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思考
系統管理者當有的素養
真正厲害的人
從不急於解決問題
而是升高維度讓問題自動消失(升維之法)
觀看次數:78,673次 2024年8月17日 ✪ 2024年8月16日當天為會員優先 提升能量 悟透人生
這裡就是外道論壇?(台壇外道專題研究)
-
- 文章: 1075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這裡就是外道論壇?(台壇外道專題研究)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1075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這裡就是外道論壇?(台壇外道專題研究)
問:印度教與佛教的異同
GPT-4o
印度教與佛教是兩個發源於印度次大陸的主要宗教,它們在哲學、信仰與實踐上有許多相似與不同之處。
### 一、相似之處
1. **共同的文化背景**:
- 這兩個宗教都起源於古印度,受當時的社會、文化影響,包括冥想、輪迴(Samsara)等觀念都在這兩個宗教中有重要地位。
2. **輪迴與業報**:
- **輪迴**(Samsara)觀念在兩者中都有存在,即靈魂或意識經歷多次生命的循環。
- **業報**(Karma)也是兩者的核心觀念,認為個體的行為會影響來世的境遇。
3. **解脫的追求**:
- 兩個宗教都強調解脫(Moksha或Nirvana),即擺脫輪迴和痛苦的終極目標。
- 修行、冥想與智慧被視為達到解脫的重要途徑。
### 二、主要不同之處
1. **神的概念**:
- **印度教**:印度教是多神教,信仰許多神明如毗濕奴(Vishnu)、濕婆(Shiva)、梵天(Brahma)等,並強調宇宙的終極實體「梵」(Brahman),認為每個人的靈魂(Atman)最終是與梵合一的。
- **佛教**:佛教沒有全能的創造神,強調無神論或非神論立場,佛教的重點在於個人修行、智慧和慈悲以達到涅槃(Nirvana),而不是依賴神明的力量。
2. **靈魂觀**:
- **印度教**:印度教強調「靈魂」(Atman),即每個個體都有永恆、不變的靈魂,最終要與宇宙的梵合一。
- **佛教**:佛教否定靈魂的永恆性,主張「無我」(Anatta)觀念,認為世間沒有永恆不變的個體或靈魂,生命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
3. **經典與教義**:
- **印度教**:主要的經典包括《吠陀》(Vedas)、《奧義書》(Upanishads)、《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等。這些經典強調祭祀儀式、倫理和哲學思辨。
- **佛教**:佛教的經典為《三藏經》(Tipitaka),其中包括佛陀的教義與僧團規範,並強調四聖諦、八正道、緣起等理論。
4. **解脫的道路**:
- **印度教**:印度教的解脫道路通常與個人靈魂與宇宙的合一有關,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達成,如奉愛(Bhakti)、知識(Jnana)或行為(Karma)。
- **佛教**:佛教強調透過修行,尤其是八正道(Right Path)和四聖諦(Four Noble Truths)來實現解脫,最終達到涅槃,擺脫輪迴。
5. **社會制度的觀點**:
- **印度教**:印度教支持種姓制度,認為每個人出生在不同的種姓中是業報的結果,種姓制度規定了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和責任。
- **佛教**:佛教反對種姓制度,提倡人人平等,認為任何人無論其社會地位,都能通過修行達到解脫。
### 結論
印度教和佛教在某些哲學基礎上共享共通性,特別是在輪迴與業報的概念上。然而,它們在神的觀念、靈魂的本質、解脫的方式以及社會倫理觀念上則有明顯的差異。
GPT-4o
印度教與佛教是兩個發源於印度次大陸的主要宗教,它們在哲學、信仰與實踐上有許多相似與不同之處。
### 一、相似之處
1. **共同的文化背景**:
- 這兩個宗教都起源於古印度,受當時的社會、文化影響,包括冥想、輪迴(Samsara)等觀念都在這兩個宗教中有重要地位。
2. **輪迴與業報**:
- **輪迴**(Samsara)觀念在兩者中都有存在,即靈魂或意識經歷多次生命的循環。
- **業報**(Karma)也是兩者的核心觀念,認為個體的行為會影響來世的境遇。
3. **解脫的追求**:
- 兩個宗教都強調解脫(Moksha或Nirvana),即擺脫輪迴和痛苦的終極目標。
- 修行、冥想與智慧被視為達到解脫的重要途徑。
### 二、主要不同之處
1. **神的概念**:
- **印度教**:印度教是多神教,信仰許多神明如毗濕奴(Vishnu)、濕婆(Shiva)、梵天(Brahma)等,並強調宇宙的終極實體「梵」(Brahman),認為每個人的靈魂(Atman)最終是與梵合一的。
- **佛教**:佛教沒有全能的創造神,強調無神論或非神論立場,佛教的重點在於個人修行、智慧和慈悲以達到涅槃(Nirvana),而不是依賴神明的力量。
2. **靈魂觀**:
- **印度教**:印度教強調「靈魂」(Atman),即每個個體都有永恆、不變的靈魂,最終要與宇宙的梵合一。
- **佛教**:佛教否定靈魂的永恆性,主張「無我」(Anatta)觀念,認為世間沒有永恆不變的個體或靈魂,生命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
3. **經典與教義**:
- **印度教**:主要的經典包括《吠陀》(Vedas)、《奧義書》(Upanishads)、《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等。這些經典強調祭祀儀式、倫理和哲學思辨。
- **佛教**:佛教的經典為《三藏經》(Tipitaka),其中包括佛陀的教義與僧團規範,並強調四聖諦、八正道、緣起等理論。
4. **解脫的道路**:
