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次,大慧!諸外道有四種涅槃。云何為四?謂:性自性非性涅槃、種種相性非性涅槃、自相自性非性覺涅槃、諸陰自共相相續流注斷涅槃。是名諸外道四種涅槃。非我所說法。大慧!我所說者,妄想識滅,名為涅槃。」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接下來,大慧!由於所有一切修行不如法的諸外道,他們根本沒有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佛性概念,所以他們所造作的種種立論,皆是屬於落入有無兩邊,落入心意識思維妄想的邪說邪見,根本無法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例如:有四種外道所造作的「涅槃境界」,這四種涅槃境界,都僅僅是外道意識妄想心下的產物,根本是不存在的。
(復次,大慧!諸外道有四種涅槃。)
大慧!諸外道所造作的四種涅槃是指什麼呢?其所指的即是:性自性非性涅槃、種種相性非性涅槃、自相自性非性覺涅槃、諸陰自共相相續流注斷涅槃等等四種。
(云何為四?謂:性自性非性涅槃、種種相性非性涅槃、自相自性非性覺涅槃、諸陰自共相相續流注斷涅槃。是名諸外道四種涅槃。)
大慧!外道所謂的這四種涅槃,皆是藉由他們的意識妄想心所創造出來的,根本是不存在的,所以外道所謂的這四種涅槃,並非是我(世尊)所說的涅槃。
(非我所說法。)
大慧!我(世尊)所說的涅槃是指什麼呢?修行人若能夠斷除所有的意識妄想、斷除分別一切有無之心,而不再受到外在境界的種種束縛,並且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解脫而得大自在,即謂之「涅槃」的境界。
(我所說者,妄想識滅,名為涅槃。)
注解:
由於所有一切修行不如法的諸外道,他們根本沒有世尊所親證的「佛性」概念,所以他們對於涅槃所期望的憧憬,以及對於涅槃所造作的種種立論,皆是屬於落入有無兩邊,落入心意識思維妄想的邪說邪見,根本是不正確的。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世尊所謂的成就涅槃,是建立在「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唯一條件之下,是建立在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之上,是建立在身體力行、勇猛精進、永不退轉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之下,而不是建立在外道心意識思維的妄想分別心之下。
佛性在境界中不可思議大功德力的「表現」,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種種「梵行」。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謂之與佛性相應,唯有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才能夠引領我們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為什麼實踐清淨的「梵行」,對我們眾生是如此地重要呢?
阿含經有云: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這一句經文即是充分說明了如欲成就如來智慧,其所需要的條件是什麼。
經文中的「梵行已立、所作已作」指的即是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並且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故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為什麼我們眾生要歷經百千萬劫、無數次的生死輪迴呢?為的就是要成就這個「因緣具足、功德圓滿」,所以我們的「成就」是建立在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梵行之下,所以並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就的。
因此我們眾生若能夠如實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而不做任何非份、有所得、貪婪的妄想,那麼自自然然就可以慢慢地遠離一切的執著、分別與妄想,若能夠遠離一切的執著、分別與妄想,那麼自然就不會再受到外在境界的種種束縛與誘惑,進而解脫而得大自在。
所以世尊所謂的「行如是因、得如是果」的修行過程,其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根本地斷除我們眾生貪婪的執念,並且引導我們走向正確的修行之路;不僅如此,還能夠避免我們落入外道所造作的種種涅槃邪說邪見。
因此所有一切修行人皆應當牢記阿含經裏面所提到的「梵行已立、所作已作」的成就條件,若能夠具備此不可思議的正知正見,那麼我們在修行路上,就永遠都不會迷失方向,並且可以藉此慢慢地擺脫我們的貪婪、分別與妄想。
世尊所謂的「涅槃境界」並不是指一個特定的地方,世尊所謂的涅槃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成就的諸佛菩薩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絕無迷惑、絕無障礙、絕無煩惱、絕無痛苦,解脫而得大自在。也就是經文中妄想識滅所要表達的意義。
上面經文中,列出外道的四種涅槃,而外道的涅槃,永遠離不開心意識思維的妄想,永遠也擺脫不了有、無兩邊,所以根本得不到真正的解脫與自在。
而世尊所謂的涅槃並不是建立在心意識思維的妄想之上,所以根本不會受到任何心意識思維妄想的束縛,也不會落入任何妄想、貪婪與分別的窠臼。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世尊所謂的「涅槃」是建立在回歸於「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一步一腳印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並且唯有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大成就者,才能夠真正到達涅槃的境界。
下面我們看一看諸外道所說的四種涅槃。
性自性非性涅槃:有性、有自性、有非性,看起來好像蠻有學問的樣子。
種種相性非性涅槃:這一個多了「種種」的描述,看起來比前面那一個複雜許多。
自相自性非性覺涅槃:這一個多了「覺」的描述,看起來好像「高級」很多。
諸陰自共相相續流注斷涅槃:這一個就厲害了,外道直接跟你說「流注斷」。外道所謂的「流注斷」即是等同外道的「斷滅見」。
在前面的經文中世尊有提到「流注生」。何謂流注生呢?
