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由 怪道1412 »
雜阿含583經[正聞本1359經/佛光本1243經](諸天相應/八眾誦/祇夜)(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羅睺羅阿修羅王障月天子。
時,諸月天子悉皆恐怖,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說偈歎佛:
「今禮最勝覺,能脫一切障,我今遭苦惱,是故來歸依。
我等月天子,歸依於善逝,佛哀愍世間,願解阿修羅。」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破壞諸闇冥,光明照虛空,今毘盧遮那,清淨光明顯,羅睺避虛空,速放飛兔像。」
羅睺阿修羅即捨月而還,舉體悉流污,戰怖不自安,神昏志迷亂,猶如重病人。
時,有阿修羅名曰婆稚,見羅睺羅阿修羅疾捨月還,便說偈言:
「羅睺阿修羅,捨月一何速?神體悉流污,猶如重病人?」
羅睺阿修羅說偈答言:
「瞿曇說咒偈,不速捨月者,或頭破七分,受諸鄰死苦。」
婆稚阿修羅復說偈言:
「佛興未曾有,安隱於世間,說咒偈能令,羅睺羅捨月。」
佛說此經已,時月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註解]
① 羅睺羅阿修羅:阿修羅王名,前世曾以救佛塔免於被火吞噬的功德,迴向身體巨大,因此生為欲界身形最大的眾生,能變大變小。「阿修羅」是喜愛戰鬥的眾生,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
② 障:遮蔽。
③ 解:解除阿修羅的障蔽。
④ 毘盧遮那:光明遍照。
⑤ 飛兔像:即月亮,中國古代有時以「玉兔」稱呼月亮。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彼月」,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月」。
////
譬如世間月輪(飛兔像)。朔弦望晦月不現。雖是月輪。人不言月。朔月一分。以日近故諸人不見。雖俗不信。知者知月。如初發心見性道人。世俗不知。道人知之。三日夕天。現三分光。雖未成輪。世間知月。如見性人。能徹顯德。諸人知之。...今說心月。十五妙道。入最上道。是未成佛時。能至佛佛位。是斯終位。十五修行。是名諸位因佛。修行十五成就。是名諸佛果成佛道。...光明遍照,覺轉無明,分證法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