煖、頂、忍、世第一法

Sherlock
文章: 1078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Sherlock »

俱舍論釋 第七品 分別智

甲一、智之基:

無漏諸忍非為智,盡智無生智非見,
此外聖慧為二者,餘為智六亦為見。
在俱舍七十五法及唯識百法中,智、見、忍三者同為慧之作用,對「見」為推求、推度,「忍」為認可、忍可而未斷其疑可言,「智」則是更進一步,無疑地了知決斷。
若問:上述既宣說了“忍”,也講了“正見”,那麼有是忍不是智,是正智而不是正見的情況嗎?無垢見道的八種忍均不是決定自境的智,因為尚未斷除取自境的懷疑,而是能斷除取自境之懷疑的無間道。盡智與無生智不是正見,因為它們不是真實斷定對境的計度分別,只是分別所作(指了知苦諦、斷除集諦、現前滅諦、修行道諦)與無所作(即苦諦亦無所知、集諦亦無所斷、滅諦亦無所現、道諦亦無所修)的智慧。除這兩者以外的聖者無漏慧也就是從苦法智至道類智之間既是智又是正見,因為它們是斷定真實對境的智慧。除聖者智慧以外,其他凡夫的世間正見是智,因為它是一種覺知,壞聚見等五見與世間正見共六種不僅是智也是見。
► 顯示劇情透露
他心智了知何對境呢?一、越地:下地的他心智不能了知上地的心,如上下禪之心(指下禪他心智不能了知上禪心);二、越根:諸如,信解鈍根者的他心智不能了知見至利根者的心;三、越補特伽羅:不來者的他心智不能了知阿羅漢的心。因為這些超越了各自對境的範圍之故。四、越時:他心智也不能了知已經滅亡的過去之心與尚未產生的未來之心,因為它是現在的有境。五、越類:法智的他心智與類智的他心智相互不能了知,原因是它們分別為欲界與上界之對治的無漏道,而可以了知同類。這以上均是就修斷而言的。

一切聲聞他心智,了知見道二刹那,
麟角喻知三刹那,佛無加行知一切。
離題
甲二(智之自性)分五:一、概述及對境;二、分類及差別;三、定數及對治之差別;四、相之差別;五、法之差別。

甲三、具智之理:

無漏第一刹那時,具貪者唯具一智,
第二刹那具三智,此後四刹各增一。

若問:任何補特伽羅具有幾智呢?尚未離欲貪的凡夫只具有世俗智一智,而離貪凡夫則具世俗智與他心智。(無漏十六刹那即:一、苦法忍;二、苦法智;三、苦類忍;四、苦類智;五、集法忍;六、集法智;七、集類忍;八、集類智;九、滅法忍;十、滅法智;十一、滅類忍;十二、滅類智;十三、道法忍;十四、道法智;十五、道類忍;十六道類智。)聖者無漏第一刹那住於苦法忍位時,如若是具貪者,則只具有世俗智,因為前文中已明確說過“無漏諸忍非為智”。在第二刹那苦法智位時,具有世俗智、法智與四諦智中的苦智三者。這以後的四刹那依次遞增一智,即第四刹那(即苦類智位具有世俗智、法智、苦智與類智此四智)、第六刹那(集法智位具有前四智加上集智此五智)、第十刹那(滅法智位具有前五智加滅智此六智)、第十四刹那(道法智位)具足七智(即前六智加道智)。住於無漏第一刹那,如果非具貪者,則具有世俗智與他心智。其餘均可依此類推(即於具貪者所具智上各加一他心智)。

甲四(得智之理)分三:一、何道得幾智;二、何地得幾智;三、得之分類。
甲五(智所攝之功德)分二:一、不共功德;二、共同功德。

佛陀之法不共同,即是力等十八種。
如來十力:六者、種種界智力(性力)
力波羅蜜,依法相宗說法,是菩薩在九地的主要功課。如來十力,種種界智力,眼見「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即成佛的可能性)
若問:“盡智有漏”雖然總說了阿羅漢于盡智時得功德的情況,但當時唯有佛陀才得的功德是什麼呢?佛陀盡智時獲證的功德之法與聲聞截然不同,因而是十力以及“等”字包括的四無畏,三念住及大悲此十八不共法。

https://www.lama.com.tw/content/edu/data.aspx?id=1541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Viirya
文章: 315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Viirya »

法忍
忍應是認的同義字.確認原來就是這個.原來就是這樣.
苦法忍.確認某一苦法(現象)的本質
苦類忍.以前已確認某一苦法(現象)本質的確定做對照基準.驗證其餘苦法的本質.類證?...
Sherlock
文章: 1078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Sherlock »

