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藍海千尋
文章: 6000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藍海千尋 »

如何解呢?

整段經文: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然諸眾生悉未具足。善男子!譬如有人惡心害母,害已生悔,三業雖善,是人故名地獄人也。何以故?是人定當墮地獄故。是人雖無地獄陰界諸入,猶故得名為地獄人。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見有人修行善者,名見天人。修行惡者,名見地獄。何以故?定受報故。』善男子!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是義故,我於此經而說是偈:

「『本有今無,  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
藍海千尋
文章: 6000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藍海千尋 »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


為什師子吼菩薩要作此問?身為對告眾,?他想轉達當機會眾什心聲呢?

了解會眾的心聲才會提問,佛陀的回答正是隨順當機而言。(隨他意說)
藍海千尋
文章: 6000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藍海千尋 »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
為何作此問?

原因:會眾誤解疑惑。

誤解疑惑什?

如果眼見佛性名佛,那麼佛就是佛性,佛與佛性無差別。
(必以眼見)...很關鍵

此前佛陀皆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那麼,眾生本來是佛,眾生應常見佛性才對,怎今會不見。

如果眾生本具佛性,本來成佛,並且常見佛性,本有涅槃四德。
那眾生當下應眼見佛性,現在就名佛。
本有涅槃四德,今怎會無?若無,如何能稱作:常?

既現已成佛,眾生夫復修道?

(佛與佛性無差別,以眼見名佛,是故若有佛性必以眼見)...請善體會。
軟體之美
文章: 3688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佛性有3種_佛界、 佛種 、 佛藏

文章 軟體之美 »

學者考據

有3個梵文 在中文佛經常都混在一起一律譯成佛性
於是出現爭議

請括號梵文 就不會雞同鴨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漢譯為佛性的梵文名詞,主要包括梵語:Buddha-dhātu、梵語:buddha-gotra、梵語:buddha-garbha三者:
1.梵語:dhātu,譯為界,梵語:Buddha-dhātu字面直譯為佛界
2.梵語:gotra,是種性之意,buddha-gotra字面直譯為佛種性。
3.梵語:garbha,字根源自動詞grbh(抓),引申出隱覆、胎藏之意。最早出自《梨俱吠陀》〈生主歌〉,以人類從子宮出生的例子,想像世界也是由一個胚胎所開始,在胚胎中蘊藏了世界的一切。梵語:buddha-garbha,直譯為佛藏




印順法師認為,《大般涅槃經》中的佛性原始梵文,可能是梵語:Buddha-dhātu。(佛界)。日本學者高崎直道比較《大般涅槃經》的漢譯本與藏譯本後,也認為梵語:Buddha-dhātu翻成佛性的次數最多。
《宗鏡錄》卷七釋,“佛種從緣起”者有二義:
(1)從“佛種”即“佛性”上說,既指“正因佛性”,又指“緣因佛性”。“約因種,即正因佛性”,相當《大般涅槃經》所說的“無上菩提中道種子”,亦即“無性理”(“空義”);所謂“從緣起”的“緣”,則是“緣因佛性”,指菩薩所行的“六度萬行”。
(2)相對於佛的果報上講“緣生”,曰“佛果性”:“佛報唯佛,其理不差,即性義也;說法度人,類皆相似,此種義也。”意謂從“理”上說,成佛有賴於“佛性”;從“行”上說,有賴於“說法度人”,此即為“佛種”。兩者所明,乃為“果之種性,緣真理生,故曰從緣”。此所謂“真理”,指“常無性理”,即空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王經》CBETA 電子版
菩薩說佛性有即名謗佛。說佛性無亦為謗佛。說佛性亦有亦無亦為謗佛。說佛性非有非無亦為謗佛。何以故。菩薩眾生佛性非有如虛空。非無如菟角。菟角無故。虛空常故。非有質相。非有空相。離諸形相。無所著故。不在生處。是故不垢。不住滅處。是故不斷。眾生佛性妙相如是。說佛性有即增益謗。說佛性無損減謗。說佛性非有非無戲論謗。說佛性似有似無相違謗。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善男子!一切眾生無菩提性,如諸眾生無人、天性,師子、虎、狼、狗犬等性;現在世中和合眾善業因緣故,得人、天身,和合不善業因緣故,得師子等畜生之身。菩薩亦爾,和合眾善業因緣故,發菩提心,故名菩薩。若有說言一切眾生有菩薩性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有性者,則不應修善業因緣供養六方。善男子!若有性者,則無初心及退轉心;以無量善業因緣故,發菩提心名菩薩性。.........
若有說言定有性者,是名外道。
藍海千尋
文章: 6000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藍海千尋 »

為何作此問?

原因:會眾誤解疑惑。

誤解疑惑什?

如果眼見佛性名佛,那麼佛就是佛性,佛與佛性無差別。(必以眼見)...很關鍵。

此前佛陀皆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那麼,眾生本來是佛,眾生應常見佛性才對,怎今會不見。

如果眾生本具佛性,本來成佛,並且常見佛性,本有涅槃四德。
那眾生當下應眼見佛性,現在就名佛。
本有涅槃四德,今怎會無?若無,如何能稱作:常?

既現已成佛,眾生夫復修道?

(佛與佛性無差別,以眼見名佛,是故若有佛性必以眼見)...請善體會。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

佛陀如何答覆師子吼菩薩的提問?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然諸眾生悉未具足。.....

