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3 頁)

佛之知見(正知見)

發表於 : 週四 7月 07, 2022 10:30 am
輕舟
眾生顛倒迷己逐物,為物法所轉,無常變異故無我。
大修行人識心達本不為物所轉故得名常樂我淨。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發表於 : 週四 7月 07, 2022 10:47 am
輕舟
因守無常心,佛說有常性。世尊大智慧,能安眾生心。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發表於 : 週四 7月 07, 2022 11:03 am
輕舟
三界無常苦空無我。正好行持常樂我淨。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發表於 : 週四 7月 07, 2022 11:12 am
漫步的犀牛
路過,這個題目很根本。

犀牛願意提筆分享一些基本的佛法觀念。

PART I

就以 佛陀教法 :無常、苦、無我,這個常用句來說。

部派時代,慢慢轉變成...無常、苦、無我,是至上的教法、是勾勒一切法的實相

到了中、後期的大乘時代

無常、苦、無我,不但轉變成究竟、實相,甚至更進一步翻轉成外道婆羅門的常、樂、我、淨

那麼,這個無常、苦、無我是甚麼意思呢 ? 他不就是字面上的涵義嗎? 不就是不究竟的小乘法嗎?

其實不然,若無法溯本追源地來釐清祂的意思,學佛....終究會走向歧路 !


輕一點的,不過玩票性質的哲學思維。

稍重一點的,則將修學目標,設定為追求本質。(空、實相..等等)

更嚴重一點的,則必然走向外道、或梵我之流。


======

平安喜樂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發表於 : 週四 7月 07, 2022 11:22 am
輕舟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四 7月 07, 2022 11:12 am 路過,這個題目很根本。

犀牛願意提筆分享一些基本的佛法觀念。

PART I

就以 佛陀教法 :無常、苦、無我,這個常用句來說。

部派時代,慢慢轉變成...無常、苦、無我,是至上的教法、是勾勒一切法的實相

到了中、後期的大乘時代

無常、苦、無我,不但轉變成究竟、實相,甚至更進一步翻轉成外道婆羅門的常、樂、我、淨

那麼,這個無常、苦、無我是甚麼意思呢 ? 他不就是字面上的涵義嗎? 不就是不究竟的小乘法嗎?

其實不然,若無法溯本追源地來釐清祂的意思,學佛....終究會走向歧路 !


輕一點的,不過玩票性質的哲學思維。

稍重一點的,則將修學目標,設定為追求本質。(空、實相..等等)

更嚴重一點的,則必然走向外道、或梵我之流。


======

平安喜樂
你可以更換個角度探討常、樂、我、淨, 我認為這件事是建立在金剛經所詮釋的部分。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發表於 : 週四 7月 07, 2022 11:28 am
漫步的犀牛
PART II

那麼,在原始的教義中,無常、苦、無我,祂的意思是甚麼呢?!

以下就條列式地簡單陳述一下涵義。

1. 不是甚麼法印。

2. 祂,是一種過渡性的引導工具

3. 佛陀,祂藉由無常、苦、無我,將弟子對於身心的安逸、沉浸、寄託、興趣、喜愛、迷戀...等等心理狀態,引導至厭離、離欲、滅苦

註:

厭離,不是討厭離開,這是偏離的解釋,祂的原文意思應該是...透過價值的正確判斷,而不予選擇

4. 因此,無常、苦、無我,祂跟實相....沒甚麼關係。

=====

吉祥悅意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發表於 : 週四 7月 07, 2022 11:48 am
輕舟
若無身是菩提樹,何有本來無一物。(達摩不來東土,二祖不去西天)

佛法無多子。(佛法沒有實法給人。)

卻能救苦救難。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發表於 : 週四 7月 07, 2022 12:11 pm
輕舟
諸佛祖師觀自在,個個超越三界真俗地。

如何是超越三界真俗地?

出入自在,神鬼莫測。

如何行得?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如何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忽喚張三。

張三:在。

進前來,張三進前。

後退去,張三後退。

問張三:是何道理?

張三:何道理之有?

經義對照: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發表於 : 週四 7月 07, 2022 12:32 pm
次草
三界真俗地指什麼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發表於 : 週四 7月 07, 2022 12:35 pm
輕舟
虛雲老和尚
  
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楞嚴經》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謂一切聖賢,能轉萬物,不被萬物所轉,隨心自在,處處真如。我輩凡夫,因為妄想所障,所以被萬物所轉,好似牆頭上的草,東風吹來向西倒,西風吹來向東倒,自己不能作得主。有些人終日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雖做功夫,也是時有時無,斷斷續續,常在喜怒哀樂是非煩惱中打圈子。眼見色,耳聞聲,鼻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六根對六塵,沒有覺照,隨他青黃赤白,老少男女,亂轉念頭。對合意的,則生歡喜貪愛心,對逆意的,則生煩惱憎惡心。心裡常起妄想,其輕妄想,還可以用來辦道做好事,至若粗妄想,則有種種不正邪念,滿肚穢濁,烏七八糟,這就不堪言說了。白雲端禪師有頌曰:「若能轉物即如來,春暖山花處處開,自有一雙窮相手,不曾容易舞三臺。」又《金剛經》云:「應如是降伏其心。」儒家亦有「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說法。儒家發憤,尚能如此不被物轉,我們佛子怎好不痛念生死如救頭燃呢?應須放下身心,精進求道,於動用中磨鍊考驗自己,漸至此心不隨物轉,則功夫就有把握了。
—————————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楞嚴經》
不動道場即住於常樂我淨,身心圓明即戒定慧具足,於一毛端即一智慧心,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即轉法。

轉法指運用生活中一切方法事物來完全工作,在過程中不住色香味觸法打妄想自尋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