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次草 »

大開眼界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14 pm
何謂「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

「緣」指:緣生出
也就是,
名色
名色六處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識名色。名色六入。六入觸。觸...

初受生時只有受精卵意根轉,尚無完整的六根,
所以此時不能說是「識生六處」。
正確說,應該是「識生名色

名色長大是因識嗎
不喝奶看它能不能長大
恆不住
文章: 1915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恆不住 »

大開眼界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1:56 am
恆不住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9:14 am [請試著解釋
經云:[應不可得由此兩根為體。「名色最初有故」]是甚麼意義?

我前面已經大略講過,你還看不懂,那就逐字解釋給你聽。

剛受生「名色」支時,只有受精卵意根轉光這兩項 還不能算是六根完整的身體(故不能稱為識緣六處
名色」先有,逐漸發育,一直到長出「六處」,這稱為「名色緣六處」。

重點是在「識緣名色」階段。句子後面講到「名色緣六處」已不是重點。
名色」支只有有身根(受精卵) 和意根轉。才是重點。
所以你不要一直拿阿賴耶識出來亂扯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若但說言識緣六處。斯有何過
世尊告曰。初受生時六處未滿。唯有身根意根轉。應不可得由此兩根爲體
名色最初有故。次第增長。與後圓滿六處為緣故。說名色是六處緣


就按照您引兩部經。
1.《大寶積經》云:名色的名是指:受.想.思.觸.作意。
經云這個[名]不是第七識,這個您同意吧?

2.《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云:[「應不可得由此兩根爲體。名色最初有故。」]
經說:
必須不可得由此意根(按:您說是第七識)與身根這兩根為體。
為什麼不可以呢?
因為名色最初受精就有了。
換句話說,
胎生眾生受精卵要有第八阿賴耶識心先來坐胎來持執受精卵才不壞,同時才有您說的意根(第七識)轉等增長身體。
反之,受精卵敗壞,那有您說的意根第七識轉呢?

所以說:
最初受精時,第八阿賴耶識的名(受.想.思.觸.作意五心所)就有了。
這經上叫做:[名色最初有]。

簡言之,佛說您不能一直說唯有意根與身根兩根轉就可以增長了。
其實在最初受精時,第八阿賴耶識與其五遍行心所最初已經有啦!
這樣您說的意根與身根才能轉增長身心。




《大寶積經》
[云何爲名色。所謂受.想.思.觸.作意。四大界及四大界之所造色。是名名色。]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若但說言識緣六處。斯有何過。
世尊告曰。初受生時六處未滿。唯有身根及意根轉。應不可得由此兩根爲體。名色最初有故。次第增長。與後圓滿六處為緣故。說名色是六處緣。
Viirya
文章: 3138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Viirya »

名色有不同定義
色有形體.名則無形無體.但以名稱之?...
黃竹
文章: 808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黃竹 »

名色,似乎是指帶質境。需帶質而不見其形。色則是形質俱備。

這切合,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並非說不感知萬物之質。

亦切合,如雲覆世間,眾生莫能見。

至於說見法無形無質,即是說本來無一物,虛空泡中影,空華。

佛說,心離其形,如鳥出籠者,想陰區宇。

故更離萬物質者,行陰區宇。生滅根元,從此披露。無始生死根本。空華。

若泡影都離,入見夢幻,即識陰區宇。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即汝今識精元明。實華。

故五蘊皆空,究竟涅槃,是說離顛倒夢想者。

名色,所謂受.想.思.觸.作意。次第,思為背想為境,受為緣起觸為緣生,依緣生所觸而作意。
Viirya
文章: 3138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Viirya »

觸.作意.受.想.思.
剎那間接連引發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30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大開眼界 寫: 週日 2月 13, 2022 9:20 pm
很多人說原始佛教只講六識
這種邪說,不知從何得來
原始佛教經文 明明提到八種識。與大乘佛教一樣

《長部15經》
「阿難!如果不入到母親的子宮,名色是否會在母親的子宮中增大呢?」
「不,大德!」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097.htm
《雜阿含經 568》想思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意行

上面經文提到另外兩種「識」,有別於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1. 投胎的「識」。(阿賴耶識)
2. 依心轉的意行。很清楚是第七識

這一共有八種識
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一樣,都講八種識
「六識說」完全是胡扯
原始佛典雜阿含經,早就講九識了!!

雜阿含287經[正聞本468經/佛光本325經](因緣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
  我復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世尊觀十二緣起,齊識而返,而阿賴耶識排在第三支,就是明示執持九識論!!

