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溪法師講唯識宗
發表於 : 週一 3月 07, 2022 2:29 pm
唯識宗
起於印度的大乘佛教一派,後來流行於中國、日本,在印度叫做「瑜伽宗」,由無著興起,其弟世親樹立基礎,傳到中國益加發達。中國在北魏時,已由菩提留支傳人無著、世親的佛教(所謂「地論宗」就是)經梁陳的真諦更加一層光彩(所謂「攝論宗」就是)。
唐初,玄奘三藏東歸,對於中國佛教的影響極大,於傳入瑜伽宗尤為有功。玄奘把解釋世親《唯識三十頌》的護法等十大論師諸釋合糅為一部,漢譯為《成唯識論》十卷,其後我國學瑜伽宗的,都以這《成唯識論》為中心,所以有「唯識宗」的一個名稱。玄奘的高足慈恩大師窺基,為這論著《述記》二十卷,又別著《樞要》四卷,其他有《大乘義林章》七卷、《瑜伽師地論略纂》十六卷等多數著述,以光闡這宗。其弟子淄州大師慧昭著《唯識論了義燈》七卷,以斥圓測底異說。慧沼弟子撲揚大師智周,著《唯識論演祕》七卷。所謂慈恩、淄州、撲揚三師,稱為中國唯識宗三祖。《樞要》、《了義燈》、《演祕》稱為唯識論三疏,學者仰為指南。其正依的聖典有六經十一論:《華嚴》、《深密》、《楞伽》、《莊嚴》、《阿毗達摩》、《厚嚴》叫做六經,《瑜伽》、《顯揚》、《莊嚴》、《集量》、《攝大乘》、《十地》、《分別瑜伽辨中邊》、《二十唯識》、《觀所緣》、《雜集》叫做十一論。
這學派底教判論,即佛教的分類為「三時教」,三時教又分為關於時間形色和關於教義內容約兩類,前者叫做年月次第的三時教,後者叫做義類的三時教。前者把一代之所說分為初、昔、今,後者分為有、空、中的三教。但唯識宗的特色,在其「性相別觀論」,以為所謂本體論和現象論須區別而論的。如宗名之所示,明是一個唯心論哲學,但和《起信論》等所示的唯心論大有不同。蓋這宗固然說「真如」為萬有本體,且說「真如」遍在於萬有,但是「真如」是無為、無作用、沒有生滅變化,就是有不變之性而無隨緣之義的。
這宗說萬有開展的主體為「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並非如《起信論》所說普遍的一心,乃是人人個體各別的一心,且係相對的個人的心識,非不生滅、無為法,而為生滅、有為之法,故為個人的唯心論,而有各自唯識之稱。就是說,人人各自緣起一個的世界,各自經營以自己為中心的人世,其狀恰如多燈燃於一室。這各自緣起的主體叫做「識」,這「識」有八種: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其中第八識阿賴耶識具有可開發萬有的潛在勢力之無量種子,物、心、自然、人(色)心、依正等諸法,全是由這第八識體內的種子顯現,所以萬有畢竟為阿賴耶識的內容,阿賴耶識之外並沒有別的萬法。又這種子有「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兩種,有漏種子無論甚麼人都共通存在的,由是,吾人之迷的世界為無限緣起,即所謂生死流轉;無漏的種子有聲聞性、緣覺性和菩薩性三種,而人得各各應於其所而有解脫,其中有菩薩種性的可以成佛,餘者永不得成佛的。這人性論和前之唯心論相待,而為唯識宗教學著明的特色。
本宗中心教義的「萬法唯識」之法門,始於法相而建立五位、百法,進而明以八識心王為中心,及其和為緣起結果的萬法之交涉,而說四分 (註一) 、三類境 (註二) 等的教義,包括為八識之性的真如和八識及其活動之相用,而分「偏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之三性。積極的究論真如的實在,而斷為真空妙有,名之為「圓成實性 」;萬有之現相名為「依他起性」;其上所起之妄想名為「偏計所執性」。更由這三性,立「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之三無性,而明三性消極的、半面的、空的意義,乃至把頗複雜深玄的教義,在論理的精妙形式之下安排施設。