其所指的即是:我們眾生始生之阿賴耶識即謂之「流注生」。
有情眾生與無情眾生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阿賴耶識」的有無。
所有一切有情眾生的生死輪迴之旅,就是開始於這個「始生之阿賴耶識」(流注生)。
我們眾生的阿賴耶識,會在無數次的生死輪迴之中,不斷地「長養」,也就是前面經文所提到的「流注住」。
那麼我們眾生的阿賴耶識會不會消失呢?我們眾生的阿賴耶識永遠都不會消失,但是待得修行人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之時,可以「轉識成智」。
也就是說:轉阿賴耶識為無上智慧,也就是如來所含藏的無盡智慧。
為什麼我們眾生的阿賴耶識不會真的消失呢?如果我們的阿賴耶識會消失的話,那麼所有一切眾生的「生死輪迴」以及「因果業報」都將變得沒有意義,所以阿賴耶識並不會真的消失,但是可以轉識成智,也就是前面經文中所提到的「流注滅」。
但是前面經文中世尊所提到的「流注滅」與外道在這裏所說的「流注斷」,其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世尊在前面經文中所提到的「流注滅」是指「轉識成智」的意思,而並不是指阿賴耶識消失、毀滅。
如果阿賴耶識會真的消失的話,那麼即是等同外道的「斷滅見」,這個問題世尊在前面的經文中有提到。
然而修行不如法的外道在這裏所提到的「流注斷」則是指阿賴耶識完全消失的意思,因為外道認為唯有阿賴耶識完全消失,才能夠真正地到達涅槃的境界,也就是外道所謂的「流注斷涅槃」。
但是諸外道所謂的「流注斷涅槃」,這只是他們意識妄想心下的產物,根本是不正確的。
為什麼不正確呢?因為他們違反了「因緣和合」以及「因果業報」的基本原則,所以外道所說的「流注斷涅槃」是不正確的邪說邪見。
外道所造作的這四種涅槃,皆是屬於心意識思維妄想下的產物,都是屬於落入有、無兩邊的邪說邪見,所以根本得不到真正的解脫與自在。為什麼呢?
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修行不如法的諸外道根本沒有世尊所親證的佛性概念。
因為諸外道沒有佛性的概念,因此根本不知道成就的「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既然不知道成就的條件是什麼,當然也不知道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是菩提智慧、解脫自在之處,所以愚癡的諸外道根本到達不了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故曰「是名諸外道四種(妄想)涅槃。非我所說法」。
「大慧!我所說者,妄想識滅,名為涅槃。」
世尊接著說何謂真正的涅槃境界呢?真正的「涅槃境界」指的即是:「妄想識滅,名為涅槃。」
意思就是在說:那一些修行不如法的諸外道,如果能夠腳踏實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不要有這麼多的妄想、執念,並且能夠一步一腳印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直到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然可以達到真正涅槃的境界。
這是世尊一針見血的忠告,我們大家皆應當深刻地警惕自己,不要犯了外道所犯下的修行毛病。故曰「我所說者,妄想識滅,名為涅槃」。
經文中的「妄想識」最主要是在強調我們的「第六意識」,由於我們眾生凡面對境界均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起執著、起分別、起妄想,故曰「妄想識」。
經文中的「妄想識滅」其中的「滅」是指當如是滅,是指非滅非不滅,是指轉識成智的意思,而並不是其表面文字上執著的「滅」。
意思就是說:轉識成智的成就者,其第六識意識並不會真正的消失,而是具足智慧、轉識成智,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而不再受到外在境界的種種束縛,解脫而得大自在。故方便曰「妄想識滅」。
迷惑的眾生具有八種識,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成就者,也具有八種識,而不是說成就者就不需要八種識,世尊會在下面的經文中回答這個問題。
不管是迷惑的眾生,還是成就者,皆需要八種識在境界中的種種作用,才能夠使我們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如果我們連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都無法察覺的話,那麼我們要如何修行呢?