- **印度教**:印度教的解脫道路通常與個人靈魂與宇宙的合一有關,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達成,如奉愛(Bhakti)、知識(Jnana)或行為(Karma)。
- **佛教**:佛教強調透過修行,尤其是八正道(Right Path)和四聖諦(Four Noble Truths)來實現解脫,最終達到涅槃,擺脫輪迴。
5. **社會制度的觀點**:
- **印度教**:印度教支持種姓制度,認為每個人出生在不同的種姓中是業報的結果,種姓制度規定了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和責任。
- **佛教**:佛教反對種姓制度,提倡人人平等,認為任何人無論其社會地位,都能通過修行達到解脫。
### 結論
印度教和佛教在某些哲學基礎上共享共通性,特別是在輪迴與業報的概念上。然而,它們在神的觀念、靈魂的本質、解脫的方式以及社會倫理觀念上則有明顯的差異。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1075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這裡就是外道論壇?(台壇外道專題研究)
問:印度教的臣服與佛教的皈依
GPT-4o
印度教的「臣服」與佛教的「皈依」在宗教實踐中都具有重要意義,但其內涵和宗教背景有所不同。兩者的共通點在於信徒表達對某種力量或教義的信任與依賴,但具體的表達形式和目標不同。
### 一、印度教的「臣服」(Śaraṇāgati)
1. **定義與內涵**:
- 「臣服」在印度教中被稱為**Śaraṇāgati**,意指信徒將自己完全交付於某位神祇(如毗濕奴、濕婆等),放棄自我的控制,依賴神的保護與引導。
- 臣服是表達對神的信任、依靠和愛,信徒相信神是至高無上的力量,祂們能夠帶來解脫或解救困境。
2. **奉愛派的重視**:
- 在印度教奉愛派(Bhakti)中,臣服是核心信仰,信徒通過對神的無條件愛與奉獻來達成與神的合一。這樣的臣服被視為靈性成長的途徑。
- 如《薄伽梵歌》中,阿爾juna臣服於克里希那,接受他的教誨,這種臣服代表了完全信任神的意志與智慧。
3. **信徒與神的關係**:
- 在印度教中,臣服是信徒與神之間親密關係的表達,通過禮拜、祈禱、儀式等形式來展現對神的無條件忠誠與愛。
### 二、佛教的「皈依」(Śaraṇa)
1. **定義與內涵**:
- 在佛教中,「皈依」是指信徒承諾依靠佛教的三寶(**佛、法、僧**)來引導自己的修行與人生。三寶分別是佛陀、佛法(教義)與僧團(修行共同體)。
- 皈依象徵著信徒決定將生命的重心放在佛教的教導上,以三寶為精神支柱和指引。
2. **形式與意義**:
- 皈依儀式通常在正式場合進行,信徒會宣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是進入佛教門徒的一個象徵性步驟,表達對佛陀智慧的信任和追隨。
- 皈依並不是向某種超自然力量臣服,而是選擇以佛法作為生活的指南,強調通過個人努力修行來達到解脫。
3. **個人修行的強調**:
- 在佛教中,皈依更多的是一種內心的承諾,並且強調自我修行的重要性。雖然皈依三寶是一種指引,但佛教主張每個人都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達到覺悟,而不是依賴外部的力量或神明的干預。
### 三、印度教臣服與佛教皈依的比較
1. **對象的不同**:
- **印度教的臣服**:臣服於神祇,認為神是至高無上的力量,能引領信徒走向解脫。
- **佛教的皈依**:皈依三寶,尤其是以佛陀的教法為指導,強調自我修行,而非依賴神祇或外在力量。
2. **目的與內涵的不同**:
- **印度教的臣服**:是一種宗教奉獻,信徒將自己交付於神,期望藉由神的力量得到解脫或保護。
- **佛教的皈依**:是個人選擇依靠佛法作為人生的道路,皈依更多強調內在的修行和覺悟,而非仰賴外在力量。
3. **信仰對象的不同**:
- **印度教的神人關係**:神是超然的、具有至高力量的存在,信徒以臣服的姿態表達信仰。
- **佛教的師徒關係**:佛陀被視為已覺悟的導師,皈依是向他學習,並依靠他所教導的真理,僧團則是修行者的共同體。
### 結論
印度教的「臣服」強調對神祇的愛與奉獻,信徒將自己完全交託於神,尋求庇護和解脫。而佛教的「皈依」則是一種對佛法與僧團的承諾,重視自我修行的過程與智慧的追求。兩者皆是宗教實踐中重要的精神態度,但目標和方式因各自的教義差異而有所不同。
GPT-4o
印度教的「臣服」與佛教的「皈依」在宗教實踐中都具有重要意義,但其內涵和宗教背景有所不同。兩者的共通點在於信徒表達對某種力量或教義的信任與依賴,但具體的表達形式和目標不同。
### 一、印度教的「臣服」(Śaraṇāgati)
1. **定義與內涵**:
- 「臣服」在印度教中被稱為**Śaraṇāgati**,意指信徒將自己完全交付於某位神祇(如毗濕奴、濕婆等),放棄自我的控制,依賴神的保護與引導。
- 臣服是表達對神的信任、依靠和愛,信徒相信神是至高無上的力量,祂們能夠帶來解脫或解救困境。
2. **奉愛派的重視**:
- 在印度教奉愛派(Bhakti)中,臣服是核心信仰,信徒通過對神的無條件愛與奉獻來達成與神的合一。這樣的臣服被視為靈性成長的途徑。
- 如《薄伽梵歌》中,阿爾juna臣服於克里希那,接受他的教誨,這種臣服代表了完全信任神的意志與智慧。
3. **信徒與神的關係**:
- 在印度教中,臣服是信徒與神之間親密關係的表達,通過禮拜、祈禱、儀式等形式來展現對神的無條件忠誠與愛。
### 二、佛教的「皈依」(Śaraṇa)
1. **定義與內涵**:
- 在佛教中,「皈依」是指信徒承諾依靠佛教的三寶(**佛、法、僧**)來引導自己的修行與人生。三寶分別是佛陀、佛法(教義)與僧團(修行共同體)。
- 皈依象徵著信徒決定將生命的重心放在佛教的教導上,以三寶為精神支柱和指引。
2. **形式與意義**:
- 皈依儀式通常在正式場合進行,信徒會宣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是進入佛教門徒的一個象徵性步驟,表達對佛陀智慧的信任和追隨。
- 皈依並不是向某種超自然力量臣服,而是選擇以佛法作為生活的指南,強調通過個人努力修行來達到解脫。
3. **個人修行的強調**:
