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佛法,居然不學佛法
可憐之人必有可卑之處
五樓佛法,連二樓法都不敢學
為什麼不敢學?
因為很自卑,不認為自己學得會
離欲、惡不善法是小乘法嗎
-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離欲、惡不善法是小乘法嗎
雜阿含經卷第一寂照世間 寫: ↑週日 11月 20, 2022 8:25 am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心解脫
梵語 citta-vimukti。謂由定力而於定障得解脫。與「慧解脫」相對。其原始本義,係指心由一切束縛中解放;解脫之當體即為心,故稱心解脫;而以智慧解脫者,則稱慧解脫。但後世術語化,將無明之滅稱慧解脫,將渴愛之滅稱心解脫。更以心解脫連結於禪定,謂依定而解脫定障,與無貪相應者,稱為心解脫。依慧而解脫煩惱障,與無癡相應者,稱為慧解脫。此二者同時解脫,則稱俱解脫。俱舍宗即將阿羅漢分類為慧解脫、俱解脫(得滅盡定)二種,又有所謂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等種種心解脫之說。〔中阿含卷二十九說處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一、成實論卷十五止觀品、集異門足論卷三、俱舍論卷二十五〕 p1409
....................................
1.心解脫、2.慧解脫,兩者兼俱,是名3.俱解脫
................................
不是指責你
但是你居然連心解脫都不知道
這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
[0001a06] 如是我聞:
[0001a06]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a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0001a09]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0001a12]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01a14]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0001a15]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急照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有沒有看到,心解脫者就是阿羅漢
這樣慧解脫阿羅漢不是心解脫者嗎
如果用你的想法
看經文看得下去嗎
你能舉字典就是好事
比老楊強多了
學佛就是要先了解佛經
有問題就要討論
最怕不討論
各說各話
況且
但後世術語化,將無明之滅稱慧解脫,將渴愛之滅稱心解脫。
這句你有注意看嗎
心解脫這名相
自古解說就眾說紛紜
連印順導師都不敢下定論
他也例舉
心解脫就是慧解脫的說法
我今天說這些
就是要強調
讀經有讀經的理解能力
你不是這塊料
因為你的理解力不是很好
看的時間要很久
也沒養成討論習慣
這是事實
只把心思放在十善法,五樓
這是不對的學習方式
想不想看懂經文
來自自己的趨動力
如果缺乏解經能力
如何推行一切佛法
Re: 離欲、惡不善法是小乘法嗎
昔佛在婆羅㮈國仙人鹿野苑中,河名婆犁,因彼名故故名婆羅㮈國。仙人鹿野苑者,諸有神仙得道五通學者,皆遊學彼國,純善之人非凡夫所住。時,彼國王出野遊獵,值群鹿千頭悉入網裏,王布步兵圍繞一匝,群鹿驚懼有失聲唐突於弶,或有伏地自隱形者。釋迦文佛昔為菩薩時,生彼群鹿中為眾導首,告諸群鹿:「汝等安意,勿懷恐懼,吾設方便向王求哀,必得濟命各令無他。」時鹿王即向人王下膝求哀,王遙見之勅諸左右,各勿舉手傷害此鹿。鹿復舉聲跪向王曰:「今觀王意欲殺千鹿一日供厨,今且盛熱肉叵久停,願王哀愍,日殺一鹿以供厨宰,不煩王使,鹿自當往詣厨受死,肉供不斷鹿得增多。」王問鹿曰:「汝在群鹿中最為長大耶?」