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公案很難懂

Re: 公案很難懂

恆不住 » 週二 4月 08, 2025 1:10 pm

新老怪 寫: 週二 4月 08, 2025 11:12 am 其體絕待
怎麼又說相依?

[有為法自性空,是依真性起。
“真性”即真如自性,是一切法所依之體]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二 4月 08, 2025 11:12 am

請問
是水依波?
還是波依水?
其體絕待

Re: 公案很難懂

恆不住 » 週二 4月 08, 2025 9:47 am

新老怪 寫: 週日 4月 06, 2025 7:30 pm 識性虛妄,猶如空華。

有為法自性空,是依真性起。
“真性”即真如自性,是一切法所依之體。
其體絕待,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不屬有為,不屬無為,能為有為、無為所依#。
“有為”之法,有生有滅,不但滅後空,實在當體即空。
有為法自性空,是依真性起。
“真性”即真如自性,是一切法所依之體
請問
是水依波?
還是波依水?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二 4月 08, 2025 6:51 am

《心燈錄》卷二
此我非淺非深


此我非淺非深,淺深者,其境也。
只要識此我,此我立處皆真。
不可將拈花為淺,十方如來 也覷他不見為深。
若以覷他不見為深,何以南陽國師 雨淋淋地逐出耽源?
若以拈花為淺,何以歷代老衲 皆宗此一著?
所以只論此我之真,不必論其境之隱顯也。
人錯會佛祖之意,都去在隱處求,都去學禪定,杳杳冥冥,恍恍惚惚。
可憐生 汨沒在禪定海中,何日得能出頭?
所以七百年老古椎 枉用心力。華嚴菩薩贊佛 超過禪定海,小乘人哪能識此,所以宗門不貴禪定。
唐宋後真修行人,不知此我,多落此求深之病,看輕了拈花喫茶的妙義。
六祖 常伸兩足臥,未見其修定也。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一 4月 07, 2025 12:27 pm

佛法傳入中國,古德亦有因觸塵而悟道者。
如雲門禪師參陸尊宿,三次叩門不開,至第四次,尊宿開門說:道!
雲門將腳踏入,尊宿將門一關,雲門腳被夾斷,因此悟道。


又水寮和尚參馬祖,問:如何是西來意。
祖言:禮拜著,水寮下拜將起,馬祖忽伸足至彼胸前,將其踏倒;
水寮呵呵大笑說:「百千三昧,無量義門,於一毛端,識取去。」是亦因觸悟道。



又茶山主,騎騾子下山售糧,值大雪,過橋時,連人帶騾,跌落河中,
因此開悟而說偈:「我有明珠一顆,卻被塵勞封鎖;今日塵盡光生,照見山河萬朵。」



昔日德山參龍潭,點火送單,將出丈室,龍潭把火吹熄,德山觸門檻跌倒,
因此開悟言:「竭世樞機,等一毛置於太清;窮諸玄辯,如一塵投於巨海。」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一 4月 07, 2025 7:21 am

《心燈錄》卷二
如痴如鈍 疾證菩提


  學者遇善知識 發明此我後,當著實精研,求相應之法。相應之法,即在一念緣起之際,細細精察。此一念中,有正緣之念,有初緣之念,有起而未緣 將緣之念。果能此際看得清楚,則不能為念所累,不能為念所累,則此我尊貴矣。當正緣物之時,極力一提,離其緣 而仍然此我,可謂雲散天開,日光復明,然已為所緣 困敝久矣。
於初緣之念起,即一覺,而仍然此我,則妙而玄,而幾於常住,玄之又玄矣。其中妙處,尚可以言語形容哉,惟自得之、自證之而已。

  信此我後,最要最妙者,如痴如鈍,一無所知,一無所能,與麼去 則疾證菩提。蓋本體儼一癡鈍之物,我能相應如是,所以能疾證菩提。
若說到靈明妙覺,則走作了也。此是先佛所證所訓,非我創言。
果能如此,則一日千里,難於測度,不可思議,入於玄學,視彼義學,猶如霄淵,觸處皆通,無所不達,又何必向語言文字中 拾他人緒餘,作知解使徒。
故修道者 當趨捷徑,毋墮迂途為要也。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日 4月 06, 2025 7:30 pm

識性虛妄,猶如空華。

有為法自性空,是依真性起。
“真性”即真如自性,是一切法所依之體。
其體絕待,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不屬有為,不屬無為,能為有為、無為所依#。
“有為”之法,有生有滅,不但滅後空,實在當體即空。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日 4月 06, 2025 7:12 am

《心燈錄》卷二
無生無滅乃為此我


  能信此我,則不墮於一切。不墮於一切而獨立,則為天上天下之尊。一有所見,則為見執,則此我屬見,不得為我。能一無所見,而只見我,乃為正見。我本無形,見亦無相,以無相之見無形之我,所謂念念真如,名為相應。得如是義,大事即了,何必多求?

  有見必墮,蓋有見 必有所也。惟見此我則不墮,蓋我無所也。我並無聲音色相,猶如太虛。天下只有十法界,入佛界則墮於佛界,入菩薩界 則墮於菩薩界,其餘可知。惟此我於十法界 能出能入,蓋以無所之妙我 則能遊戲於有所之法界。此我本無法無界,故能建立一切法一切界,故能墮於一切法界。

  世尊四十九年 所說本意,皆是要明此我。因大眾委曲,故不得不說 許多委曲之權法。若能會得一念緣起無生之義,則超出三乘權學。可見三乘皆權學,權則不實,要歸實義,實義無他,謂此我也。此我本來無生,若有生 則非我矣。然而有念 念亦非生,必有所緣之物而起,而此我 則未嘗起也。公頃焉緣散而念滅,而此我則未嘗滅也。觀其無滅,則無生可知。無生無滅,乃為此我。有生有滅,是謂一念緣起。會得此無生之我,則權學何所用哉。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六 4月 05, 2025 9:02 am

此四句是超頌前文,
識性虛妄,猶如空華。
真性,即是真如佛性,亦是本經所顯之 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及如來藏 妙真如性。
此性非一切法,而能為一切法之所依;猶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諸相發揮。
有為法,是從因緣生,緣生性空,屬於幻有而非真有。
無為法,則無起無滅,今顯不但有為法,緣生如幻,其體本空;
無為 無起滅之法亦不實,以對有為 而說無為,猶如空華。
因翳眼故,對空華之生滅,而說虛空本無生滅。

:mrgreen: 對空華 之生滅,而說虛空 本無生滅。
空華 ,虛空
華 ,虛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六 4月 05, 2025 8:12 am

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
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此解釋縛脫無二。
知見,是指六根,六根照物,未落分別,是澄寂明照之性;
立知,是剎那起分別,屬於眼識,與同時意識,分別我及我所;一切過患,由是而生,遂成無明根本。
即前文所說:性覺必明,妄為明覺,因明立所。
若根對塵,寂然照了,不落分別,於真知真見外,更不立妄知妄見,此即是涅槃,無漏清淨之真心,本覺常住。
前文所謂:不隨分別,不循動靜等是。
一念不生是無漏,一塵不染名真淨;無漏真淨,是真解脫。
既然知見立知,即縛即結;
知見無見,即解即脫,則縛脫無二,結解唯是六根,理所當然。
云何結解之中,更容有他物。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