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
- 文章: 6294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第九
安慧菩薩糅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四
[0737a25] 出世間道者。謂於修道中法智類智品所攝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如是八智相於見道中已廣說。
及彼相應三摩地等。或未至定所攝。或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所攝。
非想非非想處唯是世間。不明了想恒現行故。由不明了想恒現在前。非極明了現行聖道之所依止。是故一向世間所攝。由此道理彼想羸劣不能猛利。取所緣相故名無相。
復云何知非想非非想處無有聖道。由世尊說。乃至有想三摩鉢底。方能如實照了。
通達滅盡三摩鉢底。是出世間。由聖道後所證得故。要於人趣方能引發。
言引發者是初起義。或於人趣或於色界能現在前。先已生起後重現前故。或於人趣者謂即於此生。或於色界者。謂後生彼。
云何聖弟子已得無色定已離色界。欲復生色界耶。不必永離色界。欲方入無色定。是故此中應作四句。
若已離色界欲者。一切皆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耶。設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者。一切已離色界欲耶。
答此初句者。謂依未至定已離色界欲。而不能得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
第二句者。謂諸聖者已得第四靜慮。不求生無色界而起厭背。第四靜慮行恒現在前。捨斷結道依勝進道。漸次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
第三句者。謂即此行者勤求離欲依斷結道。漸次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
第四句者。謂除上爾所相。問無色界中何故滅定不起現前。答生無色界此滅盡定多分不起現前。
由住寂靜解脫異熟者於此滅定多不發起。勤方便故。
所以者何。諸聖弟子為欲安住寂靜住故。於人趣等引此滅定令現在前。若已生無色界者。不由功用自然安住第一寂靜解脫異熟住。不復發起方便功用。求此滅定令現在前。
安慧菩薩糅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四
[0737a25] 出世間道者。謂於修道中法智類智品所攝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如是八智相於見道中已廣說。
及彼相應三摩地等。或未至定所攝。或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所攝。
非想非非想處唯是世間。不明了想恒現行故。由不明了想恒現在前。非極明了現行聖道之所依止。是故一向世間所攝。由此道理彼想羸劣不能猛利。取所緣相故名無相。
復云何知非想非非想處無有聖道。由世尊說。乃至有想三摩鉢底。方能如實照了。
通達滅盡三摩鉢底。是出世間。由聖道後所證得故。要於人趣方能引發。
言引發者是初起義。或於人趣或於色界能現在前。先已生起後重現前故。或於人趣者謂即於此生。或於色界者。謂後生彼。
云何聖弟子已得無色定已離色界。欲復生色界耶。不必永離色界。欲方入無色定。是故此中應作四句。
若已離色界欲者。一切皆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耶。設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者。一切已離色界欲耶。
答此初句者。謂依未至定已離色界欲。而不能得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
第二句者。謂諸聖者已得第四靜慮。不求生無色界而起厭背。第四靜慮行恒現在前。捨斷結道依勝進道。漸次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
第三句者。謂即此行者勤求離欲依斷結道。漸次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
第四句者。謂除上爾所相。問無色界中何故滅定不起現前。答生無色界此滅盡定多分不起現前。
由住寂靜解脫異熟者於此滅定多不發起。勤方便故。
所以者何。諸聖弟子為欲安住寂靜住故。於人趣等引此滅定令現在前。若已生無色界者。不由功用自然安住第一寂靜解脫異熟住。不復發起方便功用。求此滅定令現在前。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從雜阿含須深經與中阿含成就戒經會通,辨正大小乘佛法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一 5月 08, 2023 9:59 am
viewtopic.php?f=3&t=58428
阿賴耶識辨正。從廣義與狹義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四 4月 20, 2023 5:18 pm
viewtopic.php?f=3&t=58387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五 4月 07, 2023 10:12 pm
viewtopic.php?f=3&t=58364
何謂緣起法,何謂因緣法,何謂緣生法!?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四 3月 23, 2023 7:02 am
viewtopic.php?f=3&t=58325
辨正,究竟涅槃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六 3月 12, 2022 7:14 pm
