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一個留言板
回覆文章
靜明
文章: 1018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293

文章 靜明 »

《雜阿含經》第293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異比丘:「我已度疑①,離於猶豫,拔邪見②刺,不復退轉,心無所著故,何處有我?為彼比丘說法;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③、空相應④、緣起隨順法,所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⑤。所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

「如是說法,而彼比丘猶有疑惑、猶豫,先不得得想、不獲獲想、不證證想⑥,今聞法已,心生憂苦、悔恨、朦ⓑ沒⑦、障礙。所以者何?有生而有滅,不生而不滅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⑧、無為⑨,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逕路,滅於相續,相續滅滅⑩,是名苦邊。比丘!彼何所滅?謂有餘苦,彼若滅、止、清涼、息、沒,所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滅、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世」,宋、元、明三本作「世坐」。

ⓑ 「朦」,大正藏原為「矇」,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朦」。
靜明
文章: 1018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Re: 293

文章 靜明 »

[註解]
① 度疑:超越、克服了疑惑。

② 邪見: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見解。

③ 出世:超出世俗;出離世間。

④ 空相應:相應於空的;符合於空的。

⑤ 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有了這個因此而有那個,這個生起因此那個生起。說明一切事物由因緣所成立,皆具有相依相待的關係。另譯為「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⑥ 先不得得想、不獲獲想、不證證想:之前(對緣起法)沒有得到卻自以為得到了,沒有獲得卻自以為獲得了,沒有證得卻自以為證得了。

⑦ 朦沒:迷糊不清楚。

⑧ 有為:有造作的;因緣而生的。「為」是「造作」的意思。

⑨ 無為:無造作的;不是由因緣而生的(因此也不會隨因緣而滅)。例如涅槃。

⑩ 相續滅滅:相續的因緣徹底滅盡。
囝仔人有嘴沒耳

中阿含22經/成就戒經(舍梨子相應品)(莊春江標點

文章 囝仔人有嘴沒耳 »

中阿含22經/成就戒經(舍梨子相應品)(莊春江標點)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是時,尊者烏陀夷共在眾中。尊者烏陀夷白曰:
  「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尊者舍梨子再三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尊者烏陀夷亦復再三白曰:
  「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於是,尊者舍梨子便作是念:
  「此比丘乃至再三非我所說,無一比丘歎我所說,我寧可往至世尊所。」
  於是,尊者舍梨子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尊者舍梨子去後不久,尊者烏陀夷及諸比丘亦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於中,尊者舍梨子復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尊者烏陀夷復白曰:
  「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尊者舍梨子復再三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尊者烏陀夷亦復再三白曰:
  「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尊者舍梨子復作是念:
  「此比丘於世尊前再三非我所說,亦無一比丘歎我所說,我宜默然。」
  於是,世尊問曰:
  「烏陀夷!汝說意生天為是色耶?」
  尊者烏陀夷白世尊曰:「是也,世尊!」
  世尊面訶烏陀夷曰:
  「汝愚癡人,盲無有目!以何等故,論甚深阿毘曇?」
  於是,尊者烏陀夷為佛面訶已,內懷憂慼,低頭默然,失辯無言,如有所思。
  世尊面訶尊者烏陀夷已,語尊者阿難曰:
  「上尊名德長老比丘為他所詰,汝何以故,縱而不撿?汝愚癡人,無有慈心,捨背上尊名德長老。」
  於是,世尊面訶尊者烏陀夷及尊者阿難已,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佛說如是,即入禪室,宴坐默然。
  爾時,尊者白淨比丘在於眾中,尊者阿難白尊者白淨:
  「是他所作,而我得責。尊者白淨!世尊晡時必從禪室出,至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共論此義。尊者白淨應答此事,我極慚愧於世尊所及諸梵行。」
  於是,世尊則於晡時從禪室出,至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告曰:
  「白淨!長老比丘為有幾法,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尊者白淨白曰:
  「世尊!長老比丘若有五法,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云何為五?
  世尊!長老比丘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介}[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世尊!禁戒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復次,世尊!長老比丘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世尊!多聞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復次,世尊!長老比丘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世尊!禪{伺}[思]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復次,世尊!長老比丘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是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世尊!智慧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復次,世尊!長老比丘諸漏已盡,無復有結,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世尊!漏盡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世尊!長老比丘若成就此五法,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世尊問曰:
  「白淨!若長老比丘無此五法,當以何義使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尊者白淨白曰:
  「世尊!若長老比丘無此五法者,更無餘事使諸梵行愛敬尊重,唯以老耄、頭白、齒落,盛壯日衰,身曲腳戾,體重氣上,{柱}[拄]杖而行,肌縮皮緩,皺如麻子,諸根毀熟,顏色醜惡,彼因此故,使諸梵行愛敬尊重。」
  世尊告曰:
  「如是,如是,若長老比丘無此五法,更無餘事使諸梵行愛敬尊重,唯以老耄、頭白、齒落,盛壯日衰,身曲腳戾,體重氣上,{柱}[拄]杖而行,肌縮皮緩,皺如麻子,諸根毀熟,顏色醜惡,彼因此故,使諸梵行愛敬尊重。白淨!舍梨子比丘有此五法,汝等應當愛敬尊重,所以者何?
  白淨!舍梨子比丘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
  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
  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
  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是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
  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諸漏已盡,無復有結,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白淨!舍梨子比丘成就此五法,汝等應共愛敬尊重。」
  佛說如是,尊者白淨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舍利子必有是處指的是時間(不斷的練習終會有成佛的時候)
烏陀夷終無此處指的是空間(成就的境界。諸相非相)


最後是由 Anonymous 於 週六 9月 23, 2023 3:01 am 推文。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