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論阿陀那識是甚麼?
發表於 : 週三 6月 01, 2022 8:48 am
https://bodhicitta2.eastus2.cloudapp.azure.com/phpBB/
https://bodhicitta2.eastus2.cloudapp.azure.com/phpBB/viewtopic.php?t=43133
把阿陀那識當成法身....既然說不一不異
那麼不異就是同體了
怎麼又反自說:「把阿陀那識當成法身,是錯誤的。」呢?
問:次草 寫: ↑週三 6月 01, 2022 8:15 am于凌波居士恆不住 寫: ↑週二 5月 31, 2022 10:18 pm答:次草 寫: ↑週二 5月 31, 2022 5:50 pm清凈四大種怎麽跟一切種子識對上了恆不住 寫: ↑週二 5月 31, 2022 4:51 pm答:次草 寫: ↑週二 5月 31, 2022 3:06 pm在佛,種子全清淨,無結生相續。恆不住 寫: ↑週二 5月 31, 2022 1:19 pm答:次草 寫: ↑週二 5月 31, 2022 11:28 am您又如何解釋恆不住 寫: ↑週二 5月 31, 2022 10:19 am次兄法安次草 寫: ↑週二 5月 31, 2022 12:16 am廣慧!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於心意識祕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於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廣慧!若諸菩薩於內各別:如實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不見積集、不見心;不見眼色及眼識;不見耳聲及耳識;不見鼻香及鼻識;不見舌味及舌識;不見身觸及身識;不見意法及意識;是名勝義善巧菩薩;如來施設彼為勝義善巧菩薩。廣慧!齊此名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如來齊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恆不住 寫: ↑週一 5月 30, 2022 10:50 am阿陀那識在眾生無明位,就稱名阿賴耶識。次草 寫: ↑週一 5月 30, 2022 10:28 am阿陀那識頂多是真如與無明合狀態下的識恆不住 寫: ↑週一 5月 30, 2022 10:07 am次兄法安次草 寫: ↑週一 5月 30, 2022 12:27 am[0830b05]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0830b06] 通曰。六根非能為凡為聖。所以主之者識也。六識既銷。我見猶存。是第七識境界。六解一亡。歸於如來藏海。是第八識境界。馬鳴曰。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識最為微細。含藏種子為習氣。莫知其所藏。積生識浪成暴流。莫知其所生。故曰微細。以依不生滅。則謂之出纏如來藏。似乎真矣。以依生滅心。則謂之在纏如來藏。又似乎非真矣。真與非真。總是這箇識。所以難辨。將謂之真。恐認賊作子。將謂之非真。恐認子作賊。世尊所以不輕談也。若能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非真非非真。乃可語無上菩提。真如佛性也。後來性宗不明。只緣相宗不徹。以第七識中我見為佛性。以第八識剎那中生滅相為真如。故謂之顢頇佛性。儱侗真如。認定湛不搖處以為究竟。故知其一未亡也。僧問長沙岑。第六第七及第八識。畢竟無體。云何得名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沙示偈曰。七生依一滅。一滅持七生。一滅滅亦滅。六七永無遷。由此觀之。不但六解一亡。更有所謂七解一亡者。微哉微哉。
不住可以看完一兩個前人註釋
真的理解人家說什麽再來談
阿陀那識不是瀑流,是一切種子成瀑流
阿陀那識管不住一切種子
他沒責任嗎
事實還是要承擔
人家以生滅何不生滅說明
就包含覺與不覺
我說佛還會習氣成瀑流嗎
如果不會
佛說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
不就自打嘴巴
您認識的佛陀會如此嗎
無法貫通經論
就是能力不足
學習力弱還怪東怪西
心態不調整
不如跟立言再論十年
日子更好過
您來主要問難:
「阿陀那識不是瀑流,是一切種子成瀑流
阿陀那識管不住一切種子
他沒責任嗎
事實還是要承擔」
答:
經上說:阿陀那識譬如無垢清淨明鏡。
您說的那些種子現行,
那只是阿陀那識無垢清淨明鏡上的影像。
明鏡不自生影像,而能生一切影像。
請問明鏡如何管得住影像呢?
明鏡有甚麼責任?
明鏡有甚麼事實要承擔的呢?
蒙如您舉前註,我細看並沒有要阿陀那識負責任的呢?