所以我們必須要善用我們的諸識,而並非是捨棄不用我們的諸識。
有些修行不如法的外道修行人,天真地認為必須要「滅掉」所有的諸識,最後才能夠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這是屬於外道所造作的邪說邪見,這種不正確的邪說邪見正是屬於外道的「斷滅見」,我們大家皆應當遠離之。
大慧白佛言:「世尊!(成就者難道)不建立八識耶?」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接著大慧菩薩請問世尊說:世尊!世尊說滅掉「妄想識」(第六意識)之後,就可以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那麼難道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成就者,就不再需要八種識嗎?
(世尊!(成就者難道)不建立八識耶?)
注解:
「(成就者難道)不建立八識耶?」
經文中的「建立」意思就是:需要。
根據下面世尊的回答,大慧菩薩顯然把上面經文中的「妄想識滅」誤認為是要滅掉第六意識,才能夠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所以大慧菩薩才會接著問難道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成就者,就不再「需要」八種識嗎?
佛言:「建立。」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世尊接著回答大慧菩薩說: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的成就者,還是「需要」八種識。
註解:
「建立。」
由於大慧菩薩把上面世尊所說的「妄想識滅」誤會為要把第六意識「滅掉」之後才能夠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所以大慧菩薩才會接著問難道成就者就不再需要八種識嗎?
在這裏世尊明確回答,成就者還是「需要」八種識。所以上面經文中所說的「妄想識滅」,其中的滅並非是其表面文字上執著的滅,其中的滅是指「轉識成智」的意思。
原本經文:「大慧白佛言:若建立者,云何離意識(妄想),非七識?」
大慧白佛言:「若(八識)建立者,云何(僅)離意識(妄想),(而)非七識(妄想)?」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菩薩接著請問世尊說:世尊!如果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成就者,仍然需要八種識,那麼為何只說要遠離「第六意識」所造作的種種妄想,而不乾脆直接說遠離其他七種識所造作的種種妄想呢?
(若(八識)建立者,云何(僅)離意識(妄想),(而)非七識(妄想)?)
註解:
大慧菩薩在請問世尊這一句話的時候,大慧菩薩顯然已經弄清楚了世尊在上面經文中所說的「妄想識滅」是指轉識成智的意思,而並非是指要把第六意識「滅掉」。
所以大慧菩薩才會接著問:為什麼成就者單單只要離開「第六意識」所造作的種種妄想之心,就可以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為何不直接乾脆說離開「七種識」所造作的種種妄想之心,豈不是更好嗎?故曰「若建立者,云何(僅)離意識,(而)非七識?」
世尊所說的「妄想識滅」、「離意識」是指轉識成智的意思,是指一種成就的境界,而並非是其表面文字上滅的意思。
我們眾生在每次投胎轉世的時候,除了「第八意識」(阿賴耶識)不會消失之外,其餘的七種識,全部都會消失,並且在「入胎」的時候,還會生成一組全新的「七種識」,由於我們的記憶必須要透過「第六意識」才能夠表現出來,既然入胎的時候舊有的第六意識已經消失了,所以在正常的情況之下,我們出生的時候就猶如是一張白紙,對於前世的種種過往,都不會記得,其原因就是在於此。
如果「意識滅」或是「七識滅」就是涅槃的話,那我們眾生的前七識每次生死輪迴的時候就會滅一次,那麼說來我們豈不是早就涅槃了嗎?為何還繼續不斷地在境界中延續著我們的生死輪迴之旅呢?
