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cyc320
文章: 2553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文章 cyc320 »

心法異名分別、思惟
心所法異名見解、名
色法異名現象、相
涅槃法異名止息、寂靜狀態
黃竹
文章: 808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文章 黃竹 »

心法異名分別、思惟
心所法異名見解、名
色法異名現象、相
涅槃法異名止息、寂靜狀態
直接以字面解,心法意思代表心這個法。而心所法,則是其心所相應之法。

兩種法當然不同,譬如說有一鏡頭,及透過鏡頭所見影象。

於此,鏡頭是心法,鏡頭下之影象是心所法。

換一下說法,鏡頭換作心頭,鏡影換作心影。

故獨悟心時,當然無見心影。及至見心影時,當然不離其心。而其心不動。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文章 周善為 »

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

天 親 菩 薩 造

三藏法師 玄奘 譯

蕅益沙門 智旭 解

[0341c11] 此於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第一中略錄名數。而名為大乘百法明門者。蓋小乘立七十五法。但明補特伽羅無我。猶妄計有心外實法。今大乘明此百法。皆不離識。不惟實我本空。亦復實法非有。若於一一法中照達二空。則一一皆為大乘證理之門也

[0341c17] 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

[0341c18] 此借聖言以徵起也。法名軌持。我名主宰。今既言一切法無我。須徧於一切法中通達二無我義也

[0341c20] 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

[0341c22] 法既稱為一切。則何所不攝。設欲廣說。窮劫莫盡。今以五位百法收之。故名為略。略雖五位。已收一切世出世間假實色心主伴罄無不盡。何者。前之四位。收世出世有為諸法。第五無為。收世出世無為法性。就前四中。前三是實。第四是假。就前三中。前二是心。第三是色。就前二中。初一是主。第二是伴。有主必有伴。伴不離主。有心必有色。色不離心。有實必有假。假不離實。有有為必有無為。無為亦豈離有為而別有自性哉於此五位百法。求所謂有情命者等了不可得。是補特伽羅無我。求所謂軌解任持者亦了不可得。是法無我也
======

如上所說,《百法明門論》之所以將一切法分為五類,實欲藉由諸法有為無為、世間出世間、假實、色心、主伴的二邊對立關係,以便闡明識性虛妄,我法二空。

以終須離二離識,無有一法可得故,應知「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即是「法」的五個面向。這樣比較方便理解《百法明門論》。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文章 次草 »

一切法很難一下子就通透
所以平常就要練習自己的觀照能力
說白點
平常人只能觀察而已
如果能連名相都不清楚
觀察也談不上
我一直強調名相的理解
就是有人因為名相認識不清
天天在引起爭論
所以自己的名相認知是什麼
要清楚表達給對方
到目前被我問到名相定義內容的
沒一個能說清楚講明白
因為說清楚了
如果我認為不合理
我就會找一段經文
讓他解釋
我有自信他解釋不出來
這些例子太多了
都閃的很遠
心態是什麼就很清楚了
目的只是為表現自己知見勝於別人
這根本不是在討論佛法
白話都聽不懂了
還讀到古文去
真是白白浪費時間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文章 周善為 »

次草 寫: 週四 2月 23, 2023 11:47 pm 一開始就舉八識
就會失去替龍樹以前的六識說站穩根基的機會
所以應該先從色法開始說
色法的定義是什麼
為何會如此定義
這樣能對照自身體驗是否如此
不然說歸說
卻無法了解自身功能作用
如何了解色法的影響情形
蕭平實正覺會攻訐「中觀自續、應成亅二派,但似乎尚未涉及龍樹祖師,如下。

蕭平實正覺會

六識論與八識論意涵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六識論的起源是什麼。六識論的起源是因為部派(佛教時)的聲聞人,誤會 佛所說的真實理啊!因為 佛就是以第八識來說一切的蘊處界虛妄,也是以第八識來講第八識的種種中道性,也是依第八識講八個識種子的智慧。可是六識論的人卻誤會了,就只採取六識(否定七、八識)而成為六識論,最後分成為兩個(密宗的)中觀派:第一個中觀派主張「世俗諦無、勝義諦有」,它知道有如來藏第八識的存在,可是在哪裡?無法證得,所以就用意識取代了。

