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在哪裏?佛在哪裏?
麻三斤
【《楞嚴經.卷2》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什麼是真如?什麼是本性?什麼是佛性?什麼是自性清淨心?什麼是法身?
麻三斤
為什麼?
因為,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其處即滅盡,即是諸法寂滅相。
為何是諸法寂滅相?因為,幻妄稱相,於性真常中,求出去來迷悟生死,皆不可得。
但這是五樓佛法。
請先學好二樓法,三樓法、四樓法
不然,你不會相信麻三斤,就是佛。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4410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公案很難懂
【《大般若經》卷569
天王當知。真如名為無異、無變、無生、無諍,自性真實,以無諍故說名真如;如實知見諸法不生,諸法雖生真如不動,真如雖生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清淨不變如虛空無等等,一切三界無有一法所能及者,遍有情身無與等者;清淨離垢本來不染,自性明淨、自性不生、自性不起,在心意識非心意識,性即是空、無相、無願;遍虛空界諸有情處一切平等,無量、無邊、不異、不別;非色受想行識,不離色受想行識,非地水火風大,不離地水火風大;無生,不離生;雖逆生死,不順涅槃;眼不能見,耳不能聞,鼻不能嗅,舌不能嘗,身不能覺,意不能知;不在心意識,不離心意識。】
這是五樓法
真如在心意識,真如非心意識
真如無量無邊,真如不異不別
真如非色受想行識,真如不離色受想行識。
真如非地水火風,真如不離地水火風
真如不在心意識,真如不離心意識。
同理
真如非麻三斤,但是,真如不離麻三斤。
所以禪師所答。麻三斤,並沒有違背佛說。
麻三斤不離真如。
所以,生滅來去的麻三斤,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真如不在心意識,即是真如不即心意識。
真如不離心意識
所以,真如不即不離心意識。
佛教不即不離,作什麼?
想要給我們什麼?
天王當知。真如名為無異、無變、無生、無諍,自性真實,以無諍故說名真如;如實知見諸法不生,諸法雖生真如不動,真如雖生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清淨不變如虛空無等等,一切三界無有一法所能及者,遍有情身無與等者;清淨離垢本來不染,自性明淨、自性不生、自性不起,在心意識非心意識,性即是空、無相、無願;遍虛空界諸有情處一切平等,無量、無邊、不異、不別;非色受想行識,不離色受想行識,非地水火風大,不離地水火風大;無生,不離生;雖逆生死,不順涅槃;眼不能見,耳不能聞,鼻不能嗅,舌不能嘗,身不能覺,意不能知;不在心意識,不離心意識。】
這是五樓法
真如在心意識,真如非心意識
真如無量無邊,真如不異不別
真如非色受想行識,真如不離色受想行識。
真如非地水火風,真如不離地水火風
真如不在心意識,真如不離心意識。
同理
真如非麻三斤,但是,真如不離麻三斤。
所以禪師所答。麻三斤,並沒有違背佛說。
麻三斤不離真如。
所以,生滅來去的麻三斤,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真如不在心意識,即是真如不即心意識。
真如不離心意識
所以,真如不即不離心意識。
佛教不即不離,作什麼?
想要給我們什麼?
-
- 文章: 2531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公案很難懂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般若品第二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 能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 能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
-
- 文章: 518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洞山三斤(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舉:洞山和尚,因僧問:“如何是佛?”山雲:“麻三斤”!
無門曰:“洞山老人參得些蚌蛤禪 !
頌曰:突出麻三斤,言親意更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野老曰:
一兩三斤,是麻皆繁,欲理還亂;問佛猶麻,是繁為多,不理則亂;因此,洞山深入水底,不意卻為無門睹個正著;更巧的是,適逢洞山正在欣賞蚌蛤,戲耍魚蝦!
江河水溢,不及浩海之一漚,滿天下水 多於土;卻為人類誇稱地大物博,動輒如何如何?從不曾想到,吾立之錐,吾飲之滴,畢竟又是如何如何?
佛陀說:知爪上土,認取世間土。
菩薩說:凡土皆能養命。
小乘人說:土為因緣生法。
野老曰:是土?是土!是麻!是麻?
(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問佛猶麻,是繁為多,不理則亂
舉:洞山和尚,因僧問:“如何是佛?”山雲:“麻三斤”!
無門曰:“洞山老人參得些蚌蛤禪 !
頌曰:突出麻三斤,言親意更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野老曰:
一兩三斤,是麻皆繁,欲理還亂;問佛猶麻,是繁為多,不理則亂;因此,洞山深入水底,不意卻為無門睹個正著;更巧的是,適逢洞山正在欣賞蚌蛤,戲耍魚蝦!
江河水溢,不及浩海之一漚,滿天下水 多於土;卻為人類誇稱地大物博,動輒如何如何?從不曾想到,吾立之錐,吾飲之滴,畢竟又是如何如何?
佛陀說:知爪上土,認取世間土。
菩薩說:凡土皆能養命。
小乘人說:土為因緣生法。
野老曰:是土?是土!是麻!是麻?
(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問佛猶麻,是繁為多,不理則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