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幻想的:阿賴耶識居然因為相分變成根身器界內外器界 ,自己也會變成物性無情之物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
- 文章: 2550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前五識異名心識
第六識異名意識,亦名心
第七識異名心意,唯識學稱心
第八識可名心田,亦名八識心王
第六識異名意識,亦名心
第七識異名心意,唯識學稱心
第八識可名心田,亦名八識心王
-
- 文章: 3170
-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百法口訣:
于凌波
百法口訣:
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位心所法,不相應行二十四,六種無為成百法
心所有五十一位,分為六組,叫做「六位心所」。這六組是:
一、遍行心所; 五個,名稱是觸、作意、受、想、思。
二、別境心所: 五個,名稱是欲、勝解、念、定、慧。
三、善心所: 十一個,名稱是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勤、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四、根本煩惱心所: 六個,名稱是貪、嗔、癡、慢、疑、惡見。
五、隨煩惱心所: 二十個,又分為小隨煩惱,中隨煩惱,大隨煩惱三種。小隨煩惱十個,名稱是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喬。中隨煩惱二個,名稱是無慚、無愧。大隨煩惱八個,名稱是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六、不定心所: 四個,名稱是悔、眠、尋、伺。
由以個六位心所看來,善心所止有十一,而煩惱、隨煩惱卻有二十六,宜乎我們的善習少而惡習多,世人善行少而惡行多也。
六位心所如上所述,現在先自遍行心所說起:
遍行二字,是周遍起行的意思。心若生時,此五心所相應俱起。它的活動範圍非常廣泛,它通於一切心——八識心王; 通於一切時——過去、未來、現在; 一切性——善、惡、無記; 一切地——三界九地。遍行心所有五,是觸、作意、受、想、思。
一、觸: 觸是接觸,五根與五境接觸 (觸) 而生識,根、境、識「三和」就名為觸。<百法明門論> 曰 :「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觸與作意,有時互為先後。
二、作意: 作意就是注意,因根、境、識的三和而引起注意,或先注意而生起觸。論曰 :「謂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引心為業。」語云,「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可見心識了別外境,須以作意為前導。
三、受: 受是感受,心識領納順違之境生受。論曰 :「謂領納違順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受有三種,領納順境名樂受,領納違境名苦受,領納非順非違境名捨受。若再加憂、喜二受,就稱為五受。
四、想: 想是認識作用,論曰 :「於境取相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就是於一切相上生起分別,再加上名稱。如謂此是瓶、此是缽等。
五、思: 思是造作的意思,論曰 :「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思有三種,曰審慮思、決定思、動發勝思,它於是非善惡,籌量其可行不可行,決定之後,驅役自心,造作邪正善惡之業。其實這就是我人的意志作用。
別境心所,是以其所緣之境各各不同,非如遍行心所同緣一境,故稱別境。遍行心所是心識生起時,五心所相繼生起。別境心所是專對某種特別情況,繼五遍行心所之後,個別生起。別境所緣之境有四種,即欲緣所樂境,勝解緣決定境,念緣曾習境,定緣所觀境,而慧則是於四境揀擇為性。別境五心所,如下所釋:
一、欲: 欲是「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 欲就是希望,對外境的希望追求,對所愛境,希望必合,對所惡境,希望必離。因此希求就有了善惡染淨之分,希望成佛作祖,當然是淨欲,追求財、色、名、食、睡,就是染欲了。
二、勝解: 勝者殊勝,解者見解,對外境起決定性的理解。它是「於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即於邪正善惡境,既經決定,必如此作,不可引轉。所以在猶豫不決的情況下,沒有勝解。
