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會心得

一個留言板
糟老頭
文章: 302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05, 2021 1:36 pm

法會心得

文章 糟老頭 »

一場法會下來的心得

淨土壇有六位師父,來自不同的道場,平常沒有默契,法會前也沒有規劃討論要怎麼進行
八點開始時放電子念佛機,大家一齊跟著念,還算攝心
到了11點多,主辧這場法會的師父進來糾正,說這是一場法會不是在共修,共修有共修的規矩,法會有法會的程序,不能亂了套,就改為敲木魚念佛,大家平常也沒共修過,一下子念佛調子不協和很亂
要是在過去,一定會生煩惱,現在不會了,所學習的經教起作用了,六祖說[不思善,不思惡]是吾人本來面目,對現前的境界,不要落入是非好壞兩邊的執著,但也不是處於昏沉無知的狀態,只要能夠專注於那個能善分別諸法相的靈知心就好,這也算是入流亡所,返聞聞自性,返念念自性的前方便吧
再想到那句[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萬物可歸納為六塵,內六根是接受六塵的器官,根是根,塵是塵,各住其位,互不干擾,是我們攀緣習性在中間做媒介,連結,而自尋諸多煩惱,其實外境隨他去,我念我的佛,南腔北調,東邪西毒,只要不在意,與我何傷?何況本就無我
這也就是夏蓮居老居士所說,境緣無好醜,佛號一掃過,句句念能真,決定出娑婆
(真)=徹悟大師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串門子

Re: 法會心得

文章 串門子 »

:? 有4分之3是女眾,就不用去了…
佛法縱貫線

Re: 法會心得 / 歡喜奉行

文章 佛法縱貫線 »

🙏
誦經、傳法、佈道、開示,
有很多法師都有專屬視頻,
講得都非常好,歡迎同修。
光雨

Re: 法會心得/不立亦得

文章 光雨 »

答慧遠書
23 鳩摩羅什和南,既未言面,又文辭殊隔,導心之路不通,得意之緣圯絕。傳驛來貺,粗承風德,比知何如。備聞一途可以蔽百,經言末後東方當有護法菩薩,勖哉仁者,善弘其事。夫財有五備:福戒博聞,辯才深智。兼之者道隆,未具者疑滯。仁者備之矣,所以寄心通好,因譯傳意,豈其能盡?粗酬來意耳。損所致比量衣裁,欲令登法座時著,當如來意,但人不稱物,以為愧耳。今往常所用鋀石雙口澡罐,可備法物之數也。並遺偈一章曰:既已捨染樂,心得善攝不?若得不馳散,深入實相不?畢竟空相中,其心無所樂。若悅禪智慧,是法性無照。虛誑等無實,亦非停心處。仁者所得法,幸願示其要。《高僧傳》六,《釋慧遠》。

《大智論鈔》序

夫宗極無為以設位,而聖人成其能。
昏明代謝以開運,而盛衰合其變。 是故知嶮(險)易相推,理有行藏。 屈伸相感,數有往復。 由之以觀,雖冥樞潛應,圓景無窮,不能均四象之推移,一其會通。 況時命紛謬,世道交淪,而不深根固蒂,寧極以待哉? 若達開塞之有運,時來非由遇,則正覺之道,不虛凝於物表,弘教之情,亦漸可識矣。 有大乘高士,厥號龍樹,生於天竺,出自梵種。

積誠過去,契心在茲。 接九百之運,撫頹薄之會,悲蒙俗之茫昧,蹈險跡而弗吝。 於是捲隱衡門,雲翔赤澤。 慨文明之未發,思或躍而勿用。 乃喟然嘆曰:「重夜方昏,非螢燭之能照。 雖白日寢光,猶可繼以朗月。 」遂自誓落簪,表容玄服。 隱居林澤,守閒行禪。 靖慮研微,思通過半。 因而悟曰:「聞之於前論,大方無垠,或有出乎其外者。 」俄而回步雪山,啟神明以訴(一作"訊")志,將歷古仙之所遊。 忽遇沙門於岩下,請質所疑,始知有《方等》之學。 及至龍宮,要藏秘典,靡不管綜。 滯根既拔,則名冠道位,德備三忍。 然後開九津於重淵,朋鱗族而俱遊。 學徒如林,英彥必集。 由是外道高其風,名士服其致,大乘之業,於茲複隆矣。 其人以《般若經》為靈府妙門、宗一之道,三乘十二部由之而出,故尤重焉。