1.是義不然....是回師子吼菩薩:一切眾生何用修道。
換言之,一切眾生必以修道因緣才得見佛性名佛。
修道因緣:持戒.十二因緣觀智,中道觀智...皆能為見佛性作因緣。

2.佛與佛性雖無差別....佛陀此言,肯定師子吼菩薩“若佛與佛性無差別”之說無訛。
換言之,佛性等同佛。而佛性必以眼見。故眼見佛性名佛(十地以下不見佛性,十地見佛性不了了,(如闇見色)。
切記:佛陀示現欲令眾生與佛無異,意即:佛陀已示佛性實體,能令眾生眼見。(在哪裏呢?)

1.2並不能釋疑,因為根據佛陀前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那麼,並未解師子吼菩薩所言:何用修道。

是故佛續言:然諸眾生悉未具足。

“然”是嘆息義,有‘’可惜‘’的意涵。

眾生悉未具足....具足義在佛典是很重要的名相。
簡單說具足義:
具足者無漏,常有,無遺.....本有,含攝無量。

譬如無量義經:雖未修習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自然在前。此為具足般若波羅蜜。
此云:般若是常法,非修習能致。
般若是常住法指:上上般若。非指世間般若或出世間般若。

解:眾生悉未具足
眾生從來完全沒有‘’佛性與佛‘’此常住法。

由於眾生實無佛性,所以才須修道.....這是佛隨他意說。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70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藍海千尋 寫: 週日 1月 12, 2025 9:37 am 當佛告訴你: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你還停留在疑惑當中不能自拔。
只能證明你出三界無望。

就跟金剛經說:我實無說法,若有人說佛有說法,此人謗佛。
你還死抱金剛經不放,猶深陷世間般若不能自己。
更有甚者說:修習金剛經能見性。

謗佛還能見性嗎?
謗佛者,你敢繼續追隨他的腳步嗎?

跳脫....才有可能增上出三界!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七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然諸眾生悉未具足。善男子!譬如有人惡心害母,害已生悔,三業雖善,是人故名地獄人也。何以故?是人定當墮地獄故。是人雖無地獄陰界諸入,猶故得名為地獄人。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見有人修行善者,名見天人。修行惡者,名見地獄。何以故?定受報故。』
善男子!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是義故,我於此經而說是偈:
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善男子!有者凡有三種:一未來有,二現在有,三過去有。一切眾生未來之世,當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佛性。一切眾生現在悉有煩惱諸結,是故現在無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眾生過去之世有斷煩惱,是故現在得見佛性。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一闡提等無有善法,佛性亦善,以未來有故,一闡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闡提等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蘇耶?』答言:『我有酪,實非蘇,以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有蘇。』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畢竟有二種:一者莊嚴畢竟,二者究竟畢竟。一者世間畢竟,二者出世畢竟。莊嚴畢竟者,六波羅蜜。究竟畢竟者,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悉有一乘,以無明覆故不能得見。善男子!如欝單越、三十三天,果報覆故,此間眾生不能得見。佛性亦爾,諸結覆故,眾生不見。復次善男子!佛性者即首楞嚴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諸佛之母。以首楞嚴三昧力故,而令諸佛常樂我淨。一切眾生悉有首楞嚴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見,是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首楞嚴三昧者,有五種名:一者首楞嚴三昧,二者般若波羅蜜,三者金剛三昧,四者師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隨其所作,處處得名。善男子!如一三昧得種種名,如禪名四禪,根名定根,力名定力,覺名定覺,正名正定。八大人覺名為定覺,首楞嚴定亦復如是。

「善男子!一切眾生具足三定,謂上、中、下。上者謂佛性也,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中者一切眾生具足初禪,有因緣時則能修習,若無因緣則不能修。因緣二種:一謂火災,二謂破欲界結,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具中定。下定者,十大地中心數定也,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具下定。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十住菩薩雖見一乘,不知如來是常住法,以是故言十地菩薩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善男子!首楞者名一切畢竟,嚴者名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以是故言首楞嚴定名為佛性。

藍海千尋已經走火入魔,自斷慧根,看不懂佛經,又講不聽,那妳就繼續斷句取義,繼續毀經謗佛吧!!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70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藍海千尋 寫: 週日 1月 12, 2025 11:34 am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

佛陀如何答覆師子吼菩薩的提問?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然諸眾生悉未具足。.....
連這個都看不懂,真是可憐憫啊!!
眾生還未修行去除煩惱,故未具足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善男子!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眾生現在悉有煩惱諸結,是故現在無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整段佛經內容都是世尊開導眾生修行,甚至談到首楞嚴大定即是佛性,而妳藍海讀經有魔障,總是斷句取義!扭曲佛經開示法義!!一天到晚瘋瘋癲癲毀經謗佛,勸也勸不聽!!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藍海千尋
文章: 6000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藍海千尋 »

看不懂別亂套!
善男子!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一切眾生定得,現在得了嗎?
若得不就是佛了?

得就是佛,那本有佛性,不就本得?既然本得佛性就是佛了,幹嘛還修道?????

現在沒得,過去曾得嗎?

過去曾得,現在沒得....佛性本有今無....佛說:無有是處!

既稱:本有,就不會有“沒有”的時候,懂嗎?
藍海千尋
文章: 6000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藍海千尋 »

壇友們,上說先好好消化吧!
藍海千尋
文章: 6000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藍海千尋 »

切記:佛陀示現欲令眾生與佛無異,意即:佛陀已示佛性實體,能令眾生眼見。(在哪裏呢?)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