三、念: 念是記憶,「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即是對經歷過的事明記不忘,叫做念。
四、定: 定是三昧,譯曰正定,它是「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心注一境而不散亂,叫做定。
五、慧: 慧是智慧,智慧能斷除疑惑,論曰 :「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這種慧是由定而發,所以對於善惡是非,能取得決定性的簡擇。
二 善、煩惱
六位心所的第三位,是善心所。善與惡相對,凡是性離衍惡,順益世人者,叫做善。也可以說,對於佛陀的教法,依法而行,叫做善。善心所有十一個,是:
一、信: 對善法能了知而實信,對佛法義理能堅定信仰者,曰信。此有三種,一者信實,信實事和實理; 二者信德,信功德及道德; 三者信能,信善惡之業的能力。
二、慚: 慚者羞恥,做了壞事內心感羞恥,別人學問道德強過自己,感到恥不如人,都叫做慚。慚是自我尊重的促進力量。
三、愧: 做了壞事,怕輿論的批評,怕別人的指責,無顏見人曰愧。在世俗社會,慚愧二字連在一起用,在此處,慚著重於崇重善法,愧著重輕拒惡法。
四、無貪: 貪者貪愛,貪著世間財色名利,非分追求,非義而取,曰貪; 反之以己所有,惠施於人,廣行布施,曰無貪。
五、無嗔: 嗔者嗔恚,逆境當前,不能忍受,惱恨於心,生起恚恨,曰嗔。反之,慈愍待人,不做惡行,曰無嗔,
六、無癡: 癡者愚昧不明,是非不分,起諸邪見,謗無因果。無癡意謂有智慧,明達事理,主要是指明確理解四聖諦、八正道、十二緣生的道理。
七、勤: 勤又名精進,精者不雜,進者不退,對於為善斷惡,佛法修持,勇猛前進,謂之精進。
八、輕安: 輕者輕快,安者安樂,這是禪定時使身心得到輕適安穩的境界。
九、行捨: 行是行蘊中的行,捨是捨棄,捨棄行蘊中的昏沈掉舉,令心平等正直,論曰 :「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即由不放逸先除廣雜染,令心寂靜而住,處於平靜的中庸狀態。
十、不放逸: 放者放蕩,逸者奔逸。論曰 :「精進三根,於所斷修,防修為性,對治放逸,成滿世出世間善事為業。」也就是於五欲六塵心不希求,對治放逸。
十一、不害: 害者損害、戕害,不害是「於諸有情不為損惱,無嗔為性,能對治害,悲愍為業。」 不害相當於慈悲,與人以樂,拔人以苦。
六位心所的第四位,是煩惱心所。煩者煩擾,惱者惱亂。煩擾惱亂人心者,稱為煩惱。煩惱心所有六,是貪、嗔、癡、慢、疑、惡見,此六者又稱為根本煩惱心所。
一、貪: 貪是貪欲,非義而取,心無厭足,曰貪。論曰 :「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世人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貪求種種欲樂,貪是愛、欲的同義語,是無貪之反。
二、嗔: 嗔者嗔恚,逆境當前,妄動無明,論曰 :「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所以嗔心起時,對家人眷屬、乃至眾生,心生憎惡,輕則惡聲詬罵,重則刀杖相向,甚至於伐城伐國,喋血千里,莫不由嗔心而起。
三、癡: 癡是無明的異名,無明者,迷昧不覺,起諸邪見,不辨是非,謗無因果。論曰 :「謂於諸事理迷暗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一切雜染惡法,皆依無明生起,這就是眾生生死輪迴的根本。
四、慢: 慢者驕傲,「謂持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慢也就是輕舉喬揚,不知謙卑,輕蔑他人。慢可開為七種,此處從略。
五、疑: 疑者信之反,「謂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謂猶豫者,善不生故。」疑也就是對於三寶的功德,四諦的真理,因果的能力,都猶豫不信,所以能障不疑善品為業。
六、惡見: 即不正確的見解,此又稱邪見,此有五種,一者身見,即是我見。二者邊見,即於我見上執常執斷。三者邪見,否定因果善惡的見解。四者見取見,即固執己見,互相鬥爭。五者戒禁取見,認為持牛戒、狗戒、雞戒,是生天證果之因,這稱為非因計因。
三 隨煩惱、不定
六位心所的第五位,是隨煩惱心所。隨煩惱,是隨從根本煩惱而生起的煩惱。隨有三義,一者自類俱起,二者遍不善性,三者遍諸染心。隨煩惱心所二十個,又分為三類,即小隨煩惱十個,中隨煩惱二個,大隨煩惱八個。小中大的分別,以三義俱備者名大; 兼俱二義者——自類俱起,遍不善性者稱中隨; 於不善心中各別而起者稱小隨。小隨煩惱,行相粗猛,於不善心中各別而起,若一生時,必無第二。十小隨煩惱如下:
一、忿: 忿者忿怒,於不饒益境,「憤發為性,執杖為業。」忿是以嗔一分為體。
二、恨: 由忿為先,懷惡不捨,「結怨為性,能障不恨,惱熱為業。」亦以嗔為體。
三、惱: 惱者「狼戾為性,能障不惱,蛆螫為性。」 由忿恨而起報復心,惱害於他。