接下來就要談另外一個中觀派。這個中觀派主張「世俗諦無、勝義諦也無」,所以他們不承認有一個第八識「根本心」存在,所以他們主張一切法無自性,一切法緣起性空。因為這樣,就落入了斷見外道中;可是他怕被人家說成斷見外道,所以就反執意識心為常,所以就主張(人類只)有六識,認為意識心是一切染淨法之根本,祂可以從過去世來到今世,從今世去到未來世。


喇嘛網

https://www.lama.com.tw/content/msg/Dis ... px?Id=7169

《中觀》中觀自續派與中觀應成派

《宗義寶鬘》

  第八章 說無體性的中觀宗

  一、定義︰

  主張“(就勝義而言)沒有絲毫真實存在的法”的宣說佛教宗義者,就是中觀宗的定義。

  二、釋名

  問︰為什麼稱為中觀宗呢?
  答︰因為這些人主張“脫離斷、常二邊的中觀”,所以,稱為中觀宗。另外,由於這些人宣說”一切法都沒有真實存在的體性”,所以又稱為“說無體性宗”。

三、派別

  中觀宗分成二派︰中觀自續派與中觀應成派。

  四、 各支派的教義

  甲一、中觀自續派

  (一)、定義

  主張“就名言的範圍而言,諸法皆以自相而存在”的說無體性宗,就是自續派的定義。

  (二)、釋名

  問︰為何稱為中觀自續派呢?
  答︰因為此派主張︰借著真正的因──此正因由自存的三條理則所構成,就能遣除(一般人認定諸法)真實存在(的錯誤理念),所以稱為自續派。

甲二、中觀應成派

  (一)、定義

  主張“即使在名言中,諸法也不以自相而存在“的說無體性宗,就是應成派的定義。此派學人如︰佛護、月稱、寂天。

  (二)、釋名

  問︰為何稱為應成派呢?
  答︰因為此派主張︰單單用應成的破式,就能使對辯者心中生起了解我方論點的比量,所以便如此稱呼。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文章 次草 »

我的立場是理解中觀二派及唯識說什麼
都是自心作用
個人的程度及所花費時間以及興趣
都是個人因緣決定
這些都是大菩薩的境界
平常人應該努力作好自己可以穩定成長智慧的功夫
唯識月官與中觀月稱的論法內容
並沒有流傳下來
六祖也引用唯識的法義
所以目前的佛教傳承果實
實在是夠大多眾生享用
只要不自作主張
將名相糊塗的連來連去
像將俱解脫與大圓鏡智連上
我也懶得再理了
眾生喜歡自由自在
懶得開發自己的智慧
避開練習
避開白話練習
避開古文解讀的練習
其實會花多少時間
越是不花時間求證
時間過去了
三年五年以後還是這習性
缺少主動性本身就是難改變的一大問題
清淨心,不攀緣心,平等心
少了這些
要提升理解力,抓住重點觀念
難難難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文章 周善為 »

六識、八識都只是應機說法之方便,最終學人都必須捨識、離識。如澫益大師說,《百法明門論》只為闡明無有一法可得。

如600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首楞嚴經》都不談八識,但不影響此二經典「一乘了義大經」的地位。

四部《阿含經》也不論八識,但並不妨礙許許多多學人於此證阿羅漢。印象中,《中觀論》不僅不論八識,也不說六識,但都不影響《中觀論》的價值。

蕭平實正覺會眾,拿六識論、八識論來說嘴,不知從眼識、耳識,乃至八識,都只是一心的不同面向,更以此攻訐中觀自續、應成二派,是很幼稚無知的。

至於藏傳佛教的中觀自續、應成二派,毛病則與日前論及的,《六祖壇經》中「大通和尚猶存見知」,未達無所得,如出一轍。

凡此皆係以小乘心學大乘法,如龍樹祖師說,「以求諸法決定相故」,而不知佛法乃是「不思議真言相道法亅。

五百部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雜名)佛滅後五百年小乘之異部雜出而為五百部。智度論六十三曰:「是聲聞人著聲聞法佛法,過五百歲後,各各分別有五百部。從是以來,以求諸法決定相故。自執其法,不知佛為解脫故說法,而堅著語言。故聞說般若諸法畢竟空,如刀傷心。」行宗記一上之曰:「五百部者,有言無相,教雖不敘,起必從緣。」又曰「五百部,智論但有通數,不出人法名義。」

