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文章 次草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一 4月 10, 2023 11:47 am
次草 寫: 週一 4月 10, 2023 10:08 am 為何世尊不肯須深修佛從(學離欲,惡不善法)入門!?(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又是怎麼一回事?
一次次替你草仔引證經文,根本就是浪費時間……外行仔,看不懂,也教不會!!?🙄🙄
===
笑掉觀眾大牙
那一段經文
世尊不肯須深修佛從(學離欲,惡不善法)入門
還自己加問號驚嘆號
搞笑一流
陶醉在自我錯解中
才是浪費寶貴生命時間
這題要拖到何時
自己當然無要無緊
不識字兼沒衛生的自傲自得
害慘自己一生也甘願
有所得的無知多麼誘人
文字那麼簡單明瞭都能搞到非常難懂
自作癡怪不得人
哈哈哈哈
呵呵呵,忘了你是幼稚園小班生,還看不懂中文,除了吃醋,就是魯小小……

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
時,彼須深語比丘言:「尊者!云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
須深白佛:「不也,世尊!」

行大乘佛法,入門第一要務,就是證真如空智,外道須深從(學離欲、惡不善法)的有為法起手修佛,雖然亦能深入禪定,但是,卻不能證悟真如根本智。因為,二乘,外道行者以砍賊頭去除煩惱(學離欲、惡不善法)作為修行手段,(離欲、不善法)是有為法,落入分別心,依此有所得心起手修佛,無法入住空位,證悟真如空理智,而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所以:
世尊教導須深觀十二緣起法!!並反問須深……
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請問何謂:
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稻芋經
世尊曰:見十二緣起,即是見法,見法即見佛。
此言佛、如來,即是指證悟真如,開佛知見。
老楊是不是時空錯亂
佛陀說此經是給那個大乘說法
當時都是聲聞,那來大乘
用後來的所知,一廂情願的解釋經文
知道大乘名相就比阿羅漢厲害了嗎
笑死人剛好而已
外道須深聽經時那有學離欲惡不善法
經文說的是
如是知,如是見,就能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的成果
知道道理,能代表已經會做了
這麼簡單的文句
能迷你一生
真是厲害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次草 寫: 週一 4月 10, 2023 1:02 pm 老楊是不是時空錯亂
佛陀說此經是給那個大乘說法
當時都是聲聞,那來大乘

用後來的所知,一廂情願的解釋經文
知道大乘名相就比阿羅漢厲害了嗎
笑死人剛好而已
外道須深聽經時那有學離欲惡不善法
經文說的是
如是知,如是見,就能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的成果

知道道理,能代表已經會做了
這麼簡單的文句
能迷你一生
真是厲害
你這幼稚園小班生的意思是,大乘佛法不是世尊親傳!?世尊不是修行大乘佛法而成佛!?
你草仔敢說,大乘佛教,是後世假借世尊之名而竄入的????🙄🙄
真是魯小小,對於佛法一竅不通,只能毀經謗佛自造罪業!!
居然還敢質疑佛經!?果然是嚇死下種的外行仔,甚麼話都敢講!!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文章 次草 »

外道癡深老楊
那個時候那有大乘之名
別無知到底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第十四首﹕道者同于道〈原24章〉
從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經文校佶】
此章本為通行本第二十三章,經文首段:『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這段共三十一字 屬於錯簡部份,這些文字應是與下一章〈第二十四章〉合併成一章。
現在我們就試著來重新校正第二十三章與第二十四章之經文脫簡的問題吧!
第二十三章通行本原文: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通行本原文:
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對於這兩章的錯簡部份,經我們校正後先得到完整之一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這樣校正後,文章前後段文意才能通順。前段老子借喻反常的氣候狂風驟雨,雖然形成於天地間,但因違反自然的常態,便無法長久維持,後段:「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便是順前段之比喻,而指出人的行為也要合於常軌,順應自然,才能有所成就;墊著腳尖與別人比高低,跨著大步走,想超別人,這都是一時的強出頭,不能常久的持恒下去,老子的意思就是這樣。
但是,校正道德經在這部份產生錯簡,對老子的道學影嚮比較大的,卻是我們將原二十三章:「故從事於道者,……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這後半段文字校定成獨立的一章,此章要與前首經文:『太上』歸納在一起,雖然不必合併成同一章,但兩章放在一起解讀,對研究老學絕對有莫大助益。『太上』章與此章是老子針對『人心』與『道』之向背問題,做極重要的開示,信心是修道第一步,對『道』沒有正信,也就永遠上不了『道』之路。所以老子說:「下士聞道,大笑之。」祂活靈活現的描繪出不信『真道』的人,表現出的傲慢。原通行本第二十三章經此校正就是更清楚的補助說明面『太上』一文:信心是證道的不二法門。所以老子這首經文原作內容是這樣的:
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這兩首經文最後都強調「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這句話!
老子說:「大道無親,常與善人。」善人,指的便是善於親近真道之人。修道之人,想證入『道』的境界,或是證入『一』的境界,或是根本不想修道,這都是存乎一心。而推動這「心」的動力便是一個『信』字。作者之所以敢大膽認定第二十三章與第二十四章有錯簡!除了經文段落文義有明顯落差,其立論基礎就是來自於掌握老子這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所欲開示的真諦呢!
所以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佛家也說:「信!為功德母。」

