煖、頂、忍、世第一法

cyc320
文章: 2553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關鍵詞: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cyc320 »

禪與悟 聖嚴法師著
禪悟與靜坐
   禪並不一定要靜坐,但是要有靜坐的基礎。
  
  靜坐對我們的身心都有好處。它能促進身體的健康及心理的平衡,能使我們減少執著,也能使我們的頭腦更冷靜、更清楚;再進一步,便能產生智慧,開發精神的領域。可是從禪的觀點來看,若無佛法的指導,由靜坐所產生的智慧仍然是帶有煩惱的。由於他的自我中心還在,一旦遇到跟他自己有衝突的人、事、景物之時,他的內心就會痛苦掙扎了。
  
  靜坐應注意的事項有三:1.調身,2.調息,3.調心。
  
  所謂調身,是指正確舒適的坐姿,以及靜坐中的身體反應。
  
  至於調息,是指呼吸,可隨著各人定力的深淺分為四個層次:鼻息、腹息、胎息、龜息。「鼻息」是使用鼻孔出入的自然呼吸。「腹息」時,空氣雖然是由鼻孔進出,可是不注意鼻孔,也不感覺到是用鼻孔呼吸,而僅是腹部起伏蠕動。所謂「胎息」,是不用鼻孔呼吸,全身的每一個毛孔都能成為呼吸器官。此時的大宇宙即是母胎,自身是胎兒。「龜息」則自己不需要呼吸體外的空氣,甚至心臟也停止跳動,此時修行者的身體已能獨立自成一個宇宙,用自己體內的氣或能來運行,自給自足,不必由體外提供空氣或養分。
  
  至於如何照顧心念?一般是以止觀的方法來攝心凝念。使用數呼吸、觀身不淨、念佛、禮拜、靜坐、冥想等方法,均可達成目的。
  
  靜坐的主要目的,在於集中散亂的心,使它漸漸變成統一心。通常人在得到心的統一之時,認為自己已經沒有自我而達到了無我的階段。其實那只是靜坐的層次,或是定的層次。定的經驗也有高低,故有四禪八定之分,但都不出於統一心的範圍,而且尚未達到及於無心空慧的實證。從上述可知,如果是用中國佛教禪悟的角度來看,「定」的經驗,未必等於禪宗的禪定。
  
  那麼,什麼是禪宗的禪定呢?六祖惠能大師的《壇經》說:「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接觸諸種外境而心不亂,「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可見禪宗的禪定是在清淨的智慧觀照,不在於統一心的定境,因為若住於統一心的定境,依舊未離執著。
  
  而所謂執著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當你面對任何人、物、事的時候,首先強調「我」看到了什麼,而加進價值的判斷,那就是執著。那麼禪的所謂不執著是什麼呢?
  
  任何一樣東西、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個人在他面前出現的時候,他自己不會加諸任何意見,而對方所需要的東西,卻恰如其分地給了他反應。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Viirya »

諦閑法師云
此中三門分科•乃循流溯源之一定次第。
蓋修分別性•正為入依他性之方便((方法))。
修依他性•正為入真實性之方便((方法))。
真實性者•即自性清淨心是也。實為止觀依止之地。
但自無明不覺•此性已與染分和合•成為依他。
而依他。正由妄想分別而有。故必先從分別性•斬關而入。步步深進。乃能達到真實性究竟依止之地。所謂挽弓當挽強。擒賊先擒王也。
修分別性•如宗下本分功夫。
修依他性•如宗下重關功夫。
修真實性時•即宗下所謂破末後牢關也。
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說明.與唯識四加行的修持類似.也與五法三自性的描述非常相近.
真實性應是圓成實性.應是真如.應是本來面目
分別性應是遍計所執性
這三性就是心性的三態.真實性是初態.因一念不覺依他起.再而墮入遍計所執分別.而遍計所執也正是一連串的依他起.
遍計所執的正是五法中的前三法.名言.相.以及一連串的聞名生相.取相賦名.並生種種分別.
四加行應是藉由止觀禪修.先止分別.息依他.起正智(無漏無分別根本智).見真如.回到原態.
Sherlock
文章: 107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Sherlock »

瑜伽:云何復名善取空者?

