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談 寫: ↑週二 7月 25, 2023 2:49 pm
恒兄法安:
再一次簡答,就只一次。
原則上楞嚴經並非屬於唯識經典,請自查法相宗所屬經典。
而楞嚴經是屬談法性的經典,並非談法相,所以應該是說是禪宗經典才是較適合的。
但在佛法中,或多或少也一定談到一些所謂的妄識,這是在任何的經典都很難避免的。
而楞嚴經主要講的開悟妙明真心,也就是諸法實相或真如,這就是禪宗所謂的自性。
然後再來就是悟後起修,也就是二十五圓通法門,但這只是其大概的一些法門而已。
其實都是,理則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而憨山大師、交光法師,其實在談楞嚴經時,談的都是開悟,並不是在談什麼虛妄的唯識。
憨山大師是禪宗大德,所以其注解楞嚴經沒問題的,而唯識的小問題,其實與開悟本就是無關的。
其實禪宗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則何來的還會在妄識裡打轉?
依禪宗歷史,禪宗裡就有用棒喝之法,是什麼都不用談,這是其來有自。
至於交光法師,他也是在談開悟,不是在談什麼唯識學的,所以這誤會就真的不是普通的大了?
而交光法師,他也不會是唯識宗的學人,但其卻誤會可用捨識用根方法來開悟。
但其實這跟唯識理論並無關係,個人認為他就是一切都誤會了,故才會被蕅益大師嚴厲批評。
其實如果法性與法相分不清,大乘的三系及其方法,也都分不清,都混雜在一起談,
這樣的佛法是學到問題真的大了,就這樣了。
隨兄法安
所以楞嚴經中談到阿賴耶識、末那識就會跟唯識理論不一樣?
易為後世人所誤會?
難怪民國實有呂澂唯識學者還寫出:[楞嚴百偽]是有原因的。
他說楞嚴經中滅第六意識與[滅盡定]無異,
個人不敢苟同,
滅盡定應該不但滅第六識也要滅第七識染分才應理。
若只滅第六識只是無想定或無想天之外道而已。
呂澂佛學著作集第 5 冊 No. 5《佛教重要名相釋義及經論攷證》
[又無色天識無邊處仍係意識分別,論說五位無心,不聞除此(《成唯識》卷七等)。今經乃撰為唯留賴耶於末那半分微細,此則與滅盡定有何異耶?其偽八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