於實踐的一面,立「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妙覺」等四十一位,以為外面的實踐行徑路,更約之為「資糧」、「加行」、「修習」、「通達」、「究竟」之五位。至於內面的實踐行法,說「遣虛為賞識」、「捨濫留鈍識」、「攝末歸本識」、「隱劣顯勝識」、「遣相證性識」的五種唯識觀,而巧使證入於唯識中道之理境,這境名為菩提涅槃,二轉依的妙果。涅槃分「有餘」、「無餘」、「無住處」、「本來清淨」四種,菩提分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四智,到達於這妙果的叫做佛陀,於此分「自性」、「受用」、「變化」之三身。
(註一)四分是「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相分」底相是相狀,而以所緣為義,這是心心所的自體生時,和那起能緣之用同時現表現的影像,即是能緣的所緣對境。「見分」底見是見然,而以能緣為義,這是共著心心所之自體生時,和那表現所緣的影像,同時而起的見照之用,而即是對於其所緣的能緣之作用。但「照」是心性明瞭而能照前境之謂,《四分義記》卷上有道:「為照之故名「見」,並不是為見之故名「見」。」如果為見之故名「見」,那耳識之「見分」也當名為「聞分」。「自證分」底「自」是自用,就是見 分,「證」是證知之義,蓋是從證知自體上之見分作用立名的,這是自證之依主釋。又所以稱之為「自體分」,是因在四分之中,實以這第三分為其總體。「證自證分」底「證」是證知之義,自證即前之「自證分」,蓋是從證知第三「自證分」之作用立名的,這是自證之證之依主釋。
(註二)三類境是「性境」、「獨影境」、「帶質境」。「性境」是有實體實用之境,並非為空想上產物的因緣變之諸法;「獨影境」是沒有本質,唯由能緣心之妄事分別,所生出的分別變之諸法;「帶質境」是一面有本質,一面能緣的心不能得其自相,由心和境兩者之力成立的,那通於因緣、分別二變之諸法。
修唯識觀,端身正坐,跏趺坐亦可,不跏趺亦可,兩眼半閤,心中想著法界體性智,生來就是智,皆與識是兩樣不是一樣,不是忽而智忽而識,識作主就有生死,智作主將識轉為智,就沒有生死。
用前五識向內轉第六識,六識轉七識,七識轉八識,八識轉九識,九識的境界是白淨一無所有,到此時思想不可停止,再向一無所有那裏繼續下去,九識一破,當下就可以看見法界體性智。法界體性智是普遍體,光明遍照,將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從前阿賴耶識作主,我們就有生死,譬如亂世。現在法界體性智作主,我們就沒有生死,譬如世界太平。
法界體性智 譬如國家, 大圓鏡智 譬如總攬機關及組織, 平等性智 及 妙觀察智 ,譬如被總攬表現人, 妙觀察智 及 成所作智 譬如獨立人。
法界體性智 是遍滿虛空、無所不在,名「法性土」,譬如太陽一 樣。 大圓鏡智 是我們的思想,無所不有,周圍無際,名「自受用土」。 平等性智 是我們起一個思想,名「他受用土 」。 妙觀察智 、 成所作智 是隨思想的變化,名「變化土」。
法界體性智 ,名「法身」,即「自性身」。 大圓鏡智 名「自報身」,即「自受用身」,是不起思 想。 平等性智 名「他報身」,即「他受用身」,是起思 想。 「自報身」、「他報身」總名「報身」。 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名「應身」,即「變化身」。「法身」是如如不動、絕對的,叫做「真 如; 「自報身」,指思想不起;「應身」,隨思想變化,叫做本身人格。
真如無念,是有知有覺,即法界體性智;無始無明無念,是無知無覺,即菴末羅識。法界體性智是普遍十方。真如無為法分三種:選擇生滅滅已,寂滅是無為;非選擇生滅,寂滅是無為;遍滿虛空,寂滅是無為。
第八識、七識、六識、五識四種:指外面的環境由見聞覺知印相在第八識裏面,內七識、六識、前五識,是由印相在八識裏面的見聞覺知發揮出來。八識、七識、六識、前五識是過去、現在、未來循環往來的。證真如以後,見聞覺知、第七識、六識、五識主觀的我;由見聞覺知、前五識、六識、七識、眼見得來的、思想得來的、客觀的宇宙萬物;過去、現在、未來、生滅法,通通變為真如。
阿賴耶識裡面含藏有真如不動。知覺起念或不起念。知覺不起念,無知無覺。無明無念。阿賴耶識。知覺不覺起念,斷念不覺,空一切念。證真如後,八識、七識、六識、五識,通變為真如,遍滿虛空,不生不滅,凝然不動。
未證真如以前,過去、現在、未來一念無明,與真如兩不相 干;證真如以後,是一體三寶,「不動」是真如之體,「動」是真如之用;「主」是真如之體,「客」是真如之用。法界體性智即佛性,菴末羅識即無始無明,阿賴耶識即見聞覺知,末那識即一念無明,第六識、前五識即眼、耳、鼻、舌、身、意。
