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因緣生,因緣何所生?當知,因緣心所生。
(一)
承二楞子君有言:
《稻竿經》曰:「以佛陀見稻稈之生長,告諸比丘:若見因緣,彼即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佛。」
「實相」與「妄相」,在於有無見緣起、見法,見法之後才能升起無漏智慧,才會有所謂的法身。
以《稻竿經》的例子來說,佛陀請諸比丘觀察稻子的成長,便能看見諸法不變的法性,也就是「諸法眾緣生,無自性,了不可得」,這就是諸法「實相」,也就是第一義諦的智慧,成就無漏法身的基本。
相對於世間所有的事物,盡皆如此,透過觀察都可以發現「不變的法性」。而ㄧ般眾生只是遍計所執,虛妄分別計較,執著於名相,妄想世間事物都是真實的可得的,所以看不到「法性」,所以叫「妄相」。
《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對於世間諸法,我們看了達了法性,看見實相:「諸法眾緣生,無自性,了不可得」,我們才能徹底了悟諸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所以,「實相」並不是看不到世間物,而是從對世間物的「妄相」中突破,看見真實的法性,而得到無漏的智慧體。
所以,不要再說成佛就看不見世間的這種傻話,佛陀成佛就看不見稻子了嗎?
周某回應曰:
《稻竿經》曰:「以佛陀見稻稈之生長,告諸比丘:若見因緣,彼即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佛。」
如二楞子兄說,「諸法眾緣生,無自性,了不可得」,這就是諸法「實相」,也就是第一義諦的智慧,成就無漏法身的基本。
那麼,諸法不可得,是不是佛亦不可得,眾因緣亦不可得?
二楞子君又曰:
「佛」是覺悟義,「第一義諦」是本來如是,該它如何還他如何而已,實相是絕待,事實就是如此,沒有參入雜念或淨念,覺悟沒有所謂可不可得,就是看清楚事實而已。
「法」是因與緣相遇聚合成而,說「法」不可得是因其非自生,緣起則起,緣滅則滅,並非ㄧ個真實長存的獨立個體,因為因緣聚合而「假名施設」的名相,所以說「假有」,假有並不是沒有,要如此去理解才是。
不可得,是中道義,修人常落入有、沒有的分別想,事實上一切法,包含有為法(虛妄分別)及無為法(能取所取之空性),我們說它非空(有虛妄分於之空性),說它非不空(無能取所取性),說它[有]空性虛妄分別 及[ 無]能取所取性,以及虛妄分別中[有]空性及空性中[有]虛妄分別,這樣子便是不落有無二邊,也不落於斷滅空,可以說是契入中道了。
這樣子去理解佛法的無所得,有、無、空、非空才是正道。
周某答曰:
《心經》云:「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首楞嚴經》亦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亅所以,說「諸法不可得亅,是完全正確的,是必須一再確認的。
「諸法亅即一切法,當然包括「佛亅與「眾因緣」。「諸法不可得亅,當然「佛亅與「眾因緣」亦不可得。
「般若波羅蜜多」,即不二觀,「無所得」,即「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不二觀下之所見。既然離開二邊對立的世俗觀,便不應再拿「得與不得」對論。
至於「假有亅,與之對立的,亦即「實無」。故知,「假有亅便是「實無」,名為不二。故不應說:「假有並不是沒有亅。
龍樹三是偈乃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唯是假名」,若了不二,雙離假實、空有二邊,便入中道,故曰:「亦是中道義」。以中道、不二亦屬假名,亦不可得也。
是故,以「假有並不是沒有」為基礎,二楞子大德所作的推衍:「事實上一切法,包含有為法(虛妄分別)及無為法(能取所取之空性),我們說它非空(有虛妄分於之空性),說它非不空(無能取所取性)」云云,應知仍屬世俗的二邊知見。
無論如何,《稻竿經》所說:「以佛陀見稻稈之生長,告諸比丘:若見因緣,彼即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佛」,以及「諸法眾緣生,無自性,了不可得」,都是沒錯的,只是說在前面,大德的心還沒完全跟上罷了。
二楞子君曰:
龍樹三是偈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既是「因緣」所生「法」,怎又把因跟緣當法呢?