viewtopic.php?f=3&t=42812
妙法蓮華經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四 3月 09, 2023 1:20 am
viewtopic.php?f=3&t=58263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日 11月 20, 2022 3:21 pm
viewtopic.php?f=3&t=57493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五 8月 12, 2022 4:56 pm
viewtopic.php?f=3&t=55618
公案隨筆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日 5月 29, 2022 2:45 am
viewtopic.php?f=3&t=43132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一 5月 02, 2022 12:51 pm
viewtopic.php?f=3&t=43081
探討,在烏陀夷與舍利子的一場法義辨正中,阿難為何會與烏駝夷一起遭受佛陀世尊之呵責!?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一 3月 07, 2022 8:02 am
viewtopic.php?f=3&t=42758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探源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三 2月 23, 2022 10:34 am
viewtopic.php?f=3&t=42674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五 1月 07, 2022 11:01 pm
viewtopic.php?f=3&t=42555
楞嚴經知見無見,斯即涅槃。與金剛經透三句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六 4月 24, 2021 9:01 am
viewtopic.php?f=3&t=5865
印順導師認為(依他起性)以(阿賴耶識)為依止,而轉染還淨。似乎有違背玄奘法相宗與唯識學(依止阿陀那識轉染還淨)之理論。請常師兄惠予指正
楊水源 - 週一, 2016-05-02 11:13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20893
從研究導師對於雜阿含須深經、慧解脫、法住智、涅槃智之論說而註解《心經》敬請常不輕師兄惠予指導
匿名法友 (未驗證) - 週一, 2015-04-06 01:25
姓名或匿稱:
妙吉祥如意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17912
有關導師著作對於阿陀那識與第七莫那識的探討
妙吉祥如意 - 週一, 2015-03-16 09:02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17847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一 5月 08, 2023 9:59 am
viewtopic.php?f=3&t=58428
阿賴耶識辨正。從廣義與狹義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四 4月 20, 2023 5:18 pm
viewtopic.php?f=3&t=58387
佛、道會通。老子無字天書《道德經》解密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五 4月 07, 2023 10:12 pm
viewtopic.php?f=3&t=58364
何謂緣起法,何謂因緣法,何謂緣生法!?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四 3月 23, 2023 7:02 am
viewtopic.php?f=3&t=58325
辨正,究竟涅槃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六 3月 12, 2022 7:14 pm
viewtopic.php?f=3&t=42812
妙法蓮華經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四 3月 09, 2023 1:20 am
viewtopic.php?f=3&t=58263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日 11月 20, 2022 3:21 pm
viewtopic.php?f=3&t=57493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五 8月 12, 2022 4:56 pm
viewtopic.php?f=3&t=55618
公案隨筆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日 5月 29, 2022 2:45 am
viewtopic.php?f=3&t=43132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一 5月 02, 2022 12:51 pm
viewtopic.php?f=3&t=43081
探討,在烏陀夷與舍利子的一場法義辨正中,阿難為何會與烏駝夷一起遭受佛陀世尊之呵責!?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一 3月 07, 2022 8:02 am
