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cyc320
文章: 2552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cyc320 »

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俱妙觀察智)。轉依是常。無取受性(俱平等性智、或大圓鏡智、或道種智、或涅槃智)。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

諸比丘!得定者不可思『我如實知見』。諸比丘!依於法,得定者如實知見。(異名觀行者)
諸比丘!如實知見者 不可思『我厭患』。諸比丘!依於法,如實知見者厭患。(厭患者)
諸比丘!厭患者 不可思『我離貪』。諸比丘!依於法,厭患者離貪。(俱妙觀察智)
諸比丘!離貪者,不可思:『我現證解脫智見』。諸比丘!依於法,離貪者現證解脫智見。(俱平等性智)
二諸比丘!如是,離貪者以解脫智見為義,以解脫智見為功德;厭患者以離貪為義,以離貪為功德;如實智見者以厭患為義,以厭患為功德;定者以如實智見為義,以如實智見為功德。樂者以定為義,以定為功德;止者以樂為義,以樂為功德;喜者以止為義,以止為功德;歡悅者以喜為義,以喜為功德;不悔者以歡悅為義,以歡悅為功德;善戒者以不悔為義,以不悔為功德。諸比丘!如是,法生法,法圓滿法,自此岸導至彼岸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怪道1412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怪道1412 »

一相無相分第九 直了居士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現在我們來講《金剛經》第九分,一相無相分第九。

  一相無相,這個「一相」是代表什麼?代表實相,眾生一體的實相,所以叫一相。那麼這個「無相」就是說,如果你要證到實相,一定要無相,一定要怎麼樣?要 破「相」!眾生都是著相的,因為著相,被「相」所蓋住,所以不能夠明心見性,被幻境蓋住了。

  我們眾生,不是要修什麼,就是要離幻!把幻相破除以後,就明心見性了,就破掉無明了,就可以開悟了,就可以了脫輪迴了!因為著相,所以不能開悟。

  那麼這一分也交代眾生,要離相、破相。這個破相是非常重要!現在人修行,如果不能夠認清要破相,一直在著相,在「相」裡面一直要怎麼修、怎麼做,做到最後還是白忙一場啊,還是不究竟,還是不能證悟。所以我們現在人一定要覺醒,破相離相之法才是究竟!

  我們看經文。

  這裡講「須陀洹」,稱為是入流。那麼,什麼是「入流」?就是已經證到果位,不管這個果位是初果、還是究竟果,那麼已經入了聖位的人,稱為入流。

  那麼入流的人,不會污染什麼?不會污染色、聲、香、味、觸、法,不管是六根的哪一根都不污染了!而無所入,就是不會入到裡面去污染,一入就流掉。

  一般我們耳根也好、眼根也好,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個「六根」,通常眾生都污染的,一看見,污染!一聽到,污染!這個六根一旦污染,要見性就是比登天還困難了,因為什麼?著相!被這個「相」所覆蓋,就不能開悟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瞭,這個「六根」要把它解決掉!要破掉六根的執著性,整個六根的污染性要破除,才能夠入流,入了須陀洹這個聖位。

  那麼一般人,為什麼會執著六根、六塵、六識?

  有些人說:「眼見為憑,我看見了,我聽到了,我怎麼不執著!我要怎麼做才不執著?」

  那麼,有一個能夠讓你不會執著,看清楚!就是怎麼樣?參禪!參禪以後,你的智慧大開,你的大智慧一旦開啟以後,你就可以明明瞭瞭的觀察到,它的源頭從哪裡來,為什麼我們會執著,這個六根的污染性從哪裡起,你就觀察到了!一觀察到以後,就把它解決掉了!這個六根的污染性就被你解決掉了。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去觀察到的話,你要除去六根的污染性,的確是困難,所以為什麼要參禪就是這個道理!你不參禪的話,你光看經典,以為:「啊!我明瞭了,我懂了。」還是輪迴!沒有用的。一定要參禪,參破它!智慧大開!《金剛經》一看就懂,而且你也很快能夠實證。所以這個「六根」,我們一定要觀察到,它是怎麼作用的,它從哪裡來,執著性從哪裡起,一觀察到,就有辦法把它破除了,欸,知道很困難!但是參破以後,你要除去它就容易了。

http://dream-wakeup.blogspot.com/2013/1 ... _4803.html

////
空手(手不異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把鋤頭,橋(相)流,水(性)不流?!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次草 »