- 在佛教中,皈依更多的是一種內心的承諾,並且強調自我修行的重要性。雖然皈依三寶是一種指引,但佛教主張每個人都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達到覺悟,而不是依賴外部的力量或神明的干預。
### 三、印度教臣服與佛教皈依的比較
1. **對象的不同**:
- **印度教的臣服**:臣服於神祇,認為神是至高無上的力量,能引領信徒走向解脫。
- **佛教的皈依**:皈依三寶,尤其是以佛陀的教法為指導,強調自我修行,而非依賴神祇或外在力量。
2. **目的與內涵的不同**:
- **印度教的臣服**:是一種宗教奉獻,信徒將自己交付於神,期望藉由神的力量得到解脫或保護。
- **佛教的皈依**:是個人選擇依靠佛法作為人生的道路,皈依更多強調內在的修行和覺悟,而非仰賴外在力量。
3. **信仰對象的不同**:
- **印度教的神人關係**:神是超然的、具有至高力量的存在,信徒以臣服的姿態表達信仰。
- **佛教的師徒關係**:佛陀被視為已覺悟的導師,皈依是向他學習,並依靠他所教導的真理,僧團則是修行者的共同體。
### 結論
印度教的「臣服」強調對神祇的愛與奉獻,信徒將自己完全交託於神,尋求庇護和解脫。而佛教的「皈依」則是一種對佛法與僧團的承諾,重視自我修行的過程與智慧的追求。兩者皆是宗教實踐中重要的精神態度,但目標和方式因各自的教義差異而有所不同。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1075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這裡就是外道論壇?(台壇外道專題研究)
問。無心者。為當離心是無心。即心得無心。
答。即心得無心。
問。即心是有心。云何得無心。
答。不壞心相。而無分別。
問。豈不辯知也。
答。即辯知無能所。是無心也。豈渾無用。始是無心。譬如明鏡照物。豈有心耶。當知一切眾生。恒自無心。心體本來常寂。寂而常用。用而常寂。隨境鑒辯。皆是實性自爾。非是有心方始用也。只謂眾生。不了自心常寂。妄計有心。心便成境。以即心無心故。心恒是理。即理無理故。理恒是心。理恒是心故。不動心相。心恒是理故。不得心相。不得心相故。即是眾生不生。不動心相故。即是佛亦不生。以生佛俱不生故。即凡聖。常自平等法界性也。純一道清淨。更無異法。當知但有心分別作解之處。俱是虛妄。猶如夢中。若未全覺。所見纖毫亦猶是夢中事。但得無心。即同覺後絕諸境界。但有一微塵可作修證不思議解處。俱不離三界夢中所見。經云。無有少法可得。佛即授記。無生義云。不退轉天子言。此佛土未曾思惟分別於我見與不見。我亦不思惟佛土見與不見。故知諸見從有心而生。佛土無心。故不見天子。天子有心而不生念。故言不見佛土。便成不異。故知有心無心俱空。融大師云。鏡像本無心。說鏡像無心。從無心中說無心。人說有心。說人無心。從有心中說無心。有心中說無心。是末觀。無心中說無心。是本觀。眾生計有身心。說鏡像破身心。眾生著鏡像。說畢竟空破鏡像。若知鏡像畢竟空。即身心畢竟空。假名畢竟空。亦無畢竟空。若身心本無。佛道亦本無。一切法亦本無。本無亦本無。若知本無亦假名。假名佛道。佛道非天生。亦不從地出。直是空心性。照世間如日。
...
梵(主體)<-臣服
佛(覺正淨)->皈依
答。即心得無心。
問。即心是有心。云何得無心。
答。不壞心相。而無分別。
問。豈不辯知也。
答。即辯知無能所。是無心也。豈渾無用。始是無心。譬如明鏡照物。豈有心耶。當知一切眾生。恒自無心。心體本來常寂。寂而常用。用而常寂。隨境鑒辯。皆是實性自爾。非是有心方始用也。只謂眾生。不了自心常寂。妄計有心。心便成境。以即心無心故。心恒是理。即理無理故。理恒是心。理恒是心故。不動心相。心恒是理故。不得心相。不得心相故。即是眾生不生。不動心相故。即是佛亦不生。以生佛俱不生故。即凡聖。常自平等法界性也。純一道清淨。更無異法。當知但有心分別作解之處。俱是虛妄。猶如夢中。若未全覺。所見纖毫亦猶是夢中事。但得無心。即同覺後絕諸境界。但有一微塵可作修證不思議解處。俱不離三界夢中所見。經云。無有少法可得。佛即授記。無生義云。不退轉天子言。此佛土未曾思惟分別於我見與不見。我亦不思惟佛土見與不見。故知諸見從有心而生。佛土無心。故不見天子。天子有心而不生念。故言不見佛土。便成不異。故知有心無心俱空。融大師云。鏡像本無心。說鏡像無心。從無心中說無心。人說有心。說人無心。從有心中說無心。有心中說無心。是末觀。無心中說無心。是本觀。眾生計有身心。說鏡像破身心。眾生著鏡像。說畢竟空破鏡像。若知鏡像畢竟空。即身心畢竟空。假名畢竟空。亦無畢竟空。若身心本無。佛道亦本無。一切法亦本無。本無亦本無。若知本無亦假名。假名佛道。佛道非天生。亦不從地出。直是空心性。照世間如日。
...
梵(主體)<-臣服
佛(覺正淨)->皈依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1075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
- 文章: 1075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這裡就是外道論壇?(台壇外道專題研究)
問:賽局思考的本質
GPT-4o
賽局思考(Game Theory Thinking)的本質在於透過分析個體之間的策略互動,來預測他們的行為和結果。它研究個體在特定規則下,如何根據他人可能採取的行動,選擇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賽局思考的應用範圍廣泛,涵蓋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生物學等領域,特別適合於那些各方利益互相影響的情境。
賽局思考的核心概念有幾個:
1.理性行為者:每個參與者(即玩家)都被視為是理性的,他們的目標是最大化自己的收益,並且在選擇行動時會考慮其他玩家的可能行為。
2.策略互動:個體的決策結果不僅取決於自己的選擇,還取決於其他人的選擇。因此,思考他人的行動對自己的影響是賽局思考的重要部分。
3.均衡點(Nash Equilibrium):在賽局中,若每個玩家都選擇了最佳策略,而沒有人有動機單方面改變策略,這樣的策略組合稱為「納什均衡」。此時,所有參與者都無法通過單獨改變策略來獲得更好的結果。
4.零和與非零和賽局:
- 零和賽局:一方的收益等於另一方的損失,總收益為零。