不思議真言相道法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無相之法身加持而作種種之聲字,種種之聲字成無相法身,故謂之不思議真言相之道法。大日經二曰:「佛說不思議真言相道法。」同疏七曰:「佛說不思議真言相道法者,如聲聞法,解脫之中無有文字,而維摩詰不離文字說解脫相,故名不思議解脫。今此字輪亦爾,即以無相法身作種種聲字,種種聲字作無相法身,故名不可思議真言相也。」
輕舟
文章: 143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文章 輕舟 »

觀自在菩薩行深入智慧觀照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
觀自在菩薩用智慧觀察自身心內外(八識)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於一一法窮盡來去因緣皆見本無自性,諸法自體無故自相亦無,凡有所立皆是虛設。
一切經中開示的名相知識道理都是為了說明這個現象,說明這個現象的目的在開悟迷人度他無始以來錯認而衍生的一切苦厄錯覺,發覺一切苦厄都因自己於諸法真相不明(無明),從錯誤認知而衍生,有這樣的開悟才為自己度了一切苦厄。

古德為人解析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的目的也是如此。

對事實有正確的開悟,並深化正確的認知,言行會自然轉變。

諸法無我、諸行無常、寂靜涅槃是事實,深化這個認知。

從生至死在諸法、諸行、涅槃中深刻體認這件事情就是修行人在做的事。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文章 次草 »

周善為 寫: 週六 2月 25, 2023 3:06 pm 六識、八識都只是應機說法之方便,最終學人都必須捨識、離識。如澫益大師說,《百法明門論》只為闡明無有一法可得。

如600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首楞嚴經》都不談八識,但不影響此二經典「一乘了義大經」的地位。

四部《阿含經》也不論八識,但並不妨礙許許多多學人於此證阿羅漢。印象中,《中觀論》不僅不論八識,也不說六識,但都不影響《中觀論》的價值。

蕭平實等人,拿六識論、八識論來說嘴,是很幼稚無知的。至於藏傳佛教的中觀自續、應成二派,毛病則與日前論及的,《六祖壇經》中「大通和尚猶存見知」,未達無所得,如出一轍。
如600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首楞嚴經》都不談八識,但不影響此二經典「一乘了義大經」的地位。

==
的確如此
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
學佛不但需要不被名相迷惑
還要對生活中的逆境練習不動心的能力
許多人學了八識
卻枉費唯識真義
有要滅六識的
有執八識為大的
其實對自心觀照能力都沒幫助
觀照能力不需要名相的加持
反而是隨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
若是會被所知綁住的
要想在生活中平常心對待煩惱也難
六祖說使六識出六門
所以人應該注意的是六根六塵對自己的影響有多大
自己在乎什麼
只要有在乎
都會有所得
跟愛取是一個道理
雖然很多人一直想發表知見
但是對法義深入的決心與耐性都不夠
這是養成所知執著的主因
甚至導致與人爭論的習性
還會認為別人不懂法義
其實真的懂得法義的人
會設法替對方想
也會非常清楚對方的想法
這是佛法體用的必然現象
所以我認為了解經文與了解眾生心是同一件事
不認同的人無法反駁我
但是還會繼續自我催眠
認為自己解讀的經義是最正確的
結果必然是
經文不通
眾生心也不了
當然也不了解自心
只剩下一味的保護知見
離學佛真義實在相去太遠
我只說心態
如果學佛心態對了
只要自己有心深入
一定會有自己的成就
即使沒有通經通論
也會舖下一定正見成就的道路
人怎麼想都是自己決定的
成果不會自己到來
怪道1412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文章 怪道1412 »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于凌波居士著

【色法分類】色法的分類,各家所說不一,簡介三家如下:一、成實宗的分類:成實宗為小乘空宗,分色法為十四種,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五境,地、水、火、風四大。二、俱舍宗:俱舍宗為小乘有宗,分色法為十一類,即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五境;及無表色。三、大乘唯識宗分色法為十一類,即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五境;及法處所攝色。

【法處所攝色】又名法處色,為唯識宗所立十一色法的第十一種,指意識所緣慮的法處所攝的色法。色法又可分為十一類,即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色,聲、香、味、觸等五境,及法處所攝色。法處之處,為生長、養育的意思,指能長養吾人之心與心所,且為心與心所依靠、緣慮者。處有十二種,即眼、耳、鼻、舌、身、等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法處所攝色不是五根所對、五識所緣的境界,而是意根所對,意識所緣的境界。據《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所載,法處所攝色有五種,為極略色、極迥色、受所引色,定所引色,遍計所起色。

