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承許,滅無常色取常色,此乃非了義故,涅槃經四教並談故。大開眼界 寫: ↑週四 5月 04, 2023 1:01 am《大般涅槃經》色是無我。因滅是色。獲得解脫真我之色。
如來藏的「色」,是真色
世間色 是無常之色
滅無常之色, 得真色
《大般涅槃經》亦違以下經證:
涅槃: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佛性雖常 以諸衆生無明覆故 不能得見。又未能渡十二因縁河猶如兎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
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縁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縁名爲佛性。
是你在斷章取義
經文說, 必須有「觀十二因緣智慧」以種下菩提種子,「十二因緣名為佛性」才適用於你
你若無「觀十二因緣智慧」,無法種下菩提種子,「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就不適用於你
這和「一切有情皆有佛性」同樣的意思大般若經:一切有情皆如來藏
根據上面《大般涅槃經》的說法,你還是得先俱備「觀十二因緣智慧」
「此身即是如來藏」不代表肉身就是法身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王言:「大師!如此法身,當依何法作如是觀?」答言:「大王!當依一切眾生煩惱身觀,當依貪欲、瞋恚、愚癡眾生中觀,當依四顛倒見眾生中觀,當依陰、界、諸入中觀,當依地獄、畜生、餓鬼乃至阿修羅等諸身中觀。何以故?此身即是如來藏故。」
叫你觀自身, 是為了對色受想行識生厭離, 達到解脫
而不是說 依五蘊 能讓你解脫。剛好相反,必須對五蘊厭離,才能解脫
《雜阿含經 1》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爲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説心解脱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爲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説心解脱。
(色蘊=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觸法)
涅槃疏:夫法身者。非常陰.非無常陰。界入亦爾。而能常陰.能無常陰。此中正對陳如說於前義。破無常色.獲得常色.即常色陰。云何違經.言無色陰。
孤山智圓述:說於前義者。鹿苑所談無常五陰.名為前義。
涅槃疏:若作圓說.即無常色仍是常色。受等亦爾。即無常陰.是於常陰。界入亦爾。雖別圓二種.同明常陰.常界入等。
孤山智圓述:雖別圓二種者。前云破無常色.獲得常色。即是別教地前.破九界無常之色。登地獲得佛界常住之色。次云即無常色.仍是常色。謂圓教始終.體達無常即常。雖二種不同.俱明有常色等。云何他人云佛無耶。
2.斷章取義的是你
涅槃: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孤山智圓述:能觀智已是於因。境能發智.則境是智因.故曰因家之因.故所觀境只是單因而已.故云不得為因因也。
3.鬼扯,大般若經那段原文沒有這樣的說法
就算有,同樣是因跟因因的差別。
依舊是佛性
4.鬼扯,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那段原文沒有這樣的說法
同經云:
「如是法性身, 眾生等無差,
此境界甚深,二乘不能知。」
拿阿含經來破大乘經
頭殼壞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