- 非零和賽局:多方的收益與損失之間不是直接相互抵消的,可以有雙方共贏的情況。
5.合作與非合作賽局:在合作賽局中,玩家可以通過協作來達到更好的結果,而在非合作賽局中,玩家互相競爭,各自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賽局思考的本質是通過理解各方的互動與利益衝突,設計出最優的決策,無論是在合作還是競爭的情境下。這種思考方式促使人們在複雜環境中,更好地預測對方的行為並做出相應決策。
GPT-4o
賽局思考(Game Theory Thinking)的本質在於透過分析個體之間的策略互動,來預測他們的行為和結果。它研究個體在特定規則下,如何根據他人可能採取的行動,選擇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賽局思考的應用範圍廣泛,涵蓋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生物學等領域,特別適合於那些各方利益互相影響的情境。
賽局思考的核心概念有幾個:
1.理性行為者:每個參與者(即玩家)都被視為是理性的,他們的目標是最大化自己的收益,並且在選擇行動時會考慮其他玩家的可能行為。
2.策略互動:個體的決策結果不僅取決於自己的選擇,還取決於其他人的選擇。因此,思考他人的行動對自己的影響是賽局思考的重要部分。
3.均衡點(Nash Equilibrium):在賽局中,若每個玩家都選擇了最佳策略,而沒有人有動機單方面改變策略,這樣的策略組合稱為「納什均衡」。此時,所有參與者都無法通過單獨改變策略來獲得更好的結果。
4.零和與非零和賽局:
- 零和賽局:一方的收益等於另一方的損失,總收益為零。
- 非零和賽局:多方的收益與損失之間不是直接相互抵消的,可以有雙方共贏的情況。
5.合作與非合作賽局:在合作賽局中,玩家可以通過協作來達到更好的結果,而在非合作賽局中,玩家互相競爭,各自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賽局思考的本質是通過理解各方的互動與利益衝突,設計出最優的決策,無論是在合作還是競爭的情境下。這種思考方式促使人們在複雜環境中,更好地預測對方的行為並做出相應決策。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1075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這裡就是外道論壇?(台壇外道專題研究)
筏馱摩那
筏馱摩那[1],或譯笩駄摩那、伐達摩那(梵語:वर्धमान Vardhamāna,約前599年—前527年[2],意謂光榮者),在佛教典籍中又名尼乾陀若提子,或尼乾子,或尼犍,古印度宗教思想家,印度列國時代跋耆國人,耆那教的開創者,被教徒尊稱為大雄[3](Mahāvīra,音譯摩訶毘羅,即偉大的英雄)。耆那教相信他是第二十四位且是最後一位蒂爾丹嘉拉(tīrthankara,意謂祖師)。
筏馱摩那與喬達摩·悉達多太子生活在同一個時代,而且其生平與悉達多太子的生平類似。尼乾陀若提子被佛教歸入六師外道。
名稱
佛經記載其名為尼乾若提子、尼乾陀若提子(梵語:Nirgrantha-jñāniputra、巴利語:Nigaṇṭha-nāṭaputta、印度俗語:Niggaṃtha-nāyaputta[4]),其弟子被稱為尼乾子。尼犍教是他所領導的宗教的名稱,意為離繫、無繫,其名為若提子,意思是他乃若提氏族(Jñāta,智慧)出身。筏馱摩那本為尼犍教教內的尼乾陀派的修煉者,後來革新教義,開創了耆那教[1][5][6][7]。
生平
筏馱摩那的出生地點,自古有許多說法,有三種說法最被人所熟知:包括今天的瓦伊沙利縣,比哈爾邦賈穆伊,或是王舍城附近的那爛陀。其中比哈爾邦賈穆伊即是十六雄國時期跋耆國首都吠舍離外45公里的貢得村。
筏馱摩那與悉達多太子一樣,是部落首領的兒子,在良好的環境中長大,他的父親為出身自甘蔗王朝的剎帝利,名為Siddhartha,母親是離車部落(英語:Licchavi (clan))的公主,名為Trishala。三十歲時筏馱摩那放棄了財產、家庭(他有一個妻子和女兒)和舒適的環境,決定出走尋求真理,追求精神上的覺醒。在之後的十二年半,他透過進行密集的冥想和深度的懺悔,最終得到了專一知識(Kevala Jñāna),也就是最終的啟示。之後,他用餘下的三十年生命遊方傳道,走遍了印度,傳授他的哲學,反對種姓制度,主張和平主義,反暴力,還有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及不執著的五誓言。筏馱摩那認為,透過禪定和自我實現達到了湼槃的境界的人,他們就是耆那(jina),即勝者,故稱耆那教。
筏馱摩那在波婆城(英語:Pāvā)(Pāvā,今日的波婆普里城(英語:Pawapuri))辭世[8][9][10][7][11],年七十二,白衣派認為他在公元前527年涅槃,而天衣派認為是公元前468年。耆那教文獻對他涅槃的描述各不相同,有些描述了一個簡單的涅槃,而另一些則講述了眾神和國王參加的盛大慶典。 根據Jinasena的《Mahapurana》,天眾前來參與他的葬禮。 天衣派傳統的《Pravachanasara》說,他死後只留下指甲和頭髮,身體的其餘部分像樟腦一樣揮發在空氣中[12]。在一些文本中,筏馱摩那在72 歲時,在六天的時間裡向一大群人講道,大眾在這期間內睡著,醒來發現他已經消失了(只剩下他的指甲和頭髮,並由他的追隨者火化)[13]。耆那教相信筏馱摩那已經成為悉達(Siddha),永遠居住在位於世間頂端的悉達希拉(Siddhashila)。
筏馱摩那生前有弟子多人、賢者十一人,在其逝世後,由印德拉菩提(Indrabhūti)與蘇達摩(Sudharma)代替他繼續傳法。
佛敎典籍相關記載
佛教教典《中阿含經·尼乾經》記載了尼乾陀若提子所宣揚的宿作因論,他教導人們用苦行消除舊業,然後避免增添新業,若業盡則能解脫。值得注意的是,尼乾陀若提子本人沒有使用耕麻(kamma, 即業力(karma))這個術語,而是使用丹達(英語:Danda)這個術語,尼乾陀若提子聲稱由行為所造成的惡業比由意念所造成的惡業更具罪惡性[14]。
佛教教典《中阿含經·尼乾經》記載説:
筏馱摩那的塑像
