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深經》的(三種)傳本及南傳上座部對《須深經》慧解脫阿羅漢的理解
溫宗堃
中華佛學研究所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chbs/08/chbs0802.htm
比較三種版本,須深與慧解脫阿羅漢的對話
三個傳本各不相同。但是,關連到最重要的問答內容時,摩本與巴本較接近,因二者皆未提到那些慧解脫阿羅漢是否證得四禪那。
雜本中,比丘們自稱已證阿羅漢後,須深依次詢問他們是否證得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及無色解脫,比丘們皆回答未證得。須深又問:既然自說不得禪定,卻又自記說證阿羅漢,豈不前後說法矛盾?比丘們回答: 「我是慧解脫也」,接著便起座離去。雜本明文記載:這群慧解脫阿羅漢連初禪都未證得。
摩、巴二本中,須深在拜訪他們之時,即詢問是否他們在佛面前自稱已證阿羅漢。比丘們回答「是」。之後,
摩本只說:須深依次詢問他們
是否已得天眼、宿命智、無色解脫。
巴本則較摩本詳細,依次詢問比丘們
是否得證神足、天耳、他心、宿命、天眼通及無色解脫。
在摩、巴、雜本中,針對這些問題,慧解脫阿羅漢們都回答「未得」。
須深也接著問道:為何自記說〔得阿羅漢〕,但又說未證此等諸法(只是三本用語不同)?
三本同樣回答:自己是慧解脫。
在此之後,摩、巴二本與雜本不同,提到:須深說不了解比丘們的略說,請比丘們廣說。比丘們對此問題的回答在摩、巴二本中並不完全相同。
在巴本中,比丘們回答:不論須深了解不了解,他們還是慧解脫;至於摩本的回答大意則是:「雖然你不了解,但我們自己了解所謂的慧解脫人」。在記述須深與慧解脫阿羅漢對話後,雜本與摩本都有一段須深內自思惟的描述,作為往詣佛陀的原因,但巴本缺。
在原始佛經(須深盜法經)中,為何原始僧團慧解脫行者,一路否定須深所提出之觀念??世尊接著為須深(舍利弗)開導十二緣起法,到底隱藏甚麼大乘修佛的重大關鍵密意!!
有興趣的法友們,不妨來猜猜看!!
請參考:
大般若經遍學品
世尊答:
諸欲、諸惡若當有性——若自性、若他性,我本為菩薩時,不能觀諸欲、惡不善法無所有性入初禪。
我觀五欲等空、虛誑、無定相故,不著此禪,而起諸神通。諸禪有相、有量故可捨,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離欲時,以無所有性為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亦無所有。若禪定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空,可有是難(疑難);今皆空故,不應有難(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