四、覆: 覆者隱藏,自作過惡,怕為人知,故以「隱藏為性,能障不覆,悔惱為業、]
五、嫉: 嫉者嫉□,嫉賢妒能,「妒忌為性,能障不嫉,憂蹙為業。」亦以嗔為體。
六、慳: 慳是慳吝,是「耽著財法,不能惠施,秘吝為性,能障不慳,鄙畜為業。]
七、誑: 誑是虛偽不實,[為獲利譽,喬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
八、諂: 諂者諂媚,巧言令色,阿諛於人。[矯設異儀,險曲為性,能障不諂。]
九、害: 害者不害之反,「於諸有情,心無悲愍,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
十、喬: 喬者倨傲,持己才能,淩辱他人「醉傲為性,能障不喬,染依為業。]
中隨煩惱二個:
一、無慚: 無慚者慚之反,做了壞事,不自羞恥,它「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為業。]
二、無愧: 無愧者愧之反,做了壞事,不畏清議,不怕批評,謂之愧。它「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人到了無慚無愧的時候,了無忌憚,什麼不仁不義、寡廉鮮恥的事都做得出來。
大隨煩惱八個:
一、昏沈: 神志昏昧,無所堪能,無所肩任,使身不得輕安,而心不得入觀。
二、掉舉: 神魂不定,妄想紛飛,「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捨及止為業。]
三、不信: 不信者信之反,不信因果,誹謗聖賢,「心穢為性,墮依為業。]
四、懈怠: 不精進為善,不努力斷惡,「懶惰為性,能障淨信,墮依為業。]
五、放逸: 放蕩縱逸,不防惡修善,「縱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
六、散亂: 散者分散,亂者擾亂,「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
七、失念: 失念是失去正念,邪念增長,「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
八、不正知: 知者知見,知見不正,邪見增長,「於所觀境謬解為性,毀犯為業。]
六位心所的第六位,是不定,此有四種,謂悔、眠、尋、伺,曰「悔眠尋伺,於善染等,皆不定故。」它可以成就善,可以成就惡。故曰不定。
一、悔: 悔者追悔,於所作之善事追悔,即是惡; 於所作惡事追悔,即是善。或於未作之惡事追悔則是惡,或於未作善事追悔則是善。
二、眠: 眠者睡眠,為調攝身心的適當睡眠是善,睡眠無度或晝夜顛倒者是惡。
三、尋: 尋是對事理粗略的思考,若思善便屬善,思惡則屬惡。
四、伺: 伺是對事理細密的思考,若思善便屬善,思惡則屬惡。
百法口訣:
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位心所法,不相應行二十四,六種無為成百法
心所有五十一位,分為六組,叫做「六位心所」。這六組是:
一、遍行心所; 五個,名稱是觸、作意、受、想、思。
二、別境心所: 五個,名稱是欲、勝解、念、定、慧。
三、善心所: 十一個,名稱是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勤、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四、根本煩惱心所: 六個,名稱是貪、嗔、癡、慢、疑、惡見。
五、隨煩惱心所: 二十個,又分為小隨煩惱,中隨煩惱,大隨煩惱三種。小隨煩惱十個,名稱是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喬。中隨煩惱二個,名稱是無慚、無愧。大隨煩惱八個,名稱是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六、不定心所: 四個,名稱是悔、眠、尋、伺。
由以個六位心所看來,善心所止有十一,而煩惱、隨煩惱卻有二十六,宜乎我們的善習少而惡習多,世人善行少而惡行多也。
六位心所如上所述,現在先自遍行心所說起:
遍行二字,是周遍起行的意思。心若生時,此五心所相應俱起。它的活動範圍非常廣泛,它通於一切心——八識心王; 通於一切時——過去、未來、現在; 一切性——善、惡、無記; 一切地——三界九地。遍行心所有五,是觸、作意、受、想、思。
一、觸: 觸是接觸,五根與五境接觸 (觸) 而生識,根、境、識「三和」就名為觸。<百法明門論> 曰 :「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觸與作意,有時互為先後。
二、作意: 作意就是注意,因根、境、識的三和而引起注意,或先注意而生起觸。論曰 :「謂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引心為業。」語云,「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可見心識了別外境,須以作意為前導。