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即由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無倒。謂於如前所說一切色等想事、所說色等假說性法,都無所有,是故於此色等想事,由彼色等假說性法說之為【空】。於此一切色等想事,何者為餘?謂即色等假說所依。如是二種皆如實知。謂於此中實有唯事(緣生法),於唯事中亦有唯假;不於實無起增益執,不於實有起損減執。不增不減、不取不捨,如實了知如實真如離言自性。如是名為善取空者,於【空法性】能以正慧妙善通達。如是隨順證成道理,應知諸法離言自性。
(空性=空法性)

遍計所執對應六塵緣影,五遍行,第六意識想心所,取相所緣名言種子,俗稱戲論(假說自性非有)。依他起,是如夢似幻的緣生法(離言自性非無)。見道位首要在證悟空性;而三無性則約略可說是法性(淨宗初祖慧遠大師:無性之性,謂之法性)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Sherlock
文章: 107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Sherlock »

瑜伽行者的作法是以四尋思四如實智悟入空性證得法空,並非從消滅遍計所執或依他起入手。而瑜伽行法中大乘法一定包括聲聞法,所以見道後所見七真如,後四即是苦集滅道四聖諦。(詳見:如來十力:六者、種種界智力

《菩薩地持經》卷8〈18 菩薩功德品〉:「云何名大乘?有七種大故名為大乘。一者法大,謂十二部經,菩薩方廣藏最上最大。二者心大,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者解大,謂解菩薩方廣藏。四者淨心大,謂過解行地入淨心地。五者眾具大,謂福德眾具、智慧眾具得無上菩提。六者時大,謂三阿僧祇劫得無上菩提。七者得大,謂得無上菩提身,無與等者,況復過上。彼法大、心大、解大、淨心大、眾具大、時大,此六大謂因種得大謂果處。」(CBETA 2021.Q3, T30, no. 1581, p. 937b9-17)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三十六:此菩薩乘,由於與七種大性共同相應,說名大乘。大乘有七種大,不同於聲聞乘。1、法大性。大乘法一定包括聲聞法;2、發心大性。發無上菩提心,廣度無量的眾生;3、勝解大。對於法空勝解的智慧強而有力,知道大乘的功德,而不會被外道或二乘所動搖;4、增上意樂大。那是證得初地以上的菩薩,想要利益眾生的心情又殊別的強,他知道眾生就是菩薩成佛的資糧,慈悲與智慧愈來愈增長、廣大,意樂也就更增長;5、資糧大。福德和智慧的資糧很廣大,菩薩在無量劫的生死中,集積福德和智慧的資糧; 6、時大性。長劫修菩薩行,時間很久;7、圓證大。圓滿的證得無上菩提,超過聲聞菩提及獨覺菩提。如〈本地分‧菩薩地‧功德品〉卷46,1545頁所說明。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Viirya »

四尋思是指以觀智尋思所取境不外名.義.自性.差別等四法是實是假
四如實智是指所修的觀智能如實徧知名.義.自性.差別等四法.從何而生.離它是有是無.
瑜伽行者是以四尋思四如實智悟入所取境空.能取識空.
加行位行者勤修止觀.在定的基礎上以觀智尋思.

前帖僅是想從法師開示中找到原理脈絡.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Viirya »

此位的止是指四禪.在第四靜慮開為明得定.明增定.印順定.無間定.
此位的觀.能增長無漏智慧.
Sherlock
文章: 107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Sherlock »

若能如實觀察遍計所執的生住異滅,亦可從中發現很多智慧,由此或可說煩惱即菩提。若對遍計所執與依他起的唯識性有決定見,對於名言所見所聞,即可如如不動也!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Viirya »

在楞伽經中有一段經文.可做為修行者的參考..經云
復次大慧。五法者。所謂相名分別如如正智。
此中相者。謂所見色等形狀各別。是名為相。
依彼諸相立瓶等名。此如是此不異。是名為名。
施設眾名顯示諸相心心所法。是名分別。
彼名彼相畢竟無有。但是妄心展轉分別。如是觀察乃至覺滅。是名如如。
大慧。真實決定究竟根本自性可得。是如如相。我及諸佛隨順證入。如其實相開示演說。若能於此隨順悟解。離斷離常不生分別入自證處。出於外道二乘境界。是名正智。
大慧。此五種法三性八識及二無我。一切佛法普皆攝盡。
大慧。於此法中汝應以自智善巧通達。亦勸他人令其通達。通達此已心則決定不隨他轉。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五法三自性  及與八種識 
 二種無我法  普攝於大乘 
 名相及分別  二種自性攝 
 正智與如如  是則圓成相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Viirya »

經又云
大慧。三性八識及二無我悉入五法。
其中名及相是妄計性。
以依彼分別心心所法俱時而起。如日與光是緣起性。
正智如如不可壞故。是圓成性。
大慧。於自心所現生執著時。有八種分別起。此差別相皆是不實。惟妄計性。若能捨離二種我執。二無我智即得生長。大慧。聲聞緣覺菩薩如來。自證聖智諸地位次。一切佛法悉皆攝入此五法中。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文章 Viirya »

若能如實觀察遍計所執的生住異滅,亦可從中發現很多智慧,由此或可說煩惱即菩提。若對遍計所執與依他起的唯識性有決定見,對於名言所見所聞,即可如如不動也!
夏師兄提點得好.或可教人參
"遍計所執與依他起"者誰?...
如祖師要學人參"念佛者誰".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