解深密經卷三(心意識相品)
廣慧!
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行支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識支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次草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1:50 am
大開眼界 寫: 週日 2月 13, 2022 9:20 pm
很多人說原始佛教只講六識
這種邪說,不知從何得來
原始佛教經文 明明提到八種識。與大乘佛教一樣

《長部15經》
「阿難!如果不入到母親的子宮,名色是否會在母親的子宮中增大呢?」
「不,大德!」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097.htm
《雜阿含經 568》想思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意行

上面經文提到另外兩種「識」,有別於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1. 投胎的「識」。(阿賴耶識)
2. 依心轉的意行。很清楚是第七識

這一共有八種識
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一樣,都講八種識
「六識說」完全是胡扯
原始佛典雜阿含經,早就講九識了!!

雜阿含287經[正聞本468經/佛光本325經](因緣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
  我復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世尊觀十二緣起,齊識而返,而阿賴耶識排在第三支,就是明示執持九識論!!

解深密經卷三(心意識相品)
廣慧!
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行支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識支

.
此識本名是什麽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30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6:24 a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1:50 am
大開眼界 寫: 週日 2月 13, 2022 9:20 pm
很多人說原始佛教只講六識
這種邪說,不知從何得來
原始佛教經文 明明提到八種識。與大乘佛教一樣

《長部15經》
「阿難!如果不入到母親的子宮,名色是否會在母親的子宮中增大呢?」
「不,大德!」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097.htm
《雜阿含經 568》想思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意行

上面經文提到另外兩種「識」,有別於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1. 投胎的「識」。(阿賴耶識)
2. 依心轉的意行。很清楚是第七識

這一共有八種識
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一樣,都講八種識
「六識說」完全是胡扯
原始佛典雜阿含經,早就講九識了!!

雜阿含287經[正聞本468經/佛光本325經](因緣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
  我復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世尊觀十二緣起,齊識而返,而阿賴耶識排在第三支,就是明示執持九識論!!

解深密經卷三(心意識相品)
廣慧!
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行支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識支

.
此識本名是什麽
…………異熟識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次草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6:34 am
次草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6:24 a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2月 26, 2022 1:50 am
大開眼界 寫: 週日 2月 13, 2022 9:20 pm
很多人說原始佛教只講六識
這種邪說,不知從何得來
原始佛教經文 明明提到八種識。與大乘佛教一樣

《長部15經》
「阿難!如果不入到母親的子宮,名色是否會在母親的子宮中增大呢?」
「不,大德!」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097.htm
《雜阿含經 568》想思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意行

上面經文提到另外兩種「識」,有別於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1. 投胎的「識」。(阿賴耶識)
2. 依心轉的意行。很清楚是第七識

這一共有八種識
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一樣,都講八種識
「六識說」完全是胡扯
原始佛典雜阿含經,早就講九識了!!

雜阿含287經[正聞本468經/佛光本325經](因緣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
  我復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世尊觀十二緣起,齊識而返,而阿賴耶識排在第三支,就是明示執持九識論!!

解深密經卷三(心意識相品)
廣慧!
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行支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識支

.
此識本名是什麽
…………異熟識
.
異熟識是那一支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原始佛教也講「八種識」

文章 次草 »

心意識相品第三

[0692a28] 爾時,廣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於心意識祕密善巧菩薩。』於心意識祕密善巧菩薩者,齊何名為於心意識祕密善巧菩薩?如來齊何施設彼為於心意識祕密善巧菩薩?」說是語已。

[0692b03] 爾時,世尊告廣慧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廣慧!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及諸天、人、阿素洛等;為令獲得義利安樂,故發斯問。汝應諦聽,吾當為汝說心意識祕密之義。

[0692b08] 「廣慧當知,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濕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

[0692b14]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0692b18] 「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此中有識:眼及色為緣生眼識,與眼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有識:耳、鼻、舌、身,及聲、香、味、觸為緣,生耳、鼻、舌、身識,與耳、鼻、舌、身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廣慧!若於爾時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眼識同所行轉。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

[0692b28] 「廣慧!譬如大瀑水流,若有一浪生緣現前,唯一浪轉;若二、若多浪生緣現前,有多浪轉。然此瀑水自類恒流無斷無盡。又如善淨鏡面,若有一影生緣現前,唯一影起;若二、若多影生緣現前,有多影起。非此鏡面轉變為影,亦無受用滅盡可得。

[0692c04] 「如是,廣慧!由似瀑流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若於爾時有一眼識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一眼識轉;若於爾時乃至有五識身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五識身轉。

[0692c08] 「廣慧!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於心意識祕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於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廣慧!若諸菩薩於內各別:如實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不見積集、不見心;不見眼色及眼識;不見耳聲及耳識;不見鼻香及鼻識;不見舌味及舌識;不見身觸及身識;不見意法及意識;是名勝義善巧菩薩;如來施設彼為勝義善巧菩薩。廣慧!齊此名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如來齊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

[0692c20]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