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搞懂大乘之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探源。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0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探源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cyc320 寫: 週五 4月 28, 2023 9:32 pm 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言大修行者於世間,實際觀行之現況)
若言上頌是不二之法,則稱之為境界理論
涅槃相如是。(言大修行者於世間連中道也放下,而作到常樂我淨,則法身如是)
若言涅槃即中道(諸法無所不生但實無自性在其中生滅),不可以言語思維到, 則稱其為境界理論
若以個人修佛功夫實修實證講(涅槃),那麼,涅槃就是所謂滅盡定!!都是指一法不染。
由於滅盡定屬個人功夫實踐,自然有高低深淺,參差不齊,二乘阿羅漢之涅槃不純,心有怖畏,第七地菩薩證滅盡定雖然趨於圓滿,但是,還不能達到生圓不二。唯第八不動地證滅盡定始為究竟寂滅,確實不染一法一切止息。
故心經曰: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究竟涅槃。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很清楚就是講功夫理論!!!!!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這段經文,就是提示二乘阿羅漢證悟之涅槃(滅盡定)仍有罣礙心,說究竟涅槃,也是方便說!!!
阿羅漢所修之涅槃著重(定功),不若大乘菩薩是依般若波羅密多(定慧等持)之大乘實修功夫,所謂中道觀行,而得成就。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探源

文章 次草 »

1.照見五蘊皆空
此空字,講的是世間空。

===
原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波羅蜜多
只解得世間空
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

井越深,早就震破自己耳膜
從此不入外界音聲
這五十二哇
代表五十二位階
從貪瞋癡入三魔地
如今來到第八不動癡地
隨手捻來都是一派八格耶魯的癡話
亂七八糟胡說八道,毫無人格的魯肉腳
哈哈哈哈哈哈
cyc320
文章: 2536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探源

文章 cyc320 »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 「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只可意會,若言說即勝義無自性性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0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探源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非心非佛 寫: 週一 5月 01, 2023 8:44 pm 心經: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這是大乘最高知見,因為無無明,是故煩惱不用斷,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這不是二乘所能理解的。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是故空中,
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心經這一整段是在講證悟空性(真如空智),也就是禪宗開悟明心,若將其中一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單獨拿出來註解,是不懂此整段經文所欲開示的佛法義理。
所以說,論辯佛法行不行,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一點都瞞不了人的!!!!

菩薩瓔珞本業經
初發心菩薩,爾時住前。名信想菩薩。亦名假名菩薩。亦名名字菩薩。
廣多聞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為住。空理智心習古佛法。一切功德不自造。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為地但得名住。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0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探源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次草 寫: 週六 4月 29, 2023 1:14 pm 1.照見五蘊皆空
此空字,講的是世間空。

===
原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波羅蜜多
只解得世間空
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

井越深,早就震破自己耳膜
從此不入外界音聲
這五十二哇
代表五十二位階
從貪瞋癡入三魔地
如今來到第八不動癡地
隨手捻來都是一派八格耶魯的癡話
亂七八糟胡說八道,毫無人格的魯肉腳
哈哈哈哈哈哈
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此(空)義,就是講阿賴耶識是因緣假合,其借諸法種子熏習成就,種子與果體非一,阿賴耶識如雲煙,如叢林、如行軍隊伍,有名無實,空無自體,這不是講有漏世間法,乃無自性空相,又是講甚麼!?注釋此(五蘊皆空)法義,跟觀自在菩薩又有什麼關係!?

