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之法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南傳之法

文章 寂照世間 »

【《心的「四聖諦」》
隆波帕默尊者

學法與修行,要頻繁地訓練覺性。一定要能夠把修行真正運用到現實生活里。假如僅僅只是在參加禪修營以及禮佛和念經的時候很厲害,這樣的「技藝」就太過羸弱了。

我們一定要讓修行與現實生活能夠水乳交融,無論行、住、坐、臥,都要帶有覺性,除了需要用思維去工作以及熟睡這兩個時段之外。

需要用思維去工作或睡著的時段是無法修行的,其餘的時間則全都可以用來修行。因此,我們要努力頻繁地覺知自己,行、住、坐、臥、吃、喝、做、說、想,都要帶著覺性。

當身體在行、住、坐、臥、吃、喝、做、說的時候,我們都要不斷地覺知;如果心開始想——有時想到好的,有時想到壞的,有時想了之後有快樂,有時想了之後有痛苦,有時想了之後會有貪、瞋、痴或善心生起,這一切我們都要有覺性地去知道。想了之後,生起了苦、樂,要知道;生起了善、惡,也要知道。

跟隨隆波學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修行。如果以武術來類比,這是「笑傲武林」的絕頂功夫,因為它完全融進了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每向前邁一步,都是在發展覺性。坐著,是在發展覺性;躺著,也帶有覺性。除非在要睡著時,才可以慢慢松開覺知,讓心放鬆開來,那樣很快就會睡著。如果覺性太強,會睡不著——但也用不著為此驚慌。

因此,要在日常生活之中修行——行.住.坐.臥,吃.喝.做.說,都要有覺性;心在想,也要有覺性。
我們的心總是在變化,當眼睛看見物體、耳朵聽到聲音、鼻子聞到氣味、舌頭嘗到味道、身體有接觸、心跑去想了,心都會有變化。比如,當我們的眼睛看見色、看到美女,心就生起貪欲、生起喜歡的感覺,於是心就會變化,那是由於接觸到眼.耳.鼻.舌.身.心的所緣所致。接觸到心方面的所緣,是指「心去想」。想到這件事會快樂,想到那件事會痛苦,想到其他事會生起貪、瞋、痴。
((眼的所緣是色;耳鼻舌身的所緣是〈聲香味觸〉;心的所緣是法,即心去想))

我們要有覺性不斷地緊隨著去知道身心的變化,這稱為「在日常生活之中修行」。】
((來源於釋大懺法師))

【日常生活中,不論行住坐臥,或吃喝做說時,都要有修行,都要有覺性。】

不喝酒戒:包含不貪.不嗔.不邪見。
邪見就是迷失,不邪見就是正見,正見就是覺性.覺知
此處的覺性與覺知,是相同的。

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有修行.覺性。
生起了善念.樂受,要有覺性,要有覺知,也就是要知道。
生起了惡念.苦受,要有覺性.覺知.知道.了解。

心感覺到快樂就是樂受,也就是已經生起了樂。
心感覺到痛苦就是苦受,也就是已經生起了苦。
要知道了解身心種種的情況。

【1981年,隆波看到一本介紹佛牌的書,在書的尾頁剛好有半頁的空白處,上面寫著一段法語:
1.心往外送,是集(苦因);
2.心往外送的結果,是苦;
3.心清楚地照見心,是道;
4.心清楚照見心的結果,是滅。

另外,心的自然特性是必然往外送。
1.心往外送,以後動蕩起伏,是集(苦因);
2.心往外送,以後隨著境界動蕩起伏的結果,是苦;
3.心往外送,以後沒有動蕩起伏、有覺性在,是道;
4.心往外送,以後沒有動蕩起伏、有覺性在的結果,是滅。

所有的阿羅漢:
都擁有不往外送,也不動蕩起伏的心,擁有圓滿的覺性作為心的家,從此徹見四聖諦。】

【心就有了三種:
1.是迷失的心
2.是知道迷失的心
3.是怕心再次迷失而壓制。
我們會看到這三種狀態:1.迷失,2.知道,3.緊盯。能這樣看到,才稱有“覺性”。
《36.生活中遇見問題,就會看到修行的好處。》 2020.0213】

人時常都心往外送,而沒有覺性,沒有覺知,沒有清醒的了解。
1.心往外送,著境生心,面對惡.善而起苦受.樂受,隆波帕默尊者稱作迷失。
2.知道心往外送,稱為覺性.覺知.不邪見。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南傳之法

文章 寂照世間 »

