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cyc320
文章: 2693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cyc320 »

個人見地,平等性智現量→略彼諸行
Sherlock
文章: 119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Sherlock »

總為一團一積一聚應是指做止觀修行.在定下做慧觀(總觀或綜觀).觀能取.觀所取?
觀如所有性
觀盡所有性
輕鬆提升您的 AI,免費試用!嘗試一下 ChatGPT, Claude & Gemini!
https://sider.ai/invited?c=40769e5a2025 ... e950cd3568
Viirya
文章: 3323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Viirya »

在解深密經中有一段經文.它是這樣說的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
若諸菩薩緣於各別契經等法。於如所受所思惟法。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緣別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若諸菩薩即緣一切契經等法。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隨順菩提隨順涅槃。隨順轉依及趣向彼。若臨入彼此一切法。宣說無量無數善法。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cyc320
文章: 2693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cyc320 »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
若諸菩薩緣於各別契經等法。(聞、思、修)於如所受所思惟法。(自覺)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思惟修)是名緣別法奢摩他毘鉢舍那。(靜慮)
若諸菩薩即緣一切契經等法。(自覺)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作意思惟此一切法。(整體觀行)隨順真如。(禪觀)趣向真如臨入真如。(禪在世間,不離世間)隨順菩提隨順涅槃。(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隨順轉依及趣向彼。(萬境自如如)若臨入彼此一切法。宣說無量無數善法。(如如之心)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毘鉢舍那。(強名一合相)是名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無上菩提之自性)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7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瑜伽師地論 卷51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以上紅字部份論文,針對阿賴耶識行相的開示,應該做何理解呢!?
彌勒菩薩曰:略彼諸行。這句話顯然是從功夫理論而言,而且是連結前句開示:(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之法義所接續的攸關修佛功夫理論的開示!!

略彼諸行,就是指導修觀行者,必須忽略(避開)阿賴耶識中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五蘊造作之習氣種子等流)

那麼,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到底在開示甚麼境界理論!?修佛者又要如何脫離阿賴耶識中含攝的戲論諸行界呢!?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7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瑜伽師地論 -卷51
復次,阿賴耶識所攝持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種子,此非集諦因。由順解脫分等善根與流轉相違故。所餘世間所有善根,因此生故,轉更明盛。
由此因緣,彼所攝受自類種子轉有功能、轉有勢力,增長種子,速得成立。……(累積異熟種子
復由此種子故,彼諸善法轉明盛生。又復能感當來轉增、轉勝可愛可樂諸異熟果。……(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

復次,依此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故,薄伽梵說:有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識界。由於阿賴耶識中有種種界故。又如經說惡叉聚喻。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

復次,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
此修善法,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諦現觀。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此未見諦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入菩薩正性離生,達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達阿賴耶識。……(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

當於爾時,能總觀察自內所有一切雜染,亦能了知自身外為相縛所縛,內為麁重縛所縛。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

當知轉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
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轉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
又阿賴耶識,恒為一切麁重所隨;轉依,究竟遠離一切所有麁重。

又阿賴耶識是煩惱轉因,聖道不轉因;轉依是煩惱不轉因,聖道轉因。應知但是建立因性,非生因性。
又阿賴耶識,令於善、淨無記法中不得自在;轉依令於一切善淨無記法中得大自在。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Viirya
文章: 3323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Viirya »

略應是動詞
動詞的略有治理.減少.捨棄.簡化之意
略彼諸行.致心一處?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7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Viirya 寫: 週二 2月 11, 2025 11:18 pm 略應是動詞
動詞的略有治理.減少.捨棄.簡化之意
略彼諸行.致心一處?
瑜伽師地論 卷51
復次,阿賴耶識所攝持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種子,此非集諦因。由順解脫分等善根與流轉相違故。所餘世間所有善根,因此生故,轉更明盛。
復次,依此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故,薄伽梵說:有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識界。由於阿賴耶識中有種種界故。又如經說惡叉聚喻。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
復次,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

略彼諸行:就是六識不用,不起分別。修觀行者(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於阿賴耶識中聚積生起之善法種子,此聚積之(異熟種子)不會被攝入五蘊薰習機制,而成就阿賴耶識煩惱等流習氣……
以無分別心聚積之異熟種子,不落入六識煩惱習氣等流諸行界(五蘊薰習機制)。此非集諦因。由順解脫分等善根(此乃背塵合覺生起之異熟種子)與流轉相違故。

依此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故:意思阿賴耶識就是源自於(一切種子)之流轉,因緣際會所成就的末流染雜封包(故論曰: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
有些法師看不懂論文法義,直接將(個人阿賴耶識)等同(一切種子),是很外行可笑的錯誤知見。

解深密經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

阿賴耶識就是源自於(一切種子阿陀那識)之流轉,借由各自人命五蘊薰習,因緣際會,所成就的末流染雜諸行界(資訊封包)。
彌勒菩薩曰: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
轉滅:修佛真意(末那識)轉依異熟種子境界,脫離阿賴耶識之巢窟,即是心解脫(布袋和尚公案,放下布袋)。

成唯識論 卷三
又不動地以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故;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能諸行中起諸行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薩。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而緣此(異熟)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永捨阿賴耶名。故說不成阿賴耶識

永捨阿賴耶名,名,不可註解成(名子),而是講阿賴耶識的名狀、內涵、行相。
某自掰為玄奘再來的(法煮)很搞笑的將佛法實修功夫證量,證解阿賴耶識(心解脫),腦筋急轉彎說:阿賴耶識只是改個名字???🙄🤣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7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
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世尊於阿含經之開示,即是講凡夫思維,受制於五蘊,故無法超脫阿賴耶識……
經云:
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根據以上經文理解,十二緣起之(識支)指的就是(阿賴耶識)。
解深密經,曰:
此識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由此可見阿賴耶識,為紀錄個人一期生命之資訊封包,有侷限性,與肉身同安危,純屬凡夫妄心(末那識)之所執境界,不可高推聖解,而混淆佛法正見,尤其論及唯識法相,更需嚴謹慎重。

有關導師著作對於阿陀那識與第七莫那識的探討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17847
妙吉祥如意 - 週一, 2015-03-16 09:02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或註冊 瀏覽次數:29734

由於古今佛學界對於玄奘唯識法相宗之傳承未能領受重視,以至於當今台灣佛教大德如印順導師,在論述阿陀那識之行相,都充滿疑惑,對於唯識法相之倫理架構,無法清楚交代,探究其原因,不就是受限於八識論,而對於(第九一切種子阿陀那識)存在有所排斥,而竟然將阿陀那識誤解成(第七末那識)!😱
解深密經,曰:
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一切種子阿陀那識,是一切法真實種子,為有漏宇宙萬法之緣起,故曰:隨逐執持一切眾生之身心。

成唯識論卷三
以能執持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
無性有情不能窮底故說甚深。趣寂種性不能通達故名甚細。是一切法真實種子。緣擊便生轉識波浪恒無間斷猶如瀑流。凡即無性。愚即趣寂。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7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成唯識論卷三
以能執持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乃一切法真實種子。

1、能執持諸法種子。故曰:真相識(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2、能執受色根依處。故曰:阿陀那識隨逐執持(一切眾生)身心。
3、能執取結生相續。故曰:阿陀那識一切法真實種子。為依止,為建立故,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