【經文導讀】
此首經文與前首經文一樣,老子開釋重點都落在:『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這句道學奧義,對有意修道之人,成敗都在這(信)與(不信)之間。

【經文破譯】
『從事于道者。』
整部道德經可以說都是為了教導世人從事修道事業而開講的,經文首句『從事於道者』就是指修道之士。
『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此三句為白話,看似淺顯其中道理卻極奧妙,第一句修證道果可以說已臻於聖人的境界。也就是佛家中達到佛的果位;第二句修證道果可以說已臻於賢人的境界。也就是佛家所謂菩薩的果位;此兩者證量差別就在於從『有為有得』入於『無為無得』之差別;《般若金剛經》曰:『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所差別。』即是指此中奧義。第三句『失者同于失』則是修行誤入旁門左道者,老子曰:『不知常,妄作凶。』這種修士離道背德而不自知,故曰:『失者同於失。』
『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修道的事業以世俗的觀點來看絕對是一種去私捨我的事業,老子認為修道是不講慾得的,故用“同”這個字來講道,老子第十章說:『知常容,容乃公。』句中的“容”就有“同”的意義在。我們若說:『得道了。』不如說:『與道合同。』來的貼切。所以說:
『能夠同於道的,道亦樂意得到他﹔能夠同于德者,德亦樂意得到他﹔同于失者,當然失亦就樂得與之相處。』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能夠修入道的果位或德的果位,或走入旁門而失去道德,這些可以說都存乎於修道之人對真道的誠信之心了,而人之所以會有同於道,同於德,以致於失道失德,就是因為修道信心不足,而終趨於失去對真道的誠信。

【讀經心得】
佛家言:信。儒家言:誠。老子曰:『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修道首重誠信!反觀世人不信真道者多矣!這些人與修道無緣,絕對入不了大道之門的。
《老子西昇記》曰:『子若行吾道,當知上慧源;智也不獨生,皆須對因緣;各有行宿本;命祿之所聞,同道道得之,同德有德根;宿世不學問,今復與失鄰;是以故得失,不樂于道文。』
這一段是由老子於出關西隱時,親口教導並由關尹子收錄的妙言,當時老子便是針對此章作詮釋的。
前章太上一文指出無名天性落於人心,並隨人類的情識而迷妄於物慾,於是人心日漸背離真道對真道之誠信亦就愈趨澆薄了;本文藉此告誡修道之人,修道德或行邪門外道,端視乎修士對於真道的誠摯信心,所以此文尾段:『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與前首〈太上〉一文:『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完全同義(前面太上一文講背覺合塵),此首經文講修道(背塵合覺),只是利用不同的角度與理路切入宣講道法罷了!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第十五首:天地不仁 〈原 08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經文導讀】
聖凡之學實在不可相提並論,但是老子道德經,就是可以揉合世間與出世間法於一首經文中,上士、中士、下士的感受全然不同,同一首經文,各等人皆可執而言之成理,但是,得“道”之上下乘也就在此有所區別了!
經文“天地”在此有多層涵義,凡愚之夫會將“天地”一詞以世間法註解成一般認知的藍天綠地〈隱喻自然界〉;於是後句“聖人”就順理成章的翻譯成“英明的國君”。整段經文就被翻譯成:『天地〈自然界〉裔養萬物純任自然,無所偏私。聖人〈國君〉管理百姓效法大自然亦任由百姓自己發展而不加干預。』這種註解以世俗之認知層次來說,也是順理成章未嘗不可。但在修道聖學的專業角度來看老子,這種儒者之見地,顯然並未獲得老子道學精華。假如跟隨大儒們的腳印走,以政治思想的理路來做註解,硬把“聖人”曲解成“國君”,那麼此經文後段『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些文字便會讓人感覺突兀而不知所云。
其實《道德經》這首經文老子是專為修道者而作開釋的,我們必須從功夫理論的進路來破解祂才能得此經文之精髓。

