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由 新老怪 »
馮楫居士要求到徑山參加坐夏,得到了宗杲禪師的同意。馮楫居士將其所居之室,起名曰“不動軒”。
一日,宗杲禪師升座說法,為大眾提舉當年 藥山禪師參石頭和尚之公案——
藥山惟儼禪師問石頭希遷和尚:“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承聞南方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實未明了,伏望慈悲示誨”。
石頭和尚道:“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 總不得。你作么生?”
藥山禪師一聽,茫然不知所措。
石頭和尚便道:“子緣不在此,可往江西見馬大師去。”
藥山禪師於是來到馬祖道一禪師座下,亦如前問。
馬祖回答道:“有時教伊揚眉瞬目,有時不教伊揚眉瞬目。有時教伊揚眉瞬目者是,有時教伊揚眉瞬目者不是。
藥山禪師一聽,言下大悟。
宗杲禪師將此公案 拈舉完畢,便下座。馮楫居士亦跟隨著他 來到方丈寮。
馮楫居士道:“適來和尚所舉底因緣,某理會得了。”
宗杲禪師便問:“你如何會?”
馮楫居士道:“恁麼也不得蘇嚧娑婆訶,不恁麼也不得悉唎娑婆訶,不恁麼也不得悉唎娑婆訶。恁麼不恁麼,總不得蘇嚧悉唎娑婆訶。 ”
宗杲禪師一聽,遂作偈給予印可,偈云:
“梵語唐言,打成一塊。
咄哉俗人,得此三昧。”
尺童——這個就是亂七八糟、沒有答案,呵呵,宇宙語、外星文,解了、明白了反而奇怪。
馮楫居士臨終前,拈拄杖按膝,欲蛻然遷化。
這時,其同僚漕使上前請道:“安撫(馮居士的官職)去住如此自由,何不留一頌以表罕聞?”
馮楫居士於是又重新睜開眼睛,索筆書云:
“初三十一,中九下七。
老人言盡,龜哥眼赤。”
寫完,便擲筆長往。
尺童——
初三十一:開始是三十除“夕”,一。
中九下七:終於九下的“七(匕)”
老人言盡:去“口”,盡是去兩“口”。
龜哥眼赤:歸於土。哥去兩口是“於”,“赤”是“土辦(土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