【極略色】法處所攝色之一。極者至義,將眾色層層分析,至於極微,即稱為極略色。在小乘佛法中,極微類似於現代科學上的原子、質子、中子、電子等,我們所稱的物質,即是由原子組成分子,由分子組成物質。而在大乘佛法中,以極微是觀行者在觀智上的假想,而不是實法。所以大乘法義,色法不是極微所成,乃是阿賴耶識中的色法種子所生,隨量之大小頓現為一相,所以在《唯識二十頌》、《觀所緣緣論》等論典中,都破斥極微非實。大乘修觀行者,以法空觀(第六識假想之慧)觀想有對色中實色,即五根、五境、四大、及法處實色(定果色中實色)等粗色,漸次分析至不可分析之極點,於其觀智上,浮現最細微之相分,稱為極微,其色即名極略色。此種色法,是與見分同種的相分,不是實色,亦無實體,因為與色相似故,假名曰色。這在性境、獨影境、帶質境的三類境中,屬於獨影境。參閱「法處所攝色」條。

【極迥色】法處所攝色之一。迥者深遠義,這是指影、光、明、暗、迥色、空一顯色等細色,這是有對色中的假色(無形之色相),也是以極微為體的獨影境。大乘修觀行者,以法空觀(第六意識假想之慧),觀想有對色中假色(即影、光、明、暗等),及空一顯色等(無形之色相,名空界色),漸次分析至極微時,名曰極迥色。又義,觀想青、黃、赤、白顯色至極遠而難見名極迥色。參閱「法處所攝色」條。

【受所引色】為十一色法中的法處所攝色之一。受是領受的意思,指領受師教(即戒);引是引取的意思,蓋戒是色法,所受之戒,即名受所引色。受所引色亦名無表色,此有二義,一者在小乘來說,依身、口七支(即身之惡業殺、盜、淫為三支,口之惡業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為四支,合為七支)表色所起,為四大種所造之實色。而在大乘來說,受戒之時,與第六識相應的思心所種有防惡發善的功能,依此功能,於所防之惡色與所發之善色,而立色法及無表色之名。參閱「法處所攝色」條。

【定果色】法處所攝色之一。又名定所引色、自在所生色。定即禪定,自在所生色,謂菩薩入定,所現光明,乃見一切色像境界,如入火光定,則有火光發現。定所引色者,以果從定起,名定所引色。這是依於威德殊勝的定力,而變現的五塵境也。此色通於假實,一者凡夫修行,依假想定而變之色,為無實用之假色;二者八地以上菩薩,為攝化有情,以威德定力而變之色,則為有實用之色法,能變土砂為金、銀、魚、米等,給眾生享用,此即法處所攝之實色。參閱「法處所攝色」條。

遍計所起色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法處所攝色五種之一。謂依第六意識之妄分別所變起之空華水月等無實事之諸色相也。

[佛光大辭典]
為唯識宗所說「法處所攝色」五種之一。指依第六意識之妄分別所變現之影像,如空華水月等無實體之諸色相。(參閱「法處所攝色」3389) p5617

遍計所起色,意識緣五根、五境,產生周遍計度、虛妄分別之作用,而在心內所變現之影像色法,例如空中花、水中月、鏡中像等,皆攝於此色法中;此類色法,僅具有影像而並無所依托之自體本質。(佛光大辭典p3389)

[法相辭典(朱芾煌)]
雜集論一卷八頁云:遍計所起色者:謂影像色。

////
十一色法不能成為所熏因無堅住性(若有一法,始自無始,終至究竟,無論善、惡、無記,只要是同一類性相續不斷,能夠執持習氣不令散失的,那便是所熏)

七轉識不能成為所熏,風及聲音不能成為所熏,十一種色法不能成為所熏。因為七轉識的有漏種子,到了初見道的無漏心位就散失了;根境十色及法處所攝色等,到了無色界及滅盡定時也就沒有了。風及聲音無堅住性,當然也不能成為所熏。就是七轉識及十一色法也是如此,所以不能成為所熏。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