是經者。當知是人諸佛所護。何況有能受持讀誦書寫供養。

Re: 大集經

發表於 : 週三 11月 24, 2021 2:32 pm
寂照世間
【❶
善男子。云何名檀波羅蜜。
檀波羅蜜即是淨行。能壞癡心能修捨心。修捨心已能一切施。
若有菩薩能一切施。即得四種無分別心。何等為四。
一者不分別眾生。二者不分別法。三者不分別心。四者不分別願。是名為四。

1.不分別眾生。
是可與是不可與。此多與此少與。此上與此下與。此恭敬與此輕慢與。此全與此半與。此持戒此破戒。此福田此非福田。此得大報此不得大報。此是正見此是邪見。此行正聚此行邪聚。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得如是心。名不分別心。
無憍慢心。無上下心。無罣礙心。是平等心。真正之心。平等施戒。平等慈悲。無有分別猶如虛空。是名不分別眾生。】

布施幫助他人時,不區別受施者,
不分善的人或持戒的人多布施,不善的人或破戒的人少布施,
不分程度的高低而不平等布施。平等布施稱為不分別心布施。

【2.不分別法者。
菩薩終不作是分別。受者為說.不受不說。受法者施其所須,不受法者則不供給。終不觀察凡夫之人不可惠施,賢聖之人則應布施。是名不分別法。】

聽受佛法者多布施,多為其說法;不受佛法者少布施,少為其說法,是為分別法者布施。
反過來即是不分別法布施,即是平等布施。

【3.不分別心者。
觀諸眾生.心皆平等。不為報施.無內外貪。非為名施.不求果施。所愛之物.施已不悔。為攝眾生.故行惠施。是名不分別心。

4.不分別願者。
施時不為得帝釋身梵王之身,轉輪王身.魔身長者.大臣之身。亦復不為大自在故.大眷屬故,不為上有.不為聲聞辟支佛乘,乃至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而行布施。是名不分別願。】

布施時,不求果報,不求名,不求利,不求..
有所求回報的行善,只是人乘善法。
更高級的天乘善法,行為背後的不單純動機,比較少。
背後不單純的動機愈少的善法,就愈單純,就愈高等

人乘善法,有所求的行善布施
天乘善法,比較少所求的行善布施
聲聞、緣覺善法,更少所求的行善布施
般若大乘善法,無所求的行善布施

善法真的很重要
要從背後有所求的人乘善法,提昇轉變為比較少動機的天乘善法
先讓自己,從人乘行善,提昇轉變為常行十善可以如處天堂的天乘二樓之人
然後再從二樓,愈爬愈高

講很多遍了,這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