viewtopic.php?f=3&t=42758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探源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三 2月 23, 2022 10:34 am
viewtopic.php?f=3&t=42674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五 1月 07, 2022 11:01 pm
viewtopic.php?f=3&t=42555
楞嚴經知見無見,斯即涅槃。與金剛經透三句
由 妙吉祥如意 » 週六 4月 24, 2021 9:01 am
viewtopic.php?f=3&t=5865
印順導師認為(依他起性)以(阿賴耶識)為依止,而轉染還淨。似乎有違背玄奘法相宗與唯識學(依止阿陀那識轉染還淨)之理論。請常師兄惠予指正
楊水源 - 週一, 2016-05-02 11:13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20893
從研究導師對於雜阿含須深經、慧解脫、法住智、涅槃智之論說而註解《心經》敬請常不輕師兄惠予指導
匿名法友 (未驗證) - 週一, 2015-04-06 01:25
姓名或匿稱:
妙吉祥如意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17912
有關導師著作對於阿陀那識與第七莫那識的探討
妙吉祥如意 - 週一, 2015-03-16 09:02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17847
-
- 文章: 6294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感恩.常不輕師兄之細心回應,印順導師窮其一生深入三藏,對於佛教貢獻有目共睹……
妙吉祥如意 - 週六, 2015-03-21 02:04
感恩.常不輕師兄之細心回應,印順導師窮其一生深入三藏,對於佛學之研究可說且廣且深,諸多著作皆可作為現代學佛者所必修持,後學對於導師之偉業也是甚為景仰...但是居於對追求佛法之真義,後學對於師兄以下答覆,還是有所疑慮,試再申論之:
(一)《解深密經》是七識論,非如玄奘系唯識學的八識論。
(二)《解深密經》之「七識論」,其中「阿陀那識」既是本識(其異名,或稱阿賴耶識,或是心,或稱一切種子識,或意,皆只同一本識)並含具「八識論」中末那識之實質功能,故稱為末那識亦為確當,但該經尚未出現「八識」之立論。
敬回:從慈氏彌勒菩薩尊號也出現在此《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中,又傳說《瑜伽師地論》即是彌勒菩薩借無著之口而傳法之論典,此《瑜伽師地論》又是以註解《解深密經》內容為重點,故若吾等將此
《解深密經》視為唯識學說之緣起最重要依據也是合理。
師兄先說:『《解深密經》是七識論,非如玄奘系唯識學的八識論。』後學以為這種說法恐怕與經文內容不符,因為細讀在此經之心識流轉之名相,已經出現阿陀那識、阿賴耶識、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身。除了無有疑義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更是已經明確劃分出『一切種子阿陀那識〈隨逐識〉共相』與『果識阿賴耶識自相』。與即『心』職司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所以嚴格的講《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已經明確將唯識確定為如後學上言之九個各司其職因果相承邏輯井然之心識名相。此經將『阿陀那識』、『阿賴耶識』、『心』等三個名相,如我樓上所舉,皆有特別針對不同層次境界內涵作出明確定義。今再重舉於此:
廣慧。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
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
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上面經文雖見『亦名』之文字翻譯,我們似乎不可以字害義,佛教經典翻譯似此文字不予字面作解理會也所在猶多。如果耽於『異名』之說而模糊混淆,籠統此唯識名相之義理。那麼正如我們說;『祖父、老爸、兒子』只是『異名』而已。這種道理識講不通的...
正如前言:『心識流轉架構,各階段境界名相義理劃分,九個唯識法相各司其職因果相承邏輯井然...事關大乘佛法實修實證之入門引路、重大豈可草草敷衍..』
自古佛教界會對心識流轉架構,各階段境界名相義理劃分,形成眾說紛芸,主要問題出在一切種子阿陀那識與人命阿賴耶識未能劃分清楚..
而研究中土佛教歷史,爭議最大的始作俑者應該是『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的《入楞伽經》』此經對於阿賴耶識極力推崇,高估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圓成實相等,嚴重惑亂後學之大乘佛法之入門學習理路,當年達摩對菩提留支翻譯的十卷《入楞伽經》就不認同不予採用,而是另以『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翻譯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傳法。也因此菩提留支對於達摩忌恨在心,曾有六次毒害達摩之傳說...
.....一百多年後,唐朝玄奘法師就是因為古來中土佛教界對於『阿賴耶識』名相法的諸多歧見不得其解,才發願立志西竺取經....
經遊學西域十八年玄奘法師對於唯識心法諸相有了深切之解悟,也釐清『阿陀那識』與『阿賴耶識』境界之差別涵義,玄奘法師其實亦是建立依止『一切種子阿陀那識〈或曰異熟識〉』為首之九識論,於茲創立法相宗...可惜後人不察,居然讓此有關實修實證之正宗大乘佛法束之高閣,而玄奘法師歷盡艱難險阻,如今一翻苦心皆付之東流...實在讓人不甚噓吁...
