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佛法上做歸納:
見分,就是指真如空智。
相分,就是指法性妙有。
此兩者,在無漏界,就是耳熟能詳的(真空妙有)所謂法性真如,即是空不空如來藏,圓成實無漏法身。
真如法性此兩者,流化出有漏世界,根據唯識法相的流化倫理:
===
見分指能見能認識
如果見分是真如空智
唯識的理論
第七識緣第八識見分為自我
那第七識緣真如空智怎會搞到非量的地步
況且見分是眾生皆有
眾生所見怎會差別不齊
這真如空智所見也真是亂七八糟
最重要的是
絕對找不到唯識中有見分是真如空智的說法
外道癡深老楊的瞎掰功夫
真是蒸蒸日上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
- 文章: 630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呵呵呵~~
魯小小的幼稚園生,一竅不通,講一堆不知所云,只能說,小兒玩腦筋急轉彎。
應該這樣說,見分(真如)與相分(法性),一路流轉到凡夫阿賴耶識的境界,見分,相分已然分離。
所以,阿賴耶識與莫那意,是共起識。
因是共起識,故阿賴耶識,唯是相分。屬物性,無有慧用,大乘佛法強調,阿賴耶識必須證解脫離(心解脫)。
莫那意即是(見分),屬心,執持阿賴耶識(相分)為我。
莫那意之根,就是真如,(故有無污染意經文開示),成唯識論云:真如乃唯識實性。
大乘佛法依此莫那意為修佛主子,先證悟真如,轉識成智,發起般若!智用!
以是故知,經五蘊熏習,因緣際會而成就的阿賴耶識只能是相分,才能說證解阿賴耶識。
瑜珈師地論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
成唯識論
阿賴耶名,過失重故,最初應捨。
跟你這跟班仔,講再多也是白搭,浪費我的時間罷了!!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作夢要專心
瞎掰見分是真如空智
這只是第八不動癡地的本色
眾人稍具知識
自然能看出作夢的幼稚與一意孤行
瞎掰見分是真如空智
這只是第八不動癡地的本色
眾人稍具知識
自然能看出作夢的幼稚與一意孤行
-
- 文章: 2552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講法性生身)。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講轉識成智,體驗「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講不壞緣起,顯現本然「如如不動 」)
-
- 文章: 2552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謂無上菩提道,即識自「法性生身」,見本不生滅之心性)。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謂真如法身,於無上菩提道上,無時無刻皆暢行無阻)。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講世間如夢幻,不取幻相,不得一法,回到本來如如性,便可視實際而行,顯現實相才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若如上述見解,其心性正向無上菩提道)
-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所以,阿賴耶識與莫那意,是共起識。
因是共起識,故阿賴耶識,唯是相分。屬物性,無有慧用,大乘佛法強調,阿賴耶識必須證解脫離(心解脫)。
莫那意即是(見分),屬心,執持阿賴耶識(相分)為我。
莫那意之根,就是真如,(故有無污染意經文開示),成唯識論云:真如乃唯識實性。
==
第八識具見相二分
還有其他各識皆有見相二分的說法
說阿賴耶識,唯是相分
這種無知的深度
真是深不可測
不讀論就容易成就一廂情願的井底之見
但是只要能達到發表的滿足欲
癡到什麼程度應該不是說者會在意的重點
因是共起識,故阿賴耶識,唯是相分。屬物性,無有慧用,大乘佛法強調,阿賴耶識必須證解脫離(心解脫)。
莫那意即是(見分),屬心,執持阿賴耶識(相分)為我。
莫那意之根,就是真如,(故有無污染意經文開示),成唯識論云:真如乃唯識實性。
==
第八識具見相二分
還有其他各識皆有見相二分的說法
說阿賴耶識,唯是相分
這種無知的深度
真是深不可測
不讀論就容易成就一廂情願的井底之見
但是只要能達到發表的滿足欲
癡到什麼程度應該不是說者會在意的重點
-
- 文章: 2552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大圓鏡智性清淨(於前五識,但用名言無實性故,果上轉稱名相分) 平等性智心無病(於末那識因上轉稱名見分)
妙觀察智見非功(於造作輾轉相因故,因上轉稱名見分) 成所作智同圓鏡(阿賴耶識果上轉稱名相分)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轉識成智可稱名定慧等持)
妙觀察智見非功(於造作輾轉相因故,因上轉稱名見分) 成所作智同圓鏡(阿賴耶識果上轉稱名相分)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轉識成智可稱名定慧等持)
-
- 文章: 630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我論法都會舉證,你這蠢跟班就是學不會,只能自說自話,一點都不長進!!看來你草仔也只能永遠當個大外行了!!