六七因中轉
五八果上圓
經論說阿陀那識是阿賴耶識異名
都是因為無明在
所以佛陀會與無明合嗎
為何沒阿陀那識是真識,清凈識的經文
這點您比老楊還落伍
經上說:阿陀那識譬如無垢清淨明鏡。
佛果位時就稱名阿陀那識在。
如果沒有阿陀那識,
佛果位就不存在。
佛陀教說菩薩如實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
如此佛陀還會留個阿陀那識稱為佛果嗎
那像是帶著無明的佛啊
從佛以法住智(真如法性的智慧)演說心、意、識各別的名相與真義。
然這些名相真義本來是一真法界,
如來藏妙真如性,實無本體,其自性為本性自性空,
以性空故,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
因此
經云:[如實不見]是依止真如本空,不見其相。
非您謂:「那像是帶著無明的佛啊」之不見。
經云:「廣慧!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於心意識祕密善巧。.........如實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不見積集、不見心;不見眼色及眼識;不見耳聲及耳識;不見鼻香及鼻識;不見舌味及舌識;不見身觸及身識;不見意法及意識」
阿陀那識結生相續
佛會結生相續嗎
阿陀那識
在佛,相續不斷起大用,但不會有結生。
在眾生,也是相續不斷,但相續結生。
怎說呢?
在佛,種子全清淨,無結生相續。
在眾生,種子淨、染故相續結生。
深密解脫經卷第一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諸種阿陀那, 能生於諸法,
我說水、鏡喻, 不為愚人說。」
經云:心佛眾生,等無差別。
在前人論說中
如果有想到這一點
為何不註明
如果沒想到這點會是什麽原因
再者佛是果
要種子作麽
種子與果沒分嗎
一切種子識用途為何
細想一下再回答
簡單不必細想
反請問成就佛果後,
例如世尊就沒有了清淨四大種?!
如果沒有了
您說的應理。
一個是色
一個是有情
您如果說佛有清凈五蘊
那還能論
您避開一切種子識的定義
那就沒得聊
如來阿陀那識(一切種子識)之實性,即是真如法性。真如法性中有七大(含四四大種)。
換句話說
如來沒有此清淨無垢的阿陀那識,
如何執持一切清淨無漏種呢?
八識頌:大圓無垢同時發。
1、我愛執藏現行位: 第七識妄執第八識見分為「實我」,而起我愛執著。於此、第七識是能執,第八識是所執,故第八識又名「我愛執藏」。由凡夫、二乘有學位、及七地以前菩薩,全為此位所攝。二乘無學修到無學位,菩薩修到八地,俱生我執斷時,才捨去藏識之名,稱為異熟識。此即「不動地前才舍藏」。
2、異熟業果位: 阿賴耶識又名異熟識,因為它是善惡的異熟業所招感的異熟果,所以第八識有異熟識之名。由凡夫到二乘無學位聖者,大乘十地菩薩,全是此位所攝。必須到十地菩薩滿心,即金剛道現前,一剎那間,永斷世間二障種子,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此時捨去異熟之名,而稱為阿陀那識,此即金剛道後異熟空。
3、相續執持位: 證得佛果的第八識,至無終盡期,都名阿陀那識。這是無上轉依的清淨位,純粹是至善無漏的識體故唯在佛果位才有。
再明白一點說,由凡夫、二乘行人的有學位、大乘七地菩薩,阿賴耶、異熟、阿陀那三名具備; 二乘無學位,八地以上菩薩,已捨去阿賴耶識名稱,只剩下異熟識及阿陀那識二名; 到究竟佛果位,異熟一名也捨去,就只稱阿陀那識了。
二、智力斷障: 菩薩以智慧斷除執障,有其次第,初地只能斷除分別起的煩惱障與所知障,到七地才能斷除俱生我執,而微細的俱生法執猶在,唯有到十地滿心,才永斷二障種子,轉識成智。
三、轉依: 轉依二字,轉者轉捨、也是轉得,依是所依。即是轉捨去第八識中的二障種子,轉得菩提與涅槃二勝果,而所轉捨的二障種子,與所轉得的菩提與涅槃二妙勝果,都是以第八識為所依,故稱轉依。亦即是修行菩薩,到十地滿心,於金剛喻定現前之際,剎那之間,二障種子斷盡無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而清淨的無垢識亦同時生起,與大圓鏡智相應,即所謂「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此中所說二障種子斷盡無遺
在阿陀那識怎能說一切種子識
必須到十地菩薩滿心,即金剛道現前,一剎那間,永斷世間二障種子,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此時捨去異熟之名,而稱為阿陀那識,此即金剛道後異熟空
十地滿心不就等覺一生補處
定義是留惑潤生
還有一絲極微細無明
我的問題不離無明
所以定義阿陀那識已無無明
是矛盾的
有無明才會結生相續
如果將大圓鏡智與無垢識分開
這個智與識的問題
就更難分別
不是心意識能及