周某答曰:
說「諸法因緣生」,說「因緣所生法」,顯然因緣是能生之法,諸法是所生之法。於此要問,因緣何所生?當知因緣心所生,以「自心取自心」故,說「自性能生萬法亅。
二楞子君曰:
諸法已是一切法了,另外還有一能生因緣的法?自性也能生萬法,所以自性也是一個另外能生的法,自性=因緣?假名施設就是為了「方便說明」而已,說「法」的時候就說「法」,就是一切法了。
周某答曰:
《百法名門論》心不相應行法,略有二十四種,第二十三「和合性亅,即因緣,第二十四「不和合性亅,即非因緣。所以,「因緣」,確實為法之一種,可詳《首楞嚴經》。
又,《雜阿含經》中常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亅。故知,和合性,即是因緣性。
諸法因緣生,因緣何所生?當知,因緣心所生。
-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諸法因緣生,因緣何所生?當知,因緣心所生。
(二)
如《雜阿含218經》曰:「云何苦集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苦集道跡。」
顯然,和合性,即是因緣性。
如《雜阿含218經》曰:「云何苦集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苦集道跡。」
顯然,和合性,即是因緣性。
-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諸法因緣生,因緣何所生?當知,因緣心所生。
(三)
「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顯然,和合性,即是因緣性。
《首楞嚴經卷三》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云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我今不知,斯義所屬。惟垂哀湣,開示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如何復將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而自纏繞?汝雖多聞,如說藥人,真藥現前,不能分別。如來說為,真可憐湣。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當來,修大乘者,通達實相。阿難默然,承佛聖旨。
「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顯然,和合性,即是因緣性。
《首楞嚴經卷三》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云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我今不知,斯義所屬。惟垂哀湣,開示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如何復將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而自纏繞?汝雖多聞,如說藥人,真藥現前,不能分別。如來說為,真可憐湣。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當來,修大乘者,通達實相。阿難默然,承佛聖旨。
-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諸法因緣生,因緣何所生?當知,因緣心所生。
(四)
如《禪法要解》云:「行者知是識相,從因縁和合生。」
顯然,和合性,即是因緣性。
如《禪法要解》云:「行者知是識相,從因縁和合生。」
顯然,和合性,即是因緣性。
-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諸法因緣生,因緣何所生?當知,因緣心所生。
(五)
《首楞嚴經卷二》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顯然,和合性,即是因緣性。
《首楞嚴經卷二》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顯然,和合性,即是因緣性。
-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諸法因緣生,因緣何所生?當知,因緣心所生。
(六)
《首楞嚴經卷二》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並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亅,顯然,和合性,即是因緣性。
《首楞嚴經卷二》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並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亅,顯然,和合性,即是因緣性。
-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諸法因緣生,因緣何所生?當知,因緣心所生。
(七)
《首楞嚴經卷二》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
「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亅,顯然,和合性,即是因緣性。
《首楞嚴經卷二》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
「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亅,顯然,和合性,即是因緣性。
-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諸法因緣生,因緣何所生?當知,因緣心所生。
(八)
已說「和合性,即因緣性」,今說「因緣心所生亅。
前六識以了別為其性,「緣」色等六境。
末那識唯「緣」阿賴耶識之見分為自之內我。
阿賴耶識「緣」自所變之器界、種子及有根身。
如是「因緣亅,豈不是「心意識所生亅?
八識
[佛光大辭典]
梵語 astau vijñānāni。瑜伽行派與法相宗五位法中之心法。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共八識。其中眼等六識隨所依根而立名;末那識即為意,依其自性而立名;阿賴耶識依攝持諸法因果之義,亦即從自性而立名。(中略)
若就其性而言,眼等之前六識以了別為其性,緣色等六境,通善等三性;末那識以恒審思量為其性,乃有覆無記性,唯緣阿賴耶識之見分為自之內我;阿賴耶識為無覆無記性,以微細之行相緣自所變之器界、種子及有根身。
地論家以阿陀那(末那識)為妄識,阿賴耶為真識;攝論家則以阿賴耶為妄識,別立第九無垢淨識;唯識家則謂識僅限八種,且此諸識皆為依他起性,即非真常淨識。〔入楞伽經卷八剎那品、成唯識論卷七、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參閱「識」6697) p316
已說「和合性,即因緣性」,今說「因緣心所生亅。
前六識以了別為其性,「緣」色等六境。
末那識唯「緣」阿賴耶識之見分為自之內我。
阿賴耶識「緣」自所變之器界、種子及有根身。
如是「因緣亅,豈不是「心意識所生亅?
八識
[佛光大辭典]
梵語 astau vijñānāni。瑜伽行派與法相宗五位法中之心法。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共八識。其中眼等六識隨所依根而立名;末那識即為意,依其自性而立名;阿賴耶識依攝持諸法因果之義,亦即從自性而立名。(中略)
若就其性而言,眼等之前六識以了別為其性,緣色等六境,通善等三性;末那識以恒審思量為其性,乃有覆無記性,唯緣阿賴耶識之見分為自之內我;阿賴耶識為無覆無記性,以微細之行相緣自所變之器界、種子及有根身。
地論家以阿陀那(末那識)為妄識,阿賴耶為真識;攝論家則以阿賴耶為妄識,別立第九無垢淨識;唯識家則謂識僅限八種,且此諸識皆為依他起性,即非真常淨識。〔入楞伽經卷八剎那品、成唯識論卷七、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參閱「識」6697) p316
-
- 文章: 630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諸法因緣生,因緣何所生?當知,因緣心所生。
呵呵呵,盡信前人搞出來的辭典,不如自己研讀佛經!!
阿陀那識,為一切種子識,是大乘菩薩摩訶薩,修習佛慧,斷離所知障,得一切種智,而成就佛果之所依止“境界”。
此一切種子阿陀那識緣生出一切阿賴耶識,怎麼會將阿陀那識定位為與妄心阿賴耶識俱起的(第七莫那識)!?根本就是被前人的前人的前前人所誤導,人云亦云,一盲導眾盲,一路毀經謗佛的大外行搞出來的兩光辭典,實在錯的太離譜了!!
解深密經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注:
一切種子阿陀那識,執持宇宙一切生命靈性乃至肉身。一切眾生個別阿賴耶識亦皆由此一切種子阿陀那識所緣生而隨逐執持!!
解深密經
廣慧當知,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濕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
阿陀那識甚深細 我於凡愚不開演
一切種子如瀑流 恐彼分別執為我
一切種子阿陀那識精準的講是第十識,第九識就是異熟種子識,第八識阿賴耶識…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諸法因緣生,因緣何所生?當知,因緣心所生。
[佛光大辭典]
地論家以阿陀那(末那識)為妄識。
========
這是地論家的觀點,不是[佛光大辭典的]。
心盲真的會導致眼瞎。
地論家以阿陀那(末那識)為妄識。
========
這是地論家的觀點,不是[佛光大辭典的]。
心盲真的會導致眼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