【經文破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此章“天地”另有奧義:
“天地”在此代表“無名心性”。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
“萬物”在此代表“有名物性”。第一章:『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心性”與“有名物性”雖然同出於道體的“兩條主軸”但是“無名心性”還是處於主宰的地位的,所以原版第十一章曰:『故有之以為利,而無之以為用。』老子於這章主要就是談這個心物互相對待作用生成的奧義。關於心(真如)與物(法性)的關係,明白的說是這樣的:
『物無心不形,心無物不行。』
所以,老子道德經,曰: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
這是老子道學中創生論的重要立論,也是現代微觀物理科學所發現之真相,參透此理對於修道而言的確非常重要。
“聖人”在此隱喻“修道者的靈知真性”。是人類生命中屬於心性“無名”的部分。
“百姓”在此隱喻“修道者的肉身精氣”。是人類生命中屬於物質“有名”的部分。
第四十九章老子曰:『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就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最佳註解。
現在我們就來破譯老子上面這一段話吧:
“無名心性”對於“有名物性”的“造化演進”是為之而無以為的〈參與而不干預:為而不有、長而不宰、功成而不名有。〉;修道的人也要效法真道造化萬物純任自然的精神,任令肉身情慾之自然調適,而不多加干預。
〈老子曰: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又曰: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又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以上都是講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個修道的重要律則。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這一段是修練的功夫法要。要從功夫理論來解,其重點就在“胎息”。後世“佛”“道”兩家修定大皆由“數息”下手,這種禪定功夫恐怕歸根究底正是出諸於老子《道德經》此句“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老子對“橐籥”一詞有以下的開釋:
《老子西昇記》太上曰:『是以橐籥之器,在其用者,虚實有無,方圓大小,長短廣夾,聽人所為,不與人爭。聖人在于天下,譬如橐籥乎。非與萬物交爭,其德常歸焉。』
橐籥,翻成白話,就是鐵匠用來生火吹氣用的風鼓!!
萬物,就是講成就萬物之元素,道家言真氣,佛家言異熟種子。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道家言:口開神氣散,意亂火功寒。
修道就是行不言之教,多言如何能致虛極守靜篤?能處無為之事?而棄人識就聖慧?
所以說多言數窮,數窮者,術之窮也,修道多言則失諸於道妙怎不窮於術法?
守中!中在哪裡?在宇宙之中,在時空之中,在天地之中,在人身之中,在真如法性之中,一切皆在道中,而道亦是一切之“中”。
為何用“守”字?修道是無智亦無得的所以老子用“守”字是隱含奧義的!守中即守道也,就從抱一入門。如法而修便能修證至“真常境界”。那證悟之道量就非常人所能思議了!
老子曰:守中,即時佛家講的三三昧耶,即是中道實相觀。亦即是般若波羅密多!!
佛家曰:唯有常常時,恒恒時,如來若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法流法行,法住法相,法爾如是~~
所謂,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地而不動。

【讀經心得】
此首經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眾家解老自古即有爭議。為甚麼說天地不仁?老子道學對“上仁”所下的定義就是“為之,而無以為”。天地涵養萬物是純任自然,完全不加造做的,所以“不仁”指的就是“為之,而無以為”的“上仁”境界。
本章為何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就是老子所說:『道法自然』的精義。
本首經文必須從道術的角度切入理解才能獲得老子真傳。『橐籥』一詞在修道功夫論述上有特殊涵意,不可等閑視之!
至於道術的“守”字訣,我們可以從老子首徒關尹喜的問道筆記作一理解!
《老子西昇記》太上曰:『人愛人,不如愛身。愛身不如愛神,愛神不如含神,含神不如守神,守神長久,人長安矣!』

【老子引用古籍考證】
《黃帝。陰符經》〈演術章〉
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至樂性餘,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之在氣。生者,死之始;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長於恩。

【莊子解老】
《莊子‧天地》
故曰: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老子西昇記》曰:「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留德而鬼神服。」

《莊子‧至樂》
請嘗言之:天無為以之清,地無為以之寧。故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芒乎芴乎,而無從出乎!芴乎芒乎,而無有象乎!萬物職職,皆從無為殖。故曰:「天地無為也而無不為也。」人也孰能得無為哉!