然斯經幽奧,厥趣難明。 自非達學,鮮得其歸。 故敘夫體統,辨其深致。 若意在文外,而理蘊於辭,輒寄之賓主,假自疑以起對,名曰"問論"。 其為要也,發軫中衢,啟惑智門。 以無當為實,無照為宗。 無當,則神凝於所趣;無照,則智寂於所行。 寂以行智,則群邪革慮,是非息焉。 神以凝趣,則二諦同軌,玄轍一焉。 非夫正覺之靈,撫法輪而再轉,孰能振大業於將頹,紐遺綱之落緒,令微言絕而復嗣,玄音輟而復詠哉! 雖弗獲與若人並世,叩津問道。 至於研味之際,未嘗不一章三復,欣於有遇。 其中可以開蒙朗照,水鏡萬法,固非常智之所辨。 請略而言:生途兆於無始之境,變化構於倚伏之場,鹹生於未有而有,滅於既有而無。

推而盡之,則知有無回謝於一法,相待而非原。 生滅兩行於一化,映空而無主。 於是乃即之以成觀,反鑒以求宗。 鑒明,則塵累不止,而儀像可睹。 觀深,則悟徹入微,而名實俱玄。 將尋其要,必先於此。 然後非有非無之談,方可得而言。 嘗試論之:有而在有者,有於有者也。

無而在無者,無於無者也。 有有則非有,無無則非無。 何以知其然? 無性之性,謂之法性。 法性無性,因緣以之生。 生緣無自相,雖有而常無,常無非絕有,猶火傳而不息。 夫然,則法無異趣,始末淪虛,畢竟同爭(疑當作"途"),有無交歸矣。 故游其奧者,心不待慮,智無所緣。 不滅相而寂,不修定而閒。 非神遇以期通,焉識空空之為玄? 斯其至也,斯其極也。 過此以往,莫之或知。 又論之為體,位始無方而不可詰,觸類多變而不可窮。 (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
念佛者誰

Re: 法會心得

文章 念佛者誰 »

腦袋一時漲多巴胺
想啥應啥無所不至
念佛到底是誰?

Re: 法會心得

文章 念佛到底是誰? »

念佛到底是誰?
o..o ))P

文章 o..o ))P »

念佛到誰? 寫: 週五 8月 23, 2024 3:25 pm
聖嚴法師開示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三昧

文章 聖嚴法師開示 »

念佛到底是誰? 寫: 週五 8月 23, 2024 3:25 pm 念佛到底是誰?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三昧
2023-08-16 聖嚴法師開示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淨土五經之一,淨土五經就是淨土三經再加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及《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

大勢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兩大脇侍菩薩之一,另一位是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將來要繼承阿彌陀佛成佛,因此阿彌陀佛以觀世音菩薩為第一位大弟子,而大勢至菩薩是繼觀世音菩薩之後成佛,所以是阿彌陀佛的第二個佛子,也就是第二位大菩薩。我們修淨土法門,臨命終時,如果是上品的蓮花,是由阿彌陀佛親自來接引,如果是中品、下品就是由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來接引。

因為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一尊大菩薩,所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被視為淨土經典。但〈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性質其實與淨土三經不同,淨土三經主要是講阿彌陀佛的法門,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主要是講修禪定,我們常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出自這部經。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法門之一,所謂圓通,就是修行時可以從不同法門進入,無論用什麼法門,只要修行成功,體證到的內容完全相同。所以說門門相通,無論從哪一個門進去,進去以後都是同一間房子。所以修行時一定要一門深入,不要看到這一門也想進去,那一門也想進去,結果一門也進不了,一事無成,變成門外漢。