三、受: 受是感受,心識領納順違之境生受。論曰 :「謂領納違順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受有三種,領納順境名樂受,領納違境名苦受,領納非順非違境名捨受。若再加憂、喜二受,就稱為五受。
四、想: 想是認識作用,論曰 :「於境取相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就是於一切相上生起分別,再加上名稱。如謂此是瓶、此是缽等。
五、思: 思是造作的意思,論曰 :「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思有三種,曰審慮思、決定思、動發勝思,它於是非善惡,籌量其可行不可行,決定之後,驅役自心,造作邪正善惡之業。其實這就是我人的意志作用。
別境心所,是以其所緣之境各各不同,非如遍行心所同緣一境,故稱別境。遍行心所是心識生起時,五心所相繼生起。別境心所是專對某種特別情況,繼五遍行心所之後,個別生起。別境所緣之境有四種,即欲緣所樂境,勝解緣決定境,念緣曾習境,定緣所觀境,而慧則是於四境揀擇為性。別境五心所,如下所釋:
一、欲: 欲是「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 欲就是希望,對外境的希望追求,對所愛境,希望必合,對所惡境,希望必離。因此希求就有了善惡染淨之分,希望成佛作祖,當然是淨欲,追求財、色、名、食、睡,就是染欲了。
二、勝解: 勝者殊勝,解者見解,對外境起決定性的理解。它是「於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即於邪正善惡境,既經決定,必如此作,不可引轉。所以在猶豫不決的情況下,沒有勝解。
三、念: 念是記憶,「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即是對經歷過的事明記不忘,叫做念。
四、定: 定是三昧,譯曰正定,它是「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心注一境而不散亂,叫做定。
五、慧: 慧是智慧,智慧能斷除疑惑,論曰 :「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這種慧是由定而發,所以對於善惡是非,能取得決定性的簡擇。
二 善、煩惱
六位心所的第三位,是善心所。善與惡相對,凡是性離衍惡,順益世人者,叫做善。也可以說,對於佛陀的教法,依法而行,叫做善。善心所有十一個,是:
一、信: 對善法能了知而實信,對佛法義理能堅定信仰者,曰信。此有三種,一者信實,信實事和實理; 二者信德,信功德及道德; 三者信能,信善惡之業的能力。
二、慚: 慚者羞恥,做了壞事內心感羞恥,別人學問道德強過自己,感到恥不如人,都叫做慚。慚是自我尊重的促進力量。
三、愧: 做了壞事,怕輿論的批評,怕別人的指責,無顏見人曰愧。在世俗社會,慚愧二字連在一起用,在此處,慚著重於崇重善法,愧著重輕拒惡法。
四、無貪: 貪者貪愛,貪著世間財色名利,非分追求,非義而取,曰貪; 反之以己所有,惠施於人,廣行布施,曰無貪。
五、無嗔: 嗔者嗔恚,逆境當前,不能忍受,惱恨於心,生起恚恨,曰嗔。反之,慈愍待人,不做惡行,曰無嗔,
六、無癡: 癡者愚昧不明,是非不分,起諸邪見,謗無因果。無癡意謂有智慧,明達事理,主要是指明確理解四聖諦、八正道、十二緣生的道理。
七、勤: 勤又名精進,精者不雜,進者不退,對於為善斷惡,佛法修持,勇猛前進,謂之精進。
八、輕安: 輕者輕快,安者安樂,這是禪定時使身心得到輕適安穩的境界。
九、行捨: 行是行蘊中的行,捨是捨棄,捨棄行蘊中的昏沈掉舉,令心平等正直,論曰 :「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即由不放逸先除廣雜染,令心寂靜而住,處於平靜的中庸狀態。
十、不放逸: 放者放蕩,逸者奔逸。論曰 :「精進三根,於所斷修,防修為性,對治放逸,成滿世出世間善事為業。」也就是於五欲六塵心不希求,對治放逸。
十一、不害: 害者損害、戕害,不害是「於諸有情不為損惱,無嗔為性,能對治害,悲愍為業。」 不害相當於慈悲,與人以樂,拔人以苦。
六位心所的第四位,是煩惱心所。煩者煩擾,惱者惱亂。煩擾惱亂人心者,稱為煩惱。煩惱心所有六,是貪、嗔、癡、慢、疑、惡見,此六者又稱為根本煩惱心所。
一、貪: 貪是貪欲,非義而取,心無厭足,曰貪。論曰 :「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世人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貪求種種欲樂,貪是愛、欲的同義語,是無貪之反。