橋指一切方便法門
從有為法體驗無為法
水就是世間相
凡人看世間相
執有,生住異滅
卻是法爾如是
世間相常住
涅槃有三門
空,無相,無願
世間即是涅槃
涅槃即是世間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31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有學者認為,須深經裡面提到的慧解脫比丘,證悟的稱作(電光三昧),又或有某些研究南傳學者認為以(電光三昧)修慧解脫之比丘,不重視進修四禪定!!
我認為這種說法,對也不對。
所謂電光三昧,應該是形容初發心菩薩證悟真如當下,如電光石火般一閃即逝!!此時菩薩所品嚐的(般若)也是驚鴻一瞥!!
可是,隨著初住地菩薩修習定力之加強,由禪定所發起之般若,也就越趨穩定。
其實,禪定(忍)主要就是進入一法不染而證真如空性(根本智)。
真如,雖一法不染,卻有靈知,此靈知緣於法性便會形成般若(靈知心)!!而禪定越深入法性(色界)細微的境界,此修佛者於現法,真如靈知心呈現之般若也越是玄妙難測,這種修佛之過程即是所謂的依智慧到彼岸(般若波羅蜜多)。
顯然,此大乘般若波羅蜜多,也是講究禪定之深入,所以,南傳小乘學者認為須深經慧解脫比丘不重視修禪定,故沒有所謂一禪乃至四禪,這種對慧解脫(般若波羅蜜多)觀念是完全不懂大乘佛法的錯誤知見!!
須深經強調的慧解脫,是主張禪定(真如)與智慧(法性)並修,並藉此定慧等持(止觀雙運)而能確實深入不思議佛法之境界實證。大乘第八不動地菩薩,已經完成最上品之滅盡定(究竟涅槃)就是依止定慧等持(般若波羅蜜多)而獲得的最究竟清淨,一法不染一法不生,第九次第之滅盡定(一真如心)(究竟涅槃)。

應該意圖經增支部10集2經
比丘們!持戒者、戒具足者不應該意圖:『令我的不後悔生起。』比丘們!持戒者、戒具足者生起不後悔,這是法性
比丘們!不後悔者不應該意圖:『令我的欣悅生起。』比丘們!不後悔者生起欣悅,這是法性
比丘們!欣悅者不應該意圖:『令我的喜生起。』比丘們!欣悅者生起喜,這是法性
比丘們!喜者不應該意圖:『令我的身變得寧靜。』比丘們!喜者的身變得寧靜,這是法性
比丘們!身寧靜者不應該意圖:『令我感受樂。』比丘們!身寧靜者感受樂,這是法性
比丘們!有樂者不應該意圖:『令我的心入定。』比丘們!有樂者入定,這是法性
比丘們!得定者不應該意圖:『令我如實知見。』比丘們!得定者如實知見,這是法性
比丘們!如實知見者不應該意圖:『令我厭、離染。』比丘們!如實知見者厭、離染,這是法性
比丘們!厭者、離染者不應該意圖:『令我作證解脫智見。』比丘們!厭者、離染者作證解脫智見,這是法性
比丘們!像這樣,厭與離貪是為了解脫智見,解脫智見為其效益;如實智見是為了厭與離貪,厭與離貪為其效益;定是為了如實智見,如實智見為其效益;樂是為了定,定為其效益;寧靜是為了樂,樂為其效益;喜是為了寧靜,寧靜為其效益;欣悅是為了喜,喜為其效益;不後悔是為了欣悅,欣悅為其效益;善戒是為了不後悔,不後悔為其效益。比丘們!像這樣,為了從此岸走向彼岸而法使法潤澤;法使法完成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31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大乘般若波羅蜜多,也是講究禪定之深入,所以,南傳小乘學者認為須深經慧解脫比丘不重視修禪定,故沒有所謂一禪乃至四禪,這種對慧解脫(般若波羅蜜多)觀念是完全不懂大乘佛法的錯誤知見!!
須深經強調的慧解脫,是主張禪定(真如)與智慧(法性)並修,並藉此定慧等持而能確實深入不思議佛法之境界實證。大乘第八不動地菩薩,已經完成最上品之滅盡定(究竟涅槃)就是依止定慧等持(般若波羅蜜多)而獲得的最究竟清淨,一法不染一法不生第九次第之滅盡定(一真如心)(究竟涅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八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復次,舍利子!
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得四靜慮及四無量、四無色定,於九等至次第超越,順逆入出自在遊戲,非諸聲聞、獨覺等境。
是菩薩摩訶薩有時入初靜慮,
從第初靜慮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第二靜慮,
從第二靜慮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第三靜慮,
從第三靜慮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第四靜慮,
從第四靜慮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空無邊處定,
從空無邊處定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識無邊處定,
從識無邊處定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無所有處定,
從無所有處定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非想非非想處定,
從非想非非想處定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初靜慮。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於諸等至方便善巧,次第超越自在遊戲,然於其中無染無著。