《莊子‧天運》
商大宰蕩問仁於莊子。莊子曰:「虎狼,仁也。」
曰:「何謂也?」
莊曰:「父子相親,何為不仁!」
曰:「請問至仁。」
莊子曰:「至仁無親。」
大宰曰:「蕩聞之,無親則不愛,不愛則不孝。謂至仁不孝乎?」
莊子曰:「不然,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過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69
天王當知!真如名為無異、無變、無生、無諍,自性真實,以無諍故說名真如;如實知見諸法不生,諸法雖生真如不動,真如雖生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

瑜珈師地論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唯有常常時,恒恒時,如來若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法流法行,法住法相,法爾如是~~
老子道德經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复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第十六首﹕聖人常無心 原49章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經文導讀】
經文『常無心』意指聖人心性隨時安住於『真樸』境界,無有世俗是非好惡的分別心,所以聖人待人接物總是秉持無可無不可的處世態度。
修道事業無非捨『凡心』就『聖心』,本文正是老子發舒修道聖者對於『凡心』『聖心』的自處之道。

【經文破譯】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有道聖者,真心無執無著,日用施為接物應事也無非與世俗不異,所以處世應對就以世俗之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對於有益我修道的心念,吾當然歡喜處之;對於不利於我修道的心念,吾亦善待包容他!這就是發乎於『玄德心性』的真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對於誠信於真道的心念‧吾當然高興的相信他; 對於真道有所懷疑的心念,吾亦容納他,這就是發乎於『玄德心性』的真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之心在凡塵中,彷彿若愚若痴,這都是聖人為了修證於“道德”的無為國度而渾沌其心;天下百姓(隱喻情識慾念)都睜大他的眼睛,豎起她的耳朵,斤斤計較關心這週遭的一切俗務,有道的聖人總是包容這一切,就像照顧一群天真無知的小孩!

【讀經心得】
這篇經文是太上以“比興”的手法,開示修道者修心養性的妙訣,“百姓心”就是修道者所要制伏的“情識之心”,“聖人”就是隱喻修道者之“真心”;經文“德”的境界也就是所謂“真一”『玄德心性』的境界,能將真心安駐於此“真一玄德”境界的聖者,當然視世間法善與不善、信與不信,都是一切法平等。
此文應與第三十二首〈治大國〉、 第七十三首〈民不畏威〉、 第七十四首〈民不畏死〉 等章節共參。這幾首經文都是針對修心養性而做開釋的。
此章之聖解以黃元吉祖師註解的最透澈,茲節錄於下 ;
《道德經精義》黃元吉著
經中“聖人”喻真心,“百姓”喻肉慾情識;聖人之修身不外元神元氣,然人有元神即有凡神,有元氣即有凡氣,下手之初豈能不起凡念?不動凡息?唯知修道者養之久久,自有元神出現,此時我以平常心待之,即有凡念未除,我亦以平常心待之,如此而元神有不現者未之有也,元神既生則修道有主,唯聖人修道不論善惡誠偽,一以仁慈平和之心處之,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信者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則一團天真在抱,即此是虛! 即此是道!』

【莊子解老】
《莊子‧寓言篇》
不言則齊,齊與言不齊,言與齊不齊也,故曰無言!言無言,終身言,未嘗不言;終身不言,未嘗不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惡乎可?可於可;惡乎不可?不可於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怪道1412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文章 怪道1412 »

名可名,非常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十一

善現當知!譬如我但是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謂之為我。如是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亦但是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謂為有情乃至見者。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如是,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謂為菩薩摩訶薩、謂為般若波羅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種但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譬如色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謂之為色;如是受、想、行、識亦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謂為受、想、行、識。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如是,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謂為菩薩摩訶薩、謂為般若波羅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種但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譬如眼處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謂為眼處;如是耳、鼻、舌、身、意處亦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謂為耳、鼻、舌、身、意處。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如是,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謂為菩薩摩訶薩、謂為般若波羅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種但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四尋思

