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229 頁)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五 1月 07, 2022 11:01 pm
妙吉祥如意
玄奘大師,當年會到西竺遊學就是因為早期流傳中土之佛經,翻譯內容品質駁雜,有諸多法義各執其是,例如:阿賴耶識的釋義,就存在大矛盾。

我們從玄奘大師創立法相宗,辨正心識流轉運作奧秘,就可發現玄奘大師西竺留學的研習重點。其最重要成果就是依十識論建立唯識法相倫理,破解阿賴耶識誤做聖解之迷思。
佛智阿陀那識(菴摩羅是識)諸佛法印
菩薩法住智異熟識,菩薩法印
凡夫八識(阿賴耶識與七轉識),凡夫法印

這裡講玄奘唯識法相宗一共十識,外加佛果庵摩羅智(阿陀那識),即是法華經強調之一切種智佛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共為十。然佛智(無上帳正等正覺)實不可與有漏九識相提並論!!
所以,玄奘唯識法相宗,於有為法界強調九識。
九識即是:
第九異熟識,第八阿賴耶識,第七末那識,第六意識,五識眼耳鼻舌身。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五 1月 07, 2022 11:07 pm
妙吉祥如意
依據解深密經印證玄奘法相宗之十識論(異熟識乃為一切種子所涌現,如微觀物理科學質量子層次)

解深密經證:(玄奘譯)
如是﹐廣慧!由識暴流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若於爾時﹐有一眼識
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一眼識轉;若於爾時﹐乃至有五識身生緣現前﹐即於此時
﹐五識身轉。
廣慧!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於心﹑意﹑識秘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於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秘密善巧菩薩。

廣慧!若諸菩薩於內各別如實,
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9
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8
不見積集不見心(此指第七末那);7
不見眼色及眼識;
不見耳聲及耳識;
不見鼻香及鼻識;
不見舌味及舌識;
不見身觸及身識;
不見意法及意識。

是名勝義善巧菩薩﹐如來施設彼為勝義善巧菩薩。
廣慧!齊此名為於心﹑意﹑識一切秘密善巧菩薩﹐如來齊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

解深密經很清楚的開示,阿陀那識涌現異熟識成就阿賴耶識等九識,屬於有漏界、有為法,都必須空去、不執(經文,不見……),始能證得終極佛果庵摩羅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依此可證,玄奘法相宗是有漏九識+第十庵摩羅智佛果(即無垢識或曰一切種智。)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五 1月 07, 2022 11:09 pm
妙吉祥如意
依成唯識論,辨正玄奘法相宗之正義:

此意差別,略有三種:
一補特伽羅我見相應。(彼緣第八阿賴耶識)
二法我見相應。(彼緣第九阿陀那識,此處稱異熟識)
三平等性智相應。(彼緣第十無垢異熟識,即是庵摩羅佛智)
初通一切異生相續,二乘有學、七地以前一類菩薩,有漏心位,彼緣阿賴耶識起補特伽羅我見
次通一切異生、聲聞、獨覺相續,一切菩薩法空智果不現前位,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
後通一切如來相續,菩薩見道及修道中,法空智果現在前位,彼緣無垢異熟識等,起平等性智。

以上成唯識論內文,可更明確正名,玄奘法相宗,是執有漏九識+第十無漏佛智(庵摩羅智,或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五 1月 07, 2022 11:12 pm
妙吉祥如意
試以佛教三法印辨證唯識法相:

成唯識論
彼緣阿賴耶識起補特茄羅我見。
……佛教第一法印,第八阿賴耶識所攝,遍計所執、文字般若、。

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
……佛教第二法印,第九異熟識(一切種子阿陀那識)所攝,依他起性、觀照般若。

彼緣無垢異熟識起平等性智。
……佛教第三法印,佛果(庵摩羅智、涅槃智)圓成實性、實相般若、。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五 1月 07, 2022 11:16 pm
妙吉祥如意
成唯識論
[0013c25]
第八阿賴耶名(凡夫我見)過失重故最初捨故此中偏說。
第九異熟識體菩薩(法住智)將得菩提時捨。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時捨。
第十無垢識體(涅槃智)無有捨時。

第八阿賴耶識,乃凡夫識用,
第九異熟識(又稱阿陀那識),乃菩薩法住智(般若)。
第十無垢識(即是庵摩羅智果),為佛智。

那麼一共幾識!?
若有人硬拗八識,是犯了嚴重錯誤,即是高推凡夫阿賴耶識,與菩薩、諸佛之證果混淆不清,讓甚深佛法、法相之倫理產生嚴重錯亂,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五 1月 07, 2022 11:21 pm
妙吉祥如意
依據大乘楞伽經印證玄奘大師法相宗執持九識論之正見

因選錯古傳佛經翻譯版本,嚴重錯解佛法,高推人命第八阿賴耶識,而一盲導眾盲,而毀壞佛法最嚴重的愚夫,非蕭平實莫屬!!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入楞伽經(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是故大慧。諸識自相滅。自相滅者業相滅。若自相滅者。阿黎耶識應滅。大慧。若阿黎耶識滅者。此不異外道斷見戲論。

大乘入楞伽經(大周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
大慧。識真相不滅。但業相滅。若真相滅者。藏識應滅。若藏識滅者。即不異外道斷滅論。


從上面三種楞伽經翻譯版本內容比較,可以發現當今學佛者對於高推聖解阿賴耶識,乃至唯識真義(玄奘法相宗)到底應該劃分為幾識?產生嚴重誤解,真是其來有自也。而當今ㄨㄨ會蕭姓導師更是鼓吹此錯誤知見毀經謗佛的罪魁禍首!!