答曰:「如是。最為長大。」王復問鹿:「汝審實不?」答曰:「審實。」王即捨鹿攝陣入城。時,菩薩將鹿五百,調達亦將鹿五百,日差一鹿詣王供厨。時次調達遣鹿詣王,值一鹿母懷妊數月,次應供厨。鹿母向王自陳哀苦:「次應供厨誠不敢辭,今垂欲產與子分身,我次應至,子次未至,願見差次小聽在後。」調達恚曰:「何不速往?誰能代汝先死?」鹿母哀泣悲鳴喚呼,輒就菩薩自陳啟曰:「懷妊日滿產日垂至,願王開恕聽在後次,分身適訖,自當詣厨。」菩薩問鹿:「汝主聽汝自陳不?」答曰:「主不見聽。」菩薩聞已八九歎息,慰勞彼鹿:「汝且自安勿懷恐懼,吾今代汝以供厨宰。」菩薩鹿王即召千鹿懇切誡勅:「汝等各各勿懷懈慢,亦莫侵王秋苗穀食。」調達聞已瞋彼鹿母:「汝死應至,何為辭訴不時就死?」時菩薩尋語調達:「止止勿陳此言!鹿母誠應次死,但為愍彼胎子未應死耳。吾今當代,濟彼胎命。」菩薩所念,群鹿跪向菩薩各各自陳:「吾等願欲代王受死,王在我存得食水草,隨意自遊無所畏忌。」王遂意盛捨而詣厨,群鹿追逐隨到王宮。鹿王就厨自求供宰,厨士見鹿王分明識知,即往白王:「鹿王入厨次應供宰,不審大王為可殺不?」王聞斯語自投床下,諸臣水灑扶令還坐,王勅諸臣:「速將鹿王來,吾欲見之。」尋將至王所,王問鹿曰:「千鹿盡耶?汝何為來?」鹿白王言:「千鹿孚乳遂成大群,日有增多無有減少。」復向人王說鹿根原。王自墾責自怨不及:「吾為人王,不別真偽抂殺生類,乃至於斯。」王告大臣:「普令國界,其有遊獵殺害鹿者,當取誅戮。」即遣鹿王將諸群鹿還山自安,復令國內不得食鹿肉,其有食鹿肉者當梟其首。因是立名鹿野苑也。爾時世尊在鹿野苑中而轉法輪,是故說,前未聞法輪也。轉為哀眾生者,最初與五人說法,及與八萬天人,反覆說四諦真如法,本所未聞本所未見,亦非沙門婆羅門、釋梵諸天、魔若魔天所能轉者,是故說,轉為哀眾生也。
很久以前,如來曾為鹿王,身毛五色,體型俊雅,統領著上千隻鹿群。一次,一位國王出門狩獵,鹿群受到圍捕四處奔逃,死傷慘重。鹿王看見這種情形,心中非常悲痛,於是獨自進城見國王。城內百姓看到五色金光的鹿王,認為是神鹿出現,所以並沒有人傷害、阻撓牠。
鹿王來到國王面前,跪下說道:「任何含靈蠢動都知道要愛惜自己的生命,今天我們寄居在大王的國境內,遭獵人追逐,死傷慘重。請大王慈悲告訴我每天所需要鹿的數量,從今以後,我們願意每天進獻以供大王享用,但請不要大量的圍殺,使鹿群日日生活在驚惶生死邊緣。」
國王聽後說道:「如果每天都能有一隻鹿供御廚所需,我誓言不再打獵。」
從此鹿群依序每天派遣一隻鹿前去。一天,輪到要去供饌的是一隻懷胎的母鹿,母鹿為了腹中小鹿,前去請求鹿王,希望能夠延遲幾天。鹿王心生不忍,便以自身相代。國王見到這天是鹿王親自前來,便追問原因,在明白事情的經過後,流淚說道:「鹿王尚能如此慈心濟物,我身為人王,卻每天殺害眾生以飽口福。難道我還不如鹿王?」從此斷食一切肉類。並下令:如果有誰傷害了鹿,將受國法。此鹿群之居處,名鹿野苑,此即「鹿野苑」一名之由來。
典故摘自:《出曜經.卷第十四.道品十三》
省思
慈悲是一種心念,慈能予樂,悲能拔苦。佛法中提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為感同身受的心念,能令我們積極的興悲拔苦;如同鹿王及後來慚愧懺悔的國王。如果悲心深刻,更會積極願代眾生苦,興慈予樂;如同願代母鹿受死的鹿王。(中台世界,慈悲的鹿王)
很久以前,如來曾為鹿王,身毛五色,體型俊雅,統領著上千隻鹿群。一次,一位國王出門狩獵,鹿群受到圍捕四處奔逃,死傷慘重。鹿王看見這種情形,心中非常悲痛,於是獨自進城見國王。城內百姓看到五色金光的鹿王,認為是神鹿出現,所以並沒有人傷害、阻撓牠。
鹿王來到國王面前,跪下說道:「任何含靈蠢動都知道要愛惜自己的生命,今天我們寄居在大王的國境內,遭獵人追逐,死傷慘重。請大王慈悲告訴我每天所需要鹿的數量,從今以後,我們願意每天進獻以供大王享用,但請不要大量的圍殺,使鹿群日日生活在驚惶生死邊緣。」
國王聽後說道:「如果每天都能有一隻鹿供御廚所需,我誓言不再打獵。」
從此鹿群依序每天派遣一隻鹿前去。一天,輪到要去供饌的是一隻懷胎的母鹿,母鹿為了腹中小鹿,前去請求鹿王,希望能夠延遲幾天。鹿王心生不忍,便以自身相代。國王見到這天是鹿王親自前來,便追問原因,在明白事情的經過後,流淚說道:「鹿王尚能如此慈心濟物,我身為人王,卻每天殺害眾生以飽口福。難道我還不如鹿王?」從此斷食一切肉類。並下令:如果有誰傷害了鹿,將受國法。此鹿群之居處,名鹿野苑,此即「鹿野苑」一名之由來。
