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2n ... _around=30
大般涅槃經卷第八
善男子!今日如來所說真我,名曰佛性。如是佛性,我佛法中喻如淨刀。善男子!若有凡夫能善說者,即是隨順無上佛法。若有善能分別隨順宣說是者,當知即是菩薩相貌。善男子!所有種種異論、呪術、言語、文字,皆是佛說,非外道說。」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說字根本?」
佛言:「善男子!說初半字,以為根本,持諸記論,呪術文章,諸陰實法。凡夫之人學是字本,然後能知是法、非法。」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所言字者,[1]其義云何?」
「善男子!有十四音名為字義,所言字者,名曰涅槃,常故不流,若不流者,則為無盡,夫無盡者,即是如來金剛之身,是十四音,名曰字本。
「[2]噁者,不破壞故,不破壞者,名曰三寶,喻如金剛。又復[3]噁者,[4]名不流故,不流者即是如來,如來九孔無所流故,是故不流。又無九孔是故不流,不流即常,常即如來,如來無作是故不流。又復[*]噁者名為功德,功德者即是三寶,是故名[*]噁。
「阿者,名阿闍梨,阿闍梨者,義何謂[5]耶?於世間中,得名聖者。何謂為聖?聖名無著。少欲知足亦名清淨,能度眾生於三有流生死大海,是名為聖。又復阿者名曰制度,修持淨戒隨順威儀。又復阿者名依聖人,應學威儀進止舉動,供養恭敬禮拜三尊,孝養父母及學大乘,善男女等具持禁戒,及諸菩薩摩訶薩等,是名聖人。又復阿者名曰教誨,如言汝來,如是應作,如是莫作,若有能遮非威儀法,是名聖人,是故名阿。
「[6]億者,即是佛[7]法,梵行廣大,清淨無垢,喻如滿月。汝等如是,應作、不作,是義、非義,此是佛說、此是魔說,是故名億。
「[8]伊者,佛法微妙甚深難得,如自在天大梵天王,法名自在,若能持者,則名護法;又自在者,名四護世,是四自在,則能攝護大涅槃經,亦能自在敷揚宣說。又復伊者,能為眾生自在說法。復次伊者為自在故,說何等是也?所謂修習方等經典。復次伊者,為斷嫉妬,如除稗穢,皆悉能令變成吉祥,是故名伊。
「郁者,於諸經中最上最[9]勝,增長上上謂大涅槃。復次郁者如來之性,聲聞緣覺所未曾聞。如一切處,北欝單越最為殊勝;菩薩若能聽受是經,於一切[10]眾最為殊勝。以是義故,是經得名最上最勝,是故名郁。
「優者,喻如牛乳,諸味中上,如來之性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尊最上,若有誹謗,當知是人與牛無別。復次優者,是人名為無慧、正念。誹謗如來微密祕藏,當知是人甚可憐愍,遠離如來祕密之藏,說無我法,是故名優。
「㖶者,即是諸佛、法性、涅槃,是故名㖶。
「[11]嘢者,謂如來義。復次嘢者,如來進止、屈伸、舉動,無不利益一切眾生,是故名嘢。
「烏者,名煩惱義,煩惱者名曰諸漏,如來永斷一切煩惱,是故名烏。
「炮者,謂大乘義,於十四音是究竟義。大乘經典亦復如是,於諸經論最為究竟,是故名炮。
「菴者,能遮一切諸不淨物,於佛法中能捨一切金銀寶物,是故名菴。
「阿者,名勝乘義。何以故?此大乘典大涅槃經,於諸經中最為殊勝,是故名阿。
「迦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生於子想,如羅睺羅,作妙[12]上善義,是故名迦。
「[13]佉者,名非善友,非善友者,名[14]為雜穢。不信如來祕密之藏,是故名[*]佉。
「伽者,名藏,藏者即是如來祕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故名伽。
「𠷐者,如來常音。何等名為如來常音?所謂如來常住不變,是故名𠷐。
「俄者,一切諸行破壞之相,是故名俄。
「遮者,即是修義,調伏一切諸眾生故,名為修義,是故名遮。
「車者,如來覆[15]蔭一切眾生,喻如大蓋,是故名車。
「闍者,是正解脫,無有老相,是故名闍。
「[16]膳者,煩惱繁茂,喻如稠林,是故名[*]膳。
「[17]喏者,是智慧義,知真法[18]性,是故名[*]喏。
「吒者,於閻浮提示現半身而演說法,喻如半月,是故名吒。
「[19]侘者,法身具足,喻如滿月,是故名[*]侘。
「荼者,是愚癡僧,不知常與無常,喻如小兒,是故名荼。
「[20]祖者,不知師恩,喻如羝羊,是故名[*]祖。