瑜珈師地論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
成唯識論
阿賴耶名,過失重故,最初應捨。
成唯識論
彼緣阿賴耶識起補特伽羅我見。
以上彌勒菩薩的開示,你這幼稚園小班生有看有沒有懂!?再繼續魯小小啊!!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30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第十七首:大道汛兮 〈原 34章〉
大道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是以聖人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經文導讀】
道家喜歡以水來隱喻大道,老子可以說是首開其先河者。這首經文即是明證之一。
【經文注譯】
『大道汛兮,其可左右。』
老子以氾濫的洪水來形容大道無所不在,所以說“其可左右”,意思就是瀰天蓋地,無處無之。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
雖說宇宙萬物恃道而生,其實大道也因萬物而顯現,所以說:『萬物寓於道,道亦寓於萬物,茍離於寓,則道亦不立。』因此老子說:『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這句話是站在形而下,世間法的角度來給世人作開釋的。其實萬物就是道之表象,道也就是萬物之理體,表象與理體不一亦不異,完全是境界層次的認知問題。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所以說:萬物雖然因為大道炁化而有形,但我們卻無法感知真道的存在,由此可以知真道是多麼玄微而不可測知的,故曰:『可名于小』。但是萬物歸根究底又都是源自於真道,這麼說來真道之大豈不是無窮無盡而不可思議?故曰:『可名為大』。
『是以聖人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之於萬物善貸且成,宇宙之根源-真道本體是全然虛靜無為的,就因為大道創生萬物純任自然,而為無所為,因此有道聖人亦應效法真道才能成就其無窮無盡,不可思量之偉大功業呢。
【莊子解老】
《庄子‧秋水》文章開始先以秋水氾濫為引子,引出河伯與海神的一段對話,寓言內容正是藉由河海集水的“大”與“小”來隱射真道義理。我們若拿老子此首經文與《莊子‧秋水篇》內容相互比較就不難發現庄子的靈感來源了:
《莊子‧秋水篇》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夫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大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庄子《南華真經》其中大部分寓言可以說都是以老子《道德經》或關尹喜《西昇記》《文始真經》之經文為藍本而寫作,讀庄子書必須先掌握住這些文獻重點才能了解庄子寓言的精義。
【關尹喜解老】
《關尹子‧宇篇》
關尹子曰:『觀道者如觀水,以觀沼為未足,則之河之江之海,曰水至也,殊不知我之津液涎淚皆水。』
關尹子曰:『以盆為沼,以石為島,魚環游之,不知其幾千萬里而不窮也。夫何故?水無源無歸。聖人之道,本無首,末無尾,所以應物不窮。』
佛道會通
雜阿含1174經
爾時,世尊觀察恒水,見恒水中有一大樹,隨流而下,語彼比丘:「汝見此恒水中大樹流不?」
答言:「已見,世尊!」
佛告比丘:「此大樹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不閡洲渚,不入洄澓,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敗,當隨水流,順趣、流注、浚輸至大海不?」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言:「比丘亦復如是。亦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不閡洲渚,不入洄澓,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敗,當隨水流,臨趣、流注、浚輸涅槃。」
《瓔珞經》
三賢菩薩法流水中任運至佛。初水後水一性水者,因佛果佛一性佛故。於其中間無初中後,不隔念……
成唯識論卷三
又不動地以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故;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能諸行中起諸行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薩。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而緣此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永捨阿賴耶名。
佛道皆有以水喻道的開示,語言文字內容各擅其趣,然萬法不離其宗也。都是隱喻道炁(佛言一切種子)的甚深甚深甚深法理……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大道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是以聖人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經文導讀】
道家喜歡以水來隱喻大道,老子可以說是首開其先河者。這首經文即是明證之一。
【經文注譯】
『大道汛兮,其可左右。』
老子以氾濫的洪水來形容大道無所不在,所以說“其可左右”,意思就是瀰天蓋地,無處無之。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
雖說宇宙萬物恃道而生,其實大道也因萬物而顯現,所以說:『萬物寓於道,道亦寓於萬物,茍離於寓,則道亦不立。』因此老子說:『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這句話是站在形而下,世間法的角度來給世人作開釋的。其實萬物就是道之表象,道也就是萬物之理體,表象與理體不一亦不異,完全是境界層次的認知問題。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所以說:萬物雖然因為大道炁化而有形,但我們卻無法感知真道的存在,由此可以知真道是多麼玄微而不可測知的,故曰:『可名于小』。但是萬物歸根究底又都是源自於真道,這麼說來真道之大豈不是無窮無盡而不可思議?故曰:『可名為大』。