漢語網:忍可詞語解釋 / 忍可是什麽意思

認可。忍,通“ 認 ”。

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其所有之實相雖異,其所舉之形式是同,是圓成實自性之當立,固有智者之忍可也。”
離題
無生忍
(術語)安住於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也。仁王經說五忍,此為第四。或為初地之證名,或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論五十曰:「無生忍法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同八十六曰:「乃至作佛不生惡心,是故名無生忍。」大乘義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稱曰無生。慧安此理,名無生忍。」仁王經良賁疏曰:「言無生者,謂即真理。智證真理,名無生忍。」楞嚴經長水疏一下曰:「了法無生,印可決定,名無生忍。」同八上曰:「真如實相,名無生法。無漏真智,名之為忍。得此智時,忍可印持,法無生理,決定不謬。境智相冥,名無生忍。」大乘義章十二曰:「如龍樹說,初地已上亦得無生。若依仁王及與地經,無生在七八九地。」天台觀經疏曰:「無生忍是初地初住。」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cyc320
文章: 2558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cyc320 »

Sherlock
文章: 1078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Sherlock »

呂勝強:無生法忍菩薩「忍而不證」──積極入世悲智相應的菩薩道精神

依據(印順)導師所立之菩薩道三階段,無生法忍菩薩就是前面所述的,從「賢聖菩薩」到「佛菩薩」間的修道歷程,而《大智度論》所說的無生法忍菩薩是五菩提之第四階段「出到菩提」(古德對於無生法忍菩薩究屬七地或八地,尚有歧義)。人菩薩行的修學者,對於佛道中途階位之無生法忍菩薩,其中「無生法忍」之意義為何?他們的「忍而不證」是否與緣起相應,必須「了無疑惑」,才能在菩薩道上勇往邁進。本節略為探討,希望有助於相關問題的釐清。

一、無生法忍的意義

《大智度論》所說的無生法忍菩薩為:

「菩薩位者,無生法忍是。得此法忍,觀一切世間空,心無所著,住諸法實相中,不復染世間。……復次,菩薩位者,具足六波羅蜜,生方便智,於諸法實相亦不住;自知自證,不隨他語,若魔作佛形來,心亦不惑。復次,入菩薩法位力故,得名阿鞞跋致菩薩(不退轉菩薩)。復次,菩薩摩訶薩入是法位中,不復墮凡夫數,名為得道人:一切世間事欲壞其心,不能令動;閉三惡趣門,墮諸菩薩數中,初生菩薩家,智慧清淨成就。復次,住頂不墮,是名菩薩法位,如學品中說。上位菩薩不墮惡趣,不生下賤家……。」

導師對「無生法忍」之意義補充說明為:

這個無生,我說是一切法不生不滅,我們把它稱為絕對的真理。阿羅漢是證得無生的,沒有生死了﹐而菩薩他有一種悲願的力量,所以他體悟了無生,這裡應該稱為「無生法忍」,如果照我們中國的文字上來講來解釋,是不太容易了解的。這個「忍」字在印度也是表示智慧的意思,但還不算是「智」(證),「忍」是認透了,徹底的理解,但還不叫做「證」,聲聞乘叫「八忍八智」,大乘特別稱之為「無生法忍」。如果體悟了無生法忍,若要證的話,就跟聲聞乘一樣成為阿羅漢了(案:於來生一切依事是三界五趣的果報永遠滅除,決定不再受生,成就無生智)。而菩薩因為有悲願的力量,忍而不證,這個話專門在知識上來講,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那裡還有什麼忍而不證的呢?忍而不證,在智慧方面是有點不太同,比方,我們了解澈底完全,這是「智」;另外在理解的過程當中,理解是這樣這樣,下面就不要再想了,這是「忍」的階段(還不是證),為什麼不證呢?證了就成阿羅漢了。

https://www.yinshun.org/Enlightenment/2 ... 00dec2.htm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Viirya
文章: 315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Viirya »

末學總覺得類似阿羅漢成道時.依無生智而誦出之四句偈..”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或雜阿含經常用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那種自信自肯就是’忍’.

關於無生法忍如何證得.在入楞伽經.楞嚴經.維摩詰經都有教導. 入楞伽經也給無生下了定義.

從阿羅漢看.無生.不受後有
從辟支佛看.無生.所有法.皆是緣起.非自體生.無有生者.
從菩薩看.無生.”諸法非有無生.故名無生”.”了生即是無生”
Sherlock
文章: 1078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Sherlock »

佛語心為宗。宗門稱性而談。Google大神召喚【大通智勝】在此現身說法!
► 顯示劇情透露
僧問:「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如何?