妙吉祥如意 合什
妙吉祥如意 - 週六, 2015-03-21 02:04
感恩.常不輕師兄之細心回應,印順導師窮其一生深入三藏,對於佛學之研究可說且廣且深,諸多著作皆可作為現代學佛者所必修持,後學對於導師之偉業也是甚為景仰...但是居於對追求佛法之真義,後學對於師兄以下答覆,還是有所疑慮,試再申論之:
(一)《解深密經》是七識論,非如玄奘系唯識學的八識論。
(二)《解深密經》之「七識論」,其中「阿陀那識」既是本識(其異名,或稱阿賴耶識,或是心,或稱一切種子識,或意,皆只同一本識)並含具「八識論」中末那識之實質功能,故稱為末那識亦為確當,但該經尚未出現「八識」之立論。
敬回:從慈氏彌勒菩薩尊號也出現在此《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中,又傳說《瑜伽師地論》即是彌勒菩薩借無著之口而傳法之論典,此《瑜伽師地論》又是以註解《解深密經》內容為重點,故若吾等將此
《解深密經》視為唯識學說之緣起最重要依據也是合理。
師兄先說:『《解深密經》是七識論,非如玄奘系唯識學的八識論。』後學以為這種說法恐怕與經文內容不符,因為細讀在此經之心識流轉之名相,已經出現阿陀那識、阿賴耶識、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身。除了無有疑義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更是已經明確劃分出『一切種子阿陀那識〈隨逐識〉共相』與『果識阿賴耶識自相』。與即『心』職司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所以嚴格的講《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已經明確將唯識確定為如後學上言之九個各司其職因果相承邏輯井然之心識名相。此經將『阿陀那識』、『阿賴耶識』、『心』等三個名相,如我樓上所舉,皆有特別針對不同層次境界內涵作出明確定義。今再重舉於此:
廣慧。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
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
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上面經文雖見『亦名』之文字翻譯,我們似乎不可以字害義,佛教經典翻譯似此文字不予字面作解理會也所在猶多。如果耽於『異名』之說而模糊混淆,籠統此唯識名相之義理。那麼正如我們說;『祖父、老爸、兒子』只是『異名』而已。這種道理識講不通的...
正如前言:『心識流轉架構,各階段境界名相義理劃分,九個唯識法相各司其職因果相承邏輯井然...事關大乘佛法實修實證之入門引路、重大豈可草草敷衍..』
自古佛教界會對心識流轉架構,各階段境界名相義理劃分,形成眾說紛芸,主要問題出在一切種子阿陀那識與人命阿賴耶識未能劃分清楚..
而研究中土佛教歷史,爭議最大的始作俑者應該是『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的《入楞伽經》』此經對於阿賴耶識極力推崇,高估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圓成實相等,嚴重惑亂後學之大乘佛法之入門學習理路,當年達摩對菩提留支翻譯的十卷《入楞伽經》就不認同不予採用,而是另以『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翻譯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傳法。也因此菩提留支對於達摩忌恨在心,曾有六次毒害達摩之傳說...
.....一百多年後,唐朝玄奘法師就是因為古來中土佛教界對於『阿賴耶識』名相法的諸多歧見不得其解,才發願立志西竺取經....
經遊學西域十八年玄奘法師對於唯識心法諸相有了深切之解悟,也釐清『阿陀那識』與『阿賴耶識』境界之差別涵義,玄奘法師其實亦是建立依止『一切種子阿陀那識〈或曰異熟識〉』為首之九識論,於茲創立法相宗...可惜後人不察,居然讓此有關實修實證之正宗大乘佛法束之高閣,而玄奘法師歷盡艱難險阻,如今一翻苦心皆付之東流...實在讓人不甚噓吁...
妙吉祥如意 合什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294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
- 文章: 6294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無門關 十一 州勘庵主
趙州到一庵主處問。有麼有麼主豎起拳頭。州云。水淺。不是泊舡處。便行。
又到一庵主處云。有麼有麼主亦豎起拳頭。州云。能縱能奪能殺能活。便作禮。
【無門曰】
一般豎起拳頭。為甚麼。肯一箇不肯一箇。且道。淆訛在甚處。若向者裏。下得一轉語。便見趙州舌頭無骨。扶起放倒得大自在。雖然如是。爭奈趙州卻被二庵主勘破。若道二庵主有優劣。未具參學眼。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頌曰】
眼流星 機掣電 殺人刀 活人劍。
一般豎起拳頭。
為甚麼。肯一箇不肯一箇。
若道二庵主有優劣。未具參學眼。
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阿那優劣是何物也?
