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24 頁)
學佛随筆
發表於 : 週日 6月 09, 2024 7:39 pm
由 勿忘初心
依「般若心經」宗旨,做為行門準則
學佛一旦久了,千萬不要忘了要回到「現實」!一旦脱離了「現實境」就容易淪為空中樓閣般的戲論。
全不是為〈止熄〉自我煩惱為宗旨而學。
為何?!
除非〈學佛〉對自己而言,僅是日常中的「休閑娛樂」。純粹是閒暇時的「興趣」如此而矣,而不是了脱生死。不然!生死大事豈能随随便便視之。而完全忽略日常中的「煩惱」。
佛法一旦脫離了現實(生活)那就是清談而矣,和自己沒任何關係。因為僅形成〈識〉(知識)的一環而矣。煩惱依舊常現行!那就是「現代佛學」的弊病之一。
舉凡,將〈佛法〉分門別類的〈學術化〉。不是說這麽做不好,對初學者而言是很方便容易入門,但是但是!!
在明眼人眼下;如果缺乏「行門」之下,(與行門脱勾)那又是淪為一種「知識」而矣。
如世上〈熱力學〉、〈流體力學〉、〈微積分〉~~般的視為世俗知識罷了。於是〈學術化〉;去讀取個佛學碩士學位形成現代風潮。另外歷史考證更成為風尚。並開始專研於佛學諸〈名相〉,分門別類;如〈真常唯心〉、〈性空唯名〉、〈虛妄唯識〉之分,並將考證人物、年代、種種蛛絲馬跡。於是種種真偽之說油然而生。
Re: 随佛随筆
發表於 : 週日 6月 09, 2024 7:40 pm
由 勿忘初心
比如
「大乘經非釋迦佛親說」。
又如
「大乘經中真偽的人物敘述時地因緣是不必把它看為史實的。」
另外質疑起文殊及普賢菩薩真實性,如
「梵王與帝釋也綜合了舍利弗與目犍連的德性,融鑄成文殊與普賢二大士。」
以及;
「 阿彌陀佛與太陽是有關係的。印度的婆羅門教,有以太陽為崇拜對象
的。佛法雖本無此說,然在大乘普應眾機的過程中,太陽崇拜的思想,也就方便的含攝到阿彌陀中。」
種種以上論點。
將西方科學帶入宗教内,是現代知識份子學佛的附帶條件。科學不是不好,而是宗教領域中能考證出的有其局限性!比如佛經中明確說有〈天龍八部〉、〈三界二十八天〉、〈龍宫及幽冥地獄〉等存在,試問用科學化如何做歷史考證?!是全部摒除將其全視為無稽之談(因不科學)?!或選擇性相信?!那學佛還能學得下去(半信半疑)?!
於是,難怪佛有預言「獅子蟲自食獅子肉」,將佛法撕的四分五裂!
Re: 随佛随筆
發表於 : 週日 6月 09, 2024 7:41 pm
由 勿忘初心
我們說〈佛學〉、〈佛法〉最主要差別在哪?
簡單的說法:能夠「解脫生死、離苦得樂」的才是佛法。 常常說「紙上談兵」,那就是指佛學。
大部份人都是〈能說不能行〉,僅解悟而非證悟!(與行門脱勾)要證悟就得靠〈行〉!所謂解行並進。
那就是〈行門〉,無論自己〈行〉的是何種法門(淨土、觀音、藥師、唯識、天台止觀、参襌(内觀)、真言~~等)任一種行門。
無非是自己「臨終」後想要去哪?(願力 -西方淨土、藥師淨土、彌勒淨土)。
所以依〈佛法〉就可懂得道理方法好修行,解行並進。
Re: 随佛随筆
發表於 : 週日 6月 09, 2024 7:42 pm
由 勿忘初心
為何?!全因於「臨終之際」作準備。
經上云 : 當我們死時四大(地、水、火、風)分離,地代表骨骼,水代表汗、血、尿液等;火代表體溫,而風指的就是我們的呼吸。臨終時就像生龜剝殼般,十分痛苦。介時因親屬醫護觸碰搬動自己(斷氣八小時内),而感受極大痛楚而生嗔心,遂依〈嗔念〉而墮入惡道。
又在臨終之際不能專注神識於一處(種種的放不下),或因病痛而昏迷。需有人向其神識開示、提醒、呼喚,使其反妄歸真。
Re: 随佛随筆
發表於 : 週日 6月 09, 2024 7:45 pm
由 勿忘初心
以上這些;皆是每一位修行人之畢生成果,在臨終之時來見真章的。
此際生前所有鑽研的中觀、唯識,什麼公案、什麼阿賴耶、如來藏,全都派不上用場。(如平時即與行門脱勾)
如果您有参加過「臨終助念」,一定見過太多例子。有著太多人之前也是位虔誠佛弟子,但此時身心都亂了套,此際就是放不下(親情、恩怨情仇、人我是非俗緣)。
這就是生前〈行門〉的重要!
