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由 servants »
07 法華玄義-七番共解:標五章 標教相-1
教相為三:一、根性融、不融相。二、化道始終、不始終相。三、師弟遠近、不遠近相。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別同異也。
解析:此為大師獨特之法華三教相,上個系列有介紹,此處引之。
法華跟其他經有三處不同,前兩項為跡門、後一項為本門。
1.根性融不融
2.化道始終不始終
3.師弟遠近不遠近
法華經是:融、談始終、談遠近
其他經是:不融、不談始終、不談遠近
以下辨析
一、根性融不融相
根性是指一切眾生,融不融是指是否互具
一切眾生為十法界
十法界為六道、四聖:
地獄、惡鬼、畜生、人、修羅、天、聲聞、緣覺、菩薩、佛
因此,根性融,即是天台的著名學說:十界互具
而不是單純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地獄眾生能具佛性,尚可理解
佛菩薩具九法界性,是為難解
唯有法華經明白的說出:十界互具
是為根性融
他經則否,是為根性不融
二、化道始終不始終
化道,指佛的教導
始終,指教導過程的緣由、方針
化導始終:法華經說出了佛傳教的始末與方針
化導不始終:他經只有談論教法本身
三、師弟遠近不遠近
師,指佛陀
弟,指舍利佛等大阿羅漢
遠,指久遠實成
近,指一代始成
師弟遠近,指法華揭示了佛陀與二乘弟子在久遠劫前早已成就
師弟不遠近,指其他經只談了佛陀於道樹成就,二乘弟子亦於今時才成就權實二智。
解析:
釋籤云:「初明八教以辨昔,次明今經以顯妙」。湛然大師有主張所謂的「法華超八」,從此句可以看出。
云何分別?如日初出,前照高山,厚殖善根,感斯頓說。頓說本不為小,小雖在座,如聾如瘂,良由小不堪大,亦是大隔於小,此如《華嚴》。約法被緣,緣得大益,名頓教相。約說次第,名從牛出乳味相。次照幽谷,淺行偏明當分漸解,此如三藏。三藏本不為大,大雖在座,多跢婆和,小所不識,此乃小隔於大,大隱於小。約法被緣,名漸教相。約說次第,名酪味相。
解析:
此處以五時判,以華嚴、涅槃作為經證。此段是法華、阿含時。
這裡的頓教相,不是一般我們說的約部約教的那個教相,而是前面教相為三的那個總說的教相,勿混淆。因華嚴帶別,故此處頓教相實為頓教部。
次照平地,影臨萬水,逐器方圓,隨波動靜,示一佛土,令淨穢不同。示現一身,巨細各異,一音說法,隨類各解,恐畏、歡喜厭離、斷疑、神力不共,故見有淨、穢,聞有褒、貶,嗅有薝蔔、不薝蔔,華有著身、不著身,慧有若干、不若干,此如《淨名》、《方等》。約法被緣,猶是漸教。約說次第,生蘇味相。
解析:
此段是方等時,影臨至不若干者,都是指四教並談之義。
釋籤云:「以本融故,故見不同。」此句頗為玩味,到底是因為本融而見不同?還是因為不融而見不同?抑或是兩者都對?
釋籤云:「若以祕密橫被,無時不徧。」也就是說以祕密教來看,並無大小頓漸之隔,一時一切利、一利一切時。
釋籤云:影臨萬水:喻現身不同。逐器方圓:喻示土不同。隨波動靜:喻說法不同。「示一佛土」至「不共」合譬也。從故見有下:明機見不同。總引經文,兼約六根明斥小也。「見有淨穢」對前現土眼根也。亦應更云覩相優劣,已舉見土身必稱土,故不繁文。「聞有褒貶」,耳根也。「嗅有薝蔔」,鼻根也。「華有著身」,身根也。「慧有若干」,意根也。唯闕舌根,以褒貶兼之。
復有義,大人蒙其光用,嬰兒喪其睛明;夜遊者伏匿,作務者興成。故文云「但為菩薩說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雖三人俱學,二乘取證,具如《大品》。若約法被緣,猶是漸教。約說次第,名熟蘇味相。
解析:此段是般若時。菩薩以般若為光用、作務,二乘以但空般若而失睛明、如夜遊暗證,故以嬰兒為喻,雖有般若光在,但如同嬰兒般地無知,喻二乘無明全在。
復有義,日光普照,高下悉均平。土圭測影,不縮不盈。若低頭,若小音,若散亂,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具如今經。若約法被緣,名漸圓教。若說次第,醍醐味相。
解析:此段為法華時,漸圓教者,即為會漸等小善並歸圓之教。爾前一切方便之教,皆由法華一乘開出。荊溪斥云,此非難見、如何故迷?幾許誤哉!幾許誤哉!
注意此處的漸圓,為何不是漸頓?因知漸頓字眼並無收合感,漸頓有對立、相待、並陳、相資之意,而漸圓才有下面的泯合之意。
華嚴為頓而非了義,故知單是頓是不夠的,你必須處理權法的問題,這就是法華殊勝之處。
若以化法四教來判教部,我們可否有大膽點的立論?華嚴是為圓接別部,阿含三藏部,方等為別部,或為圓接別部,如淨名經。般若為通部,或為圓接通、別接通部,如理趣經。唯有法華為圓部。
當知《華嚴》之譬,與《涅槃》義同。三子、三田、三馬等譬,皆先菩薩,次及二乘,後則平等凡聖(云云)。
問:既以五味分別,那同稱漸?
答:約漸得明五味耳。又若小不聞大,大一向是頓;若大不用小,小一向是漸;若以大破小,是漸頓並陳;若帶小明大,是漸頓相資;若會小歸大,是漸頓泯合。故《無量義》云「漸頓二法,三道、四果不合。」今時則合,即此義也。
問:云何相資?
答:小聞於大,恥小而慕大,是為頓資小;佛命善吉轉教,大益菩薩,是為漸資頓。
解析:同稱漸者,雖同是漸,但程度不同亦可分味。再以五句分別五時頓漸,但頓、但漸、並陳、相資、泯合。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