二、嗔: 嗔者嗔恚,逆境當前,妄動無明,論曰 :「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所以嗔心起時,對家人眷屬、乃至眾生,心生憎惡,輕則惡聲詬罵,重則刀杖相向,甚至於伐城伐國,喋血千里,莫不由嗔心而起。
三、癡: 癡是無明的異名,無明者,迷昧不覺,起諸邪見,不辨是非,謗無因果。論曰 :「謂於諸事理迷暗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一切雜染惡法,皆依無明生起,這就是眾生生死輪迴的根本。
四、慢: 慢者驕傲,「謂持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慢也就是輕舉喬揚,不知謙卑,輕蔑他人。慢可開為七種,此處從略。
五、疑: 疑者信之反,「謂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謂猶豫者,善不生故。」疑也就是對於三寶的功德,四諦的真理,因果的能力,都猶豫不信,所以能障不疑善品為業。
六、惡見: 即不正確的見解,此又稱邪見,此有五種,一者身見,即是我見。二者邊見,即於我見上執常執斷。三者邪見,否定因果善惡的見解。四者見取見,即固執己見,互相鬥爭。五者戒禁取見,認為持牛戒、狗戒、雞戒,是生天證果之因,這稱為非因計因。
三 隨煩惱、不定
六位心所的第五位,是隨煩惱心所。隨煩惱,是隨從根本煩惱而生起的煩惱。隨有三義,一者自類俱起,二者遍不善性,三者遍諸染心。隨煩惱心所二十個,又分為三類,即小隨煩惱十個,中隨煩惱二個,大隨煩惱八個。小中大的分別,以三義俱備者名大; 兼俱二義者——自類俱起,遍不善性者稱中隨; 於不善心中各別而起者稱小隨。小隨煩惱,行相粗猛,於不善心中各別而起,若一生時,必無第二。十小隨煩惱如下:
一、忿: 忿者忿怒,於不饒益境,「憤發為性,執杖為業。」忿是以嗔一分為體。
二、恨: 由忿為先,懷惡不捨,「結怨為性,能障不恨,惱熱為業。」亦以嗔為體。
三、惱: 惱者「狼戾為性,能障不惱,蛆螫為性。」 由忿恨而起報復心,惱害於他。
四、覆: 覆者隱藏,自作過惡,怕為人知,故以「隱藏為性,能障不覆,悔惱為業、]
五、嫉: 嫉者嫉□,嫉賢妒能,「妒忌為性,能障不嫉,憂蹙為業。」亦以嗔為體。
六、慳: 慳是慳吝,是「耽著財法,不能惠施,秘吝為性,能障不慳,鄙畜為業。]
七、誑: 誑是虛偽不實,[為獲利譽,喬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
八、諂: 諂者諂媚,巧言令色,阿諛於人。[矯設異儀,險曲為性,能障不諂。]
九、害: 害者不害之反,「於諸有情,心無悲愍,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
十、喬: 喬者倨傲,持己才能,淩辱他人「醉傲為性,能障不喬,染依為業。]
中隨煩惱二個:
一、無慚: 無慚者慚之反,做了壞事,不自羞恥,它「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為業。]
二、無愧: 無愧者愧之反,做了壞事,不畏清議,不怕批評,謂之愧。它「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人到了無慚無愧的時候,了無忌憚,什麼不仁不義、寡廉鮮恥的事都做得出來。
大隨煩惱八個:
一、昏沈: 神志昏昧,無所堪能,無所肩任,使身不得輕安,而心不得入觀。
二、掉舉: 神魂不定,妄想紛飛,「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捨及止為業。]
三、不信: 不信者信之反,不信因果,誹謗聖賢,「心穢為性,墮依為業。]
四、懈怠: 不精進為善,不努力斷惡,「懶惰為性,能障淨信,墮依為業。]
五、放逸: 放蕩縱逸,不防惡修善,「縱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
六、散亂: 散者分散,亂者擾亂,「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
七、失念: 失念是失去正念,邪念增長,「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
八、不正知: 知者知見,知見不正,邪見增長,「於所觀境謬解為性,毀犯為業。]
六位心所的第六位,是不定,此有四種,謂悔、眠、尋、伺,曰「悔眠尋伺,於善染等,皆不定故。」它可以成就善,可以成就惡。故曰不定。
一、悔: 悔者追悔,於所作之善事追悔,即是惡; 於所作惡事追悔,即是善。或於未作之惡事追悔則是惡,或於未作善事追悔則是善。
二、眠: 眠者睡眠,為調攝身心的適當睡眠是善,睡眠無度或晝夜顛倒者是惡。
三、尋: 尋是對事理粗略的思考,若思善便屬善,思惡則屬惡。
四、伺: 伺是對事理細密的思考,若思善便屬善,思惡則屬惡。
-
- 文章: 6294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呵呵呵~~
眼睛張大一點!!!!