無星秤子兩頭平。提起應須見得明。
若向箇中爭分兩。知渠錯認定盤星。(佛性泰)
雲菴悅云。
水淺不是泊舟處。言中有響。
能縱能奪便禮拜。句裏藏鋒。
如今有般無主孤魂。
祇管較得較失。不惟蹉過古人。
亦乃埋沒自己。還知落處麼。
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水淺不是泊舟處。言中有響。
不見深淺。乃兩頭平。
能縱能奪便禮拜。句裏藏鋒。
縱奪自在。即定盤星。
~~~~~~~~~~~~
如何是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請看下面
張無盡的公案
一日,謂大慧宗杲曰:
“余閱雪竇(重顯)《拈古》,至百丈參馬祖因緣,曰: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投卷嘆曰:‘審如是,豈得有臨濟今日耶!
遂作一頌曰:
‘馬祖一喝大雄峰,深入髑髏三日聾,黃檗聞之驚吐舌,江西從此立宗風。’
後平禪師致書云:
去夏讀臨濟宗派,乃知居士得大機大用,且求頌本。
余作頌寄之曰:
吐舌耳聾師已曉,搥胸只得哭蒼天,
盤山會裏翻筋斗,到此方知普化顛。
諸方往往以余聰明博記,少知余者。師自江西法窟來,心辨優劣,試為老夫言之。”
大慧曰:“居士見處,與真凈死心合。”
商英曰:“何謂也?”
大慧舉真凈頌曰:
“客情步步隨人轉,有人威光不能現,突然一喝雙耳聾,哪叱眼開黃蘗面。”
又舉死心拈曰:
“雲岩要問雪竇,即是大冶精金,應無變色,為何卻要三日耳聾?諸人要知麼?
從前汗馬無人識,只要重論蓋代功。”
商英拊几曰:“
不因公語,爭見真凈死心用處!若非二大老,難顯雪竇、馬師耳!”
圜悟勤云:
“雪竇道‘諸人要見三日耳聾麼,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這語句沉卻多少人了也。
雪竇要出氣,露一機一境,千古萬古撲不破。諸人且莫錯會好。”
古林和尚云:
敢問諸人。大冶精金應無變色。置而勿論。
只如張無盡投卷于地云:
審如是。臨濟佛法豈有今日邪。意在於何。
如今眾中稍蘊知識者。往往便道:
無盡大似作家宗師。既會馬祖一喝百丈三日耳聾。
又須發明雪竇大冶精金應無變色。然後倒行逆施。投卷于地。
所謂變通逸格向上提持。是則固是。
據山僧見處。又且不然。
張無盡滿肚文章。要且不識朕聞上古其風朴略。
馬祖一喝百丈耳聾。
正是去卻貼肉汗衫。
拈卻髑髏前妄想。
雪竇云:
大冶精金應無變色。可謂本分草料。
死心真淨據款結案。猶是未稱全提。
後來無盡亦有頌云:
馬師一喝大雄峰。深入髑髏三日聾。
黃檗聞之驚吐舌。江西從此立宗風。
依舊向語脈裏轉卻。
趙州到一庵主處問。有麼有麼主豎起拳頭。州云。水淺。不是泊舡處。便行。
又到一庵主處云。有麼有麼主亦豎起拳頭。州云。能縱能奪能殺能活。便作禮。
【無門曰】
一般豎起拳頭。為甚麼。肯一箇不肯一箇。且道。淆訛在甚處。若向者裏。下得一轉語。便見趙州舌頭無骨。扶起放倒得大自在。雖然如是。爭奈趙州卻被二庵主勘破。若道二庵主有優劣。未具參學眼。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頌曰】
眼流星 機掣電 殺人刀 活人劍。
一般豎起拳頭。
為甚麼。肯一箇不肯一箇。
若道二庵主有優劣。未具參學眼。
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阿那優劣是何物也?
無星秤子兩頭平。提起應須見得明。
若向箇中爭分兩。知渠錯認定盤星。(佛性泰)
雲菴悅云。
水淺不是泊舟處。言中有響。
能縱能奪便禮拜。句裏藏鋒。
如今有般無主孤魂。
祇管較得較失。不惟蹉過古人。
亦乃埋沒自己。還知落處麼。
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水淺不是泊舟處。言中有響。
不見深淺。乃兩頭平。
能縱能奪便禮拜。句裏藏鋒。
縱奪自在。即定盤星。
~~~~~~~~~~~~
如何是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請看下面
張無盡的公案
一日,謂大慧宗杲曰:
“余閱雪竇(重顯)《拈古》,至百丈參馬祖因緣,曰: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投卷嘆曰:‘審如是,豈得有臨濟今日耶!