大勢至菩薩就是因念佛而證圓通的,此段經文就是大勢至菩薩在向釋迦牟尼佛及所有的聽眾說明自己的修行方法。

(一)大勢至菩薩修學念佛三昧的因緣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大勢至法王子」就是大勢至菩薩,「大勢至」是什麼意思?據《觀無量壽經》,因為這位菩薩能夠以他的大智慧來救濟眾生,使得眾生離生死煩惱之苦,得到涅槃解脫的安樂,這股力量很強、很大,所以叫作「大勢至」。《思益梵天所問經》則說,大勢至菩薩只要一腳踩地,就能使大千世界全部震動,連摩醯首羅天天魔的宮殿都為之震動,因此稱為「大勢至」。

那什麼又是「法王子」呢?法王是指佛,因為佛是智慧圓滿的人,說無量的法,法就是佛的心,一切法不出佛的心;能夠於一切諸法得自在,能夠用一切法通達一切法,運用一切法來廣度一切眾生,所以是法中之王,稱為「法王」。但現在這個稱呼不一定專指佛,在西藏,有一些大喇嘛就被稱為法王。這可以說對,也可以說錯。「對」是因為他們是大成就者,「錯」則是因為他們畢竟都不是佛。這樣的用法是源自明朝,後來漸漸成為習慣,所以一直沿用至今。今天如果我見了他們,也會如此稱呼,否則會覺得不夠禮貌,但是要知道,真正的法王是佛。

一般我們比較常聽人稱文殊師利菩薩為法王子,其實凡是「一生補處位」的菩薩都是。所謂「一生補處位」是說,這是最後一生,下一生就準備要成佛了。因此除了我們熟悉的文殊師利菩薩外,地藏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彌勒菩薩也都是法王子。根據經典,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將補阿彌陀佛的位於西方極樂世界成佛,至於大勢至菩薩則沒有進一步說明。9

「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所謂同倫即同修的道侶,一起修行、一起在同一個師父座下修行,或修同樣的法門,不管是出家、在家,都叫作「同倫」。這五十二位菩薩與大勢至菩薩都是修念佛三昧,同時也用念佛三昧來教化一切眾生,所以是同倫的菩薩。

在楞嚴大會上,大勢至菩薩與這五十二位同倫菩薩們,也從個人的座位站起來,走到佛的跟前「頂禮佛足」。這是頭面接足禮,拜佛的時候,應該要很誠懇、虔誠,心裡要觀想自己是拜在佛的腳面上,用自己最尊貴的頭面接觸到佛的腳面。

頂禮釋迦牟尼佛之後,大勢至菩薩開始敘述自己修習念佛三昧的經過。他回憶過去,像恆河沙數量那麼多的劫數之前……。這個劫是指「大劫」,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通常經中沒有直接說明時,大部分是指大劫。

一個大劫等於四個中劫,也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成住壞空的四個階段。大千世界經過成劫慢慢地形成,進入住劫才開始有眾生,到了壞劫,漸漸不適宜眾生居住,一直到最後被毀滅,整個消失,就進入空劫。空了以後,又會再漸漸形成,又進入另一個成住壞空的循環。這四個階段的每一階段都需要二十個小劫,一個小劫的計算是:人壽從八萬四千歲開始,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人壽只有十歲;再從人壽十歲開始,每一百年增長一歲,增長到八萬四千歲;這樣一增一減就是一個小劫。

一個小劫就這麼長,然後要經過二十個小劫才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才是一大劫,這時間真是難以想像,何況這裡講的是像恆河沙數那麼多的大劫,更是無法想像。

總之,在很久很久以前,久到沒辦法計算,那時有一尊佛,叫作無量光佛,出現世間度眾生。無量光即梵語阿彌陀的意譯,所以就是阿彌陀佛。無量光出世之後,在接下來一劫中,陸續又有十二尊佛出現,第十二尊佛叫作超日月光佛,就是這一尊佛教大勢至菩薩修行念佛三昧法門。

(二)念佛如憶母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憶」是憶念、回憶的意思,就是不斷地念著。這一段是說:有兩個人,當中一個一心一意地念著另外一個人,另一個人則專門把對方忘掉。這兩個人有時可以遇到,有時遇不到;遇到時彼此相見,遇不到時彼此就不相見。

這個譬喻是在說什麼?古來有很多人解釋,通常是將專念的那一個人比喻為「佛」;我們只要念佛的名號,佛就會專門念著你。《楞嚴經》並沒有說這是哪一尊佛,其實千佛萬佛都是相同,只不過我們對阿彌陀佛最熟悉。

阿彌陀佛在初發心時發了本誓弘願,據《無量壽經》講是四十八願,也有經典說是二十四願、三十六願,無論幾願,願願都是在成就眾生、成就國土。成就眾生就是度眾生、接引眾生;成就國土就是要完成一個西方極樂世界,讓接引來的眾生可以安樂地修行。阿彌陀佛是如此念念念著眾生,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到極樂世界去,可是眾生之中又有多少是念著要去西方極樂世界的呢?

