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如何得而俱足?
//向善或迴向即覺性,稱之本性或本俱;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稱為俱足一切種智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
- 文章: 6069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具足者無遺在外。(統攝)
是故具足非修能致。
未修習般若,般若自然在前.....這才是具足般若。
同樣的,眾生如何修習檀波羅蜜都是無用,無法具足檀波羅蜜的。(數數法無法窮盡故)
除了佛陀加持外別無他法能致“具足”。
是故具足非修能致。
未修習般若,般若自然在前.....這才是具足般若。
同樣的,眾生如何修習檀波羅蜜都是無用,無法具足檀波羅蜜的。(數數法無法窮盡故)
除了佛陀加持外別無他法能致“具足”。
-
- 文章: 3452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非自然.非因緣
如楞嚴經說
須先精進勤修
住法雲地.自有一切佛剎所有如來.皆舒其手...而灌其頂.超佛子地.獲自證法.成就如來自在法身
如楞伽經說
佛性全彰
如楞嚴經說
須先精進勤修
住法雲地.自有一切佛剎所有如來.皆舒其手...而灌其頂.超佛子地.獲自證法.成就如來自在法身
如楞伽經說
佛性全彰
-
- 文章: 6069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借佛力加持入地修習,直迄十地。
復借佛陀灌頂加持乃入佛地。
十地已滅盡無明(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成無上菩提(真如法身,無餘涅槃)。
然
十地復須佛陀灌頂乃成等正覺,此證真如法身不是佛性實體。
等正覺....何謂“等”?
復借佛陀灌頂加持乃入佛地。
十地已滅盡無明(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成無上菩提(真如法身,無餘涅槃)。
然
十地復須佛陀灌頂乃成等正覺,此證真如法身不是佛性實體。
等正覺....何謂“等”?
-
- 文章: 6069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菩提是真如,法身,正覺,法性,本性....眾生本來面目,無明實性。(無明乃眾生老祖宗)
無上菩提即法界全體真如(法身)(一真法界)
而無上菩提是無上正覺,還不是無上正等正覺。
此證:法身不是佛性。
諸法(無明為本)以法性為性,非以佛性為性。
佛陀以佛性為性,非以法身為性。
無上菩提即法界全體真如(法身)(一真法界)
而無上菩提是無上正覺,還不是無上正等正覺。
此證:法身不是佛性。
諸法(無明為本)以法性為性,非以佛性為性。
佛陀以佛性為性,非以法身為性。
- 心開
- 文章: 4345
- 註冊時間: 週四 9月 02, 2021 6:37 a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佛渡十二因緣河盡底,如象渡河盡底
但由自悟而證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依智不依識)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其佗都是後來的不受後有 但得本莫愁末
因陀囉也帝莎訶
因陀囉也帝莎訶
-
- 文章: 3452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等乃指徹底圓滿
「三藐」(梵語:samyak,巴利語:Sammā)為「準確」[6],漢譯爲「正等」、「正真」或「正」[7],解釋為「正確的」、「徹底的」、「完全的」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84%A ... 3%E8%A6%BA
「三藐」(梵語:samyak,巴利語:Sammā)為「準確」[6],漢譯爲「正等」、「正真」或「正」[7],解釋為「正確的」、「徹底的」、「完全的」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84%A ... 3%E8%A6%BA
-
- 文章: 6069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佛隨自意說:眾生皆有佛性。
佛隨他意說: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眾生有沒有佛性?當然沒有(眾生位言)
眾生即無明(全等)
除非佛就是無明,否則眾生不可能是佛。
(無明無始,無始故無明非自真如流出)
無明常住眾生,除非滅無明,否則眾生定不能見如來。
那麼,無明能滅嗎?無法滅盡,因為無明無始。
心經: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善體啊!
換言之:阿賴耶滅盡後,轉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理論上應親見無明,然後滅無明即成法身佛(法界體性智)。
然因“無明無始”,復又“無明不可見”“無明(眾生)不能自滅無明”,滅無明根本不可能。
無明不滅,無有佛成。
定有佛可成,是故無明定可滅,只是非直滅之。
那麼,無明如何真滅?
佛隨他意說: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眾生有沒有佛性?當然沒有(眾生位言)
眾生即無明(全等)
除非佛就是無明,否則眾生不可能是佛。
(無明無始,無始故無明非自真如流出)
無明常住眾生,除非滅無明,否則眾生定不能見如來。
那麼,無明能滅嗎?無法滅盡,因為無明無始。
心經: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善體啊!
換言之:阿賴耶滅盡後,轉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理論上應親見無明,然後滅無明即成法身佛(法界體性智)。
然因“無明無始”,復又“無明不可見”“無明(眾生)不能自滅無明”,滅無明根本不可能。
無明不滅,無有佛成。
定有佛可成,是故無明定可滅,只是非直滅之。
那麼,無明如何真滅?
-
- 文章: 6909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講的樂樂長,論法古哩古怪,還自己發明甚麼(佛隨自意說)(佛隨他意說)!?真是不知所云!!藍海千尋 寫: ↑週五 2月 14, 2025 8:35 am 佛隨自意說:眾生皆有佛性。
佛隨他意說: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眾生有沒有佛性?當然沒有(眾生位言)
眾生即無明(全等)
除非佛就是無明,否則眾生不可能是佛。
(無明無始,無始故無明非自真如流出)
無明常住眾生,除非滅無明,否則眾生定不能見如來。
那麼,無明能滅嗎?無法滅盡,因為無明無始。
心經: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善體啊!
換言之:阿賴耶滅盡後,轉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理論上應親見無明,然後滅無明即成法身佛(法界體性智)。
然因“無明無始”,復又“無明不可見”“無明(眾生)不能自滅無明”,滅無明根本不可能。
無明不滅,無有佛成。
定有佛可成,是故無明定可滅,只是非直滅之。
那麼,無明如何真滅?
佛性本具,非修得,故若眾生無佛性,即不可能成佛,那麼何來諸佛!!
可是,為何又講(修佛)!?
其實修的不是佛性,而是破除遮障佛性的無明,
即是眼見佛性(回歸佛性),而成佛!!
那麼,眾生有無佛性???????
當然如世尊開示:(眾生悉有佛性)!!
就像佛教的常識,佛性如陽光,無明如烏雲,烏雲散盡,陽光自現…
自己舉證經文,又公然否定世尊開示!?像這樣扭曲佛言來打自己的臉的大外行,居然也敢毀謗六祖!?甚至否定心經、金剛經…等等,實在讓人無言以對!!藍海千尋 寫: ↑週日 1月 12, 2025 10:01 am 如何解呢?
整段經文: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然諸眾生悉未具足。善男子!譬如有人惡心害母,害已生悔,三業雖善,是人故名地獄人也。何以故?是人定當墮地獄故。是人雖無地獄陰界諸入,猶故得名為地獄人。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見有人修行善者,名見天人。修行惡者,名見地獄。何以故?定受報故。』善男子!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是義故,我於此經而說是偈:
「『本有今無, 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