於此,小弟就依「心經」套用〈行門〉- 念佛法門(亦能套用其他法門運用)要領。
修行要越「現實」越好!
在日常中就得時常「檢驗」自己。
我們在念佛(或持任何法門)的時候,有無設想我們在臨終將面臨什麼?我們設身處地的將自己現在的工夫,放在如此嚴苛的「老病死」!
雖平時行持很得力(持任何法門),但遇到各境界能放的下嗎?
我們說萬緣放下,所有一切徹底的放下觀一切空;但不是那個自我想像的空!無論自己做的到做不到,介時一定都得面對,當我們面對臨終自我的眼耳鼻舌身意逐步崩壞,面對自己的爱著(失去生命的恐懼);自己那個工夫如果不是真的!這個時候自己是扛不起來的!!
我們將自己即將面臨的問題看的太輕鬆,如果仍沒有把即將面對的場景去實質做「觀想」因應,雖然現階段觀想,還不一定有用(工夫不夠)。觀想還不一定有成,何況自己不曾設想過。那鐵死的!!
念佛工夫(修任何法門)修持的好不好,就在此時見真章。念佛念到臨終會笑(至心信樂)那就較可靠。
Re: 随佛随筆
發表於 : 週日 6月 09, 2024 7:46 pm
由 勿忘初心
心經乃是「實際」的指導我們 !
我們面對所有的放下,為什麼還〈笑〉的出來?
因為自己對佛法有100%的信心。更因為自己對於世間,乃是經仔細抉擇後的滿心歡喜的放下,這種臨終裝不來的!
我們平時謹慎的修持,但很少臨終笑得出來 !
日常中,如我們要搬去全新房子,我們不會戀戀不捨!我們宛如即將出獄般,絲毫不會多加留戀!!絕對會巴不得趕快走 !
往生?!我們卻沒有如此信念 ?
「心經」;我們天天都在誦,但這全經只有260字,在佛教界的地位卻舉足輕重。 更因其攝取600卷《大般若經》心髓,畢竟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修行最關鍵處?將它找出來就夠受用了。
Re: 學佛随筆
發表於 : 週一 6月 10, 2024 2:13 pm
由 勿忘初心
我們會不會拿心經來用 ?相信心經大家都會誦也誦了很多年,到底從中能得到什麼啟發?如能從中看見回家的路也就夠了!
也是修行最關鍵處,因為這關係到自己所修學是不是《佛法》!!!
對於世間一切,心經教我們看清「現實」。並沒有逼我們放下。因為那是「事實」!
只要能看清楚 !
持名念佛為何工夫不易得力,沒有人绑著您我 !
那又是為何因 ?!
十二緣起支舉出最重要的《根本》。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爱→取→有→生→老死
〈生〉、〈老死〉在哪 ?
生、老死是從〈無明〉來的。並沒有人將我們留在娑婆!
留我們在娑婆的乃是我們内心的
〈愛〉、〈取〉、〈有〉留下我們的 !
由愛著,執取產生了業力及六道輪迴。
不是佛不接引我們,佛以方便使我們内心起了這份抉擇,佛以這份的「善巧」來接引;但要不要去閞鍵也决定在我們!
如果我們仍堅持娑婆的〈爱〉〈取〉,怎可能沒有娑婆的〈有〉〈生〉〈老死〉?
那〈爱〉〈取〉〈有〉從何來?
從〈名色〉〈六入〉〈觸〉〈受〉來!
我們認識它們是「真實」!
您我在這些眾「因緣」法中,引以為真 !
所以想不〈愛〉也難!就如看到一事物内心告訴自己不要〈愛〉,但實際上早〈爱〉了!
因有「不愛」的念想,心中早就愛了。那麽強迫自己不要愛(持戒),雖然有其意義,勉強擋在外面。
但實際上的問題在哪 ?它可愛在哪?看清楚並直透内裡不是更直接實在 !
Re: 學佛随筆
發表於 : 週一 6月 10, 2024 2:23 pm
由 勿忘初心
所以我們大部份人都能厭離「苦苦」,但厭離不了「壞苦」,更不用談厭離「行苦」。就如以前過得很苦時能很努力地修行,修到後來順境起來了有了樂可得的時候,卻退失了道心。
為佝?
因為他不知那個「樂」是個〈壤苦〉,他更不知什麼是世間無常的苦。所以我們不能徹底厭離。
所以祖師大德說「因厭不徹底,所以欣不上去」。如能明瞭淨土真大義,欣的上去就知道娑婆不究竟。能知道娑婆的不究竟就能發起欣上淨土的心。
所以,我們看不到世間的虛假,如沒真工夫;想厭離恐怕是很難。我們看不到它的虛假怎麼厭離 ?平時愛著慣了,臨終想放下 ?難 !
能看清虛妄才能真厭離,才有真正的澌離〈愛〉〈取〉〈有〉,真能捨離爱取有才能真正脱離〈生〉〈老死〉(成就義)!