「拏者,非是聖義,喻如外道,是故名拏。
「多者,如來於彼告諸比丘,宜離驚畏,當為汝等說微妙法,是故名多。
「他者,名愚癡義,眾生流轉生死,纏裹如蠶蜣蜋,是故名他。
「陀者,名曰大施,所謂大乘,是故名陀。
「彈者,稱讚功德,所謂三寶,如須彌山,高峻廣大,無有傾倒,是故名彈。
「那者,三寶安住,無有傾動,喻如門閫,是故名那。
「波者,名顛倒義,若言三寶悉皆滅盡,當知是人為自疑惑,是故名波。
「頗者,是世間災,若言世間災起之時三寶亦盡,當知是人,愚癡無智違失聖旨,是故名頗。
「婆者,名佛十力,是故名婆。
「滼者,名為重擔,堪任荷負無上正法,當知是人是大菩薩,是故名滼。
「摩者,是諸菩薩嚴峻制度,所謂大乘大般涅槃,是故名摩。
「[1]蛇者,是諸菩薩,在在處處為諸眾生說大乘法,是故名[*]蛇。
「囉者,能壞貪欲、瞋恚、愚癡,說真實法,是故名囉。
「羅者,名聲聞乘,動轉不住,大乘安固無有傾動,捨聲聞乘,精勤修[2]習無上大乘,是故名羅。
「[3]和者,如來世尊,為諸眾生雨大法雨,所謂世間呪術經書,是故名[*]和。
「奢者遠離三箭,是故名奢。
「沙者,名具足義,若能聽是大涅槃經,則為已得聞持一切大乘經典,是故名沙。
「娑者,為諸眾生演說正法,令心歡喜,是故名娑。
「呵者,名心歡喜,奇哉世尊,離一切行,怪哉如來,入般涅槃,是故名呵。
「[4]𠻬者,名曰魔義,無量諸魔不能毀壞如來祕藏,是故名[*]𠻬。復次[*]𠻬者,乃至示現隨順世間,有父母妻子,是故名[*]𠻬
「魯、流、盧、樓,如是四字,說有四義,謂佛、法、僧及以對法。言對法者隨順世間,如[5]調婆達示現壞僧,化作種種形貌色像;為制戒故,智者了達,不應於此而生[6]畏怖,是名隨順世間之行,以是故名魯、流、盧、樓。
「吸氣舌根、隨鼻之聲,長短超聲,隨音解義,皆因舌齒而有差別,如是字義,能令眾生口業清淨。眾生佛性則不如是假於文字然後清淨。何以故?性本淨故。雖復處在陰[7]界入中,則不同於陰入界也,是故眾生悉應歸依諸菩薩等,以佛性故等視眾生無有差別,是故半字於諸經書、記論文章,而為根本。又半字[8]義,皆是煩惱言說之本,故名半字。滿字者乃是一切善法言說之根本也,譬如世間,為惡之者名為半人,修善之者名為滿人。如是一切經書記論,皆因半字而為根本。若言如來及正解脫,入於半字,是事不然。何以故?離文字故,是故如來於一切法,無礙無著真得解脫。何[9]等名為解了字義?有知如來出現於世,能滅半字,是故名為解了字義。若有隨逐半字義者,是人不知如來之性。何等名為無字義也?親近修習不善法者,是名無字。又無字者雖能親近修習善法,不知如來常與無常、恒與非恒,及法僧二寶、律與非律、經[10]與非經、魔說佛說,若有不能如是分別,是名隨逐無字義也。我今已說如是隨逐無字之義,善男子!是故汝今應離半字,善解滿字。」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等應當善學字數,今我值遇無上之師,已受如來慇懃誨勅。」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樂正法者,應如是學。」
所有種種異論、呪術、言語、文字,皆是佛說
-
- 文章: 3111
-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Re: 所有種種異論、呪術、言語、文字,皆是佛說
華嚴字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華嚴字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中所記載的42個梵語字母,由悉曇文字書寫。《華嚴經·入法界品》記載,華嚴字母是善財童子參訪第44個善知眾藝童子時傳授給他的字智法門,分有一合、二合和三合等三種類型[1]。相傳[誰?]是古代僧侶為學習梵語製作的用漢字注音的梵語字母表[2]。有語言學家參考華嚴字母研究古漢語的讀音[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華嚴字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中所記載的42個梵語字母,由悉曇文字書寫。《華嚴經·入法界品》記載,華嚴字母是善財童子參訪第44個善知眾藝童子時傳授給他的字智法門,分有一合、二合和三合等三種類型[1]。相傳[誰?]是古代僧侶為學習梵語製作的用漢字注音的梵語字母表[2]。有語言學家參考華嚴字母研究古漢語的讀音[3]。