所以世尊所說的「妄想識滅」、「離意識」,是指「轉識成智」的意思,而並非是其表面文字上「滅」的意思。
佛告大慧:「彼因及彼攀緣故,七識不生。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習氣,長養藏識意。俱我我所計著思惟因緣生。不壞身相藏識,因攀緣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展轉相因。譬如海浪,自心現境界風吹,若生若滅,亦如是。是故意識滅,七識亦滅。」
佛告大慧:「(一切眾生妄想分別依)彼(意識為)因及彼攀緣(而有)故,(然意識妄想滅則)七識(亦)不生(妄想)。(眾生)意識者(總是執著妄想分別之)境界,(總是不斷)分段計著(而妄)生習氣,(因此第六意識虛妄分別不斷)長養藏識(第八意識)、意(第六意識)。(意識妄想執著)俱我我所,(不斷)計著思惟因緣生。(然不能如實知)不壞身相(真如實性是)藏識(體性),因(不斷)攀緣自心(所)現境界,(故)計著(虛妄分別)心(不斷)聚生,(意識是)展轉(虛妄分別之)相因。(意識妄想分別)譬如海浪(不斷洶湧),(然)自心(所)現(妄想分別)境界,(就猶如是)風吹(不止),(故意識妄想分別不斷)若生若滅,亦(復)如是。(然妄想分別因意識而有,)是故意識(妄想)滅,七識(妄想)亦滅。」
原本經文:「佛告大慧:彼因及彼攀緣故,七識不生。」
「佛告大慧:(一切眾生妄想分別依)彼(意識為)因及彼攀緣(而有)故,(然意識妄想滅則)七識(亦)不生(妄想)。」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世尊告訴大慧菩薩說:大慧!所有一切有情眾生其所具備的八種識,其彼此之間皆存在著一定的因果關係,必須維繫著這一定的因果關係,眾生所具備的八種識才能夠維持著良好的功能與運作。
例如:必須要有阿賴耶識的存在,其它的七種識才會存在。又例如:必須要有其他七種識的存在,才能夠長養阿賴耶識。
所以一切眾生所具備的八種識之間,其間具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就猶如所有一切眾生的妄想分別,皆是因為第六意識的存在,才能夠顯現出來,因此第六意識若是能夠斷除所有的妄想分別,那麼即是等同其餘七識也斷除了所有一切的妄想分別。所謂證一即證一切,其道理就是在於此。
(佛告大慧:(一切眾生妄想分別依)彼(意識為)因及彼攀緣(而有)故。)
大慧!所有一切的眾生如欲成就「如來智慧」,必須具備特定的「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如果成就了這個條件,即代表著證一則證一切、一證永證、永不退轉的意思。
因此如果成就者能夠如實地遠離「第六意識」所造作的種種妄想之心,那麼也就是等同成就者也已經能夠遠離其他「七種識」所造作的種種妄想之心,而不再受到外在境界的束縛,這就是所謂的證一則證一切、一證永證的意思。
((是故意識妄想不生)七識(妄想亦)不生。)
注解:
「佛告大慧:(一切眾生妄想分別依)彼(意識為)因及彼攀緣(而有)故。」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我們眾生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妄想分別,必須要有第六意識的存在,才能夠顯現得出來。如果眾生的第六意識不存在的話,那麼與無情的枯木石頭,又有什麼兩樣呢?
然而我們眾生所具備的八種識,其間是存在著特定的「因果關係」,其之間是互為因果,並且有著複雜的交互作用,如此才能夠維持眾生「八種識」的正常運作與功能。
然而我們眾生無法直接察覺第八意識以及第七意識的存在,最多只有到達第六意識。
「(然意識妄想滅則)七識(亦)不生(妄想)。」
根據入楞伽經的翻譯(轉識滅七識亦滅),這一句經文應該是指:意識妄想不生,七識妄想亦不生。
何謂「意識妄想不生,七識妄想亦不生」呢?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證一則證一切、一証永証、永不退轉的意思。
所有一切眾生如欲成就「如來智慧」就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原本經文:「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習氣,長養藏識、意。俱我我所,計著思惟因緣生。」
「(眾生)意識者(總是執著妄想分別之)境界,(總是不斷)分段計著(而妄)生習氣,(因此第六意識虛妄分別不斷)長養藏識(第八意識)、意(第六意識)。(意識妄想執著)俱我我所,(不斷)計著思惟因緣(所)生(之妄法)。」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迷惑的眾生為何會在境界中產生種種的煩惱與障礙呢?