[佛光大辭典]
梵語 catasrah paryesanāh。為唯識宗第二加行位所修之觀法。又作四種求、四尋思觀。為「四如實智」之對稱。乃以萬法唯識之觀點,觀察名、義、自性、差別等四法為假有實無之觀法。即未生印可決定智之前,猶在尋求思察。據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所舉,即:(一)名尋思(梵 nāma-paryesanā),又作名求、隨名求。名,能詮之義;指色、受等諸法之名。謂菩薩於名唯見名,故稱名尋思。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一、名尋思,即推求諸法的一切名字,皆悉不實。

四如實智

[佛光大辭典]
梵語 catvāri yathā-bhūta-parijñānāni。為「四尋思觀」之對稱。指唯識宗於其加行位中,由名、事、自性、差別等四尋思觀所引發之四種正智。又作四知、四如實知、四如實遍智。即:(一)名尋思所引如實智(梵 nāmaisanā-gata-yathā-bhūta-parijñāna),又作隨名求如實智、緣名如實知。謂菩薩如實了知諸法之名言,乃隨世間施設,此係為令世間起想、起見、起言說之故;若不立此假名,則無有想,亦無有能起之執,若無有執,則無言說。能如是如實了知之智,稱為名尋思所引如實智。
怪道1412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文章 怪道1412 »

境界

一切諸法。但是一心。染淨融通。無障無礙。行布者。十界五乘五教。理事因果淺深不同。所言十界。謂四聖六凡也。所言五教。謂小始終頓圓也。所言五乘。謂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也。佛則最上一乘矣。然此五乘。各有修進。因果階差。條然不紊。所言人者。即葢載兩閒。四海之內。君長所統者是已。原其所修。以五戒為本。所言天者。即欲界諸天。帝釋所統。原其所修。以上品十善為本。色界諸天。梵王所統。無色界諸天。空定所持。原其所修。上品十善。以有漏禪。九次第定為本。此二乃界內之因果也。所言聲聞所修。以四諦為本。緣覺所修。以十二因緣為本。菩薩所修。以六度為本。此三乃界外之因果也。佛則圓悟一心。妙契三德。攝而為一。故曰圓融。散而為五。故曰行布。然此理趣。諸經備載。由是觀之。則五乘之法。皆是佛法。五乘之行。皆是佛行。良由眾生根器大小不同。故聖人設教。淺深不一。無非應機施設。所謂教不躐等之意也。由是證知。孔子人乘之聖也。故奉天以治人。老子。天乘之聖也。故清淨無欲。離人而入天。聲聞緣覺。超人天之聖也。故高超三界。遠越四生。棄人天而不入。菩薩。超二乘之聖也。出人天而入人天。故往來三界。救度四生。出真而入俗。佛則超聖凡之聖也。故能聖能凡。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乃至異類分形。無往而不入。且夫能聖能凡者。豈聖凡所能哉。據實而觀。則一切無非佛法。三教無非聖人。若人若法。統屬一心。若事若理。無障無礙。是名為佛。故圓融不礙行布。十界森然。行布不礙圓融。一際平等。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四十五

http://tripitaka.cbeta.org/mobile/index ... 3n1456_045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老子道德經憨山注

將欲翕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注】此言物勢之自然,而人不能察,教人當以柔弱自處也。天下之物,勢極則反。譬夫日之將昃,必盛赫。月之將缺,必極盈。燈之將滅,必熾明。斯皆物勢之自然也。故固張者,翕之象也。固強者,弱之萌也。固興者,廢之機也。固與者,奪之兆也。天時人事,物理自然。第人所遇而不測識,故曰微明。斯蓋柔弱勝剛強之義耳。譬夫淵為魚之利處,但可潛形而不可脫。脫則塊然無能為。柔弱為國之利器,人主但可恭默自處,不可揭示於人。示人則致敵而招侮,將反見其不利也。夫是之謂微明。世之觀此章,皆謂老子用機智,大非本指。蓋老子所以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是已。殆非機智之端也。

憨山註解老子書,得其皮毛而未能得其真髓,只能說隔行如隔山~~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