-
- 文章: 46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08, 2023 1:18 am
Re: 所有種種異論、呪術、言語、文字,皆是佛說
大涅槃經引用的好,此段甚要。軟體之美 寫: ↑週二 8月 01, 2023 12:20 pm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2n ... _around=30
大般涅槃經卷第八
善男子!今日如來所說真我,名曰佛性。如是佛性,我佛法中喻如淨刀。善男子!若有凡夫能善說者,即是隨順無上佛法。若有善能分別隨順宣說是者,當知即是菩薩相貌。善男子!所有種種異論、呪術、言語、文字,皆是佛說,非外道說。」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說字根本?」
佛言:「善男子!說初半字,以為根本,持諸記論,呪術文章,諸陰實法。凡夫之人學是字本,然後能知是法、非法。」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所言字者,[1]其義云何?」
「善男子!有十四音名為字義,所言字者,名曰涅槃,常故不流,若不流者,則為無盡,夫無盡者,即是如來金剛之身,是十四音,名曰字本。
「[2]噁者,不破壞故,不破壞者,名曰三寶,喻如金剛。又復[3]噁者,[4]名不流故,不流者即是如來,如來九孔無所流故,是故不流。又無九孔是故不流,不流即常,常即如來,如來無作是故不流。又復[*]噁者名為功德,功德者即是三寶,是故名[*]噁。
「阿者,名阿闍梨,阿闍梨者,義何謂[5]耶?於世間中,得名聖者。何謂為聖?聖名無著。少欲知足亦名清淨,能度眾生於三有流生死大海,是名為聖。又復阿者名曰制度,修持淨戒隨順威儀。又復阿者名依聖人,應學威儀進止舉動,供養恭敬禮拜三尊,孝養父母及學大乘,善男女等具持禁戒,及諸菩薩摩訶薩等,是名聖人。又復阿者名曰教誨,如言汝來,如是應作,如是莫作,若有能遮非威儀法,是名聖人,是故名阿。
「[6]億者,即是佛[7]法,梵行廣大,清淨無垢,喻如滿月。汝等如是,應作、不作,是義、非義,此是佛說、此是魔說,是故名億。
「[8]伊者,佛法微妙甚深難得,如自在天大梵天王,法名自在,若能持者,則名護法;又自在者,名四護世,是四自在,則能攝護大涅槃經,亦能自在敷揚宣說。又復伊者,能為眾生自在說法。復次伊者為自在故,說何等是也?所謂修習方等經典。復次伊者,為斷嫉妬,如除稗穢,皆悉能令變成吉祥,是故名伊。
「郁者,於諸經中最上最[9]勝,增長上上謂大涅槃。復次郁者如來之性,聲聞緣覺所未曾聞。如一切處,北欝單越最為殊勝;菩薩若能聽受是經,於一切[10]眾最為殊勝。以是義故,是經得名最上最勝,是故名郁。
「優者,喻如牛乳,諸味中上,如來之性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尊最上,若有誹謗,當知是人與牛無別。復次優者,是人名為無慧、正念。誹謗如來微密祕藏,當知是人甚可憐愍,遠離如來祕密之藏,說無我法,是故名優。
「㖶者,即是諸佛、法性、涅槃,是故名㖶。
「[11]嘢者,謂如來義。復次嘢者,如來進止、屈伸、舉動,無不利益一切眾生,是故名嘢。
「烏者,名煩惱義,煩惱者名曰諸漏,如來永斷一切煩惱,是故名烏。
「炮者,謂大乘義,於十四音是究竟義。大乘經典亦復如是,於諸經論最為究竟,是故名炮。
「菴者,能遮一切諸不淨物,於佛法中能捨一切金銀寶物,是故名菴。
「阿者,名勝乘義。何以故?此大乘典大涅槃經,於諸經中最為殊勝,是故名阿。
「迦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生於子想,如羅睺羅,作妙[12]上善義,是故名迦。
「[13]佉者,名非善友,非善友者,名[14]為雜穢。不信如來祕密之藏,是故名[*]佉。
「伽者,名藏,藏者即是如來祕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故名伽。
「𠷐者,如來常音。何等名為如來常音?所謂如來常住不變,是故名𠷐。
「俄者,一切諸行破壞之相,是故名俄。
「遮者,即是修義,調伏一切諸眾生故,名為修義,是故名遮。
「車者,如來覆[15]蔭一切眾生,喻如大蓋,是故名車。