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眾生太過迷戀於、執著於種種在境界中所產生的「覺知感受」(例如:追逐財色名利等等),彷彿失去了這些覺知感受就無法生存似的,所以一定會想盡辦法去保有這一些覺知感受,也就是因為如此,迷惑的眾生一定會落入執著、分別與妄想的深淵,並且不斷地滋長種種無明習氣。
((眾生)意識者(總是執著妄想分別之)境界,(總是不斷)分段計著(而妄)生習氣。)
大慧!迷惑的眾生其所具備的阿賴耶識是如何「長養」的呢?阿賴耶識的長養最主要就是藉由前六識在境界中的種種作用,不斷地在境界中收集種種的「因果業報」(功與過等等),並且將種種收集而來的因果業報,全部儲存在阿賴耶識,眾生的阿賴耶識也就是藉由前六識的不斷地採集因果業報,因此眾生的阿賴耶識才得以「長養」。
((因此第六意識虛妄分別不斷)長養藏識(第八意識)、意(第六意識)。)
大慧!所有一切經由「因緣和合」而生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但是迷惑的眾生卻執著於、迷戀於、追逐於這一些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眾生也就是因為如此地愚癡,才會墮入執著、分別與妄想的深淵而不可自拔。
((意識妄想執著)俱我我所,(不斷)計著思惟因緣(所)生(之妄法)。)
注解:
「(眾生)意識者(總是執著妄想分別之)境界,(總是不斷)分段計著(而妄)生習氣,(因此第六意識虛妄分別不斷)長養藏識(第八意識)、意(第六意識)。(意識妄想執著)俱我我所,(不斷)計著思惟因緣(所)生(之妄法)。」
這一句經文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迷惑的眾生當面對境界的時候,總是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起執著、起分別、起妄想,一定會落入有無兩邊,一定會落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故煩惱障礙不斷,生死輪迴不斷。
經文中的「意識者」即是泛指:能夠直接與境界作接觸的「前七識」,在這裏特別強調第六意識。
經文中的「(眾生)意識者(總是執著妄想分別之)境界,(總是不斷)分段計著(而妄)生習氣」即是在表達:迷惑的眾生總是太過執著於、迷戀於種種生滅無常的「諸法」(例如:財色名利等等),所以會不斷地去追逐這一些生滅無常的諸法,因此不斷地長養自己的無明習氣(例如:貪瞋痴等等)。
經文中的「長養藏識意」指的即是:不斷地長養我們的阿賴耶識,以及我們在世時候的第六意識,我們在今生所擁有的種種「記憶」,就是屬於第六意識長養的現象。
在前面的偈言中世尊有提到:「心名採集業,意名廣採集」。
其中的「心」指的即是我們眾生所具備的阿賴耶識。其中的「意」即是泛指我們眾生的前七識。
何謂「心名採集業」?其所指的即是:眾生阿賴耶識的「長養」,即是透過前七識不斷地在境界中收集眾生的種種因果業報、功與過等等的「訊息」,並且把這一些訊息精準無誤地儲存在阿賴耶識,也就是因為如此,不管經過多少次的生死輪迴,眾生的因果業報皆會在適當的時刻「表現」出來,並且始終保持著不可思議的「精準」。
也就是說:阿賴耶識所儲存的種種訊息,皆是由前七識所採集得來的種種「業報」所組成,當然包括了種種的善業以及惡業。故曰「心名採集業」。
何謂「意名廣採集」?其所指的即是:眾生阿賴耶識的「長養」,必須要透過前七識不斷地在境界中廣泛採集眾生所經歷的種種「因果業報」,並且把所有一切採集而來的因果業報訊息,原原本本、毫無遺漏地儲存在阿賴耶識。
也就是說:我們眾生的前七識,即是長養阿賴耶識所需要的必要「工具」。故曰「意名廣採集」。
經文中的「(意識妄想執著)俱我我所,(不斷)計著思惟因緣(所)生(之妄法)。」即是在表達:迷惑的眾生總是執著於、迷戀於外在種種生滅無常的諸法,因此凡面對境界均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起執著、起分別、起妄想,故煩惱障礙不斷。
那麼該如何才能夠使我們眾生遠離種種生滅無常的諸法,並且不再對其產生執著與迷戀呢?