師(百丈)云:劫者,滯也,亦云住也。住一善滯於十善。西國云佛,此土云覺。自己鑒覺滯著於善,善根人無佛性,故云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觸惡住惡名眾生覺。觸善住善名聲聞覺。不住善惡二邊,不依住將為是者,名二乘覺,亦名辟支佛覺。既不依住善惡二邊,亦不作不依住知解,名菩薩覺。既不依住,亦不作無依住知解,始得名為佛覺。如云:佛不住佛,名真福田。若於千萬人中,忽有一人得者,名無價寶,能於一切處為導師。無佛處云是佛,無法處云是法,無僧處云是僧,名轉大法輪。(《古尊宿語錄》卷二,〈百丈大智禪師語錄之餘〉。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20頁。)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eoje9qn.html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Viirya
文章: 315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Viirya »

佛法必須借由口說身演.眾生方得明白.
世尊縱借捻花示法.眾人皆仍茫然.何況道場單坐.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寂照世間 »

夏若客 寫: 週日 8月 01, 2021 7:59 pm 云何名為第四現觀?

謂於加行道中,先集資糧極圓滿故,又善方便磨瑩心故,從世間順決擇分邊際:
1.善根無間,有初內遣有情假法緣心生,能除軟品見道所斷煩惱麤重。((我空))
2.從此無間,第二內遣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中品見道所斷煩惱麤重。((法空))
3.從此無間,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一切見道所斷煩惱麤重。((我法二空真如))
又此現觀即是見道,亦名雙運道。
此中雖有毗鉢舍那品三心及奢摩他品三心,然由雙運合立三心,以於一剎那中止觀俱可得故。當知此諸心,唯緣非安立諦境。又前二心,法智相應;第三心,類智相應。又即由此心勢力故,於苦等安立諦中,有第二現觀位清淨無礙苦等智生;當知依此智故,苦集滅道智得成立。即前三心并止觀品,能證見斷煩惱寂滅,能得永滅一切煩惱及所依事出世間道,是名現觀智諦現觀。
《大乘止觀法門》卷3
http://www.buddhason.org/tripitaka/T46/T46n1924.php
❸次明第三止觀體狀。
就中復有二番明義。
一就染濁三性以明止觀體狀。二就清淨三性以明止觀體狀。初就染濁三性中復作三門分別。
一依分別性以明。二約依他性以顯。三對真實性以示。

➀對((染濁))分別性,以明止觀體狀者。
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當觀五陰及外六塵。隨一一法悉作是念。我今所見此法謂為實有。形質堅礙本來如是者。但是意識有果時無明故。不知此法是虛。以不知法是虛故。即起妄想執以為實。是故今時意裡確然將作實事。復當念言。無始已來由執實故。於一切境界起貪瞋癡。造種種業招生感死。莫能自出。作此解者。即名觀門。
作此觀已復作此念。我今既知由無明妄想,非實謂實故流轉生死,今復云何仍欲信此癡妄之心,是故違之。強觀諸法,唯是心相虛狀無實。猶如小兒愛鏡中像謂是實人。然此鏡像體性無實。但由小兒心自謂實。謂實之時即無實也。我今亦爾。以迷妄故非實謂實。設使意裡確然執為實時。即是無實。猶如想心所見境界無有實事也。
復當觀此。能觀之心亦無實念。但以癡妄謂有實念。道理即無實也。如是次第以後念破前念。猶如夢中所有憶念思量之心,無有實念也。作此解故執心止息。即名從觀入止也。

復有知諸法無實。故反觀本自謂為實時。但是無明妄想,即名從止起觀。若從此止徑入依他性觀者。即名從止入觀。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寂照世間 »

《大乘止觀述記》
(諦閑法師•江味農居士)
http://www.budaedu.org/publish/C8/
(戊)第三大科•明止觀體狀。分三。
(己)初總標。二別解。三總結。今初。

【次明第三止觀體狀。就中複有二番明義。一就染濁三性•以明止觀體狀。二就清淨三性•以明止觀體狀。】

  上來五番建立中。
初明止觀依止•令行人先悟自心。然後依止修行•乃克成就。何以故。自性清淨心•為一切法之根本故。
二明止觀境界。複開一心為三自性•又開三自性為淨染二種•以為所觀之境。何以故。若不定境•無從修心故。然此兩番•皆是理解。
今第三番明止觀體狀•正屬行門。即的示吾人以修止觀之方法也。
體狀即是行相。示以止觀行相•令行人依為模範故。上明境界•正為修行。彼既開染淨二種•故今亦有二番明義。此兩種修法。或隨修一種•或同時兼修•或先後修•皆得。今因文便先說染•後說淨耳。且以明凡夫雖已迷真成妄•而返妄即可證真矣。