如果再循名相連連看
都無實義
答:此中所說二障種子斷盡無遺
在阿陀那識怎能說一切種子識
一心故體同,二門故出處不同。一心二門
一心即眾生心,二門即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大乘起信論(大三二‧五七六上):「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佛教真常唯心論系統稱宇宙萬有之本體為一心,而謂眾生與佛同具此心。然此心有覺與不覺之分,故析為二門,覺者稱為心真如門,不覺者稱為心生滅門。由此一心之本體(具有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等性質,為絕對的無差別相)而言,稱心真如門。由此一心之動相(具有生、滅、增、減等性質,為相對的差別相)而言,稱心生滅門。心真如門為宇宙本體之覺性,心生滅門為宇宙現象之不覺性。此種一體二面之關係,即稱為一心二門。然二門畢竟不一不二,猶海水與波浪,雖因風動而起波浪,然於海水之本性則不生變化,故海水與波浪兩者為畢竟不二。
果然還是5566論法伶俐多了!!恆不住 寫: ↑週日 5月 29, 2022 10:34 pm 從佛以法住智(真如法性的智慧)演說心、意、識各別的名相與真義。
然這些名相真義本來是一真法界,
如來藏妙真如性,實無本體,其自性為本性自性空,
以性空故,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
因此
經云:[如實不見]是依止真如本空,不見其相。
非您謂:「那像是帶著無明的佛啊」之不見。
經云:「廣慧!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於心意識祕密善巧。.........如實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不見積集、不見心;不見眼色及眼識;不見耳聲及耳識;不見鼻香及鼻識;不見舌味及舌識;不見身觸及身識;不見意法及意識」
答:
阿陀那識
在佛,相續不斷起大用,但不會有結生。
在眾生,也是相續不斷,但相續結生。
怎說呢?
在佛,種子全清淨,無結生相續。
在眾生,種子淨、染故相續結生。
深密解脫經卷第一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諸種阿陀那, 能生於諸法,
我說水鏡喻, 不為愚人說。
呵呵呵,佛位不起現行,那豈不是說,成佛就完全消失了嗎!?學了幾十年佛法,卻落入世尊所呵責的小乘不了義佛法而不自知!!靜明 寫: ↑週三 6月 01, 2022 12:19 am恆兄說次草 寫: ↑週二 5月 31, 2022 5:50 pm清凈四大種怎麽跟一切種子識對上了恆不住 寫: ↑週二 5月 31, 2022 4:51 pm答:次草 寫: ↑週二 5月 31, 2022 3:06 pm在佛,種子全清淨,無結生相續。恆不住 寫: ↑週二 5月 31, 2022 1:19 pm答:次草 寫: ↑週二 5月 31, 2022 11:28 am您又如何解釋恆不住 寫: ↑週二 5月 31, 2022 10:19 am次兄法安次草 寫: ↑週二 5月 31, 2022 12:16 am廣慧!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於心意識祕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於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廣慧!若諸菩薩於內各別:如實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不見積集、不見心;不見眼色及眼識;不見耳聲及耳識;不見鼻香及鼻識;不見舌味及舌識;不見身觸及身識;不見意法及意識;是名勝義善巧菩薩;如來施設彼為勝義善巧菩薩。廣慧!齊此名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如來齊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恆不住 寫: ↑週一 5月 30, 2022 10:50 am阿陀那識在眾生無明位,就稱名阿賴耶識。次草 寫: ↑週一 5月 30, 2022 10:28 am阿陀那識頂多是真如與無明合狀態下的識恆不住 寫: ↑週一 5月 30, 2022 10:07 am次兄法安次草 寫: ↑週一 5月 30, 2022 12:27 am[0830b05]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0830b06] 通曰。六根非能為凡為聖。所以主之者識也。六識既銷。我見猶存。是第七識境界。六解一亡。歸於如來藏海。