而不是嘴上說開悟、明心見性、是佛了,已不受後有了。
試問您已擺脱〈愛〉〈取〉〈有〉了嗎?
問問自己,日常中仍有個事來了,能夠使你動搖的嗎?自己早已經〈觸〉〈受〉了;還說自己不〈愛〉?
不信?!
好辯、易怒、我慢(傲骨)、惡口....等情緒;這些日常中不是時常發生嗎?!
早愛上了!!
你「觸」了,「受」用它了,也即〈爱取〉它了。
〈愛〉了就〈有〉,有了就〈生〉。生了就〈老死〉!你是擋不住的。此生彼生、此生彼生順向輪迴去。
口說開悟說見性說成佛,你信?!
修淨土(或持其他法門能得其受用)為何阿彌陀佛不來接引我們?因我們心生懈怠、愛著娑婆(爱取有→生老死)怎能往生?怎麼不繼續〈生〉〈老死〉呢?!
Re: 學佛随筆
發表於 : 週一 6月 10, 2024 9:19 pm
由 勿忘初心
心經所述並不是教我們憑空去觀空,而是該它如何就該它如何,有則有無則無。因為佛法並不是宗教,而是智慧、是覺悟。但我們天天誦祂卻不懂祂。
我們皆知我們所學的佛法,必需符合《三法印》。有了此正字標記才是正法。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如有諸行無常,才能深心毫無保留的厭離、也全因這份顛倒的諸行諸法當中,而背離涅槃,所以枉受輪迴之苦。
涅槃不是死寂,而是止熄煩惱。
中峰國師曾說「何謂極樂?無眾苦即極樂」。極樂即無眾苦不就是寂滅?!
也就如「心經」所云〈度一切苦厄〉。
但度一切苦厄的方法在哪?這就是關鍵處!抓住心經的核心精神並能讓我們運用。只要這個〈要領〉有了,整個作用力就會出來,也就是對症下藥。從此工夫開始相應!否則吃了再多的藥也沒用。
因為沒此「因」,豈會有「果」!!
如是因如是果;沒有因哪有果?!
有些人念佛不能往生但可昇天,為何?因厭離心不夠清淨!(沒那個因就沒那個往生的果報)
這是經典上所云 (雜阿含293經)⇒
「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
也即是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
所以假如我們有個正確的正見,能夠帶領我們趣向抉擇,我們到底有沒走在「佛道」上,還是偏了?
心經上說祂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上咒。是無等等咒〉,乃是「趨吉避兇,消災免厄」的那份智慧!也就是八正道裡的「正見」唯有「正見」才能夠趨吉避兇。因為自己知道自己所修不會走冤枉路。
我們也有很多例子,如修行修一段時日了也精進,但卻偷偷生爱著。你看你愛在哪?別人不知道你自己一定知道!但「凡有愛處皆是與生死相應」!
舉凡如 ⇒
我在那境界好舒服~~
我法義懂好多,已算是個佛學家~
我取得佛學碩士學位大家都不如我~
我已得~-我有禪杖~我已開悟~~
我怎麼樣~怎麼樣的~
動不動就說人大外行、愚痴~-(惡口)
一聽就知是必定《輪廻》的 !!
怎會是解脱的!!
因為不可能背離〈十二緣起支〉的流轉!!
為何?!
因為我們知道一旦〈爱〉了就有生老死(輪廻),自己有爱沒爱自己去分別 !騙不了自己的。
那個〈爱〉不是愛恨情仇的那個強烈的愛!
而是指→
凡有個〈法〉已被你〈肯定〉的那個〈執取〉,稱之為「愛」!!
故延伸〈有〉〈老死〉乃必是順向輪廻生死;你是擋不住的。
那我們就把它(世俗事物)全〈否定〉來面韵!?
錯了!這可不是「般若」。
心經可是說「空即是色」!並不是斷減〈色〉(色塵緣境)!
如金剛經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但又再闡述→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所以佛不說斷減。
Re: 學佛随筆
發表於 : 週一 6月 10, 2024 9:33 pm
由 勿忘初心
佛法是覺悟的智慧,所以自我本身如果也不是很瞭解,別人來問你念佛為何能往生?憑什麼能解脱?經典說的!經典說的我們當然知道,那你認為呢?!
我們心中是否真正勝解~發出 嗯!的確如此!為什麽?因為如是因如是果。
有這些愛著叫輪廻,沒這些〈愛取有〉怎麽生輪迴。
我依經教依理而聞思修,心開意解道理如此。除了聽聞正法還能如理思惟。
心中如實知道,生死由此而來解脱從此地(十二緣起支)而出。此道理如此,我修的法門配合著它,必得往生。
就算你念佛念的很倒楣,走路也能跌倒。怎都沒保佑?!
有!!保佑的剛剛好,如是因如是果。我們不會起不當的分別,因知道乃是業力使然。如此而矣。
如此當我們知道,解脱的道理裡頭不再是純粹僅感性的信仰!而是內心一份很篤定的知道,此道理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