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248365
星雲大師於2月5日下午,在弟子們陪在身旁下安詳離世,享耆壽97歲。星雲法師長年受糖尿病所苦,近年也多次因身體狀況而進出醫院、開刀,但他曾說過要「與病為友」,並強調「疾病來臨的時候,你不必太畏懼它,可以把它當作朋友,互相尊重,互相體貼,互相照顧,疾病和身體也會共存共榮的。」
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99347
器官捐贈不只是遺愛人間,更是生命的延續
不僅看破生死,星雲大師也打破大眾傳統認為,人往生後要保留大體完整的認知,早在30年前就簽署捐贈器官志願書,做了器官捐贈的準備。
星雲大師指出,捐贈器官也可以說是佛教的首創,因為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的過去世為國王時,即以「割肉餵鷹」的胸懷作了器官捐贈的義舉,此舉並成就他的菩薩道。
此外,佛教經典也記載不少捨身例子,例如:《金光明經》的薩埵王子捨身飼虎、《大般涅槃經》的雪山童子為聞佛法捨身給羅剎等,這些捨身捨命的人,比死後才捐贈器官的行為更是了不起。
還有古代的高僧大德,在動亂的時代裡,為了解救眾生的苦難,為了真理的需要、佛法的流傳,他們犧牲自己的生命,將生命布施給眾生,奉獻給常住,都是器官捐贈意義的再延伸。所以捐贈器官,其價值有四點:
第一、遺愛人間:
人體的器官,到了人生百年後,可說都是沒有用的物質,如果能把這個身體沒有用的物質再加以利用,讓它幫助有需要的人,就可以延續它的機能價值。例如,將眼角膜捐給患有眼疾的人,讓他可以重見光明;把腎臟捐給有腎臟病的人,讓病人可以恢復健康,延續他的生命。把自己身後的各種器官,留給需要的人,就是遺愛人間,這是偉大的布施。
第二、資源回收:
天地承載我們,父母孕育我們,社會大眾也貢獻給我們許多資源,而我回饋給人間的是什麼呢?假如說,人生到了最後把自己沒有用的物質給人家來利用,這就是將天地間的資源再回收,是很有意義的。
第三、慈悲喜捨:
捐贈器官意指捨棄身命,佛教視為最上乘之布施。據《大智度論》載:「布施財物為外布施,捨身則稱為內布施。」所以,若能捐贈皮膚、眼角膜、腎臟、骨髓等器官就是在行大慈悲、大喜捨、大布施。
第四、延續生命:
布施我們沒有用的器官,藉它延續生命的存在,這不是很有價值嗎?所以,捐贈器官的意義值得提倡。
星雲法師圓寂
-
- 個人觀點不代表誰
- 文章: 1419
-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7, 2022 10:43 am
-
- 個人觀點不代表誰
- 文章: 1419
-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7, 2022 10:43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