(己)二別解。即為二。
(庚)初約染濁三性。二約清淨三性。初中三。
(辛)初分科。二各釋。三通簡。今初。

【初就染濁三性中•複作三門分別。一依分別性以明。二約依他性以顯。三對真實性以示。】

  此中三門分科•乃循流溯源之一定次第。
蓋修分別性•正為入依他性之方便((方法))。
修依他性•正為入真實性之方便((方法))。
真實性者•即自性清淨心是也。實為止觀依止之地。
但自無明不覺•此性已與染分和合•成為依他。
而依他。正由妄想分別而有。故必先從分別性•斬關而入。步步深進。乃能達到真實性究竟依止之地。所謂挽弓當挽強。擒賊先擒王也。
修分別性•如宗下本分功夫。
修依他性•如宗下重關功夫。
修真實性時•即宗下所謂破末後牢關也。

(辛)二各釋。即為三。
(壬)初約分別性。二約依他性。三約真實性。初中二。
(癸)初從觀入止。二從止複觀。初又二。
(子)初明觀。二明止。今初。

【對分別性以明止觀體狀者•先從觀入止。 ((觀:染濁分別性、染濁遍計執))
所言觀者•當觀五陰及外六塵。隨一一法•悉作是念。
我今所見此法•謂為實有,形質堅礙•本來如是者。但是意識有果時無明故•不知此法是虛。以不知法是虛故•即起妄想•執以為實。是故今時意裡•確然將作實事。複當念言。無始已來•由執實故•於一切境界起貪嗔癡。造種種業。招生感死•莫能自出。
作此解者•即名觀門。】


  觀者•即止之觀。止者•即觀之止。言有次第•修無先後。
然若鈍根人不能止觀並運者•即無妨先觀後止。
須知修觀•正為入止之方便。故曰從觀入止。若單修觀不修止。則妄念不息•何能了生死乎。
此中觀法•可分為二。
先觀諸法是虛。次觀執實之過。然言有前後•意則一貫。
蓋以不知是虛•所以執實。以執實故•造業招苦。是故欲出生死之苦•便當知境是虛。昔我世尊•在鹿苑說法•先明苦諦。以凡夫不知畏因•猶知畏果。若知得內身外塵•無常苦果。則既明苦諦•方能修道諦•斷集諦也。今初修觀門•克從五陰六塵入手者•正是此意。
觀•謂體察審究。內而五陰根身•外而六塵器界•即是凡夫依正二報。向依正果報上•體究其無非虛幻•及因從何來。便是修觀。
隨一一法者。謂於五陰六塵等法中•不必普觀。亦不限定何種。隨拈一法•皆當作如是觀念。我今所見•至莫能自出•五行文。即其所作之觀念也。
此法二字•即指五陰六塵。堅謂不融。礙謂不通。因其對於所見之法•謂為實是有形有質。所以為所障礙•不能融通。本來如是者。既不知諸法皆由因緣和合而生•緣散即滅•故謂為本來如是。此正凡夫通病。所以執為實有者•即由於此。
果時無明:即迷境無明。由有迷境無明•故妄執為本來如是。而此迷境無明•正由意識妄想分別而有。故曰但是意識有也。初下手時•便擒住罪魁。從此層層推究入去•以窮其根。然知是罪魁•而審究之者•亦意識也。俗語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又云。將功贖過。正堪為喻。
須知迷悟之機至捷•只在當人一轉念間耳。
即起妄想執以為實者:執實二字•即其妄想。謂以有迷境之無明故•不知諸法是虛•便起執實之妄想。由是從迷入迷。所以無始至今•意中確然認彼諸法以為實事。作此觀念時•即複推窮其害•而作念言。
我今流轉生死•莫能自出者無他。由於造種種業故。何以造業•由有貪嗔癡故。
何以起此三毒•由無始以來•對一切境•妄想分別執為實有故。
然則若知五陰六塵等境界•是緣生法•虛幻無常。便不致因順境起貪。因逆境起嗔。即不順不逆之境•亦不致執實而成癡。既三毒不起•便不造業。既不為業力牽繫•豈不超然於生死之外哉。
若能如此觀念解悟•正是慧心所相應品。乃入道之初門也。
故曰作此解者•即名觀門。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