「闍者,是正解脫,無有老相,是故名闍。
「[16]膳者,煩惱繁茂,喻如稠林,是故名[*]膳。
「[17]喏者,是智慧義,知真法[18]性,是故名[*]喏。
「吒者,於閻浮提示現半身而演說法,喻如半月,是故名吒。
「[19]侘者,法身具足,喻如滿月,是故名[*]侘。
「荼者,是愚癡僧,不知常與無常,喻如小兒,是故名荼。
「[20]祖者,不知師恩,喻如羝羊,是故名[*]祖。
「拏者,非是聖義,喻如外道,是故名拏。
「多者,如來於彼告諸比丘,宜離驚畏,當為汝等說微妙法,是故名多。
「他者,名愚癡義,眾生流轉生死,纏裹如蠶蜣蜋,是故名他。
「陀者,名曰大施,所謂大乘,是故名陀。
「彈者,稱讚功德,所謂三寶,如須彌山,高峻廣大,無有傾倒,是故名彈。
「那者,三寶安住,無有傾動,喻如門閫,是故名那。
「波者,名顛倒義,若言三寶悉皆滅盡,當知是人為自疑惑,是故名波。
「頗者,是世間災,若言世間災起之時三寶亦盡,當知是人,愚癡無智違失聖旨,是故名頗。
「婆者,名佛十力,是故名婆。
「滼者,名為重擔,堪任荷負無上正法,當知是人是大菩薩,是故名滼。
「摩者,是諸菩薩嚴峻制度,所謂大乘大般涅槃,是故名摩。
「[1]蛇者,是諸菩薩,在在處處為諸眾生說大乘法,是故名[*]蛇。
「囉者,能壞貪欲、瞋恚、愚癡,說真實法,是故名囉。
「羅者,名聲聞乘,動轉不住,大乘安固無有傾動,捨聲聞乘,精勤修[2]習無上大乘,是故名羅。
「[3]和者,如來世尊,為諸眾生雨大法雨,所謂世間呪術經書,是故名[*]和。
「奢者遠離三箭,是故名奢。
「沙者,名具足義,若能聽是大涅槃經,則為已得聞持一切大乘經典,是故名沙。
「娑者,為諸眾生演說正法,令心歡喜,是故名娑。
「呵者,名心歡喜,奇哉世尊,離一切行,怪哉如來,入般涅槃,是故名呵。
「[4]𠻬者,名曰魔義,無量諸魔不能毀壞如來祕藏,是故名[*]𠻬。復次[*]𠻬者,乃至示現隨順世間,有父母妻子,是故名[*]𠻬
「魯、流、盧、樓,如是四字,說有四義,謂佛、法、僧及以對法。言對法者隨順世間,如[5]調婆達示現壞僧,化作種種形貌色像;為制戒故,智者了達,不應於此而生[6]畏怖,是名隨順世間之行,以是故名魯、流、盧、樓。
「吸氣舌根、隨鼻之聲,長短超聲,隨音解義,皆因舌齒而有差別,如是字義,能令眾生口業清淨。眾生佛性則不如是假於文字然後清淨。何以故?性本淨故。雖復處在陰[7]界入中,則不同於陰入界也,是故眾生悉應歸依諸菩薩等,以佛性故等視眾生無有差別,是故半字於諸經書、記論文章,而為根本。又半字[8]義,皆是煩惱言說之本,故名半字。滿字者乃是一切善法言說之根本也,譬如世間,為惡之者名為半人,修善之者名為滿人。如是一切經書記論,皆因半字而為根本。若言如來及正解脫,入於半字,是事不然。何以故?離文字故,是故如來於一切法,無礙無著真得解脫。何[9]等名為解了字義?有知如來出現於世,能滅半字,是故名為解了字義。若有隨逐半字義者,是人不知如來之性。何等名為無字義也?親近修習不善法者,是名無字。又無字者雖能親近修習善法,不知如來常與無常、恒與非恒,及法僧二寶、律與非律、經[10]與非經、魔說佛說,若有不能如是分別,是名隨逐無字義也。我今已說如是隨逐無字之義,善男子!是故汝今應離半字,善解滿字。」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等應當善學字數,今我值遇無上之師,已受如來慇懃誨勅。」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樂正法者,應如是學。」
惜被大多數人忽略,惜哉。
-
- 文章: 5505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所有種種異論、呪術、言語、文字,皆是佛說
光貼不作解,有何“甚要”可言?大涅槃經引用的好,此段甚要。
惜被大多數人忽略,惜哉。
-
- 文章: 2529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所有種種異論、呪術、言語、文字,皆是佛說
個人意見,辛辛苦苦註解,被說成天馬行空,何苦自討沒趣,其實網路也有白話文解說可參考,講白但用名言無實性
-
- 文章: 3111
-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Re: 所有種種異論、呪術、言語、文字,皆是佛說
不具備基礎 怪誰?