筏馱摩那[1],或譯笩駄摩那、伐達摩那(梵語:वर्धमान Vardhamāna,約前599年—前527年[2],意謂光榮者),在佛教典籍中又名尼乾陀若提子,或尼乾子,或尼犍,古印度宗教思想家,印度列國時代跋耆國人,耆那教的開創者,被教徒尊稱為大雄[3](Mahāvīra,音譯摩訶毘羅,即偉大的英雄)。耆那教相信他是第二十四位且是最後一位蒂爾丹嘉拉(tīrthankara,意謂祖師)。
筏馱摩那與喬達摩·悉達多太子生活在同一個時代,而且其生平與悉達多太子的生平類似。尼乾陀若提子被佛教歸入六師外道。
名稱
佛經記載其名為尼乾若提子、尼乾陀若提子(梵語:Nirgrantha-jñāniputra、巴利語:Nigaṇṭha-nāṭaputta、印度俗語:Niggaṃtha-nāyaputta[4]),其弟子被稱為尼乾子。尼犍教是他所領導的宗教的名稱,意為離繫、無繫,其名為若提子,意思是他乃若提氏族(Jñāta,智慧)出身。筏馱摩那本為尼犍教教內的尼乾陀派的修煉者,後來革新教義,開創了耆那教[1][5][6][7]。
生平
筏馱摩那的出生地點,自古有許多說法,有三種說法最被人所熟知:包括今天的瓦伊沙利縣,比哈爾邦賈穆伊,或是王舍城附近的那爛陀。其中比哈爾邦賈穆伊即是十六雄國時期跋耆國首都吠舍離外45公里的貢得村。
筏馱摩那與悉達多太子一樣,是部落首領的兒子,在良好的環境中長大,他的父親為出身自甘蔗王朝的剎帝利,名為Siddhartha,母親是離車部落(英語:Licchavi (clan))的公主,名為Trishala。三十歲時筏馱摩那放棄了財產、家庭(他有一個妻子和女兒)和舒適的環境,決定出走尋求真理,追求精神上的覺醒。在之後的十二年半,他透過進行密集的冥想和深度的懺悔,最終得到了專一知識(Kevala Jñāna),也就是最終的啟示。之後,他用餘下的三十年生命遊方傳道,走遍了印度,傳授他的哲學,反對種姓制度,主張和平主義,反暴力,還有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及不執著的五誓言。筏馱摩那認為,透過禪定和自我實現達到了湼槃的境界的人,他們就是耆那(jina),即勝者,故稱耆那教。
筏馱摩那在波婆城(英語:Pāvā)(Pāvā,今日的波婆普里城(英語:Pawapuri))辭世[8][9][10][7][11],年七十二,白衣派認為他在公元前527年涅槃,而天衣派認為是公元前468年。耆那教文獻對他涅槃的描述各不相同,有些描述了一個簡單的涅槃,而另一些則講述了眾神和國王參加的盛大慶典。 根據Jinasena的《Mahapurana》,天眾前來參與他的葬禮。 天衣派傳統的《Pravachanasara》說,他死後只留下指甲和頭髮,身體的其餘部分像樟腦一樣揮發在空氣中[12]。在一些文本中,筏馱摩那在72 歲時,在六天的時間裡向一大群人講道,大眾在這期間內睡著,醒來發現他已經消失了(只剩下他的指甲和頭髮,並由他的追隨者火化)[13]。耆那教相信筏馱摩那已經成為悉達(Siddha),永遠居住在位於世間頂端的悉達希拉(Siddhashila)。
筏馱摩那生前有弟子多人、賢者十一人,在其逝世後,由印德拉菩提(Indrabhūti)與蘇達摩(Sudharma)代替他繼續傳法。
佛敎典籍相關記載
佛教教典《中阿含經·尼乾經》記載了尼乾陀若提子所宣揚的宿作因論,他教導人們用苦行消除舊業,然後避免增添新業,若業盡則能解脫。值得注意的是,尼乾陀若提子本人沒有使用耕麻(kamma, 即業力(karma))這個術語,而是使用丹達(英語:Danda)這個術語,尼乾陀若提子聲稱由行為所造成的惡業比由意念所造成的惡業更具罪惡性[14]。
佛教教典《中阿含經·尼乾經》記載説:
筏馱摩那的塑像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1075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這裡就是外道論壇?(台壇外道專題研究)
當佛教遇見耆那教/呂凱文
耆那教作為古代印度沙門思潮的宗教,當然有實際的創教者與追隨者所形成的出家僧團,若再加上護持與信受耆那教的在家眾,就構成耆那教的教團。初期佛教聖典稱呼當時耆那教實質的宗教導師為「尼揵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也因而簡稱追隨他的出家沙門為「尼揵子」[14],至於僧團外部則是許多信受尼揵陀若提子教化的在家信眾,他們同樣活躍於佛陀住世的時代,與佛陀暨佛教徒存在著互動。[15]
以思想史觀之,耆那教(Jainism)最初產生於婆羅門教相對立的「沙門」思潮中。相傳此教有「二十四祖」,但除第二十三祖「巴濕伐那陀」(Parwvanatha)和第二十四祖「筏馱摩那」(Vardhamana)外,其餘均為傳說中之人物。一般認為耆那教的創始人實際為筏馱摩那,此人即沙門思潮中著名「六師」之一的尼揵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巴利語Nigantha是由Ni(離開)與Gantha(繫縛)兩字組成,意味著「已經解脫繫縛者」,至於巴利語Nataputta是由Nata(若多族)與putta(男子)兩字組成。「尼揵陀若提子」這個稱呼與成佛後的希達多太子被稱為「釋迦族的聖者」(釋迦牟尼)頗為類似,它與宗教稱謂和種族出身有關,意即「若多族的解脫者」。[16]
事實上「尼揵」(Nigantha)也是古印度既已存在的一個宗派的名稱,他加入此派並改良其學說後而成立耆那教。耆那(Jaina)意即是「勝者」或「修行圓滿者」。耆那教教徒自稱己派的教導為「勝者之教」。[17]凡是能夠完成宗教修行的人,即是戰勝一切煩惱敵的勝者。佛教也同樣稱戰勝煩惱的人為勝者(耆那),佛教聖典也經常稱呼佛陀為勝者。其實「筏馱摩那」(Vardhamana)才是尼揵陀若提子的本名,巴利語Vardhamana意即「光榮者」。[18]但是耆那教徒認為這位教祖成就的覺悟相當偉大,因而習慣尊稱他為「大雄」(Mahavira),意即「偉大的英雄」。佛教聖典也使用過「大雄」這個詞形容過佛陀,這似乎是當時各個宗教對於偉大宗教家的一般稱呼,後世這個詞則往往專指耆那教的教祖。