遂作一頌曰:
‘馬祖一喝大雄峰,深入髑髏三日聾,黃檗聞之驚吐舌,江西從此立宗風。’
後平禪師致書云:
去夏讀臨濟宗派,乃知居士得大機大用,且求頌本。
余作頌寄之曰:
吐舌耳聾師已曉,搥胸只得哭蒼天,
盤山會裏翻筋斗,到此方知普化顛。
諸方往往以余聰明博記,少知余者。師自江西法窟來,心辨優劣,試為老夫言之。”
大慧曰:“居士見處,與真凈死心合。”
商英曰:“何謂也?”
大慧舉真凈頌曰:
“客情步步隨人轉,有人威光不能現,突然一喝雙耳聾,哪叱眼開黃蘗面。”
又舉死心拈曰:
“雲岩要問雪竇,即是大冶精金,應無變色,為何卻要三日耳聾?諸人要知麼?
從前汗馬無人識,只要重論蓋代功。”
商英拊几曰:“
不因公語,爭見真凈死心用處!若非二大老,難顯雪竇、馬師耳!”
圜悟勤云:
“雪竇道‘諸人要見三日耳聾麼,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這語句沉卻多少人了也。
雪竇要出氣,露一機一境,千古萬古撲不破。諸人且莫錯會好。”
古林和尚云:
敢問諸人。大冶精金應無變色。置而勿論。
只如張無盡投卷于地云:
審如是。臨濟佛法豈有今日邪。意在於何。
如今眾中稍蘊知識者。往往便道:
無盡大似作家宗師。既會馬祖一喝百丈三日耳聾。
又須發明雪竇大冶精金應無變色。然後倒行逆施。投卷于地。
所謂變通逸格向上提持。是則固是。
據山僧見處。又且不然。
張無盡滿肚文章。要且不識朕聞上古其風朴略。
馬祖一喝百丈耳聾。
正是去卻貼肉汗衫。
拈卻髑髏前妄想。
雪竇云:
大冶精金應無變色。可謂本分草料。
死心真淨據款結案。猶是未稱全提。
後來無盡亦有頌云:
馬師一喝大雄峰。深入髑髏三日聾。
黃檗聞之驚吐舌。江西從此立宗風。
依舊向語脈裏轉卻。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294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諸佛勸導起滅定。
證八地時,斷盡煩惱,寂靜如阿羅漢入滅定時,若非大願力之所攝持,及諸佛諸大菩薩之警覺,於一剎那即入無餘涅槃矣。
……(呵呵,誠如吾言,無餘涅槃即是究竟涅槃,第八不動地於現法滅盡定,若無諸佛提示,很容易就入滅了。)
故經言一切菩薩證八地時,定有十方諸佛,前來彈指警覺,令彼出定。
謂言:汝今所證是無生法忍,空三摩地,誠為殊勝;但諸佛三身四智十力四無畏等功德,汝尚未得,佛之依正身土汝尚未成。
汝一人得寂滅,眾生尚流轉生死,汝之本願尚未圓滿。汝今所證,小乘人亦能證得,不因此便名大乘。如是開示已,八地菩薩,即出滅定,任運現身,饒益眾生。
……(誠如吾言,第八不動地究竟涅槃,與阿羅漢,獨覺所證之涅槃齊。只是,從功夫理論講,如須深經:阿羅漢獨覺,由於修佛入門時,即利用斬賊頭(學離欲惡不善法)而求入定,因此,更容易於滅盡定中不出,而入滅了。)
故經言一切菩薩證八地時,定有十方諸佛,前來彈指警覺,令彼出定。
《增支部》第一集第六《弹指品》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却为客随烦恼所杂染,而无闻之异生,不能如实解,故我言无闻之异生不修心。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能从客随烦恼得解脱,而有闻之圣弟子能如实解,故我言有闻之圣弟子修心。
诸比丘!虽一弹指顷,若比丘能发慈心者,则诸比丘!此比丘静虑而不致空,可谓有资格为师之教诫、教授、食国之施食,何况于数数发慈心。
诸比丘!虽一弹指顷,若比丘能修慈心者,则诸比丘!此比丘静虑而不致空,可谓有资格为师之教诫、教授、食国之施食,何况于数数修慈心。
诸比丘!虽一弹指顷,若比丘能思惟慈心者,则诸比丘!此比丘静虑而不致空,可以请有资格为师之教诫、教授、食国之施食,何况于数数思惟慈心。
哇哈哈哈~~妙哉,妙哉!!