『是以聖人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之於萬物善貸且成,宇宙之根源-真道本體是全然虛靜無為的,就因為大道創生萬物純任自然,而為無所為,因此有道聖人亦應效法真道才能成就其無窮無盡,不可思量之偉大功業呢。
【莊子解老】
《庄子‧秋水》文章開始先以秋水氾濫為引子,引出河伯與海神的一段對話,寓言內容正是藉由河海集水的“大”與“小”來隱射真道義理。我們若拿老子此首經文與《莊子‧秋水篇》內容相互比較就不難發現庄子的靈感來源了:
《莊子‧秋水篇》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夫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大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庄子《南華真經》其中大部分寓言可以說都是以老子《道德經》或關尹喜《西昇記》《文始真經》之經文為藍本而寫作,讀庄子書必須先掌握住這些文獻重點才能了解庄子寓言的精義。
【關尹喜解老】
《關尹子‧宇篇》
關尹子曰:『觀道者如觀水,以觀沼為未足,則之河之江之海,曰水至也,殊不知我之津液涎淚皆水。』
關尹子曰:『以盆為沼,以石為島,魚環游之,不知其幾千萬里而不窮也。夫何故?水無源無歸。聖人之道,本無首,末無尾,所以應物不窮。』
佛道會通
雜阿含1174經
爾時,世尊觀察恒水,見恒水中有一大樹,隨流而下,語彼比丘:「汝見此恒水中大樹流不?」
答言:「已見,世尊!」
佛告比丘:「此大樹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不閡洲渚,不入洄澓,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敗,當隨水流,順趣、流注、浚輸至大海不?」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言:「比丘亦復如是。亦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不閡洲渚,不入洄澓,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敗,當隨水流,臨趣、流注、浚輸涅槃。」
《瓔珞經》
三賢菩薩法流水中任運至佛。初水後水一性水者,因佛果佛一性佛故。於其中間無初中後,不隔念……
成唯識論卷三
又不動地以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故;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能諸行中起諸行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薩。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而緣此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永捨阿賴耶名。
佛道皆有以水喻道的開示,語言文字內容各擅其趣,然萬法不離其宗也。都是隱喻道炁(佛言一切種子)的甚深甚深甚深法理……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30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第十八首:上善若水 〈原 08章〉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經文破譯】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几于道。』
大道至善可以比諸於於水了,水能滋養萬物而不求回報,故與萬物無爭。又水總是畜居於大家所嫌惡的低下之處,所以說水這種利養萬物又謙卑無私的本性幾乎與道相近了。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修道之人都應該以水為榜樣:
『居善地。』
立身處世謙卑處下,則終生居善地而無災(老子曰:『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 ;
『心善淵。』
內心能夠隨時保持虛寂靜篤,就如幽谷深淵般的靈靈不昧(老子曰:『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與善仁。』
樂善好施利物濟人,無是無非,美醜善惡一視同仁(老子曰:『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言善信。政善治。』
說話言而有信,治理人事能秉持正道不私心偏袒;
『事善能,動善時』
做事率直不取巧投機而有效率;行事都順勢而為所當為,不勉強造作。
『夫唯不爭,故無尤。』
就因為水利萬物而不與人爭長短,所以別人對他也就無所怨懟。
(老子曰:『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經文校佶】
《帛書老子》第五十二章 治水
上善治,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時。
夫唯不爭,故无尤。
《帛書版》上善“治”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
《通行版》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帛書版》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通行版》處眾人之所惡,故几于道。
《帛書版》居善地,心善“潚”。
《通行版》居善地,心善“淵”。
《帛書版》予ㄨㄨ,ㄨ善信,
《通行版》與善仁,言善信,
《帛書版》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時。
《通行版》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帛書版》夫唯不爭,故无尤。
《通行版》夫唯不爭,故無尤。
以上經文一比較,就可發現《帛書老子》的內容真是到處隱藏著顛覆老子道學之誤失!