相傳大雄為公元前六至五世紀人,生於印度吠舍離的一個剎帝利種姓的家庭。三十歲時出家修行,四十二歲成道開始傳教,主要在古印度的摩伽陀國、拘薩羅國等地宣講教義和發展教團,七十二歲時去世。印度耆那教白衣派重要經典《劫波經》(Kalpa Sutra),提到大雄那個時代印度各國的名稱,也提到耆那教二十四代教祖的生平和歷代傳承,並記載僧人在雨季安居節期間應遵守的規定。該經對於耆那教祖大雄生平介紹的篇幅最多,經文的(121)段提到大雄證悟解脫煩惱繫縛而成為「勝者」(Gina)、「阿羅漢」(Arhat)與「全知者」(Kevalin),他擁有全知的能力,不僅清楚知見所有世間、天神、人與魔等等狀況,也能洞察他們從何處來與何處去,將來將轉生到人道、畜生道、天道或地獄道(upapada),甚至他也具有他心通的智慧,能解讀眾生心中所思所想的內容。[19]這種神通能力的描述似乎與佛教聖典記載佛陀證悟的「三明」頗為接近。[20]
大雄與佛陀是同時代人物,可以從當時特定的歷史事實說明。在他們開始展開各自的宗教導師與宗教改革者的生涯時,摩伽陀國正處於頻婆娑羅王與阿闍世王兩位先後的當政時期;當時的鴦伽國緊鄰著摩伽陀國,至於吠舍離的跋耆族與離車族,以及拘濕那羅和帕伐的末羅族,兩者相互聯盟。那時的拘薩羅國由波斯匿王當政,至於迦尸國則緊鄰著拘薩羅國。耆那教《劫波經》的(128)段提到大雄進入涅槃後,印度十八個大國國王感嘆這個世界的智慧之光已逝,為了表達他們最虔誠的敬意與尊重,於是在新月的布薩日齋戒,各國皆燃燈緬懷這位精神導師以及照亮這世界的黑暗。[21]
這些王國的國名如迦尸(Kasi)、拘薩羅(Kosala)、末羅(Mallakis)、離車(Likkhavis)等皆與佛教聖典記載的國名相同。與大雄相關的傳記更提到摩伽陀國的無畏王子,他是初期佛典裡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的兒子,也是阿闍世王子的兄弟。若按照佛教聖典《M 58經》《無畏王子經》的記載,無畏王子(Abhayarajakumara)原先是親近耆那教尼揵子教團,後來他在尼揵若提子(離繫若提子)唆使下前往與佛陀論辯,未料最後卻歸依佛陀成為佛弟子。
可是若按照耆那教觀點的說法,不僅無畏王子是耆那教大雄的虔誠弟子,甚至連無畏王子的父親摩伽陀國王也是耆那教的虔誠弟子。耆那教文獻提到摩伽陀國王名為室萊尼迦王,這與佛教文獻的頻婆娑羅王(Bimbisara)稱呼不同,但是就無畏王子的親子關係而言,頻婆娑羅王與室萊尼迦王應該是同一人,只是兩教稱呼不同。相傳摩伽陀國的室萊尼迦王原來不相信耆那教,認為這些耆那教的苦行者不過是在行騙術,他放出五百隻獵犬咬苦修中的耆那教出家人,但是當他看到獵犬都馴伏地臥在耆那教出家人的腳下,反而被修苦行的耆那教出家人的慈悲深深觸動,最後他成為虔誠的耆那教徒,與他的兒子無畏王子一樣都成為大雄的弟子。[22]將耆那教關於這兩位王室成員的記載與佛教聖典的觀點作對比,彼此說法頗不對稱。[23]該如何解讀佛耆兩教彼此分歧的詮釋觀點,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24]
大雄比佛陀年長,亦比佛陀早逝些時。相傳大雄逝世後,耆那教僧眾彼此為了爭奪教義解釋權而導致彼此的鬪諍與分裂,使得大雄的在家弟子對於耆那教僧眾產生厭惡。這段歷史記載在佛教聖典的《中阿含196經》裡,沙彌周那提到當時的情況:
值得玩味的是,儘管大雄與佛陀是同時代人物,初期佛教聖典卻不曾述及佛陀與耆那教的大雄親身見過對方,也無從得知雙方思想互動與論戰往來的真實情況。他們明明知道對方存在,但是許多場合他們寧願透過第三者來認識與討論彼此的觀點。初期佛教聖典提到的具名的第三者頗多,包括耆那教出家僧的長苦行尼乾子(Dighatapassi nigantha)[28]、薩遮迦尼乾子(Saccaka nigantha)[29],以及耆那教在家信眾的無畏王子(Abhayarajakumara)[30]、優婆離居士(Upali gahapati)[31]、離車族的獅子將軍(Siha senapati)[32]與釋迦族的和破(Vappa)[33]等。當然也包括質多羅長者、毘舍佉優婆夷等著名的佛教徒等。初期佛教聖典對於這些第三者的描述頗為豐富,這充分說明大雄與佛陀處於相同時代,對於彼此教導的內容與宗教生活有著某種程度的理解與認識。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梵名 Bodhisattva-gocaropāya-visaya-vikurvana-nirdeśa。凡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譯。又作大薩遮尼乾子受記經、大薩遮尼乾子經、菩薩境界奮迅法門經。今收於大正藏第九冊。內容敘述尼乾子外道論師大薩遮(梵 Mahāsatya)應文殊菩薩之發問,而宣說大乘深妙之法,佛深加讚可,並為之授記。共分十二品:(一)序品,(二)問疑品,(三)一乘品,(四)詣嚴熾王品,(五)王論品,(六)請食品,(七)問罪過品,(八)如來無過功德品,(九)詣如來品,(十)說法品,(十一)授記品,(十二)信功德品。全經旨要大抵可分世間與出世間兩方面:世間方面,揭示王道之意義、治國之要術,並舉出世間種種罪過以為警誡;出世間方面,宣說菩薩所修法門、如來所有功德,及「唯佛一乘」、「佛性普遍」、「法身常寂」之理。本經與劉宋求那跋陀羅所譯之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三卷為同本異譯。〔法經錄卷一、歷代三寶紀卷九、開元釋教錄卷六、閱藏知津卷二十四〕 佛光大辭典 p892
耆那教作為古代印度沙門思潮的宗教,當然有實際的創教者與追隨者所形成的出家僧團,若再加上護持與信受耆那教的在家眾,就構成耆那教的教團。初期佛教聖典稱呼當時耆那教實質的宗教導師為「尼揵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也因而簡稱追隨他的出家沙門為「尼揵子」[14],至於僧團外部則是許多信受尼揵陀若提子教化的在家信眾,他們同樣活躍於佛陀住世的時代,與佛陀暨佛教徒存在著互動。[15]
以思想史觀之,耆那教(Jainism)最初產生於婆羅門教相對立的「沙門」思潮中。相傳此教有「二十四祖」,但除第二十三祖「巴濕伐那陀」(Parwvanatha)和第二十四祖「筏馱摩那」(Vardhamana)外,其餘均為傳說中之人物。一般認為耆那教的創始人實際為筏馱摩那,此人即沙門思潮中著名「六師」之一的尼揵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巴利語Nigantha是由Ni(離開)與Gantha(繫縛)兩字組成,意味著「已經解脫繫縛者」,至於巴利語Nataputta是由Nata(若多族)與putta(男子)兩字組成。「尼揵陀若提子」這個稱呼與成佛後的希達多太子被稱為「釋迦族的聖者」(釋迦牟尼)頗為類似,它與宗教稱謂和種族出身有關,意即「若多族的解脫者」。[16]