典故摘自:《出曜經.卷第十四.道品十三》
省思
慈悲是一種心念,慈能予樂,悲能拔苦。佛法中提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為感同身受的心念,能令我們積極的興悲拔苦;如同鹿王及後來慚愧懺悔的國王。如果悲心深刻,更會積極願代眾生苦,興慈予樂;如同願代母鹿受死的鹿王。(中台世界,慈悲的鹿王)
Re: 離欲、惡不善法是小乘法嗎
空與心解脫 印順法師
在定慧的修習中,所有的方便不一,隨觀想的不同,修習成就,成為種種的定法;這不是偏於定,而是從定得名。在佛教界類集、分別的學風(本於佛說,經弟子們的發展,成為阿毘達磨)中,多方面傳出定法,或經過論辯,然後成為定論。修證者所傳的內容,不但名稱不一,即使名稱相同的,含義也有淺有深。因為這些名稱,絕大多數是世俗固有的名詞,「空」也不例外; 隨俗立名,加上宏傳者的程度參差,意義也就難以一致了。這是理解種種定法所必要注意的。
與空有密切關係的定法,主要是四種心三昧citta-sama^dhi,『相應部』作心解脫 ceto-vimutti。『雜阿含經』卷二一(大正二‧一四九下)說:
「質多羅長者問尊者那伽達多:此諸三昧,為世尊所說?為尊者自意說耶?尊者那伽達多答言:此世尊所說」。
從那迦達多Na^gadatta與質多羅Citra的問答,可見當時所傳的定法,有些是佛說的 ,有些是弟子們傳授時自立名目的。這四種心三昧(或心解脫),那時也還沒有達到眾所周知的程度,所以有此問答。與此相當的『相應部』經,問答者是牛達多Godatta與質多Citta 長者(1)。又編入『中部』(四三)『有明大經』。是舍利弗S/a^riputra為大拘絺羅Maha^kot!t!hita [P21] 說的(2)。依『相應部』,四種心解脫是:無量心解脫appama^n!a-cetovimutti,無所有心解脫a^kin~can~n~a^-cetovimutti,空心解脫sun~n~ata^-cetovimutti,無相心解脫animitta-cetosama^dhi。問題是。這四種心解脫,到底是文異義異,還是文異義同呢?依質多長者的見解,可從兩方面說。一、名稱不同,意義也就不同。不同的是:無量心解脫,是慈、悲、喜、捨──四無量catasso-appama-n~n~a^ya定;無所有心解脫,是四無色中的無所有處a^kin~can~n~a^yatana定;空心解脫,是思惟我我所空;無相心解脫,是一切相不作意,得無相心三昧animitta-cetosama^dhi。二、名稱雖然不同,而意義可說是一致的。這是說:貪、瞋、癡(代表了一切煩惱)是量的因pama^n!a-karan!a ,漏盡比丘所得無量心解脫中,不動心解脫akuppa^^-cetosama^dhi最為第一;不動心解脫是貪空、瞋空、癡空,貪、瞋、癡空即超越於限量,是漏盡比丘的究竟解脫(不動阿羅漢)。同樣的意義,貪、瞋、癡是障礙papan~ca,貪、瞋、癡空即超越於所有(3),不動心解脫是無所有心解脫中最上的。貪、瞋、癡是相的因nimittakaran!a,貪、瞋、癡空即超越於相,不動心解脫是無相心解脫中最上的。經中說無量、無所有、無相,卻沒有說到空心解脫,這因為空於貪、瞋、 癡的不動心解脫,就是空心解脫的別名。從文異而義同來說,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無相心解脫,達到究竟處,與空心解脫──不動心解脫,平等平等。依觀想的方便不同,有四種心解脫的名目,而從空一切煩惱來說,這是一致的目標,如萬流入海,都是鹹味那樣。 [P22]
『雜阿含經』的四種心三昧,從名稱不同而意義也不同來說,與『相應部』所說是一致的。 但從名稱不同而意義相同來說,『雜阿含經』的文句,與『相應部』有些出入。如『經』卷二一 (大正二‧一五0上)說:
「云何法一義種種味(味是「名」的舊譯)?答言:尊者!謂貪有量,(恚、癡是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謂貪者是有相,恚、癡者是有相,無諍者是(第一)無相。貪者是 所有,恚、癡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第一)無所有。復次,無諍者,空於貪,空於恚、癡 ,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義種種味」。