沒有學佛的人,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多如牛毛,沒有聽過佛經、聽過阿彌陀佛的人,比聽過的人還多得多。現在世界的人口大約有五十多億,佛教徒只占當中的一小部分;而佛教徒中,也不是全部人都想去。有的是要到彌勒內院,有的是發願下一生再來人間行菩薩道,還有南傳國家,他們沒有《阿彌陀經》、沒有淨土法門,所以也沒有人要去西方極樂世界。此外,通常念佛的人都是散心念,還不是專心念,所以念一念就忘掉了。因此,這一個專門忘的人,指的就是念佛的凡夫。

另外還有一種解釋,也是我的說法:專忘與專憶的人分別是指你與佛號。你是能念的人,佛號是所念的對象。佛號對你來講,應該沒有什麼去和來,也沒有什麼離開或不離開;因為它就在你嘴邊,但不念就沒有辦法。

如果參加精進修行,我們會不斷地、專門地念佛,但是一回到家以後,就變成專門在忘。其實佛號並沒有離開你,只是你經常把它忘掉,尤其是在得意忘形、遇到仇人時,根本就不記得要念佛。因此,想到時就念,想不到時就不念;念佛時就能遇到佛,不念時就遇不到佛了。其實佛沒有離開你,只是自己心中沒有佛而已。

一般人只有在發生麻煩時,才會想到念阿彌陀佛求感應,這是臨「時」抱佛腳。但有事時還能想到阿彌陀佛,已很不錯了。還有一種更差的,就是臨「死」抱佛腳,在生時不想念佛,快要死了才說:「阿彌陀佛!救我,我不想到地獄去,我要到極樂世界。」這雖然也有用,但是平常不念佛,臨死能想到念佛嗎?如果福德因緣夠,臨命終時可能會有人在身旁念佛或開導,但這是多生結的善緣,才有這個福報。

雖然現在有助念團幫人助念,但凡被助念的人,都是在往昔生中種了善根的,否則他的家人也不會准許蓮友為往生家屬助念的。所以,想等臨命終時有人來幫你念佛,或是來開導你,十分渺茫。所以,最好是活著時趕快念佛、時時念佛。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活著時要趕快念佛、時時念佛,如何念呢?就像這段經文所譬喻:兩個人你念著我、我念著你,念念念著對方,而且愈念愈深、愈念愈接近。本來只念著他的名字,念著念著,慢慢地,兩個人變成一個人,就像形影般不離。凡是身體所到的地方,只要有光線,影子就會跟著一起跑。

這個譬喻有兩種意思,第一種,這兩個人是指念佛的人和佛,譬如你在念阿彌陀佛,而阿彌陀佛是永遠念著眾生的,因為阿彌陀佛的願力就是:只要有眾生發願往生西方,不管是怎樣一個人,臨命終時一定會來接引,不會說沒有聽見或是不曉得在哪裡。不像在人間,即使發了求救訊號,有時是沒人接收,或接收了,但是不知道要怎麼救援的狀況。即使無量恆河沙數世界的一切眾生同時念阿彌陀佛、同時發願往生,阿彌陀佛也能同時接引。所以阿彌陀佛從來沒有離開任何一個人,只有我們離開了他。所以,我們隨時死亡,隨時發願往生,隨時就能見到阿彌陀佛。

第二種意思是說,兩個人互相憶念,就是佛念我們、我們念佛,這叫感應道交。當念得愈來愈深時,就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有淺、有深,淺的是「事一心」,深的是「理一心」,愈來愈深指的是「理一心」。而要達到「理一心」的念佛三昧,必須念念不離彌陀、念念不離佛號、念念不離佛的功德。若不能達成,至少可以做到「事一心」。