起於印度的大乘佛教一派,後來流行於中國、日本,在印度叫做「瑜伽宗」,由無著興起,其弟世親樹立基礎,傳到中國益加發達。中國在北魏時,已由菩提留支傳人無著、世親的佛教(所謂「地論宗」就是)經梁陳的真諦更加一層光彩(所謂「攝論宗」就是)。
唐初,玄奘三藏東歸,對於中國佛教的影響極大,於傳入瑜伽宗尤為有功。玄奘把解釋世親《唯識三十頌》的護法等十大論師諸釋合糅為一部,漢譯為《成唯識論》十卷,其後我國學瑜伽宗的,都以這《成唯識論》為中心,所以有「唯識宗」的一個名稱。玄奘的高足慈恩大師窺基,為這論著《述記》二十卷,又別著《樞要》四卷,其他有《大乘義林章》七卷、《瑜伽師地論略纂》十六卷等多數著述,以光闡這宗。其弟子淄州大師慧昭著《唯識論了義燈》七卷,以斥圓測底異說。慧沼弟子撲揚大師智周,著《唯識論演祕》七卷。所謂慈恩、淄州、撲揚三師,稱為中國唯識宗三祖。《樞要》、《了義燈》、《演祕》稱為唯識論三疏,學者仰為指南。其正依的聖典有六經十一論:《華嚴》、《深密》、《楞伽》、《莊嚴》、《阿毗達摩》、《厚嚴》叫做六經,《瑜伽》、《顯揚》、《莊嚴》、《集量》、《攝大乘》、《十地》、《分別瑜伽辨中邊》、《二十唯識》、《觀所緣》、《雜集》叫做十一論。
這學派底教判論,即佛教的分類為「三時教」,三時教又分為關於時間形色和關於教義內容約兩類,前者叫做年月次第的三時教,後者叫做義類的三時教。前者把一代之所說分為初、昔、今,後者分為有、空、中的三教。但唯識宗的特色,在其「性相別觀論」,以為所謂本體論和現象論須區別而論的。如宗名之所示,明是一個唯心論哲學,但和《起信論》等所示的唯心論大有不同。蓋這宗固然說「真如」為萬有本體,且說「真如」遍在於萬有,但是「真如」是無為、無作用、沒有生滅變化,就是有不變之性而無隨緣之義的。
這宗說萬有開展的主體為「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並非如《起信論》所說普遍的一心,乃是人人個體各別的一心,且係相對的個人的心識,非不生滅、無為法,而為生滅、有為之法,故為個人的唯心論,而有各自唯識之稱。就是說,人人各自緣起一個的世界,各自經營以自己為中心的人世,其狀恰如多燈燃於一室。這各自緣起的主體叫做「識」,這「識」有八種: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其中第八識阿賴耶識具有可開發萬有的潛在勢力之無量種子,物、心、自然、人(色)心、依正等諸法,全是由這第八識體內的種子顯現,所以萬有畢竟為阿賴耶識的內容,阿賴耶識之外並沒有別的萬法。又這種子有「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兩種,有漏種子無論甚麼人都共通存在的,由是,吾人之迷的世界為無限緣起,即所謂生死流轉;無漏的種子有聲聞性、緣覺性和菩薩性三種,而人得各各應於其所而有解脫,其中有菩薩種性的可以成佛,餘者永不得成佛的。這人性論和前之唯心論相待,而為唯識宗教學著明的特色。
本宗中心教義的「萬法唯識」之法門,始於法相而建立五位、百法,進而明以八識心王為中心,及其和為緣起結果的萬法之交涉,而說四分 (註一) 、三類境 (註二) 等的教義,包括為八識之性的真如和八識及其活動之相用,而分「偏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之三性。積極的究論真如的實在,而斷為真空妙有,名之為「圓成實性 」;萬有之現相名為「依他起性」;其上所起之妄想名為「偏計所執性」。更由這三性,立「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之三無性,而明三性消極的、半面的、空的意義,乃至把頗複雜深玄的教義,在論理的精妙形式之下安排施設。
於實踐的一面,立「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妙覺」等四十一位,以為外面的實踐行徑路,更約之為「資糧」、「加行」、「修習」、「通達」、「究竟」之五位。至於內面的實踐行法,說「遣虛為賞識」、「捨濫留鈍識」、「攝末歸本識」、「隱劣顯勝識」、「遣相證性識」的五種唯識觀,而巧使證入於唯識中道之理境,這境名為菩提涅槃,二轉依的妙果。涅槃分「有餘」、「無餘」、「無住處」、「本來清淨」四種,菩提分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四智,到達於這妙果的叫做佛陀,於此分「自性」、「受用」、「變化」之三身。