以上就是講有關大乘般若波羅蜜多(慧解脫)的實修實證!!都已經深入第九次第滅盡定了!!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次草 »

以上就是講有關大乘般若波羅蜜多(慧解脫)的實修實證!!都已經深入第九次第滅盡定了!!

===
須深經中那些比丘是大乘行者
原來當時只有在旁偷聽的老楊是大乘行者
哇哇哇哇哇哇
佛陀問須深的話
就那一句
幾十年轉不出來
用自己的自解扭曲經義
還自稱佛學家
因果因果
怪道1412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怪道1412 »

五蘊(Khandha)

  巴利文中的五蘊(khandha),也可以譯為聚集,這是因為從表面上看起來是密集的一團。然而,經過細密的觀察,我們發現它們其實是由許多事物組成的,我們不應就此打住。再進一步觀察,發現它們有互為因緣條件的特質,生起滅去如水流和能量的流動。這是真理被遮蔽的關鍵因素,因為我們保護自我的潛在依附感攫取它們,當做不變的一團,這樣生生世世輪迴。因此,五蘊的教法有助於打破永存之實體的虛妄概念。

  以上所說的密集包括:

  1.相續密集──觀無常中見到不連續性,便可打破它
  2.組合密集──清楚見到現象中不同的自性和特質,便可打破它
  3.作用密集──清楚見到看、聽等作用確實是由不同的現象和過程所構成的,便可打破它
  4.所緣密集──見到心和心所如何一剎那一剎那領受所緣,如何剎那剎那生滅,便可打破它


  身念處是處理對色身的離執,在前面的章節已經說明過了。有一件特別的事在前面尚未說明,即身厭想,包括身不淨觀和觀墓塚屍體。這些方法尤其適合慾望強烈的根性。一旦培育了強大專注的離執,不但能除去感官欲貪的蓋障,也有助於克服一些對自我的認同。這是發展觀智之前必要的步驟。

  另一個形式是四界差別觀(或稱為界分別,P4)。這是讓我們更密切觀察四大的特相,因此易於見到三共相。

  其他的,出入息禪修對掉舉有強大的平靜效果,修行正知會使我們在一切活動中生起智慧。

  只要我們視身體為色法,生起又滅去,我們便可獲得對實相的三共相的智慧。

  於是,四界差別觀打破對實體的妄想。

  身厭想打破美的妄想。

  身分想打破一團堅實的妄想。

  無常想、苦想和無我想可以打破認同過程,並有助於了悟一切現象背後的實相。

////
南傳的教法,節錄自大懺法師以前貼文,關於共相(無常.苦.無我),法性所攝?!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31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怪道1412 寫: 週五 12月 16, 2022 10:33 am ////
南傳的教法,節錄自大懺法師貼文,關於共相(無常.苦.無我),法性所攝?!
善哉,善哉~~~
自相、共相,還是要從(法)來講才會清楚,才能入理!!
而,(法),又該如何去做理解呢!?又要如何在佛法實修上給予掌握呢!?