事實上「尼揵」(Nigantha)也是古印度既已存在的一個宗派的名稱,他加入此派並改良其學說後而成立耆那教。耆那(Jaina)意即是「勝者」或「修行圓滿者」。耆那教教徒自稱己派的教導為「勝者之教」。[17]凡是能夠完成宗教修行的人,即是戰勝一切煩惱敵的勝者。佛教也同樣稱戰勝煩惱的人為勝者(耆那),佛教聖典也經常稱呼佛陀為勝者。其實「筏馱摩那」(Vardhamana)才是尼揵陀若提子的本名,巴利語Vardhamana意即「光榮者」。[18]但是耆那教徒認為這位教祖成就的覺悟相當偉大,因而習慣尊稱他為「大雄」(Mahavira),意即「偉大的英雄」。佛教聖典也使用過「大雄」這個詞形容過佛陀,這似乎是當時各個宗教對於偉大宗教家的一般稱呼,後世這個詞則往往專指耆那教的教祖。
相傳大雄為公元前六至五世紀人,生於印度吠舍離的一個剎帝利種姓的家庭。三十歲時出家修行,四十二歲成道開始傳教,主要在古印度的摩伽陀國、拘薩羅國等地宣講教義和發展教團,七十二歲時去世。印度耆那教白衣派重要經典《劫波經》(Kalpa Sutra),提到大雄那個時代印度各國的名稱,也提到耆那教二十四代教祖的生平和歷代傳承,並記載僧人在雨季安居節期間應遵守的規定。該經對於耆那教祖大雄生平介紹的篇幅最多,經文的(121)段提到大雄證悟解脫煩惱繫縛而成為「勝者」(Gina)、「阿羅漢」(Arhat)與「全知者」(Kevalin),他擁有全知的能力,不僅清楚知見所有世間、天神、人與魔等等狀況,也能洞察他們從何處來與何處去,將來將轉生到人道、畜生道、天道或地獄道(upapada),甚至他也具有他心通的智慧,能解讀眾生心中所思所想的內容。[19]這種神通能力的描述似乎與佛教聖典記載佛陀證悟的「三明」頗為接近。[20]
大雄與佛陀是同時代人物,可以從當時特定的歷史事實說明。在他們開始展開各自的宗教導師與宗教改革者的生涯時,摩伽陀國正處於頻婆娑羅王與阿闍世王兩位先後的當政時期;當時的鴦伽國緊鄰著摩伽陀國,至於吠舍離的跋耆族與離車族,以及拘濕那羅和帕伐的末羅族,兩者相互聯盟。那時的拘薩羅國由波斯匿王當政,至於迦尸國則緊鄰著拘薩羅國。耆那教《劫波經》的(128)段提到大雄進入涅槃後,印度十八個大國國王感嘆這個世界的智慧之光已逝,為了表達他們最虔誠的敬意與尊重,於是在新月的布薩日齋戒,各國皆燃燈緬懷這位精神導師以及照亮這世界的黑暗。[21]
這些王國的國名如迦尸(Kasi)、拘薩羅(Kosala)、末羅(Mallakis)、離車(Likkhavis)等皆與佛教聖典記載的國名相同。與大雄相關的傳記更提到摩伽陀國的無畏王子,他是初期佛典裡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的兒子,也是阿闍世王子的兄弟。若按照佛教聖典《M 58經》《無畏王子經》的記載,無畏王子(Abhayarajakumara)原先是親近耆那教尼揵子教團,後來他在尼揵若提子(離繫若提子)唆使下前往與佛陀論辯,未料最後卻歸依佛陀成為佛弟子。
可是若按照耆那教觀點的說法,不僅無畏王子是耆那教大雄的虔誠弟子,甚至連無畏王子的父親摩伽陀國王也是耆那教的虔誠弟子。耆那教文獻提到摩伽陀國王名為室萊尼迦王,這與佛教文獻的頻婆娑羅王(Bimbisara)稱呼不同,但是就無畏王子的親子關係而言,頻婆娑羅王與室萊尼迦王應該是同一人,只是兩教稱呼不同。相傳摩伽陀國的室萊尼迦王原來不相信耆那教,認為這些耆那教的苦行者不過是在行騙術,他放出五百隻獵犬咬苦修中的耆那教出家人,但是當他看到獵犬都馴伏地臥在耆那教出家人的腳下,反而被修苦行的耆那教出家人的慈悲深深觸動,最後他成為虔誠的耆那教徒,與他的兒子無畏王子一樣都成為大雄的弟子。[22]將耆那教關於這兩位王室成員的記載與佛教聖典的觀點作對比,彼此說法頗不對稱。[23]該如何解讀佛耆兩教彼此分歧的詮釋觀點,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24]
大雄比佛陀年長,亦比佛陀早逝些時。相傳大雄逝世後,耆那教僧眾彼此為了爭奪教義解釋權而導致彼此的鬪諍與分裂,使得大雄的在家弟子對於耆那教僧眾產生厭惡。這段歷史記載在佛教聖典的《中阿含196經》裡,沙彌周那提到當時的情況:
前述的「波合」(Pava)城,它是末羅國(Malla)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耆那教教祖滅度與耆那教僧眾諍訟的地方。當沙彌周那結束在波合城的結夏安居之後,他前往跋耆國舍彌村(Samagama)將這個重大的消息告訴阿難與佛陀。耆那教教祖大雄的滅度與其僧團的紛諍是當時印度宗教界的大事,對學習佛陀教導的他也帶來相當程度的警策與憂慮。沙彌周那在《中阿含196經》提到:彼波和中有一尼揵,名曰親子。在彼命終,終後不久,尼揵親子諸弟子等各各破壞,不共和合。各說破壞,不和合事,鬥訟相縛,相憎共諍。我知此法,汝不知也。汝知何法,如我所知。我齊整,汝不齊整。我相應,汝不相應。應說前而說後,應說後而說前。我勝,汝不如。我問汝事,汝不能答,我已伏汝,當復更問。若汝動者,我重縛汝,更互憍驁,但求勝說,而無訶者。尼揵親子若有在家白衣弟子,彼皆厭患此尼揵親子諸弟子等。[25]
沙彌周那擔心佛教僧團在佛陀滅度後會出現耆那教團同樣的危機,這種憂心也未雨綢繆地紛紛在佛弟子間蘊釀起來。隨後,佛陀不僅開示如何止熄諍紛的「七止諍」教導,弟子們也同時變得更為積極地結集法與律來保存佛陀教導的正確性。《長阿含9經》提到舍利弗得知耆那教祖逝世與其教團分裂一事時,立刻警覺到佛陀滅度後的佛教教團可能會遇上同樣的危機,因而必須在佛陀尚未滅度前,將歷來佛陀教導的法與律加以結集,以防未來的諍訟造成教團分裂。[27]該經經名為《眾集經》即是以耆那教諍訟事件作為負面教材,強調正確結集佛陀教導的法與律將可避免教團未來的諍訟,隨後一一條列地進行法數結集,並以佛陀的印可強化舍利弗結集法數的用意。從這點而言,耆那教教祖的逝世與教團的紛諍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宗教事件,同處印度宗教現場的佛教也從這場風波中學到危機管理的功課。佛教以耆那教為借鏡,反省自身宗教傳統建構過程裡可能遇到的問題。世尊!我聞此已,恐怖驚懼,舉身毛豎。莫令有比丘於世尊去後而在眾中起如是鬥諍,謂此鬥諍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快樂,乃至天人生極苦患。[26]