從玄奘大師冒死西竺取經之中土佛教歷史背景,發現當時流傳之楞伽經不同版本中,魏朝菩提流支的譯本,與達摩所傳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版,在重點佛經文字內容產生嚴重誤差(或許玄奘大師就是因此迷惑而發願西竺取經),菩提流支版顯然因錯誤翻譯而高推(阿賴耶識)做聖解,以致混淆整個佛法教義之倫理(佛教三法印)千百年來不得其解……
觀察台灣早期佛學界蕭平實也因迷執此菩提流支高推阿賴耶識之嚴重謗法,以先入為主而一盲導眾盲,大量出版高推阿賴耶識作聖解之爛著,因此誤導影響學佛後進之錯誤觀念頗為深遠,其破壞佛陀法教之罪,且知錯不改,實在很糟糕!!

注意:所謂藏識非阿賴耶識,如來藏之藏識是包括第九阿陀那識、第八阿賴耶識、七轉識之總相。當今甚多研究佛學者,誤將阿賴耶識等同藏識,是犯了極嚴重之錯誤知見!!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五 1月 07, 2022 11:29 pm
妙吉祥如意
入楞伽經(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是故大慧。諸識自相滅。自相滅者業相滅。若自相滅者。阿黎耶識應滅。大慧。若阿黎耶識滅者。此不異外道斷見戲論。


菩提流支錯譯佛經,混淆如來藏藏識與人命阿賴耶識之法義,千百年來一盲導眾盲。毀經謗佛,造孽深重……
所謂(如來藏之)藏識,非第八阿賴耶識。
如來藏之藏識是包括第九阿陀那識、第八阿賴耶識、七轉識之總相。
當今甚多研究佛學者,誤將人命五蘊之主阿賴耶識等同如來藏之藏識,是犯了極嚴重之錯誤見解!!

菩提流支版翻譯顯然是犯了嚴重錯誤。
楞伽經其他版本皆開示,業相(阿賴耶識)是應滅的,個人現識(第八阿賴耶識)與七轉識會隨生死而滅,而真相識(第九一切種子阿陀那識)是不可滅的,若滅,則就沒有藏識之存在。也就成了斷滅論。
佛經處處開示,修佛極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得證一切種智)。就是講一切種子境界為真實,非空無斷滅。所以,楞伽經稱第九一切種子阿陀那識即是真相識。

據玄奘翻譯之解深密經云,最初一切種子(勝性轉為大等)之緣起為基礎,才有各別心識之流化生成增長。所以說真相識(一切種子第九阿陀那識)是不滅的。若真相識滅,藏識應滅。

其實,某些執持一切法無自性,而談論佛法,很容易落入斷滅論,
應該說,一切法之緣起根本為(一切種子),而一切種子由勝性(無漏實相)轉出,當然有自體性。

金剛經云:若說世界實有,即為一合相。
楞伽經曰:大慧。識真相不滅。但業相滅。若真相滅者。藏識應滅。若藏識滅者。即不異外道斷滅論。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五 1月 07, 2022 11:38 pm
妙吉祥如意
玄奘法師創立法相宗顯然是執持九識論。
即是
第九阿陀那識(楞伽經:真相識)
第八阿賴耶識(楞伽經:業相識)
第七末那識(楞伽經:七轉識)
第六意識
其餘五識眼耳鼻舌身。
以上九識總稱(如來藏之藏識)。

那麼,玄奘法師對於唯識法相九識流化生成之倫理過程,是否有做明確之交代呢!?
當然有。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五 1月 07, 2022 11:49 pm
Viirya
楞伽經立八識
將第幾識視為第幾功能或每種狀態或許更為貼切
一識八功能、九或十狀態
一識具八大功能.十大狀態.五智慧.一法身.千百萬億幻化相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六 1月 08, 2022 12:12 am
妙吉祥如意
Viirya 寫: 週五 1月 07, 2022 11:49 pm 楞伽經立八識
將第幾識視為第幾功能或每種狀態或許更為貼切
一識八功能、九或十狀態
一識具八大功能.十大狀態.五智慧.一法身.千百萬億幻化相
第九阿陀那識,楞伽經稱之(真相識)
第八阿賴耶識,楞伽經稱之(業相識)
末那意等七識,楞伽經稱之(轉相識)
楞伽經開示,
業相識、轉識,此二壞不壞,輾轉相因(即是指人命五蘊運作)。
又明確開示: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請問,第九阿陀那識(真相識)不可滅,而第八阿賴耶識(業相識)可滅……
以上兩識可含糊不清,混淆在一起嗎!?
更別說第九阿陀那識是菩薩法住智所依止,而第八阿賴耶識乃凡夫妄心依止,此兩者法義內涵豈能隨意錯亂置論?

在講清楚一點:
第九阿陀那識為依他起相所攝
第八阿賴耶識為遍計所執相所攝

其心識功用完全不同,一為菩薩般若所依止,一為凡夫妄識所依止,正是大乘佛法實修實證之真髓,天差地別能混為一談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