應該意圖經增支部10集2經
比丘們!持戒者、戒具足者不應該意圖:『令我的不後悔生起。』比丘們!持戒者、戒具足者生起不後悔,這是法性
比丘們!不後悔者不應該意圖:『令我的欣悅生起。』比丘們!不後悔者生起欣悅,這是法性
比丘們!欣悅者不應該意圖:『令我的喜生起。』比丘們!欣悅者生起喜,這是法性
比丘們!喜者不應該意圖:『令我的身變得寧靜。』比丘們!喜者的身變得寧靜,這是法性
比丘們!身寧靜者不應該意圖:『令我感受樂。』比丘們!身寧靜者感受樂,這是法性
比丘們!有樂者不應該意圖:『令我的心入定。』比丘們!有樂者入定,這是法性
比丘們!得定者不應該意圖:『令我如實知見。』比丘們!得定者如實知見,這是法性
比丘們!如實知見者不應該意圖:『令我厭、離染。』比丘們!如實知見者厭、離染,這是法性
比丘們!厭者、離染者不應該意圖:『令我作證解脫智見。』比丘們!厭者、離染者作證解脫智見,這是法性
比丘們!像這樣,厭與離貪是為了解脫智見,解脫智見為其效益;如實智見是為了厭與離貪,厭與離貪為其效益;定是為了如實智見,如實智見為其效益;樂是為了定,定為其效益;寧靜是為了樂,樂為其效益;喜是為了寧靜,寧靜為其效益;欣悅是為了喜,喜為其效益;不後悔是為了欣悅,欣悅為其效益;善戒是為了不後悔,不後悔為其效益。比丘們!像這樣,為了從此岸走向彼岸而法使法潤澤;法使法完成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31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雜阿含經》第749經
[0198b14] 如是我聞:
[0198b14]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98b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無明為前相,故生諸惡不善法。時,隨生無慚、無愧;無慚、無愧生已,隨生邪見;邪見生已,能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如是聖弟子得正解脫已,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198b25]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其實,法,就是種子義!!而修佛最終極佛果即是一切種智!!🙄🙄😇😇😇
若無明為前相,生諸惡不善法。
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
為了從此岸走向彼岸而法使法潤澤;法使法完成。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怪道1412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怪道1412 »

阿含聖典的解脫心法

第三章 界蘊處的作意-苦能軟堅
《雜阿含經》〈843經〉:「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說,流者謂八聖道;入流分者有四種,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謂: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
近行定(未到地定),欲界➠色界,世第一法(法隨法行),異生➠初果(須陀洹)
前言

佛法由於聖弟子逐漸減少,為了遷就眾生,為了讓佛法普及世間,佛法漸漸被打折扣,佛法的原汁漸漸被稀釋,變成一種果汁,最後變成一種沒有營養的糖水。在佛教史上,有簡略的兩種分法,有所謂五百年正法時期,五百年像法時期,五百年末法時期。所謂像法時期,就是很像佛法,但不是佛法;所謂末法時期,就是要聽正法變得非常困難。

我們之所以提倡原始佛法,是希望佛法的原汁可以在世間重現。我們可以根據阿含經,透過自己的修行來重新認識。原始佛法到底是什麼?什麼是「世間」?什麼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什麼是「出世間」?什麼是「離苦得樂」?什麼是「趨樂避苦」?為什麼一切問題要從「苦」說起?很多人認為世間是苦樂參半,但在修行者的觀點,這個世間只是苦而已。

苦到底是什麼?不是佛教或原始佛教的修行者,很困難認識苦,一聽到苦就害怕,感覺我學佛是為了解脫,為了沒有苦,而原始佛教何以要說苦?其實若能瞭解苦,我們就更容易面對,更容易承擔。當我們能夠承擔眾生苦的時候,我們看到自己的苦根本微不足道,那種一輕一重非常分明,這就是能夠認識苦,面對苦、承擔苦、體驗苦的好處。這是趨樂避苦所無法體驗的。