【觀心三原則:
1. 心念生起再觀:
觀之前別想要觀,在感覺生起了才緊隨著知道。

2. 成為觀察者:
觀之時,遠遠的觀,無得無失.局外人的方式觀

3. 觀之後,別干預:
而不是遇到快樂就想令之長久,碰到痛苦就想著讓它消失,如其本來的知道。
隨後會看見苦.樂.好.壞,全都生了就會滅。

僅僅只需要看見如此的實相而已。
= 隆波帕默尊者=
--釋大懺法師提供--】


在日常生活之中,都要有修行,都要有覺性。
在有念時要有覺性.覺知。
在無念時要有覺性.覺知。

但在覺知無念的時候,不可以反而令其生心動念;因此帕默尊者
才說,『觀之前別想要觀,在感覺生起了才緊隨著知道。』

這是因為,在本來無念時,心如果執著於想要觀,反而會令無念
的狀況而轉為生心動念的狀況。所以才特別的提醒。

有時文字不容易表達,所以,需要更深入的仔細觀察。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南傳之法

文章 寂照世間 »

釋大懺 寫: 週日 8月 22, 2021 11:03 am 圖檔
修行建議表 釋大懺法師  2019.1226

第一階段:
修行得福,是慧的基礎
    ↓ ↓ ↓
第二階段:
①身念處為輔:正念.正知.精進三心,保持當下
②受念處為輔:觀受是苦,苦知苦.樂知樂
③心念處為主:心中立.心安住,不打壓(不緊).不放縱(不鬆).見只是見.知只是知
    ↓ ↓ ↓
第三階段:
④法念處為目標:觀法是苦,是無常,是無自主性(無我)
    ↓ ↓ ↓
第四階段:
涅槃成功:息滅貪嗔癡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南傳之法

文章 Viirya »

南傳之法
保持原風
依教奉行
老實修行
衷心佩服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南傳之法

文章 寂照世間 »

【3. 觀之後,別干預:
而不是遇到快樂就想令之長久,碰到痛苦就想著讓它消失,如其本來的知道。
隨後會看見苦.樂.好.壞,全都生了就會滅。

僅僅只需要看見如此的實相而已。
= 隆波帕默尊者=】

這已經不是屬於苦集滅道法
而是屬於十二因緣

苦集滅道,是有病治病。
但是這裏卻是
了解了知到一切諸法都是無常,都會生滅改變,都是生了就會滅。
而面對了解而接受這個事實,然後,就不會再欲求快樂永遠常在。
因為,那是不可能的事。

只需要看清楚前因後果,就可以了。
了解前因後果,於是,智慧從中生起。
釋大懺
文章: 425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21, 2021 2:28 pm

Re: 南傳之法

文章 釋大懺 »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南傳之法

文章 寂照世間 »

釋大懺 寫: 週日 8月 29, 2021 9:03 am 隆波帕默尊者全集

http://dhamma123.web.fc2.com/dhamma_1/all.htm
感謝大懺法師的用心整理分享
阿彌陀佛
釋大懺
文章: 425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21, 2021 2:28 pm

Re: 南傳之法

文章 釋大懺 »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南傳之法

文章 寂照世間 »

【201《生活中遇到問題,就會看到修行的好處 》
隆波帕默尊者

“好”的結果是快樂,“壞”的結果則是痛苦。
在三法印的面前是平等的,意思是:好與壞同樣是無常的,苦的,無法被掌控的。

如此不斷地觀察,心終將保持中立,一旦保持中立,心就不會再掙扎,將會
“就只是知道,就只是看到”。

如果福德波羅蜜足夠,心就會集中而進入安止定,它是自行集中的,
並不是我們把它集中(起來)的,心在一剎那間自行集中,
一旦集中,就會在內部開發智慧,但這依然是世間的智慧。

在內部 開發兩三個剎那的智慧後,
如果福德波羅蜜圓滿,心就會放下名法和色法,

逆流而上去尋找知元素, 可不是知者的心啊!

這裡不再是知者的心,而是返尋知元素。
知者的心,我們已經擁有了,只是知元 素仍被掩藏,被漏煩惱所包裹。

我們的智見(也)尚未犀利到足以(能夠)穿透進去。
在證悟初果、生起須陀洹道時,心會逆流抵達知元素,

包裹著知元素的“殼”將會(徹底)裂開,分崩 離析,
心於是會“看到”涅槃——空、純淨無染,
那是無以倫比的喜悅,隆布敦長老稱之為“心笑了”。

“心笑了”並不是指涅槃,而是指“看到”涅槃,
並品嚐到涅槃無窮無盡之快樂時的心。

未來的某一天, 我們會抵達這一點。】

知者的心→ 知元素

知者的心→ 見精.見性.知精.知性。
或者,見分→ 自證分

南北傳,果然是相通的。
到了後面,有些就一樣了,就都一樣了。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南傳之法

文章 Viirya »

“心笑了”並不是指涅槃,而是指“看到”涅槃,
並品嚐到涅槃無窮無盡之快樂時的心。

看來從未離開那份本俱的覺性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