就拿最普遍六字大明咒
每個字都有佛教含意
代表涵義及功德
「唵麼抳鉢訥銘吽」六字中,麼抳(Maṇi)意為珍寶,鉢訥銘(Padme)意為蓮花;「麼抳鉢訥銘」按照梵文方位格語法,意指「珍寶在蓮花上」,而前置詞「唵」和後置詞「吽」是代表神聖的感嘆語,整體字面解釋為:「唵 珍寶 在蓮花上 吽」。
美國籍佛學家小唐納德·休厄爾·洛佩斯(Donald S. Lopez Jr.)認為,六字大明咒可解譯為「妙哉蓮花生」。但是又有一派說法認為「maṇi padme」是觀世音菩薩的稱謂,意即「持有珍寶蓮花者」,全句應作「向持有珍寶蓮花的聖者敬禮祈請,摧破煩惱。」
亦有修行者解析六字大明咒的涵義,將六音節分別對應至下列佛教教義:
音節 淨化 對應輪迴中的六道 顏色 六波羅蜜 象徵本尊之美德 成就悉地
唵 我慢 天道 白色 布施 智慧 普陀拉(Potala)淨土
嘛 嫉妒 阿修羅道 綠色 持戒 慈悲 普陀拉(Potala)淨土
呢 渴愛、我執 人間道 黃色 忍辱 身、口、意、行及品質 極樂之勝土
唄 愚癡 旁生道 藍色 精進 平靜 依怙尊座(Protector)
咪 貪婪 餓鬼道 紅色 禪定 大樂 普陀拉(Potala)淨土
吽 瞋恨 地獄道 深藍 般若 悲心 至尊(Perfect of deities)蓮座前
《大乘莊嚴寶王經》的解說
此經為六字大明咒的重要根據。釋迦牟尼佛於經中表示此咒是其過去世供養無數如來不得後至蓮華上如來處求得,而蓮華上如來又是遍歷無數世界後至無量壽如來(阿彌陀佛)佛土,於觀自在菩薩處求得曼荼羅及此咒語。釋迦佛也指出此咒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微妙本心,如果能知此微妙本心即知解脫,依法持頌此咒則有諸大功德如諸佛菩薩前來集會、諸天護衛、親族解脫、得無盡辯才、得清淨智聚、得大慈悲、得六波羅蜜圓滿功德、得天轉輪灌頂等,書寫此咒亦如同書寫八萬四千法藏。[4][5][6]
藏傳佛教《Mani Kambum》的解說
藏傳佛教《Mani Kambum》亦記載此咒與無量光佛(阿彌陀佛)化身觀自在菩薩有關,能關閉六道生死之門、使六道空虛。咒語意義則需反覆持誦才能了知。[1]
第九世班禪喇嘛的解說
民國二十年(1931年)夏,第九世班禪額爾德尼赴南京寶華山避暑,隆昌寺比丘及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大德等人請九世班禪講述六字大明咒之要義,由班禪行轅秘書長劉家駒譯為漢語,其說載於釋妙舟《蒙藏佛教史》中,謹錄於下:[7]
ༀ唵,系ཨཨོམ三字組成,即瑜伽正體,身口意相應成就。念此字時,常念佛及觀世音菩薩成等正覺時,身口意淨業悉皆相應成就,由此佛力加持。我等之身口意應於佛之身口意成為一體,妙淨莊嚴,更以此三密相應,發為五智。
མཎི麼抳,即寶也。此寶出自龍王腦中,若得此寶,以之入海,無寶不聚;以之入山,無珍不得,故曰聚寶。佛法能聚萬善,能生萬法,猶如摩尼,故假此義以顯妙法。
པདྨེ鉢訥銘,梵語蓮花。蓮花出泥不染,妙法莊嚴,以喻真如法性,出塵不染,具足無漏。
ཧཱུྃ吽,祈願成就。凡人所作,悉賴佛力加被,方得成就正覺。以此至心,祈求加被,成就一切,普渡眾生,悉成佛道。
就拿最普遍六字大明咒
每個字都有佛教含意