界作意

如是當善分別種種界,有信、有戒﹙有為有守﹚、有慚愧、有出離界、不瞋界、不害界。

要厭離瞋界、害界、欲界、不信、不持戒、無慚愧。「緣界故生,非不界」。

「界」又決定於明觸,明觸又決定於根本作意,根本作意又決定於無時不見苦,無時不見苦又決定於有生﹙集﹚即有滅。善觀生滅即是善觀無常。

地在動,水在流,火在燒,風在吹,空在收縮膨脹,識在分別取角﹙此又展現為十一種隨相:過去、現在、未來、內、外、遠、近、粗、細、勝、劣,又稱十一種取角的顛倒取相,指岔開根本作意的妄想思量﹚。

眾生常與界聚,與界和合。行不善心時與不善界聚;善心時與善界聚。勝心、鄙心亦如是。常會,故常生;相離,生則斷。聖賢不懈怠,安住於遠離,殷勤精進禪,超度生死流。

心惱故眾生惱﹙染﹚,心淨故眾生淨。彼畜生心思種種,故色種種。

界與界聚

這個「界」很有意思,它和戒律的戒同音,它有「戒」的意思,有「物以類聚」的意思。

(中略)

界分別觀

正慧如實觀六界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厭離六界,心離六界貪。

修如地,地不擇淨不淨而受,不惱、不恥、不避。

修如水,水不擇淨不淨而洗,不惱、不恥、不避。

修如火,火不擇淨不淨而燒,不惱、不恥、不避。

修如風,風不擇淨不淨而吹,不惱、不恥、不避。

修如空,空不定在何處,靈活無礙。

修淨識,依風﹙出入息﹚生空,依空生淨識﹙正知﹚。不知所依,即依無明、貪愛,輪轉不止。

一種界作意是觀地、水、火、風、空、識六界俱無分別,它不是「你的」,不是「我的」,都是無我、無我所,它不取人相、我相。去作意這種無分別心。

觀想心像大地那麼堅定,學習地的精神,無所不承載,能滋養萬物,又能承擔一切眾生的苦難。畏縮、不勇敢的人,要常常作意、觀想地的負重、有擔當。

觀想心像水那麼靈活、有彈性、無所不洗。死板的人要以水為榜樣,不要說我就是這種人,我講話就是這個樣子,我的個性就是這樣,不肯改。要改變個性,就要作意水。常常作意,觀想水沒有固定的形狀,非常靈活有彈性,隨順中有大勢力。

觀想心像火那麼溫暖,像太陽一樣能產生能源,無所不燒。常常作意觀想太陽,能夠給人溫暖。

觀想心像風一般,無所不吹。風和水一樣非常靈活,可以調節四大的過猶不及,產生和諧。風能生空,常常作意觀想風,能擴展心靈的空間。

觀想心如虛空,無疆界。容易憂鬱的人,要常常作意觀想空。

依風生空、依空生淨識,指的就是一個修行者,他可以隨時在一個呼吸裡,得到喜樂和寂靜。觀察呼吸有什麼好處?它會讓我們的心量空間擴大。我們覺得身體很粗重,其實身體是地、水、火、風所成,其中有七成以上都是水,但,為什麼我們不覺得身體很柔軟、很輕鬆?我們觀呼吸,即是觀想自己是風,有風空間就廣大。一直觀呼吸,看所有的東西就像風,好像看氣象,我們就能在任何境界騰雲駕霧,在任何境界都取一個風的相、空的相,整個世界就很寬廣。


另一種界作意,開始作意根據「識」。識是種子,與界接觸,就形成壓力和引力。種子好像宇宙最初的形成,開始往外擴張,就形成空。空以後形成風,風形成氣壓會形成火。火與各種界的結合,好像火山岩一樣,火山爆發形成水、形成地。

一開始作意是透過識,把地變成流體。比如生起不舒服的感受,或身體有病痛的時候,去觀察我們的身體,即是觀察地。去觀察痛是圓?是扁?體積有多大?面積有多大?邊界在那裡?幾公分深?幾公分寬?是刺痛?陣痛?還是酸痛?觀察出它的形態、性質,即是觀察出它的地。很用心很注意去觀察時,地的形狀會變化,就是說它的密度會開始變化,開始由地變水,變成流體。地的密度是水的一三○○倍,等於說水比地鬆一三○○倍,也就是由局部開始擴散。