成唯識論
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依斯建立阿賴耶名。非如勝性轉為大等種子與果體非一故。能依所依俱生滅故。與雜染法互相攝藏。亦為有情執藏為我。故說此識名阿賴耶。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0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探源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怪道1412 寫: 週五 5月 19, 2023 3:29 pm “空”的疑問……如铭 - 四, 2018-11-01 22:09
請問大德: 一般對空的批評,說空把一切都否定掉了,學人看印順法師的書,但水平很淺顯只能努力去理解,不知道有沒有理解錯,法師對空的闡述似乎是,空還是成立了假名,但是真正的空,仍然還是要一切皆空的,比如說勝義的空並非是唯識宗所說的成立一個不空的“空性”(依他起,空法性)。 請問我這種理解是不是錯的,那麼,中觀所說的假名安立,“假名”和“空”在中觀的哲學理解,是這兩者是同時在一起的不能分離的嗎? 學人看過一種說法,“空性”這個詞是玄奘以後才出現的,忘了是不是在印順法師的書裡看到的了。我的理解是:“空性”這個詞并不完全符合真正的龍樹學,但這個詞是般若經所明白出現的。這種理解是不是錯了?“空性”是空的嗎?如果空性不空,那“一切皆空”怎麼成立。如果空性是空的,那加個“性”字做什麼?如果連空性都是空的,是不是空就要被批評了。 關於“假名”,學人的理解是,“假名”是“空”的現象化,“空”是藉助概念(假名)来成立一切法的。為“空”而一切法得成。一切法是依因托緣成立的,一切法是依假名成立的,那則是說,“因緣”等於“假名”了?“假名”和“空”是什麼關係?因為看了中觀,確總覺得自己完全理解錯了,所以來提疑問。 合十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24240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0:45 am 探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開示的各類(空)義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1.照見五蘊皆空
此空字,講的是世間空。
例如,拿碟子裝水,放到院子曬太陽,幾個小時後回去看,碟子上的水不見了。這就是一般人理解的空。
阿賴耶識的聚散無常,與碟中水一樣,是因緣假合。水由肉眼看不見的水分子聚集組成(2個氫原子與1個氧原子化合成水分子),經太陽高溫曝曬,水分子蒸氣散去,碟子上空無一物。
阿賴耶識之增長存在,也是利用五蘊之運作機制(五蘊,色受想行識,即是阿賴耶八識之作用),完成種子薰習的聚合體,當此一期生命結束終結,此人此生之阿賴耶識原執藏薰習之一切法種染汙煩惱終將解離崩壞,此一期生命結束之阿賴耶識名狀銷歸於空無。(所以成唯識論,認為阿賴耶識有名狀而無體性)

2.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以上講到的空與色又有不同的佛法大義 是牽涉一切種子(勝性轉為異熟種子)之行相(如,當今微觀物理科學發現的量子波粒兩相性)佛教開示一切種子,剎那生剎那滅,也是俱空有兩相,將來有機緣再慢慢來談。

3.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此空字,講的是自性空,一實相印,(為何稱一實相,因為法性回歸無漏界與真如冥合)即是真空妙有,即是佛性,就是圓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無漏法身如來藏勝義空。

4.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此空字,講的是真如空性,由此前際後際斷故,一切法斷,純粹不染一法。是大乘行者禪宗開悟明心之所證,經初地至第八不動地證(一真如心)而圓滿,就是心經講的(究竟涅槃),小乘佛法獨覺僻支佛的終極證果一切寂滅不受後有,即是(究竟涅槃)。
從心經解釋出的各種空義,我們甚至可以據此歸納出大乘佛法實修實證的功夫進路。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0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探源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五 5月 19, 2023 8:05 pm依他起相。
怪道1412 寫: 週五 5月 19, 2023 5:43 pm 什麼是依他起的不空
由 匿名法友 (未驗證) 在 四, 2014-07-24 16:09 發表姓名或匿稱: 佛弟子
版主(及各位法友)好,想請您教一個問題,

1、什麼是依他起?依他起就是依他起性嗎?好像有經典說依他起就是緣起法(依他緣而起?),也有人說依他起性譬如縄、遍計所執譬如蛇....總之好像有不同說法。

2、依他起的不空是什麼意思?唯識學不是認為第八阿賴耶識也是生滅無常的嗎?
那麼依無常阿賴耶識建立的一切,怎麼會有不空呢?
(按:唯識家認為遍計空依他起不空)
謝謝您!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17390
////
這裡有些問題比答案要有意思多多?!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佛法討論區(大眼樂園)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forum/3
依他起,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密多,就是所謂無我法,古德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0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探源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cyc320 寫: 週五 5月 19, 2023 7:59 pm 善現!如有壯夫善閑射術,欲顯己技,仰射虛空(依他起相),為令空中箭不墮地,復以後箭射前箭筈,如是展轉經於多時,箭箭相承不令其墮(講依他起的不空,譬喻之)。若欲令墮便止後箭(了「生無自性性」),爾時諸箭方頓墮落。(了「勝義無自性性」)
哇哈哈哈哈哈~~觀禪如御射也!!