『相應部』的不動心解脫,『雜阿含經』作無諍aran!a應該是無諍住或無諍三昧的簡稱 (4)。諍有三類,煩惱也名為諍──煩惱諍,所以無諍是沒有一切煩惱,與空一切煩惱的不動心解脫相當。『相應部』說了無量等三種心解脫中最第一的,是貪空、瞋空、癡空,不再說空心解脫,那是以不動心解脫為空心解脫了。『雜阿含經』說明無量等三種中,無諍最為第一,然後又解說無諍是:「空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解說無諍,也就是解說空心三昧。無諍與空,是有關係的,如『中阿含經』『拘樓瘦無諍經』末了說:「須菩提族姓子,以無諍道,於後知法如法。知法如真實,須菩提說偈,此行真實空,捨此住止息」(5)。總之,四種心解脫中最上的;是空於貪、恚、癡的不動心解脫,或無諍住,也就是心解脫(或心三昧)而 [P23] 達究竟,不外乎空的究竟完成。無量,無所有,無相,無諍,不動,從煩惱空而清淨來說,都可以看作空的異名。
無諍──阿練若,本是修行者的住處。由於住處寧靜,沒有煩累,象徵禪慧的境地,而名為無諍住、無諍三昧的。這與「空」,本用來形容住處的空曠,沒有人物的煩累,也就用來象徵禪慧,而有空住、空三昧等名目,情境是完全一樣的。
註【3-001】『相應部』(四一)「質多相應」(南傳一五‧四五0──四五二)。參閱注(4)。
註【3-002】『中部』(四三)『有明大經』,與『中阿含經』(二一一)『大拘絺羅經』相當,但『中含』沒有這 部分問答。
註【3-003】『瑜伽師地論』卷八七說:「當知此中極鄙穢義,是所有義」(大正三0‧七九二上)。
註【3-004】『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0五說:「大德瞿達多!當知貪欲、瞋恚、愚癡是相,有不動心解脫, 是最勝無相」(大正二七‧五四二上)。『論』說的瞿達多,即牛達多,與『相應部」相同,反而與『 雜阿含經』不合。
註【3-005】『中阿含經』(一六九)『拘樓瘦無諍經』(大正一‧七0三下)。『中部』(一三九)『無諍分別經』 ,但說:「善男子須菩提行無諍道」(南傳一一下‧三三二)。 [P24]
在定慧的修習中,所有的方便不一,隨觀想的不同,修習成就,成為種種的定法;這不是偏於定,而是從定得名。在佛教界類集、分別的學風(本於佛說,經弟子們的發展,成為阿毘達磨)中,多方面傳出定法,或經過論辯,然後成為定論。修證者所傳的內容,不但名稱不一,即使名稱相同的,含義也有淺有深。因為這些名稱,絕大多數是世俗固有的名詞,「空」也不例外; 隨俗立名,加上宏傳者的程度參差,意義也就難以一致了。這是理解種種定法所必要注意的。
與空有密切關係的定法,主要是四種心三昧citta-sama^dhi,『相應部』作心解脫 ceto-vimutti。『雜阿含經』卷二一(大正二‧一四九下)說:
「質多羅長者問尊者那伽達多:此諸三昧,為世尊所說?為尊者自意說耶?尊者那伽達多答言:此世尊所說」。
從那迦達多Na^gadatta與質多羅Citra的問答,可見當時所傳的定法,有些是佛說的 ,有些是弟子們傳授時自立名目的。這四種心三昧(或心解脫),那時也還沒有達到眾所周知的程度,所以有此問答。與此相當的『相應部』經,問答者是牛達多Godatta與質多Citta 長者(1)。又編入『中部』(四三)『有明大經』。是舍利弗S/a^riputra為大拘絺羅Maha^kot!t!hita [P21] 說的(2)。依『相應部』,四種心解脫是:無量心解脫appama^n!a-cetovimutti,無所有心解脫a^kin~can~n~a^-cetovimutti,空心解脫sun~n~ata^-cetovimutti,無相心解脫animitta-cetosama^dhi。問題是。這四種心解脫,到底是文異義異,還是文異義同呢?依質多長者的見解,可從兩方面說。一、名稱不同,意義也就不同。不同的是:無量心解脫,是慈、悲、喜、捨──四無量catasso-appama-n~n~a^ya定;無所有心解脫,是四無色中的無所有處a^kin~can~n~a^yatana定;空心解脫,是思惟我我所空;無相心解脫,是一切相不作意,得無相心三昧animitta-cetosama^dhi。