(註一)四分是「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相分」底相是相狀,而以所緣為義,這是心心所的自體生時,和那起能緣之用同時現表現的影像,即是能緣的所緣對境。「見分」底見是見然,而以能緣為義,這是共著心心所之自體生時,和那表現所緣的影像,同時而起的見照之用,而即是對於其所緣的能緣之作用。但「照」是心性明瞭而能照前境之謂,《四分義記》卷上有道:「為照之故名「見」,並不是為見之故名「見」。」如果為見之故名「見」,那耳識之「見分」也當名為「聞分」。「自證分」底「自」是自用,就是見 分,「證」是證知之義,蓋是從證知自體上之見分作用立名的,這是自證之依主釋。又所以稱之為「自體分」,是因在四分之中,實以這第三分為其總體。「證自證分」底「證」是證知之義,自證即前之「自證分」,蓋是從證知第三「自證分」之作用立名的,這是自證之證之依主釋。
(註二)三類境是「性境」、「獨影境」、「帶質境」。「性境」是有實體實用之境,並非為空想上產物的因緣變之諸法;「獨影境」是沒有本質,唯由能緣心之妄事分別,所生出的分別變之諸法;「帶質境」是一面有本質,一面能緣的心不能得其自相,由心和境兩者之力成立的,那通於因緣、分別二變之諸法。
修唯識觀,端身正坐,跏趺坐亦可,不跏趺亦可,兩眼半閤,心中想著法界體性智,生來就是智,皆與識是兩樣不是一樣,不是忽而智忽而識,識作主就有生死,智作主將識轉為智,就沒有生死。
用前五識向內轉第六識,六識轉七識,七識轉八識,八識轉九識,九識的境界是白淨一無所有,到此時思想不可停止,再向一無所有那裏繼續下去,九識一破,當下就可以看見法界體性智。法界體性智是普遍體,光明遍照,將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從前阿賴耶識作主,我們就有生死,譬如亂世。現在法界體性智作主,我們就沒有生死,譬如世界太平。
法界體性智 譬如國家, 大圓鏡智 譬如總攬機關及組織, 平等性智 及 妙觀察智 ,譬如被總攬表現人, 妙觀察智 及 成所作智 譬如獨立人。
法界體性智 是遍滿虛空、無所不在,名「法性土」,譬如太陽一 樣。 大圓鏡智 是我們的思想,無所不有,周圍無際,名「自受用土」。 平等性智 是我們起一個思想,名「他受用土 」。 妙觀察智 、 成所作智 是隨思想的變化,名「變化土」。
法界體性智 ,名「法身」,即「自性身」。 大圓鏡智 名「自報身」,即「自受用身」,是不起思 想。 平等性智 名「他報身」,即「他受用身」,是起思 想。 「自報身」、「他報身」總名「報身」。 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名「應身」,即「變化身」。「法身」是如如不動、絕對的,叫做「真 如; 「自報身」,指思想不起;「應身」,隨思想變化,叫做本身人格。
真如無念,是有知有覺,即法界體性智;無始無明無念,是無知無覺,即菴末羅識。法界體性智是普遍十方。真如無為法分三種:選擇生滅滅已,寂滅是無為;非選擇生滅,寂滅是無為;遍滿虛空,寂滅是無為。
第八識、七識、六識、五識四種:指外面的環境由見聞覺知印相在第八識裏面,內七識、六識、前五識,是由印相在八識裏面的見聞覺知發揮出來。八識、七識、六識、前五識是過去、現在、未來循環往來的。證真如以後,見聞覺知、第七識、六識、五識主觀的我;由見聞覺知、前五識、六識、七識、眼見得來的、思想得來的、客觀的宇宙萬物;過去、現在、未來、生滅法,通通變為真如。
阿賴耶識裡面含藏有真如不動。知覺起念或不起念。知覺不起念,無知無覺。無明無念。阿賴耶識。知覺不覺起念,斷念不覺,空一切念。證真如後,八識、七識、六識、五識,通變為真如,遍滿虛空,不生不滅,凝然不動。
未證真如以前,過去、現在、未來一念無明,與真如兩不相 干;證真如以後,是一體三寶,「不動」是真如之體,「動」是真如之用;「主」是真如之體,「客」是真如之用。法界體性智即佛性,菴末羅識即無始無明,阿賴耶識即見聞覺知,末那識即一念無明,第六識、前五識即眼、耳、鼻、舌、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