代表涵義及功德
「唵麼抳鉢訥銘吽」六字中,麼抳(Maṇi)意為珍寶,鉢訥銘(Padme)意為蓮花;「麼抳鉢訥銘」按照梵文方位格語法,意指「珍寶在蓮花上」,而前置詞「唵」和後置詞「吽」是代表神聖的感嘆語,整體字面解釋為:「唵 珍寶 在蓮花上 吽」。
美國籍佛學家小唐納德·休厄爾·洛佩斯(Donald S. Lopez Jr.)認為,六字大明咒可解譯為「妙哉蓮花生」。但是又有一派說法認為「maṇi padme」是觀世音菩薩的稱謂,意即「持有珍寶蓮花者」,全句應作「向持有珍寶蓮花的聖者敬禮祈請,摧破煩惱。」
亦有修行者解析六字大明咒的涵義,將六音節分別對應至下列佛教教義:
音節 淨化 對應輪迴中的六道 顏色 六波羅蜜 象徵本尊之美德 成就悉地
唵 我慢 天道 白色 布施 智慧 普陀拉(Potala)淨土
嘛 嫉妒 阿修羅道 綠色 持戒 慈悲 普陀拉(Potala)淨土
呢 渴愛、我執 人間道 黃色 忍辱 身、口、意、行及品質 極樂之勝土
唄 愚癡 旁生道 藍色 精進 平靜 依怙尊座(Protector)
咪 貪婪 餓鬼道 紅色 禪定 大樂 普陀拉(Potala)淨土
吽 瞋恨 地獄道 深藍 般若 悲心 至尊(Perfect of deities)蓮座前
《大乘莊嚴寶王經》的解說
此經為六字大明咒的重要根據。釋迦牟尼佛於經中表示此咒是其過去世供養無數如來不得後至蓮華上如來處求得,而蓮華上如來又是遍歷無數世界後至無量壽如來(阿彌陀佛)佛土,於觀自在菩薩處求得曼荼羅及此咒語。釋迦佛也指出此咒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微妙本心,如果能知此微妙本心即知解脫,依法持頌此咒則有諸大功德如諸佛菩薩前來集會、諸天護衛、親族解脫、得無盡辯才、得清淨智聚、得大慈悲、得六波羅蜜圓滿功德、得天轉輪灌頂等,書寫此咒亦如同書寫八萬四千法藏。[4][5][6]
藏傳佛教《Mani Kambum》的解說
藏傳佛教《Mani Kambum》亦記載此咒與無量光佛(阿彌陀佛)化身觀自在菩薩有關,能關閉六道生死之門、使六道空虛。咒語意義則需反覆持誦才能了知。[1]
第九世班禪喇嘛的解說
民國二十年(1931年)夏,第九世班禪額爾德尼赴南京寶華山避暑,隆昌寺比丘及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大德等人請九世班禪講述六字大明咒之要義,由班禪行轅秘書長劉家駒譯為漢語,其說載於釋妙舟《蒙藏佛教史》中,謹錄於下:[7]
ༀ唵,系ཨཨོམ三字組成,即瑜伽正體,身口意相應成就。念此字時,常念佛及觀世音菩薩成等正覺時,身口意淨業悉皆相應成就,由此佛力加持。我等之身口意應於佛之身口意成為一體,妙淨莊嚴,更以此三密相應,發為五智。
མཎི麼抳,即寶也。此寶出自龍王腦中,若得此寶,以之入海,無寶不聚;以之入山,無珍不得,故曰聚寶。佛法能聚萬善,能生萬法,猶如摩尼,故假此義以顯妙法。
པདྨེ鉢訥銘,梵語蓮花。蓮花出泥不染,妙法莊嚴,以喻真如法性,出塵不染,具足無漏。
ཧཱུྃ吽,祈願成就。凡人所作,悉賴佛力加被,方得成就正覺。以此至心,祈求加被,成就一切,普渡眾生,悉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