你看一個病痛,看一個苦受,一開始你覺得苦受很實在,好像它很堅固、很實在,那是地的感覺。你一直去看它,看破它的實在感,就看到水。不管是生理的痛還是心理的苦,都可以這樣看。你把它看得越具體的時候,痛感、苦受的感覺開始擴散,變成水。事實上,我們的身體有70%的水,但我們都覺得身體硬繃繃的。如果我們去注意觀察,皮膚會開始覺得麻麻的,開始有流動的感覺,水的感覺就生出來,波浪的感覺、雲霧的感覺生出來,這就是水了,由地變水,地與水不再有界限。

由地變成水,變成一種流動的感覺以後,開始由局部擴散到全部,我們的體溫開始變化,開始作調整,該涼的涼,該熱的熱,全身體溫開始調和而感到清涼,這就是火的作意。我們人很需要這樣的體溫。這種體溫出來以後,風就開始形成了,氣候就開始變好,氣候若好,風就流動得很順暢,吸氣、吐氣感覺無內無外、內外無分別,這種無分別的感覺出來,空的作意就出來了。

空的作意出來以後,我們的心開始拓展,感到心量廣大、虛空無量。心量廣大以後,心能接受苦的力量就增強起來。身、心的緊、迫、痛、苦受,由局部往全身擴散,然後擴散到身體之外,到虛空裡面,然後苦受消失。

我們在這樣的界作意裡看到,六界只是不斷積聚而生、變異而滅的眾生,無時無刻不在生死、新陳代謝,無時無刻不在呼吸、換氣,無時無刻不在燃燒、氧化,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地、水、火、風、空、識的變化,脆弱得隨時可能中毒、感染、發病而痛、而死。

我們看見身、心的苦受,它不是一個固定不動的東西。苦受是起起落落,是生生滅滅。它不是不變,它不是很實在。這就是無常,就是苦,就是無我。我們看到無常、苦、無我,是很具體的,不是一種概念,這就是一種界作意。

還有一種界作意:平時去看我們最愛吃的東西,若覺得硬的、口味重的、山珍海味最好吃,或是身體需要去做按摩才覺得舒服,這樣身體會較粗重。若覺得游泳比按摩舒服,身體會比較輕一些。再來是火界:若覺得溫暖的天氣最好,或冬日去晒太陽就覺得很舒服,有人遮住了你的陽光,你會說拜託拜託請旁邊一點,覺得晒個太陽就很好,這樣身體會更輕。然後是風界:懂得欣賞風界、懂得品味呼吸,就能夠感受風、感受呼吸的進出是一種按摩和推拿,這樣的人身心就很輕。再來是空,就是空調:這個空調更輕,任何一切都有空可以調整,身心非常輕。

識呢?識代表清淨:識若清淨則心靜自然涼,這是更好的境界。這樣的界作意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現在在什麼界裡面。提醒我們,若身體很粗重,可能是欲望太多。欲望多,身心就會粗重。這也是一種界作意的方法。

蘊作意

觀色如聚沬,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焰,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

誰在不安焦慮?五蘊中的那一蘊?識蘊加上色蘊加上受蘊加上想蘊加上行蘊?或其中三個蘊?任何一蘊壞了,還有誰在不安焦慮?

每一蘊都是無常,五蘊和合也是無常。一個無常的五蘊如何能預測與控制另一個無常的五蘊?誰在恐懼?沒有五蘊﹙業力所成﹚那有「我的」恐懼?五蘊是無常變異,不能自在,那裡有能預測、能控制、能恐懼、能不安、能焦慮的我?