這裡的「從生至生」也有兩種意思,一種是只要念佛,不需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佛就經常和我們在一起。當我們念到「事一心」不亂時,就已經不會離開佛;如果念到「理一心」不亂,看到的世界就是佛國淨土的景象,當下就已在西方極樂世界中。也就是說,我們不需要離開人間,就能見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裡的「從生至生」,就是說我們一生一生都要在人間修念佛法門,廣度無量眾生,弘揚念佛法門。而修念佛三昧,我們一生又一生,都不會離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不離開我們,這已經有了安全的保障,就不必擔心會去地獄,連餓鬼、畜生都不會去。

另外一種是指「變易生死」,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雖然「分段生死」已了,但還有「變易生死」,就是功德身。因為去的時候還是凡夫,但在極樂世界,煩惱會愈來愈少。當煩惱身減少,功德身、智慧身就會增長,即慧命增長,這也就是「從生至生」的意思,而佛號與你當然也永遠不會分開。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這段經文一開始就講「十方如來」,表示每一尊佛都是相同的。十方佛選一尊念,無論哪一尊,選定之後就認定一尊,那一尊佛就會像母親思念自己親生、年幼的孩子一樣思念著你。

母親的愛是無私的,但對待子女還是有階段性。我記得我母親曾告訴我們:「手心是肉、手背是肉,無論碰破哪一塊皮,我都會痛;因此我對每一個孩子是一樣地疼愛,沒有特別喜歡或不喜歡哪一個。」但對我來講,我感覺母親特別疼愛我,因為我年紀最小,有時候我的哥哥、姊姊要跟我爭搶東西時,她一定會責備他們:「他是弟弟,你們應該要讓他。」當時我很高興,覺得母親對我最好,最喜歡我了。稍微長大一點才明白,其實母親對待孩子,總是對小的多照顧一些。我相信我哥哥、姊姊小時候,母親也是這般地疼愛。

但是佛不一樣,他對任何一位眾生都是平等對待,每一個都像他年幼、不懂事的孩子,永遠不會捨離、永遠不會失望。即使不理睬他、不相信他,也只會覺得這個孩子好可憐,不曉得有家、不曉得有父母,不會因此不認孩子、不管孩子。《法華經》中有一個故事,就是敘述一個孩子離家出走,為了謀生四處打工行乞,十分潦倒。父親為了找尋他,跑遍了好多城市、好多國家,五十年過去了,才在某一個城市安頓下來,並且成為大富翁。後來那個小孩也來到了這個城市,父親看到他,本來想帶他回家,他卻害怕得逃走了,因為不曉得這麼一個大富翁找自己一個乞丐做什麼?結果他父親只好想盡辦法,運用種種善巧方便,讓他慢慢成長,等他能獨立有自信之後,才與他相認。

念佛的人就好像是離家出走的小孩子,經常因為忙於事業、財產、戀愛、兒女和家務,而將佛號拋到九霄雲外。有時想到了,又開始念佛,此時就是浪子回頭,但是很可能轉一圈又跑掉了。我們的心不念,與阿彌陀佛就不相應,但阿彌陀佛慈悲,還是會念著我們,希望救助我們。

所以經中接著說:「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如果孩子想念母親就像母親想念他一樣,母子就能相遇,永不分離。因此修行念佛三昧的人就要像孝順的孩子,不斷憶念著佛,這樣就能經常在一起,就像形影般不離了。

形與影,並不是說真的像身體與影子般亦步亦趨,即使是夫妻倆天天在一起,也不可能如此,總是有時走得遠一點,有時走得近一點。這意思是彼此關心,譬如有親人遠在國外,雖然不住在一起,可是隨時隨地都會想起對方。記得我在閉關或到日本留學,甚至到美國弘法時,都會按月寫信向師父報告近況,表示做弟子的對師父的關心和思念。雖然我人在天邊,但心還是跟師父在一起,相信他也會關心我。

如果在平常生活之中,你也能常常想到阿彌陀佛,念佛三昧一定會成就。所以,念佛三昧不一定要在精進修行期間才能成就,只要時時刻刻「如母憶子」地念佛,你就在念佛三昧之中,一定可以成就念佛三昧。

