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
- 文章: 381
-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8, 2021 8:33 pm
Re: 阿陀那識=末那識。也是可議,何以故?
恆不住 寫: ↑週日 5月 15, 2022 10:03 am《解深密經》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大開眼界 寫: ↑週六 5月 14, 2022 5:49 pm
《深密解脫經》彼識名阿陀那識。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識取此身相應身故。
《解深密經》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取此身相應身」「於身隨逐執持」這兩句話說明:
阿陀那識一直對身體攀緣執著。一直追逐著身體跑。
「取此身相應身」意思就是指:阿陀那識將肉體視同自己的身體
這就是阿陀那識的特性
---------------------------------------------------------
《大乘入楞伽經》 身及資生器世間等,一切皆是藏識影像。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藏識恒不斷。 末那計為我
上面經文指出, 身體和器世間 都是阿賴耶識影像
末那識將阿賴耶識「計為我」,意思就是指:末那識將身體視同己身
由此可看出,阿陀那識的特性,和末那識的特性一模一樣。都將身體執為己身
因此阿陀那識=末那識。毫無疑問
《大乘密嚴經》染意亦如是。執取阿賴耶。能為我事業
淺解:
這個識也名叫:阿陀那識。
怎說呢?
因為對於我們五蘊根身,
這個識就是隨時隨地攝收根身為自體,執持根身不會壞掉。
以上請問有說執持五蘊根身為我、我的嗎?
如果沒有,那麼阿陀那識當然不是第七末那識。
譬如
1.執持一個人在家裡,如自家人供養他,保護他
2.執持一個人在家裡,為我、我的
兩者有一樣嗎?
【阿陀那識 】
阿賴耶識的別名,義為執持,言此識之力,能執取維持善惡業因,及有情身體,使不破壞。
FROM:【佛學常見辭匯】[/quot]
我所認知的,並以修學操作型定義命名描述:
第八識=阿賴耶識=恆非審=不具審別能力,恆久不失壞,佛陀地球身證驗[自身]此識可壞。=
第七識=末那識=亦審亦恆=具審別能力,恆久不失壞。
第六識=意識=審非恆=具審別能力,非恆久。
第五識=非審非恆=不審別,也不恆久。
【識主 】
(術語)為識心中之主者,即第八識也。
FROM:【佛學大辭典】
======================================================
【識心 】
(術語)六識或八識之心王也。楞嚴經一曰:「一切世間十種眾生,同將識心居住身內。」
FROM:【佛學大辭典】
=====================================================
第八識=相當於人類慣用的{靈魂],主控並干擾[色身]的變化,不隨[色身]的崩毀而滅失,其體性相當於身心七大中的{識大],當靈魂識大擺脫[色身]束縛後,又回歸第七識末那識的{空大}中。=此識累劫罪福或功過因緣輪轉後,俟機綁架名色身再投胎...。也就是佛指稱為[眾生的妄想執著]!
-
- 文章: 3086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要知道當從何處著手學習需要具備一定的判斷力.也須自我瞭解
而要具備一定的判斷力則又需要對佛法有某個程度的瞭解
因此先從遇善知識.從聞開始.配合不斷地自我檢視
煩惱.所知.人我.法我.願力
悲心.後得智......
而要具備一定的判斷力則又需要對佛法有某個程度的瞭解
因此先從遇善知識.從聞開始.配合不斷地自我檢視
煩惱.所知.人我.法我.願力
悲心.後得智......
-
- 文章: 2195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
- 文章: 3086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無天生釋迦從恢復本明開始
==楞嚴經==
-
- 文章: 2195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
- 文章: 3086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所以身為長者要知道如何引導最大的慈悲
剛出生的嬰兒怕黑
-
- 文章: 2195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
- 文章: 3086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禪宗有其殊勝處.但並非一般人可學得來並從中獲益禪宗資料裡有很多禪法流傳下來
恢復本明之法
(跟著自己出娘胎的種子會知道怎麼做)
-
- 文章: 2195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