二、名稱雖然不同,而意義可說是一致的。這是說:貪、瞋、癡(代表了一切煩惱)是量的因pama^n!a-karan!a ,漏盡比丘所得無量心解脫中,不動心解脫akuppa^^-cetosama^dhi最為第一;不動心解脫是貪空、瞋空、癡空,貪、瞋、癡空即超越於限量,是漏盡比丘的究竟解脫(不動阿羅漢)。同樣的意義,貪、瞋、癡是障礙papan~ca,貪、瞋、癡空即超越於所有(3),不動心解脫是無所有心解脫中最上的。貪、瞋、癡是相的因nimittakaran!a,貪、瞋、癡空即超越於相,不動心解脫是無相心解脫中最上的。經中說無量、無所有、無相,卻沒有說到空心解脫,這因為空於貪、瞋、 癡的不動心解脫,就是空心解脫的別名。從文異而義同來說,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無相心解脫,達到究竟處,與空心解脫──不動心解脫,平等平等。依觀想的方便不同,有四種心解脫的名目,而從空一切煩惱來說,這是一致的目標,如萬流入海,都是鹹味那樣。 [P22]
『雜阿含經』的四種心三昧,從名稱不同而意義也不同來說,與『相應部』所說是一致的。 但從名稱不同而意義相同來說,『雜阿含經』的文句,與『相應部』有些出入。如『經』卷二一 (大正二‧一五0上)說:
「云何法一義種種味(味是「名」的舊譯)?答言:尊者!謂貪有量,(恚、癡是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謂貪者是有相,恚、癡者是有相,無諍者是(第一)無相。貪者是 所有,恚、癡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第一)無所有。復次,無諍者,空於貪,空於恚、癡 ,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義種種味」。
『相應部』的不動心解脫,『雜阿含經』作無諍aran!a應該是無諍住或無諍三昧的簡稱 (4)。諍有三類,煩惱也名為諍──煩惱諍,所以無諍是沒有一切煩惱,與空一切煩惱的不動心解脫相當。『相應部』說了無量等三種心解脫中最第一的,是貪空、瞋空、癡空,不再說空心解脫,那是以不動心解脫為空心解脫了。『雜阿含經』說明無量等三種中,無諍最為第一,然後又解說無諍是:「空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解說無諍,也就是解說空心三昧。無諍與空,是有關係的,如『中阿含經』『拘樓瘦無諍經』末了說:「須菩提族姓子,以無諍道,於後知法如法。知法如真實,須菩提說偈,此行真實空,捨此住止息」(5)。總之,四種心解脫中最上的;是空於貪、恚、癡的不動心解脫,或無諍住,也就是心解脫(或心三昧)而 [P23] 達究竟,不外乎空的究竟完成。無量,無所有,無相,無諍,不動,從煩惱空而清淨來說,都可以看作空的異名。
無諍──阿練若,本是修行者的住處。由於住處寧靜,沒有煩累,象徵禪慧的境地,而名為無諍住、無諍三昧的。這與「空」,本用來形容住處的空曠,沒有人物的煩累,也就用來象徵禪慧,而有空住、空三昧等名目,情境是完全一樣的。
註【3-001】『相應部』(四一)「質多相應」(南傳一五‧四五0──四五二)。參閱注(4)。
註【3-002】『中部』(四三)『有明大經』,與『中阿含經』(二一一)『大拘絺羅經』相當,但『中含』沒有這 部分問答。
註【3-003】『瑜伽師地論』卷八七說:「當知此中極鄙穢義,是所有義」(大正三0‧七九二上)。
註【3-004】『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0五說:「大德瞿達多!當知貪欲、瞋恚、愚癡是相,有不動心解脫, 是最勝無相」(大正二七‧五四二上)。『論』說的瞿達多,即牛達多,與『相應部」相同,反而與『 雜阿含經』不合。
註【3-005】『中阿含經』(一六九)『拘樓瘦無諍經』(大正一‧七0三下)。『中部』(一三九)『無諍分別經』 ,但說:「善男子須菩提行無諍道」(南傳一一下‧三三二)。 [P24]
-
- 文章: 6311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離欲、惡不善法是小乘法嗎