只有一個辦法,而這個辦法即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用說的、用想的,那是完全沒有用的。
原本經文:「不壞身相藏識,因攀緣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展轉相因。譬如海浪,自心現境界風吹,若生若滅,亦如是。是故意識滅,七識亦滅。」
「(然不能如實知)不壞身相(真如實性是)藏識(體性),因(不斷)攀緣自心(所)現境界,(故)計著(虛妄分別)心(不斷)聚生,(意識是)展轉(虛妄分別之)相因。(意識妄想分別)譬如海浪(不斷洶湧),(然)自心(所)現(妄想分別)境界,(就猶如是)風吹(不止),(故意識妄想分別不斷)若生若滅,亦(復)如是。(然妄想分別因意識而有,)是故意識(妄想)滅,七識(妄想)亦滅。」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所有一切有情眾生皆具有「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屬於藉由因緣和合所生的生滅之法,然而阿賴耶識其本自具足的體性,卻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而無有任何的差別。
真如實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迷惑的眾生根本不能夠如實了知真如實性的真實意義,更不知唯有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才是菩提智慧解脫自在之處。
真如實性不生不滅、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周遍一切法界,就猶如是不壞的身相一般。
((然不能如實知)不壞身相(真如實性是)藏識(體性)。)
大慧!為什麼迷惑眾生總是在境界中產生無數的煩惱與障礙呢?
這是因為迷惑的眾生凡面對境界均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落入有無兩邊,一定會落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所以根本擺脫不了境界的束縛,故不得解脫、不得自在。
(因(不斷)攀緣自心(所)現境界,(故)計著(虛妄分別)心(不斷)聚生。)
大慧!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諸識」(八種識),其之間是存在著特定的因果關係,如此諸識彼此相互為因、互相倚靠,唯有如此才能夠維繫著諸識在境界中的正常運作與功能,所以諸識彼此之間的關係,就猶如是許多竹子之間,必須要互相彼此倚靠,才能夠使「竹子束」站立起來一般。
例如:眾生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妄想分別,必須要有第六意識的存在,才能夠顯現得出來,如果第六意識不存在的話,那麼眾生的種種妄想分別,將無以得顯。
((意識是)展轉(虛妄分別之)相因。)
大慧!所有一切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種種煩惱與障礙,皆必須要藉由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例如貪瞋癡、財色名利等等),才能夠呈現出來。
所以眾生不斷地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煩惱與障礙,就猶如是風不斷地吹拂海面,而使海面不斷地生出波浪一般。
((意識妄想分別)譬如海浪(不斷洶湧),(然)自心(所)現(妄想分別)境界,(就猶如是)風吹(不止),(故意識妄想分別不斷)若生若滅,亦(復)如是。)
大慧!眾生在境界中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妄想分別,必須要藉由第六意識的存在,才能夠表現出來,因此修行的眾生若能夠斷除所有一切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意識妄想分別之心,即是等同斷除所有諸識所產生的種種妄想分別,這也就是證一即證一切、一證永證的道理。
((然妄想分別因意識而有,)是故意識(妄想)滅,七識(妄想)亦滅。)
注解:
「(然不能如實知)不壞身相(真如實性是)藏識(體性)。」
經文中的「藏識」要分為體以及用兩種解釋。
體:
經文中的「藏識」是指其體性而言,而其體性即是佛性。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其體性皆是「佛性」(真如實性),所以我們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阿賴耶識,其體性當然也是佛性。
佛性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無所不在、無時不在、永恆常住。故方便曰「不壞身相」。
用:
經文中的「藏識」指的即是:我們眾生所具備的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並不會真正地消失,待得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將可轉識成智。
我們眾生的阿賴耶識並不會真正地消失,如果阿賴耶識會消失的話,那麼我們眾生所有一切的生死輪迴以及因果業報將會變得完全沒有意義,所以阿賴耶識並不會真正地消失,但是可以「轉識成智」。