(三)念佛見佛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如果眾生憶念佛能夠像母親思念子女一樣,「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現前」就是馬上,馬上或未來一定見佛,那離佛就不會遠了。如果徹悟,見的是法身佛;如果沒有徹悟,是有相的,見的是化身佛。所以,有很多人念佛見佛,不一定是佛來了,而是觀想成就,佛相現前,也就是善根成熟的意思。

但要注意,若以念佛為禪修方法,當見到佛時,請不要執著,否則會被佛的形相分了心神。很可能一坐下去,就期望再看到佛,念一念,就想:「佛怎麼還沒出現?」念一念,又想:「大概快出現了!」這樣要如何專心呢?本來見到佛的相好是好事,可是如果因此而散心念佛,那就變成干擾了。因此,念佛時見到佛出現或放光,不要在乎它,還是繼續念佛。如果阿彌陀佛說:「不要念了!我已在你面前了。」那一定不是真的阿彌陀佛,而是魔障出現。

念佛的人與所念的佛彼此憶念,就是繫念;「繫」是用繩子或線把東西串連起來。如果到這個程度,你不離佛、佛不離你,便能「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自然而然從有相念佛到無相念佛。「心開」是開智慧的心,「方便」是要用種種技巧使得自己開悟。這不是求佛替我們開智慧,而是自己念佛,念念與佛的智慧和慈悲相應,與佛的功德形影不離。

智慧和佛性不是因為修行而有的,無論你修行不修行,智慧和佛性都在那裡。只是不修行,見不到智慧或佛性,因為佛性被煩惱所纏繞、掩蓋,只見煩惱而不見佛性。因為心中都是執著、分別,是染汙心,智慧的功能就產生不起來;但是只要放下分別、執著,智慧的功能就會出現了。這是禪宗的觀點。

所以,心開出智慧,不是因為修行,而是眾生本身就有智慧。如《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說:「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當釋迦牟尼佛成佛時,看到一切眾生都具備如來的智慧、福德,只是眾生愚癡,只看到煩惱、只顯現煩惱,沒有看到智慧,也沒有看到如來的福德。因此只要我們好好念佛,心裡不再有分別、執著、染汙,就能明心見性,心就會豁然開朗。

譬如下大雨時,天空被烏雲遮住了,我們知道雨過會天晴,或是雪下完以後,又可以看到萬里無雲的晴空,但晴空是因為雲走了才有的呢?還是本來就有?如果此時坐飛機穿越雲層,就會發現天空從來沒有被什麼東西遮住。雲不是從天上來的,而是從地面上,它升不高,所以只有我們在地球表面的人常常會遇到,風、雨、雪也是一樣。

煩惱心就好像雲,它是從自己的心裡出現,這個心是分別、執著、混亂的心。它也像水面,水面如果被風吹皺了,反映出來的天空、太陽或月亮都是破碎的,就像一條條晃動的金蛇。如果此時我們也在水面上照一照的話,人的樣子也會變成片段的。可是我們本身並不是片段的,那是因為水面被風吹皺的緣故。心也是一樣,本身並沒有問題,完全是因境界的風,也就是被種種境界所困擾的原因。我們從無始以來,總是喜歡攀著境界,結果你扯我、我扯你,把心弄得七上八下,十分混亂,智慧就顯現不出來,看到的都是煩惱,這就是所謂「心隨境轉」。所以並不是說我們沒有智慧,智慧還在那裡,只要不隨境轉、不受境影響,心的水面就會變成像鏡子一樣平靜,這時看到的太陽、月亮、星星,以及你自己,都是明明朗朗、清清楚楚,這叫作明心見性。

所以,煩惱沒有什麼好除的?愈討厭煩惱,煩惱愈多,只要好好地不被環境所動,煩惱就沒有了。可是現在做不到,該怎麼辦呢?要用方法,譬如念佛、持戒、布施、懺悔、拜佛,這就好像是在做防風的工作,風吹不進來,水面就不會被吹皺了。