第八不動地入究竟涅槃證一真如心,完成心解脫。
心解脫,即是證解阿賴耶識,能觀五蘊皆空。
成唯識論三卷:
若爾;菩薩煩惱種子,未永斷盡,非阿羅漢。應皆成就阿賴耶識。
何故即彼決擇分說: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耶識?
彼說二乘無學果位迴心趣向大菩提者,必不退起煩惱障故。趣菩提故;即復轉名不退菩薩。彼不成就阿賴耶識。即攝在此阿羅漢中。故彼論文、不違此義。
又不動地以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故;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能諸行中起諸行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薩。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而緣此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永捨阿賴耶名。故說不成阿賴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311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離欲、惡不善法是小乘法嗎
犀牛法友,論佛法您別起煩惱,其實研究註解原始佛經,還是必須具備大乘佛教的正確知見,才能理解原始佛典阿含系列承傳的世尊真正嫡傳佛法……漫步的犀牛 寫: ↑週六 11月 19, 2022 6:59 pm學友,
禪宗,也只不過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支派而已,
天臺宗呢? .... 這不是大乘學派? 大小止觀不是實修嗎?
淨土宗呢? .... 這不也是大乘學派嗎? 實相念佛不是實修嗎?
還有,此版常見的法相宗呢? .... 這不更是大乘學派嗎? 瑜伽師地論不是實修嗎?
還有...華嚴呢 ? 大家朗朗上口的法華呢?
更何況,
禪宗,也有手法可以達到 修習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 。
只是禪宗教法,比較強調見性、而不著墨於禪定/解脫。(因為:北宗楞伽師們、與一般漸修弟子,都容易陷入二法對立而無法體會不二圓融)
反過來說 :
參禪弟子,可以...
1.能不離欲嗎 ? 而...在欲界貪欲中舒爽嗎?
2.能不離惡不善法嗎? 而...享受五蓋轟頂嗎?
3.沒能力具備覺、觀嗎? 而....坐著流口水發呆嗎?
4.沒能力升起基本的身心喜、樂嗎?! 而...心裡充斥悲、忿嗎?
然後就...開悟了 ?!?!
這是不可能的事。
最後,
還是感謝學友大篇幅的用心回覆,
只是,
犀牛對學友的見解,不予置評,
但也沒有進一步的問題。
平安喜樂
講白了,由於南傳學者以小乘佛法之傳統心態,又鳩佔鵲巢,將原始佛教阿含系列經典中許多關於大乘佛法之精義都給錯解扭曲,犀牛若真想深入研究整理部派南傳佛法,第一要務還是先搞懂大乘佛法,才能事半功倍,入寶山不空手而回。
原始佛教經典,自始即是指導傳授大乘佛法,之所以有小乘觀念之存在,實在是早期某些弟子先是修習外道法,再來加入僧團,雖拜在世尊門下,猶不能放棄舊習成見,混淆正法,乃造成後來人對世尊法教的誤會、錯解……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311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
- 文章: 6311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離欲、惡不善法是小乘法嗎
此位方名不退菩薩(心解脫)。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而緣此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永捨阿賴耶名。故說不成阿賴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