在前面世尊有提到「流注生」,流注生指的即是我們眾生「始生之阿賴耶識」,也就是由於這個始生之阿賴耶識,於是展開了我們眾生幾無盡頭的生死輪迴之旅。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由於迷惑眾生根本不能夠如實了知通達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更不知道唯有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才是通往究竟圓滿解脫自在的唯一途徑。故曰「(然不能如實知)不壞身相(真如實性是)藏識(體性)。」
「因(不斷)攀緣自心(所)現境界,(故)計著(虛妄分別)心(不斷)聚生,(意識是)展轉(虛妄分別之)相因。」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眾生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無明煩惱與障礙,都是藉由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諸識」(八種識),其彼此之間複雜的因果關係,才能夠呈現出來。
例如:我們眾生必須要有阿賴耶識的存在,其餘的七種識才能夠存在。
又例如:必須要有其餘七種識的存在,才能夠長養阿賴耶識。
也就是說:必須要有「諸識」之間極其複雜的「因果關係」與互相的「交互作用」之下,眾生的無明煩惱與障礙,才能夠呈現出來。
例如:必須要有不同的棍子互相作為倚靠,這樣「棍子束」才能夠站立起來,然而若要維繫諸識之間的正常運作,其道理也就如同是棍子互相作為倚靠一般,就猶如眾生的妄想分別,必須要藉由第六意識的存在,才能夠顯現出來。
(在入楞伽經裏面把這種現象譬喻為:猶如束竹迭共為因。「束竹」的意思就是:將不同的竹子彼此互相倚靠,這樣「竹子束」才能夠站立起來。就猶如必須要有三把步槍,才能夠完成穩固的「架槍」動作。)
這一句經文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迷惑的眾生當面對境界的時候,總是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起執著、起分別、起妄想,一定會落入有無兩邊,一定會落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故煩惱障礙不斷,生死輪迴不斷。故曰「因攀緣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
「(意識妄想分別)譬如海浪(不斷洶湧),(然)自心(所)現(妄想分別)境界,(就猶如是)風吹(不止),(故意識妄想分別不斷)若生若滅,亦(復)如是。」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我們眾生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例如:財色名利、貪瞋痴等等),就是藉由諸識以及諸識與境界之間的互相作用,才能夠產生的;但是由於我們眾生太過執著於、迷戀於這一些生滅無常的「覺知感受」,因此會不由自主地去追逐這一些虛妄的覺知感受,以至於產生了無盡的煩惱與障礙,這一些無盡的煩惱與障礙,就猶如是風不斷地吹拂海面,而且海面不斷地掀起波浪一般。
「(然妄想分別因意識而有,)是故意識(妄想)滅,七識(妄想)亦滅。」
這一句經文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證一即證一切、一證永證、永不退轉的意思。而並不是其表面文字上滅的意思。
經文中的「意識滅,七識亦滅」要解釋為:轉識成智。而不可以解釋為:只要滅掉了意識,其它的諸識就會跟著消失。這一種表面文字上的解釋,是不正確的。
所謂的「轉識成智」,並非是「次第而轉」,而是「一時俱轉」。
何謂一時俱轉?其所指的即是證一即證一切、一證永證、全有或全無的意思。所以修行人並非是先通達了「某識」,然後才能夠通達其餘「諸識」。
就誠如上面經文中所提到的「諸識」如果必須要在境界中維繫著正常的運作功能,那麼諸識彼此之間是存在著特定的因果關係,彼此之間互相地倚靠。
所以一識通達,其餘諸識也就跟著通達,也就是所謂的「牽一髮則動全身」、證一即證一切的意思。故曰「是故意識滅,七識亦滅」。
那麼我們眾生該如何才能夠成就不可思議的「轉識成智」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不涅槃性, 所作及與相,
妄想爾炎識, 此滅我涅槃。
彼因彼攀緣, 意趣等成身,
與因者是心, 為識之所依。
如水大流盡, 波浪則不起,
如是意識滅, 種種識不生。」
「我不涅槃性, 所作及與相,
妄想爾炎識, 此滅我涅槃。」
「我不涅槃性。」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描述佛性。經文中的「我」即是在譬喻「佛性」。
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指的即是「佛性」。佛性非涅槃非不涅槃、遠離一切有無兩邊。故曰「我不涅槃性」。
「所作及與相。」
經文中的「所作」以及「相」即是泛指: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不管是有情的、無情的、有形的、無形的、已知的、未知的、內在的、外在的,通通包括在內。