這也像是一個武功高強的人舞劍,如果你向他潑水,水完全無法潑到他的身上,都被他的劍擋住了。我小時候就曾看過一位法師表演過,當時他還向身旁的人誇下海口:「假如真的能潑到我的話,就直接拿這把刀砍我吧!」結果真的一點也潑不進去。速度之快,真不簡單。如果我們念佛能念到如此,妄念不入,讓妄念、外境沒有機會來干擾你,就已得一心不亂。

如果念到事一心,就能有這種工夫,但只能暫時免除煩惱;如果念到理一心的話,已由伏心菩提進入明心菩提,從此以後不會再受外境干擾,已經免疫,無論給你什麼誘惑、刺激,都不會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風所吹動。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當念佛念到智慧心開,進入理一心的時候,因為離佛很近,時間久了,自然而然身上也會有香味,就好像熏香一樣。而這個香就是佛性,就是佛的法性身。法性身以空為性,它的功德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我們叫作五分法身。五種功德結合起來叫作法身功德,那就是報身。佛的報身有香:五分功德法身香,這就是功德香。我們人所見的佛是化身,就是人間身的佛,以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做為佛身莊嚴,就是相好莊嚴。可是如果能夠親見法身,親證法身一分,就有五分功德法身香,以這五分功德法身香做為莊嚴。而這個香是有功能的,對自己有益,對眾生也有利。對自己來說是智慧,對眾生來講則是慈悲;以智慧來度無量的眾生,眾生便能感受到慈悲,這就是有光。

一般在佛的塑像或圖像上,都有頭光、背光和身光,這是用藝術方式呈現出來的。佛放的光,第一是佛的威德、慈悲和智慧,一看就讓人覺得和我們不一樣,因此接觸到他的時候,就覺得他很偉大,忍不住想要多看幾眼,想要向他頂禮膜拜。這個光也可以說是光彩、風光,譬如有人說:「你這麼棒,我要一直跟著你,因為只要大家看到你,我也被看到了,這是我沾了你的光。」此外有些人,有偉大的心胸、智慧、慈悲,讓人感覺非常光明磊落,非常值得信賴,跟他在一起感覺很平安,而這也是光。所以,不要將光想像成佛像上的光。

有人問我放不放光?其實我現在就在放光,當我在說佛法,說的是慈悲、智慧,就是在放慈悲和智慧的光。我是仗佛光明而放佛光,放的並不是我的光。我本身沒有光,但因仗佛光明而有了光,是沾了佛的光。

當我們念佛念到心開,這時也能放光,也能有香,因為已經得到一分佛的智慧、佛的慈悲。這就是香光莊嚴的意思,這也是我根據佛經的內涵來解釋的。

佛的智慧是無我的智慧,佛的慈悲則是平等的慈悲。什麼是平等的慈悲?就是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誰需要就給誰,不會只給自己喜歡的人、對自己好的人。也就是說,一切眾生只要善根成熟、因緣成熟,能得多少、接受多少,就給多少。過去中國人說:「傳子不傳婿,傳子不傳女。」這就不算平等。

什麼是無我的智慧?「有我」是煩惱的分別心、染汙心,「無我」則是不把自我考慮進去,完全以眾生為立場。但因為每一個眾生都不一樣,即使同一眾生,在不同時間也有不同的狀況,所以眾生自身也沒有一定的立場。因此《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此即無相,也就是無我。但是無相並非沒有眾生,而是沒有定相的眾生,這是沒有眾生相。人沒有定相,都是因為因緣而變化,所以雖然度盡一切眾生,實在沒有一個眾生是我度的,這就變成了無我相。所以《金剛經》又說:「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無我是真正的智慧,以無我的智慧、平等的慈悲來幫助眾生,就莊嚴了你自己,此即香光莊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大勢至菩薩現在是一生補處位的菩薩,但在還沒有成為聖者菩薩以前,就是像我們一樣在凡夫階段,尚在修行過程之中,此即「因地」;當時他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就是以念佛三昧心而得無生法忍。