從本首經文結尾《帛書版》與《通行版》最後一句皆是:“夫唯不爭,故無尤”,我們可以據此校定《帛書版》前言:“水善利萬物而有靜。”“有靜”兩個字百分百是錯傳,老子原文應該如《通行版》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樣整章經文首尾文字對於水善於“處下不爭”的重點陳述才能一貫!
又從本首經文前段這句:
《帛書版》“處眾人之所惡,故几于道”
《通行版》“處眾人之所惡,故几于道”
我們可以依此句文義與前面文字義理之承接而明白判定此首經文的主題應該如《通行版》“上善若水”才是正確的老子原文,《帛書版》“上善治水”一字之差,完全顛覆老子整首經文之文義與文藝,與老子道學“無為”之奧義更是相違!!
.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經文破譯】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几于道。』
大道至善可以比諸於於水了,水能滋養萬物而不求回報,故與萬物無爭。又水總是畜居於大家所嫌惡的低下之處,所以說水這種利養萬物又謙卑無私的本性幾乎與道相近了。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修道之人都應該以水為榜樣:
『居善地。』
立身處世謙卑處下,則終生居善地而無災(老子曰:『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 ;
『心善淵。』
內心能夠隨時保持虛寂靜篤,就如幽谷深淵般的靈靈不昧(老子曰:『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與善仁。』
樂善好施利物濟人,無是無非,美醜善惡一視同仁(老子曰:『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言善信。政善治。』
說話言而有信,治理人事能秉持正道不私心偏袒;
『事善能,動善時』
做事率直不取巧投機而有效率;行事都順勢而為所當為,不勉強造作。
『夫唯不爭,故無尤。』
就因為水利萬物而不與人爭長短,所以別人對他也就無所怨懟。
(老子曰:『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經文校佶】
《帛書老子》第五十二章 治水
上善治,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時。
夫唯不爭,故无尤。
《帛書版》上善“治”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
《通行版》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帛書版》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通行版》處眾人之所惡,故几于道。
《帛書版》居善地,心善“潚”。
《通行版》居善地,心善“淵”。
《帛書版》予ㄨㄨ,ㄨ善信,
《通行版》與善仁,言善信,
《帛書版》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時。
《通行版》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帛書版》夫唯不爭,故无尤。
《通行版》夫唯不爭,故無尤。
以上經文一比較,就可發現《帛書老子》的內容真是到處隱藏著顛覆老子道學之誤失!
從本首經文結尾《帛書版》與《通行版》最後一句皆是:“夫唯不爭,故無尤”,我們可以據此校定《帛書版》前言:“水善利萬物而有靜。”“有靜”兩個字百分百是錯傳,老子原文應該如《通行版》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樣整章經文首尾文字對於水善於“處下不爭”的重點陳述才能一貫!
又從本首經文前段這句:
《帛書版》“處眾人之所惡,故几于道”
《通行版》“處眾人之所惡,故几于道”
我們可以依此句文義與前面文字義理之承接而明白判定此首經文的主題應該如《通行版》“上善若水”才是正確的老子原文,《帛書版》“上善治水”一字之差,完全顛覆老子整首經文之文義與文藝,與老子道學“無為”之奧義更是相違!!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