經文中的「我不涅槃性,所作及與相」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
既然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真如實性,所以如果沒有佛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所以佛性即是所有一切諸法萬物、眾生的唯一「依歸」。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是如何產生的呢?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而生。
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內因與外因經由「因緣和合」而生。內因就是直接存在於佛性上。而外因指的即是:已經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這個道理世尊在前面的經文中已經有提過了。
所以如欲在境界中產生任何的諸法萬物,則必須要有「真如實性」(內因)的參與,如果沒有「真如實性」(內因)的參與,那麼將不可能產生任何的諸法萬物。
「妄想爾炎識,此滅我涅槃。」
經文中的「妄想爾炎識」指的即是:我們眾生的意識妄想心。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迷惑的眾生唯有「轉識成智」,而不再受到外在境界的種種束縛,才能夠真正地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故曰「妄想爾炎識,此滅我涅槃」。
「彼因彼攀緣, 意趣等成身,
與因者是心, 為識之所依。」
「彼因彼攀緣,意趣等成身。」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我們眾生必須要藉由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才能夠察覺、得知境界與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然而諸識之間必須要維繫著特定的因果關係,才能夠在境界中有著正常的運作與功能。
例如:必須要有阿賴耶識的存在,其餘的七種識才會存在。又例如:必須要有前七識的存在,才能夠「長養」阿賴耶識。
也就是說:我們眾生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無明與煩惱,必須要透過諸識在境界中的種種作用,才能夠呈現出來。所以諸識彼此之間,是有著特定的因果關係,才能夠使眾生的無明與煩惱呈現出來。故曰「彼因彼攀緣,意趣等成身」。
「與因者是心」
經文中的「心」要分為體以及用兩種解釋。
體:
經文中的「心」即是對於佛性所作的方便譬喻。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佛性,皆是以「佛性」作為唯一的依歸。故曰「與因者是心(佛性)」。
用:
經文中的「心」指的即是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阿賴耶識」。
必須要有阿賴耶識的存在,其餘的七種識才會存在。故曰「與因者是心(阿賴耶識)」。
「(心)為識之所依」
這一句經文也要分為體以及用兩種解釋。
體:
經文中的「(心)為識之所依」即是在表達:我們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諸識」(八種識),其體性皆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佛性)。
如果沒有佛性的存在,那麼我們眾生的諸識也就不會存在,所以佛性即是眾生諸識的唯一依歸。故曰「(心)為識(八種識)之所依」。
用:
經文中「(心)為識之所依」其中的「識」特別是指:前七識。
經文中的「(心)為識之所依」即是在表達:必須要有「阿賴耶識」(心)的存在,其餘的七識才會存在。故曰「(心)為識(前七識)之所依」。
「因及所緣故,諸識(互相)依止生。」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我們眾生所具備的「諸識」(八種識)若要能夠在境界中維繫著正常的運作與功能,那麼諸識之間,就一定存在著特定的因果關係,就猶如是「束竹」一般,彼此之間必須要互相倚靠,才能夠使「竹子束」站立起來。故曰「因及所緣故,諸識(互相)依止生」。
「如水大流盡,波浪則不起,如是意識(妄想)滅,種種識(妄想)不生。」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證一即證一切、一證永證、永不退轉的意思。
我們眾生該如何才能夠達到「證一即證一切」的境界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佛性在境界中不可思議大功德力的「表現」,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種種「梵行」。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謂之與佛性相應,唯有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才能夠引領我們眾生走向究竟的圓滿境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