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深秘經有一段這樣的記載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諸菩薩眾知法知義。云何知法。云何知義。
在答覆慈氏菩薩時.世尊就云何知義做了一下的答覆
善男子。彼諸菩薩由十種相了知於義。一者知盡所有性。二者知如所有性。三者知能取義。四者知所取義。五者知建立義。六者知受用義。七者知顛倒義。八者知無倒義。九者知雜染義。十者知清淨義
其中的"知如所有性"的"如"就是指七真如.流轉.相.了別.安立.邪行.清淨.正行.
當中的安立.邪行.清淨.正行四真如.分別對應的是苦.集.滅.道四聖諦.
此經並云
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
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由清淨真如故。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
由正行真如故。聽聞正法緣總境界。勝奢摩他毘鉢舍那。所攝受慧平等平等。
煖、頂、忍、世第一法
-
- 文章: 4410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
- 文章: 2558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金剛經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
- 文章: 4410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一樓:人乘善法
二樓:天乘善法
三樓:苦集滅道聲聞法
四樓:前因後果緣覺法
五樓:夢幻泡影般若法
金剛經是五樓法,而不是一樓法
因此,想要深入金剛經,而如如不動,不取於相的話
需要有一二三四樓的基礎,不要求全部完整的學,但
是根本的要懂。
要減少貪嗔癡,要增加十善、戒定慧。
要能滅苦,要能了解人事物的前因後果,而解開心結
想要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而達到慧解脫。
需要到達離一樓蠻遠的五樓。
二樓:天乘善法
三樓:苦集滅道聲聞法
四樓:前因後果緣覺法
五樓:夢幻泡影般若法
金剛經是五樓法,而不是一樓法
因此,想要深入金剛經,而如如不動,不取於相的話
需要有一二三四樓的基礎,不要求全部完整的學,但
是根本的要懂。
要減少貪嗔癡,要增加十善、戒定慧。
要能滅苦,要能了解人事物的前因後果,而解開心結
想要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而達到慧解脫。
需要到達離一樓蠻遠的五樓。
-
- 文章: 4410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法華經的如是因緣果報
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
也就是種種人事物的前因後果
比較小範圍、程度淺的,是前因後果緣覺法
而較完整、範圍廣的,就是法華經的十如是
了解種種人事物的前因後果,因緣果報
會讓我們對種種人事物的心結,都能解開。
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
也就是種種人事物的前因後果
比較小範圍、程度淺的,是前因後果緣覺法
而較完整、範圍廣的,就是法華經的十如是
了解種種人事物的前因後果,因緣果報
會讓我們對種種人事物的心結,都能解開。
-
- 文章: 1078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
發菩提心是般若波羅蜜的前行
十善業道則是大菩提心的碁石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路到成佛
十善業道則是大菩提心的碁石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路到成佛
- 附加檔案
-
- 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jpg (164.38 KiB) 已瀏覽 1634 次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3150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照師兄所提"要減少貪嗔癡,要增加十善、戒定慧。
要能滅苦,要能了解人事物的前因後果,而解開心結"
此皆攝於六度.發菩提心的行者.須勤修(實踐)六度.
金剛經的開經因緣就是從佈施開演.
將十善納入是理所當然的.
要能滅苦,要能了解人事物的前因後果,而解開心結"
此皆攝於六度.發菩提心的行者.須勤修(實踐)六度.
金剛經的開經因緣就是從佈施開演.
將十善納入是理所當然的.
-
- 文章: 3150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四尋思.四如實智都是帶相觀.由於行者只能在觀心之上.浮現真如之相.以為此相便是唯識實性.故頌文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是有所得的觀智.此位的觀智尚未離相.故"相縛"仍未遣除.
在"解深秘經語體釋"中演培法師也是這麼說"但在加行位上思惟真如.實際祇能見到真如的相貌.並不能真正的見到真如的理性.這不可不知."
在"解深秘經語體釋"中演培法師也是這麼說"但在加行位上思惟真如.實際祇能見到真如的相貌.並不能真正的見到真如的理性.這不可不知."
-
- 文章: 3150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在解深秘經中有一段經文是這麼說的
云何諸法圓成實相?謂一切法平等真如。於此真如,諸菩薩眾勇猛精進為因緣故,如理作意,無倒思維為因緣故,乃能通達。
依善知識說."謂一切法平等真如",依藏文應譯作"謂一切法之如性".何謂"如性"?亦即入楞伽經所言"唯心所自見".也就是識論中所說"唯識實性".
云何諸法圓成實相?謂一切法平等真如。於此真如,諸菩薩眾勇猛精進為因緣故,如理作意,無倒思維為因緣故,乃能通達。
依善知識說."謂一切法平等真如",依藏文應譯作"謂一切法之如性".何謂"如性"?亦即入楞伽經所言"唯心所自見".也就是識論中所說"唯識實性".
-
- 文章: 3150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煖、頂、忍、世第一法
依據唯識三十頌.四尋思.四如實智是有所得的觀智.以有所得故.以相為憑依.是故還無法冥證真如實體(即唯識實性).
頌言.."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一直要進入通達位"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成唯識論云.."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依此.體會真如指的就是冥證唯識實性.而非七真如.
解深秘經也這麼開示
若諸菩薩如實了知圓成實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清淨相法。善男子。若諸菩薩能於依他起相上。如實了知無相之法。即能斷滅雜染相法。若能斷滅雜染相法。即能證得清淨相法。
如是德本。由諸菩薩如實了知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故。如實了知諸無相法.雜染相法.清淨相法。如實了知無相法故。斷滅一切雜染相法。斷滅一切染相法故。證得一切清淨相法。
依他起相.遍計所執相(一切染相法)都是二取的.欲住唯識.須離二取相.
.
頌言.."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一直要進入通達位"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成唯識論云.."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依此.體會真如指的就是冥證唯識實性.而非七真如.
解深秘經也這麼開示
若諸菩薩如實了知圓成實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清淨相法。善男子。若諸菩薩能於依他起相上。如實了知無相之法。即能斷滅雜染相法。若能斷滅雜染相法。即能證得清淨相法。
如是德本。由諸菩薩如實了知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故。如實了知諸無相法.雜染相法.清淨相法。如實了知無相法故。斷滅一切雜染相法。斷滅一切染相法故。證得一切清淨相法。
依他起相.遍計所執相(一切染相法)都是二取的.欲住唯識.須離二取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