善哉善哉!!!!
列子學射,中矣,請之於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對曰:“弗知也。”
關尹子曰:“未可”。
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曰:“知之矣。”
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獨射也,為國與身亦皆如之。”
故聖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莊子南華真經…田子方篇
列御寇(列子)為伯昏無人射,引之盈貫,措杯水其肘上,發之,適矢復沓,方矢復寓。當是時,猶象人也。
伯昏無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嘗與汝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若能射乎?」
於是無人遂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進之。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無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爾於中也殆矣夫!」

白話語譯:
莊子在《田子方》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列禦寇,就是那個御風而行的列子,為伯昏無人表演射箭。他射箭的時候,志滿意得,滿是驕矜之卸,拉滿了弓弦,然後在自己的胳膊肘上,放了滿滿一杯水,彎弓射箭。第一支箭剛射出去,第二支箭就緊跟著發射出去了,而第三支箭已經在弦上等著呢,手臂上那杯水紋絲不動,而列禦寇這個人也正像個木頭人一樣站在那裡,巋然不動。

像列禦寇這樣的射箭技巧,不可謂不高,但這樣的人真正達到大境界了嗎?伯昏無人不以為然,說:你這種箭術,只能算是有心射箭的射術,而不是無心射箭的射術。「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伯昏無人說:我現在要邀請你,我們一同去「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我看看你射得如何?

伯昏無人就當先走上高高的山崗,腳上踏著風化的危石,身臨百丈深淵,然後轉過身來,倒退著向深淵退步,一直走到自己的腳掌有一部分已經懸在懸崖之外。站在這個地方,伯昏無人請列禦寇上來射箭。而此時此刻,列禦寇只能趴在地上,「汗流至踵」,汗都流到腳後跟了。

這時,伯昏無人說:「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人世間真正高明的人,向上可以看透蒼天,向下可以看清黃泉,世界萬象瞭然於心,在任何時刻都可以神色不變,氣定神閒。他對列子說:你現在心驚目眩,再讓你射箭,你能射中的可能性就太小太小了。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探源

文章 次草 »

唯第八不動地證滅盡定始為究竟寂滅,確實不染一法一切止息。
==
不識字的大老粗
怎麼都沒提到佛陀證的滅盡定
是不是究竟偏空涅槃
輕舟
文章: 143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Re: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探源

文章 輕舟 »

妙兄所謂的偏空涅槃跟下面的外道邪見有什麼兩樣?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請益曰:學人自出家,覽《涅槃經》十載有餘,未明大意,願和尚垂誨。師曰:汝何處未明?

曰:「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於此疑惑。

師曰:汝作麼生疑?
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也。
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覺。
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

若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
法身寂滅,即同草木瓦石,誰當受樂?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是生滅之用,一體五用,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
若聽更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之有?

師曰:汝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
據汝所說,即色身外別有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又推涅槃常樂,言有身受用,斯乃執吝生死,耽著世樂。
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豈有一體五用之名?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令永不生?斯乃謗佛毀法。
---------------
何謂斷常邪見?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二見
(名數)一、有見,偏於有之邪見。二、無見,偏於無之邪見。又:一、斷見,執身心斷滅之見,屬於無見。二、常見,執身心常住之見,屬於有見。法華經方便品曰:「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智度論七曰:「見有二種:一者常,二者斷。常見者見五眾(五蘊也)常心忍樂;斷見者五眾滅心忍樂。一切眾生多墮此二見中。復有二種見:有見無見。」

(名數)一、財慳,吝惜財物,見諸窮困不肯惠施者。二、法慳,慳惜佛法,不肯教導他人者。見地持經三。

又一、有見,固執實有物之見也,又增益實性之妄見也。
二、無見,固執實無物之見也。又損減實性之妄見也。此有無之二見,通於一切法,邊見中之斷常二見,人身之有無二見也。
智度論七曰:「復有二種見:有見無見。」

又一、斷見,固執人之身心,斷滅不續生之妄見,即無見也。
二、常見,固執人之身心,過現未皆常住,無間斷之妄見,即有見也。
智度論七曰:「見有二種:一者常,一者斷。常見者,見五眾常心忍樂;斷見者,見五眾滅心忍樂。」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