是第八識境界。馬鳴曰。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識最為微細。含藏種子為習氣。莫知其所藏。積生識浪成暴流。莫知其所生。故曰微細。以依不生滅。則謂之出纏如來藏。似乎真矣。以依生滅心。則謂之在纏如來藏。又似乎非真矣。真與非真。總是這箇識。所以難辨。將謂之真。恐認賊作子。將謂之非真。恐認子作賊。世尊所以不輕談也。若能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非真非非真。乃可語無上菩提。真如佛性也。後來性宗不明。只緣相宗不徹。以第七識中我見為佛性。以第八識剎那中生滅相為真如。故謂之顢頇佛性。儱侗真如。認定湛不搖處以為究竟。故知其一未亡也。僧問長沙岑。第六第七及第八識。畢竟無體。云何得名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沙示偈曰。七生依一滅。一滅持七生。一滅滅亦滅。六七永無遷。由此觀之。不但六解一亡。更有所謂七解一亡者。微哉微哉。
不住可以看完一兩個前人註釋
真的理解人家說什麽再來談
阿陀那識不是瀑流,是一切種子成瀑流
阿陀那識管不住一切種子
他沒責任嗎
事實還是要承擔
人家以生滅何不生滅說明
就包含覺與不覺
我說佛還會習氣成瀑流嗎
如果不會
佛說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
不就自打嘴巴
您認識的佛陀會如此嗎
無法貫通經論
就是能力不足
學習力弱還怪東怪西
心態不調整
不如跟立言再論十年
日子更好過
您來主要問難:
「阿陀那識不是瀑流,是一切種子成瀑流
阿陀那識管不住一切種子
他沒責任嗎
事實還是要承擔」
答:
經上說:阿陀那識譬如無垢清淨明鏡。
您說的那些種子現行,
那只是阿陀那識無垢清淨明鏡上的影像。
明鏡不自生影像,而能生一切影像。
請問明鏡如何管得住影像呢?
明鏡有甚麼責任?
明鏡有甚麼事實要承擔的呢?
蒙如您舉前註,我細看並沒有要阿陀那識負責任的呢?
六七因中轉
五八果上圓
經論說阿陀那識是阿賴耶識異名
都是因為無明在
所以佛陀會與無明合嗎
為何沒阿陀那識是真識,清凈識的經文
這點您比老楊還落伍
經上說:阿陀那識譬如無垢清淨明鏡。
佛果位時就稱名阿陀那識在。
如果沒有阿陀那識,
佛果位就不存在。
佛陀教說菩薩如實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
如此佛陀還會留個阿陀那識稱為佛果嗎
那像是帶著無明的佛啊
從佛以法住智(真如法性的智慧)演說心、意、識各別的名相與真義。
然這些名相真義本來是一真法界,
如來藏妙真如性,實無本體,其自性為本性自性空,
以性空故,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
因此
經云:[如實不見]是依止真如本空,不見其相。
非您謂:「那像是帶著無明的佛啊」之不見。
經云:「廣慧!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於心意識祕密善巧。.........如實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不見積集、不見心;不見眼色及眼識;不見耳聲及耳識;不見鼻香及鼻識;不見舌味及舌識;不見身觸及身識;不見意法及意識」
阿陀那識結生相續
佛會結生相續嗎
阿陀那識
在佛,相續不斷起大用,但不會有結生。
在眾生,也是相續不斷,但相續結生。
怎說呢?
在佛,種子全清淨,無結生相續。
在眾生,種子淨、染故相續結生。
深密解脫經卷第一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諸種阿陀那, 能生於諸法,
我說水、鏡喻, 不為愚人說。」
經云:心佛眾生,等無差別。
在前人論說中
如果有想到這一點
為何不註明
如果沒想到這點會是什麽原因
再者佛是果
要種子作麽
種子與果沒分嗎
一切種子識用途為何
細想一下再回答
簡單不必細想
反請問成就佛果後,
例如世尊就沒有了清淨四大種?!
如果沒有了
您說的應理。
一個是色
一個是有情
您如果說佛有清凈五蘊
那還能論
您避開一切種子識的定義
那就沒得聊
答:
阿陀那識
在佛,相續不斷起大用,但不會有結生。
在眾生,也是相續不斷,但相續結生。
怎說呢?
在佛,種子全清淨,無結生相續。
在眾生,種子淨、染故相續結生。
深密解脫經卷第一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諸種阿陀那, 能生於諸法,
我說水、鏡喻, 不為愚人說。」
經云:心佛眾生,等無差別。
==========
佛果位中還有種子起現行?
都自說有結生與不結生的差別在了,還說什麼三無差別的阿陀那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