成唯識論
然阿羅漢斷此識中煩惱麁重究竟盡故。不復執藏阿賴耶識為自內我。由斯永失阿賴耶名說之為捨。非捨一切第八識體。勿阿羅漢無識持種。爾時便入無餘涅槃。
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
謂或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
或名阿陀那。執持種子及諸色根令不壞故。
或名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
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
此等諸名通一切位。
或名阿賴耶。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
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雜染法執藏義故。
或名異熟識。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
此名唯在異生二乘諸菩薩位。
非如來地猶有異熟無記法故。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來地有。
有看有懂嗎?????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294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阿賴耶識,就是資訊封包,不是物性是甚麼???
瑜伽師地論
由於阿賴耶識中有種種界故。又如經說惡叉聚喻。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
復次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此修善法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諦現觀。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此未見諦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入菩薩正性離生。達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達阿賴耶識。當於爾時能總觀察自內所有一切雜染。亦能了知自身外為相縛所縛。內為麁重縛所縛。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294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瑜伽師地論 卷第六十三
謂略有二識。
T30n1579_p0651b15:一者阿賴耶識。二者轉識。阿賴耶識是所依。轉識是能依。
T30n1579_p0651b16:此復七種。所謂眼識乃至意識。譬如水
T30n1579_p0651b17:浪依止暴流。或如影像依止明鏡。如是
T30n1579_p0651b18:名依勝義道理建立所依能依差別。
T30n1579_p0651b19:復次此中諸識皆名心意識。若就最勝。
T30n1579_p0651b20:阿賴耶識名心。何以故。由此識能集聚一切法種子故
T30n1579_p0651b21:。於一切時緣執受境。緣不可知一類器境。
T30n1579_p0651b22:末那名意。於一切時執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為性。
T30n1579_p0651b23:餘識名識。謂於境界
T30n1579_p0651b24:了別為相。如是三種。有心位中心意意識。
T30n1579_p0651b25:於一切時俱有而轉。
阿賴耶識必須與轉識合論,所謂五蘊熏習運作機制,此時以阿賴耶識為代表,才能稱為(妄心)。
謂略有二識。
T30n1579_p0651b15:一者阿賴耶識。二者轉識。阿賴耶識是所依。轉識是能依。
T30n1579_p0651b16:此復七種。所謂眼識乃至意識。譬如水
T30n1579_p0651b17:浪依止暴流。或如影像依止明鏡。如是
T30n1579_p0651b18:名依勝義道理建立所依能依差別。
T30n1579_p0651b19:復次此中諸識皆名心意識。若就最勝。
T30n1579_p0651b20:阿賴耶識名心。何以故。由此識能集聚一切法種子故
T30n1579_p0651b21:。於一切時緣執受境。緣不可知一類器境。
T30n1579_p0651b22:末那名意。於一切時執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為性。
T30n1579_p0651b23:餘識名識。謂於境界
T30n1579_p0651b24:了別為相。如是三種。有心位中心意意識。
T30n1579_p0651b25:於一切時俱有而轉。
阿賴耶識必須與轉識合論,所謂五蘊熏習運作機制,此時以阿賴耶識為代表,才能稱為(妄心)。
善哉!!善哉!!!!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3170
-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你該不會死在句下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51,韓清淨科記。
內、外諸行唯是無常,是名一團,義顯阿賴耶識喻如燈焰,內執膏炷,外發光明故。
此即以無常行,觀察諸行諸所有受,皆悉是苦,是名一積,義顯阿賴耶識,即以諸行麤重為自體故。
此以苦行,觀察諸行實有行中,唯有諸蘊可得,是名一聚,義顯從彼阿賴耶識所生,除此無別有法及實我故。
此即空、無我行觀察諸行,如是次第觀察行相,名緣真如境智。由是若修、若習、若多修習乃至究竟,故得轉依。
-
- 文章: 6294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是你不能融會貫通,掌握佛法真髓,死在前人註解的句下.....一團,一積,一聚,就是講異熟種子,就是所謂的善法種子。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