誰在受苦?誰在受樂?只有業力所成的五蘊。你怎麼知道?因為有「心」、有「覺」!誰的心?誰的覺?心或覺沒有誰的,也不屬於誰。

只是「心」、只是「覺」,一點也不需要「我在」覺。如同証果的現象,有証果,但沒有「我」証果。只是五蘊不取、捨離。不取身見、不取戒禁取、淨信佛、法、僧、戒﹙指修持﹚、不取貪、不取瞋、不取我慢。

色蘊作意

五蘊中每一蘊﹙不只是識蘊﹚都有貪瞋痴的累積,好惡積習的囤積。

色蘊指地、水、火、風、空等,六界即是色蘊加上識界。蘊強調囤積苦,界強調分別內外、節制進出,如:識界講染淨、空界講距離與平衡、風界講交換?。

這個色身,眾生雜處,此消彼長的寄居,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各有各的功能,沒有誰聽命於誰。只是殊勝因緣,有緣一場,大家聚在一塊,為成就涅槃無上功德,超度苦海無邊。赤裸裸如是,穿衣如是,醒夢亦如是。

「觀色如聚沫」:這個色身,就像恒河由高處沖擊到大石頭,所形成的很多泡沫聚合在一起。這個色身就是很多眾生的合和,就叫聚沫,同時在強調,這個色身是不堅實的。我們用界作意去看。你若把它看得很堅實,就會以為它是地所成,而不是水、不是火、不是風。你去看地、水、火、風、空、識的變化,就會看到它的不實在,如聚沫一般,它是種經不起壓縮的,很容易動搖、很危脆的東西,而且沒有辦法要它這樣、要它那樣。因為它是眾生的合和,沒有一個「我」可以指揮。頭髮在生長,指甲在生長、皮膚在新陳代謝?它們都是眾生,並不聽我們指揮。從頭到腳,這個色身住了無量眾生,大家一起共生。每一個細胞都是眾生。癌細胞不斷的膨脹,它不知道我們死,它也會跟著死。大小腸需要細菌來製造維他命K,人類缺少這些細菌就不能生存,許多細菌和我們共生,但是卻不聽我們指揮。

不只是外來物,即使五藏六腑,也各有他的要與不要,他們都是眾生。眼、耳、鼻、舌?也是眾生,也各有他的要與不要。我們不要把它看成是一個色身,而要看成是無量的眾生,我們對這個色身的感覺就會不一樣。

每一個眾生都依六界而存在,所有六界互相依賴,不斷變化,卻不可控制。所以,我們說它「無我」。「我」在佛教的定義有「自在」、「不變」的意思。我們不能要它這樣,要它那樣,要它體溫高就高,要它體溫低就低,就不能定義為「我」。

其實,這個色身就是眾生、就是世間,不是你的,不是我的。這個色身,只是一個花園啊!而你只是一個園丁。花園裡有地、水、火、風,你都要照顧好,還要有空調,空調不良就會汙染、不清淨,園丁也會不舒服。我們對待色身,就像一個園丁在照顧花園一樣。花園不是你的,不是我的,它是沒有「人」的。色身就是眾生,就是世間,去體會那種感覺,去感覺它的不實在,無常病變,以及種種的苦。

這種相依的感覺很強的話,那種生死矛盾的感覺就會更強。眾生與眾生之間非吃不可,眾生就是一個食物鏈:老虎吃羚羊,老鷹吃小鳥,大魚吃小魚。你不能責怪老虎,認同羚羊;不能責怪老鷹,認同小鳥。他們不吃就不能生存。人類也是一樣,非吃不可。而有吃就有殺,有吃就有苦,不論你是吃素或吃葷。

這個世間苦難處處,沒有一種世間成就,堪稱滿足。只要不能少苦、離苦,不能減少世間苦難,就感到極不實在。「無我」就是對世間任何成就,絲毫無法認同的不實在感。

色是無常、苦迫、不斷變異,一點也不實在。裡裡外外的眾生有的相生,有的相剋。只要有認同,就有是非,你不能說細菌不對。這樣的眾生相食以雜生,一點也不實在。受、想、行﹙衝動﹚、識﹙分別﹚亦復如是。

看到「無我」,就是看到「不實在」、「沒是非」、「無人我對待」。都是眾生,各是其是,各非其非。我們如此正知作意後,回到呼吸。回到呼吸才能平靜,能平靜才能重新面對﹙接受﹚無常、苦、無我。才能悲心無量﹙無量指不再計較,無可度量,進而心量廣大無際﹚,才能見到離苦才是樂,才能見到只要內心不寂靜,就不可能靠「愛欲的追求與得到」來滿足自我的實在感,來消除對輪迴﹙生老病死、愛別離、厭憎會、求不得、五蘊取執﹚的恐懼感。

...

