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4 頁)
發表高見所需具有的主動性
發表於 : 週二 11月 22, 2022 9:23 am
由 次草
當有與佛教傳承法義相左意見發表時
發表人的心態為何
如何明白表示自己自認的高見因由
什麼是交待清楚
什麼是自以為是
不管是什麼高見
就看其主動提出其他經論的動作
就能知道這個人是否真的在討論佛法
如果認為自己所想的才是佛法
這種主觀想法卻絕對是學習佛法的最大障礙
要達成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必然是緣木求魚
一個人先當證明自己有能力了解前人的言論,不是置之不理的自大我慢
學佛是在平凡中體驗不平凡
並非一味追求高見,嘩眾取寵
如果還有跟隨者
那是是因緣自牽
果報還自受
Re: 發表高見所需具有的主動性
發表於 : 週六 11月 26, 2022 10:25 am
由 次草
發表高見是不好的事嗎
當然不是
何以故
高見都被悉達多說完了
悉達多用什麼心態發表高見
只因為
悉達多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如果悉達多知道的
我們不能知道
那我們何必學他呢
這麼簡單的道理
為何會對悉達多所知爭論不已
答案當然是無知
尤其是將無知又當成勝解
那就是癡上癡
用這種心態如何了解悉達多要說什麼
悉達多是好高鶩遠嗎
看名字就知道
翻譯的太妙了
悉-達-多
基礎不清楚
如何達多
人為何不先解決容易的
連基礎容易的都搞的亂七八糟
怎麼可能知道越多而不出錯
必然會錯的離譜而不想回頭
智慧在人人心中
前賢費苦心造論
前賢怎麼來的
還不是從基礎學起
高見要從穩固的基礎開始建立
如果連認識名相都無法生起識法的樂趣
一味的自大認知
只會障礙自心智慧的升起
反而是癡達多
癡達多卻有人前扑後繼
佛法不迷人
人卻總自迷
連白話解釋的勇氣都沒
再說什麼都是在浪費人生
想想互相討論的好處在那
學不到禪宗今日事今日畢的精神
當然會繼續陶醉在自我感覺良好的癡界裏
Re: 發表高見所需具有的主動性
發表於 : 週四 12月 01, 2022 9:30 pm
由 次草
為何學佛幾十年
還會分不清楚究竟涅槃與滅盡定
經論中那裏有提到滅盡定是究竟涅槃呢
學佛知識不從經論入手
誰是天生的佛陀
智慧的定義如何
正知見為何
這些學佛基本認知為何很難達到共識
Re: 發表高見所需具有的主動性
發表於 : 週四 12月 01, 2022 9:39 pm
由 高報
為何學佛幾十年
周善為檢舉某人是義雲高信徒
檢舉某人是創價學會信徒
為何你認定誰是學佛?
Re: 發表高見所需具有的主動性
發表於 : 週四 12月 01, 2022 11:08 pm
由 次草
一但接觸佛法
就是一種緣份
菩薩都有從毁謗大乘出身
更何況任一眾生
Re: 發表高見所需具有的主動性
發表於 : 週五 12月 02, 2022 1:04 am
由 次草
滅盡定是那種情況
究竟涅槃是那種情況
這兩種其實都遠遠超乎凡人的想像
雖然很難了解
但是在假會的人眼中
卻變得很容易了解
何以故
只要會認為就夠了
什麼心態會養成容易認為的結果
就是自我催眠的作用
透過對文字模糊的認知
在自心中主觀認為兩種情境的合理關係
習慣性的自我解讀
造成無數的錯誤認知都不會自覺
但是要他明確描述各個名相的性質
他絕對會避開
因為他也有無數次被否定的經驗
這些經驗又會被他的主觀意識
作出有利自己的評斷
所以也習慣性的背台詞
當一個人沒能力防守時
即使丟出一堆雞毛
他也能自認是有效的攻擊
事實上
這種人就沒曾一次認真針對某個觀念
深入了解
明白顯示是缺乏應對的智慧
喜歡表現自我所知的動力
永遠勝過求知的決心
再來是已經明顯與大衆認知差異太大
都能被自己催眠成是別人的智力不足
重點來了
這些問題還真的是出現在很多人身上
只是情況嚴不嚴重的問題
一個人想要不落入邪見
有很多方法
但最基本的就是直接觀察自己的心態
如果心態是有所求過勝
那要自覺也很難
偏偏就有人會走到這種地步
發表高見就是缺乏主動性
正常的心態是不怕別人提出質疑
為什麼
如果能被別人問倒
那才是好事
此時才是看到實際的自我最佳機會
但是人們又為何會反其道而行
說穿了還是面子問題
人如果沒有面對自底線的能力
絕對是被妄想包縛的狀態
尤其是自己在乎什麼都無法自我看清
世間才會變成夢想的世界
如果頭腦清楚
就會有一套自己衡量的標準
絕對不會輕易落入妄想
表達的能力與理解能力
都能因為自己的耐心與努力
產生心境調和的判斷能力
這種現象當然是客觀的
包括自己生活中的身心變化
都能養成適應越來越好的能力
同時對理智與情感的融合
也能均衡進行
如果清楚了解五蘊所能形成的一切受
對了解眾生就不會是難事
當然也會減低我人眾生壽者相的執著
在了解佛法的過程
能迅速掌握重點
也能知道實行的難易度
尤其是習性的轉變因素
如何轉心意識成智
這些息息相關的心境
都是自己要親身體驗
既要觀察事物對人心的影響
又要找到解決煩惱的方式
再反觀自心成長的情形
才能真的與佛法相應
自己想追求什麼
都是自己決定的
這點在有限的人生中
絕對是最重要的主題
Re: 發表高見所需具有的主動性
發表於 : 週五 12月 02, 2022 11:09 am
由 高報
次草 寫: ↑週四 12月 01, 2022 11:08 pm
菩薩都有從毁謗大乘出身
世親菩薩例子或許可類推"漫步的犀牛 "
但是這論壇有皈依3寶非常少
有的皈依3寶但轉學外道
Re: 發表高見所需具有的主動性
發表於 : 週五 12月 02, 2022 12:04 pm
由 cyc320
世親菩薩例子或許可類推"漫步的犀牛 "
= = = = =
犀牛的舉證,
旨在說明~
一個沒有證悟法住智、也沒有證悟涅槃智的凡夫,
其實是有能力去體悟 "本來無一物" 的 !
就只是如此而已。
至於該經典的解脫之道,並非犀牛著墨之處。
學友若有興趣,可以自行深入研究。
平安 悅意
但是這論壇有皈依3寶非常少
= = = = =
想皈依3寶好處多多,妙覺即一切種智,若趣向此菩提道,則與佛教無差別
有的皈依3寶但轉學外道
= = = =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Re: 發表高見所需具有的主動性
發表於 : 週四 12月 08, 2022 5:41 pm
由 大開眼界
由 cyc320 » 週五 12月 02, 2022 12:04 pm
犀牛的舉證,
旨在說明~
一個沒有證悟法住智、也沒有證悟涅槃智的凡夫,
其實是有能力去體悟 "本來無一物" 的 !
「本無一物」是一種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
一個還有眼耳鼻舌身意的人,說他能體會「空無一物」!__當笑話聽聽就好了
《大寶積經》
不得眼識名為無相。不觀於色 名為無境。
乃至不得意識名為無相。不觀於法 名為無境。
舍利子。無相無境眾聖所行。
無相無境=空無一物
Re: 發表高見所需具有的主動性
發表於 : 週四 12月 08, 2022 5:58 pm
由 輕舟
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