一彈指頃,若比丘靜慮而不滯空!!一彈指頃,若比丘靜慮而不滯空!!一彈指頃,若比丘靜慮而不滯空!!
很重要,所以連說三遍!!
早就說過,這一彈指,可不是外行人隨隨便便亂彈的!!
首楞嚴經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294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怪道1412 寫: ↑週五 5月 19, 2023 3:29 pm “空”的疑問……如铭 - 四, 2018-11-01 22:09
請問大德: 一般對空的批評,說空把一切都否定掉了,學人看印順法師的書,但水平很淺顯只能努力去理解,不知道有沒有理解錯,法師對空的闡述似乎是,空還是成立了假名,但是真正的空,仍然還是要一切皆空的,比如說勝義的空並非是唯識宗所說的成立一個不空的“空性”(依他起,空法性)。 請問我這種理解是不是錯的,那麼,中觀所說的假名安立,“假名”和“空”在中觀的哲學理解,是這兩者是同時在一起的不能分離的嗎? 學人看過一種說法,“空性”這個詞是玄奘以後才出現的,忘了是不是在印順法師的書裡看到的了。我的理解是:“空性”這個詞并不完全符合真正的龍樹學,但這個詞是般若經所明白出現的。這種理解是不是錯了?“空性”是空的嗎?如果空性不空,那“一切皆空”怎麼成立。如果空性是空的,那加個“性”字做什麼?如果連空性都是空的,是不是空就要被批評了。 關於“假名”,學人的理解是,“假名”是“空”的現象化,“空”是藉助概念(假名)来成立一切法的。為“空”而一切法得成。一切法是依因托緣成立的,一切法是依假名成立的,那則是說,“因緣”等於“假名”了?“假名”和“空”是什麼關係?因為看了中觀,確總覺得自己完全理解錯了,所以來提疑問。 合十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2424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1.照見五蘊皆空
此空字,講的是世間空。
例如,拿碟子裝水,放到院子曬太陽,幾個小時後回去看,碟子上的水不見了。這就是一般人理解的空。
阿賴耶識的聚散無常,與碟中水一樣,是因緣假合。水由肉眼看不見的水分子聚集組成(2個氫原子與1個氧原子化合成水分子),經太陽高溫曝曬,水分子蒸氣散去,碟子上空無一物。
阿賴耶識之增長存在,也是利用五蘊之運作機制(五蘊,色受想行識,即是阿賴耶八識之作用),完成種子薰習的聚合體,當此一期生命結束終結,此人此生之阿賴耶識原執藏薰習之一切法種染汙煩惱終將解離崩壞,此一期生命結束之阿賴耶識名狀銷歸於空無。(所以成唯識論,認為阿賴耶識有名狀而無體性)
2.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以上講到的空與色又有不同的佛法大義 是牽涉一切種子(勝性轉為異熟種子)之行相(如,當今微觀物理科學發現的量子波粒兩相性)佛教開示一切種子涌現異熟種子(勝性轉為大等),剎那生剎那滅,也是俱空有兩相,將來有機緣再慢慢來談。
3.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此空字,講的是自性空,一實相印,(為何稱一實相,因為法性回歸無漏界與真如冥合)即是真空妙有,即是佛性,就是圓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無漏法身如來藏勝義空。
4.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此空字,講的是真如空性,由此前際後際斷故,一切法斷,純粹不染一法。是大乘行者禪宗開悟明心之所證,經初地至第八不動地證(一真如心)而圓滿,就是心經講的(究竟涅槃),小乘佛法獨覺僻支佛的終極證果一切寂滅不受後有,即是(究竟涅槃)。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