開示與問答

學生問:身無法離境,又很苦,要如何去擁抱苦海?去擁抱苦海,苦也無法減少。

導師答:苦海到底是什麼?注意去看!你覺得苦海很實在,那個密度很高,你注意去看,就會看到它開始變化。苦海的密度就鬆掉,你就看到它的不實在,看到它的空。

你覺得它不空,是因為你去抓,以為是「我的」境界。你沒有看到,「所有的境界,都是眾生的境界」。你沒有看到什麼叫做心。我們的心是我們對世間的解釋;是眾生境界的合流;眾生境界取相的合流,叫做心。這很重要!你若知道這個心,你對世間的看法就都不同了。

我們對世間若無解釋,就無心。我們對世間若無取相就無心。世間只有一種人可以說無心,就是佛和阿羅漢。叫無心,叫似心非心。

要到此境界,必須先看到什麼是心?我們的心就是對眾生境界取相的合流相續。它有續,這個續也是似續非續,好像有續,實際無續。好像看卡通影片,一秒鐘有24個鏡頭,好像點一枝香畫圓就出現一個光圈,其實,看到的影相,都是速度造成的。時間也是這樣。

我們看到的時間是速度,佛教看到的時間是空間。修行人看時間不是速度,世間人看時間就是速度,會跑的東西,所以世間人會著急。修行人不會著急,因為他看時間是空間,有空間就有時間,沒有空間,就沒有時間,時間是從空間變出來的。你如果看不到這種奧妙的關係,你就不瞭解什麼叫時間?什麼叫空間?你也不瞭解什麼叫心?你不知道什麼叫「心」,你就沒辦法「無心」,你不知道什麼叫「相」,你就沒辦法「無相」。

我們遇到境界,覺得很苦,在逆境中無法擁抱苦海,因為,你無法完全接受。若完全接受,你就知道、心為什麼苦。你將眾生的境界,當做是「我的」境界。若不是「你的」,「你的」苦在那裡?你若看到,那是眾生的境界,是眾生在受苦,我苦是因為,我也是眾生,所以也跟著受苦。

看出那是眾生的境界,而且這境界也不過是一面鏡子而已。境界讓我們照見自己的心是怎樣在取相?取我相、人相、顛倒相。顛倒相就是世間本來就是苦,但你不接受世間是苦。接受世間是苦的意思是:世間有人比你更苦。你若真的接受世間是苦,你所遇到的境界,真的是世間最苦的嗎?真的嗎?你看過世間最苦的是什麼嗎?你的心量裡有沒有世間最苦的東西?我們的心量,若真正有去承擔世間最大的苦,我們所遇到的苦,就都微不足道,真的微不足道。我們所遇到的境界,都還不夠壞,都可以更壞,我們應該感謝。遇到任何逆境,都能感謝它沒有更壞,這是我們對境界的態度。

你的心有沒有這種心量?你的心有沒有這種承擔?你的心真的在承擔這個境界時,就是承擔眾生苦難的境界,你這種承擔,就是迴向給眾生,迴向給全世間。你可以承擔,表示你可以慈悲喜捨,你的慈悲喜捨迴向給所有的法界,這是不得了的境界。

境界是河川,心就是海。眾生的一苦一樂,只要我們能感覺到,都變成我們的夢,變成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就是我們對世界的想法。你覺得世間是什麼,你的世間就是什麼,你知道多少,你的世間就是多少。世間不是住在你的外面,世間是住在你的裡面,外面沒有世間。世間是你的心所想,你的心無想,就無世間。

不要以為苦難是「你的」,你的苦難就是世間的苦難,世間若無苦難,你就沒有苦難;世間若是淨土,你就沒有苦難。苦難不是你的,不是我的,苦難是世間。因為世間有苦難,你才有苦難;因為你有苦難,所以,你要去承擔,我要去承擔,我們要一起來承擔。這就是我們的界作意。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