得無生法忍,就從凡夫進入聖位,也就是初地菩薩(此為《般若經》的說法,據《華嚴經》為八地)。初地以前是凡夫,凡夫有兩類,一類為外凡,即外道凡夫,是指十信位,意即信心還沒有完全建立的普通凡夫。已經發了心,進入伏心菩提階段,能夠降伏、調伏煩惱,即為內凡,是指十住、十行、十迴向,叫作三賢位。這個階段不會有大煩惱,但小的煩惱仍然會起,但是很快能用佛法的觀念和方法來調伏。等證了無生法忍,從此以後就不會再有新的煩惱生起,而得一分無漏的智慧。所以「無生」是指煩惱不會再生,「忍」則是智慧的另外一種稱呼,而無生法忍實際上就是無生法的智慧出現。為什麼叫作忍呢?因為他能忍受、忍耐,使得煩惱不會再起,就是耐得住,不會引起煩惱,也是我們現在講的明心見性。

「今於此界」:現在這個地方,就是娑婆世界,也就是在釋迦牟尼佛的楞嚴法會上。大勢至菩薩說,他要在這個娑婆世界誘導念佛的人回歸淨土。雖然他沒有指出這個淨土是哪一個,但因為他是阿彌陀佛的脇侍,所以指的應該是彌陀淨土。

(四)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宗旨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這一段則是說明念佛的方法。大勢至菩薩說:釋迦牟尼佛問我證得圓通的法門,我沒有其他選擇,因為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法門,我就一直使用,因此得念佛三昧,證無生法忍,進入圓通法門。至於這個念佛法門要怎麼修,很簡單,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二十五種圓通中,大家最熟悉的不外是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而大勢至菩薩則是整合的六根圓通。照道理,念佛應該是用心念,六根要怎麼念呢?其實就是把六根收攝在阿彌陀佛的佛號上,使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要到處攀緣。

六根是「能念」,而佛號是「所念」;被念的是佛號,能念的我、你、他,是用六根。口出聲念,是用舌根;耳朵聽自己在念,是用耳根;眼前所見的,都是佛國淨土的依正莊嚴,是用眼根;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在念佛,全身融入佛號中,是用身根;鼻子聞到的任何味道,都是佛的法身香,則是用鼻根。

意根是什麼?我的前一念與後一念,以前一念做為後一念的根,這叫作意根。譬如前一念念的是阿彌陀佛,下一念又是阿彌陀佛,就是把前一念做為意根。如果前一念念的是阿彌陀佛,後一念念的卻是鈔票,那就不算意根;因為前後不相應,所以不是意根。一定是這一念與前一念是相應的、連貫起來的,才叫作意根。很多人解釋意根的意思不同,這是我根據論典、經典特別講述出來的。

如此眼睛看的、耳朵聽的、口裡念的、身體接觸的、鼻子聞的、念念想的,全部都是阿彌陀佛,這就是都攝六根。如果一切的一切都是阿彌陀佛,其他的雜念就沒有了,你的念頭就是清淨的。如果繼續不斷地持續下去,就是淨念相繼,就能得三摩地。

三摩地與三昧有些不同,三昧是定,三摩地則是定慧等持、定慧不二,因此《楞嚴經》說:「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定慧不二就是在定當中,智慧、慈悲的功能照樣產生。雖然在動,但心不會混亂,是清淨的、是正念的,這時叫作三摩地。而大勢至菩薩就是修念佛三昧而得三摩地的,所以這是第一法門,是最好的法門。

然而通常的人念佛,耳朵沒有聽自己在念,沒有把身體放進去與佛號完全融合為一,也沒有想到環境裡看到的、接觸到的也是佛號之一,然後心在胡思亂想,沒有念念相繼,所以只是舌根在念。〈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念佛法門,就是要我們用全部的身心,還有環境,全部融合在佛號裡,一定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主要內容。

◎文: 聖嚴法師

延伸閱讀
學佛要精進修行忌投機取巧
更新日期:2023-09-20 瀏覽人次:13142
TOP
法鼓山基金會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公舘路186號
電話:02-2893-9966
傳真:02-2893-9911
Facebook Facebook
Instagram Instagram
Line Line
Twitter Twitter
Weibo Weibo
法鼓山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自 2012-02-06 起,您是第27378810位訪客
Viirya
文章: 3136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法會心得

文章 Viirya »

念佛是誰?
自佛得靠自己念

玩弄意識永無盡 紙上談兵無益處

文章 自佛得靠自己念 »

Viirya 寫: 週六 8月 24, 2024 8:55 am念佛是誰?
是誰念佛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