值得玩味的是,儘管大雄與佛陀是同時代人物,初期佛教聖典卻不曾述及佛陀與耆那教的大雄親身見過對方,也無從得知雙方思想互動與論戰往來的真實情況。他們明明知道對方存在,但是許多場合他們寧願透過第三者來認識與討論彼此的觀點。初期佛教聖典提到的具名的第三者頗多,包括耆那教出家僧的長苦行尼乾子(Dighatapassi nigantha)[28]、薩遮迦尼乾子(Saccaka nigantha)[29],以及耆那教在家信眾的無畏王子(Abhayarajakumara)[30]、優婆離居士(Upali gahapati)[31]、離車族的獅子將軍(Siha senapati)[32]與釋迦族的和破(Vappa)[33]等。當然也包括質多羅長者、毘舍佉優婆夷等著名的佛教徒等。初期佛教聖典對於這些第三者的描述頗為豐富,這充分說明大雄與佛陀處於相同時代,對於彼此教導的內容與宗教生活有著某種程度的理解與認識。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梵名 Bodhisattva-gocaropāya-visaya-vikurvana-nirdeśa。凡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譯。又作大薩遮尼乾子受記經、大薩遮尼乾子經、菩薩境界奮迅法門經。今收於大正藏第九冊。內容敘述尼乾子外道論師大薩遮(梵 Mahāsatya)應文殊菩薩之發問,而宣說大乘深妙之法,佛深加讚可,並為之授記。共分十二品:(一)序品,(二)問疑品,(三)一乘品,(四)詣嚴熾王品,(五)王論品,(六)請食品,(七)問罪過品,(八)如來無過功德品,(九)詣如來品,(十)說法品,(十一)授記品,(十二)信功德品。全經旨要大抵可分世間與出世間兩方面:世間方面,揭示王道之意義、治國之要術,並舉出世間種種罪過以為警誡;出世間方面,宣說菩薩所修法門、如來所有功德,及「唯佛一乘」、「佛性普遍」、「法身常寂」之理。本經與劉宋求那跋陀羅所譯之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三卷為同本異譯。〔法經錄卷一、歷代三寶紀卷九、開元釋教錄卷六、閱藏知津卷二十四〕 佛光大辭典 p892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1075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這裡就是外道論壇?(台壇外道專題研究)
一乘菩提道次第
觀看次數:18,680次 2012年3月1日
本集陳述現今佛教界流傳但有誤的菩提道次第,以及通過還原 佛陀原說所確認的菩提道次第。長老說明:正確x的菩提道次第對於修行的重要性,還原 佛陀原說的依據、以及還原工作的具體步驟。
對於 佛陀原說的還原,主要是依據第一次經典結集的經法內容,對照《相應阿含》(阿難系,經師傳承)與《相應部》(優波離系,律師傳承)的共說,並從中進一步過濾由於後世部派分裂後所增新的內容,並對照佛陀自證的次第與教導於聲聞弟子的次第內容是否吻合,得到佛陀原說的菩提道次第,也證明了聲聞弟(子?)的修證道次第與佛陀自證的次第無有差別。現今修行者只有依此次第,才能依 佛陀的真實教法開展正確的實際修行,從而達到真正的息苦、解脫。
觀看次數:18,680次 2012年3月1日
本集陳述現今佛教界流傳但有誤的菩提道次第,以及通過還原 佛陀原說所確認的菩提道次第。長老說明:正確x的菩提道次第對於修行的重要性,還原 佛陀原說的依據、以及還原工作的具體步驟。
對於 佛陀原說的還原,主要是依據第一次經典結集的經法內容,對照《相應阿含》(阿難系,經師傳承)與《相應部》(優波離系,律師傳承)的共說,並從中進一步過濾由於後世部派分裂後所增新的內容,並對照佛陀自證的次第與教導於聲聞弟子的次第內容是否吻合,得到佛陀原說的菩提道次第,也證明了聲聞弟(子?)的修證道次第與佛陀自證的次第無有差別。現今修行者只有依此次第,才能依 佛陀的真實教法開展正確的實際修行,從而達到真正的息苦、解脫。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1075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這裡就是外道論壇?(台壇外道專題研究)
一法印
論云。一切實。一切非實。亦實亦不實。非實非不實。如是皆名諸法之實相。如舍利弗云。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為天人所敬。爾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是名真實見體。故涅槃經云。八千聲聞。於法華經中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約理明無所作。此是究竟之理也。約教無所作。聞此教已。更不他聞也。約行無所作者。修此行已。更不改轍。如是等種種無所作義。略而言之。隨智妙悟。得見經體。當以隨智妙悟意。歷諸諦境中。節節有隨情。隨情智。隨智種種分別。簡餘情想。唯取隨智明見經體也。
所謂經體
真性(如來性,如來藏妙真如性)是也
論云。一切實。一切非實。亦實亦不實。非實非不實。如是皆名諸法之實相。如舍利弗云。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為天人所敬。爾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是名真實見體。故涅槃經云。八千聲聞。於法華經中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約理明無所作。此是究竟之理也。約教無所作。聞此教已。更不他聞也。約行無所作者。修此行已。更不改轍。如是等種種無所作義。略而言之。隨智妙悟。得見經體。當以隨智妙悟意。歷諸諦境中。節節有隨情。隨情智。隨智種種分別。簡餘情想。唯取隨智明見經體也。
所謂經體
真性(如來性,如來藏妙真如性)是也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