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別替他人說妙吉祥如意 寫: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檢舉
文章 週五 7月 28, 2023 12:16 pm
呵呵呵~~
白日夢也人人會做啊????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未證言證心口異 輪迴不已無知覺
-
- 文章: 6294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
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
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論,謂:『攝受境界滅,識流注亦滅。若識流注滅者,無始流注應斷。』
大慧!外道說流注生因,非眼識色明集會而生,更有異因。
大慧!彼因者說言:『若勝妙、若士夫、若自在、若時、若微塵。』
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
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
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論,謂:『攝受境界滅,識流注亦滅。若識流注滅者,無始流注應斷。』
大慧!外道說流注生因,非眼識色明集會而生,更有異因。
大慧!彼因者說言:『若勝妙、若士夫、若自在、若時、若微塵。』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Re: 我的阿賴耶識資料庫
話頭禪的倡導者~大慧宗杲
釋宗杲 (1089~1163),字曇晦,號大慧,因居妙喜庵,又號妙喜。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看話禪之倡導者。宣州(安徽)寧國人,俗姓奚。靈根夙具,慧性生知,年方十二,隨侍惠雲院慧齊。十七歲剃髮、受具。初依曹洞諸老,洞宗耆宿因師詞鋒之銳,乃燃臂香授其心印,師不自肯,棄去。後謁湛堂文準,久之不契。湛堂因臥室,俾見圓悟。悟居蜀昭覺,師踟躕未進。準示寂後,參天寧圜悟克勤,得到印可。克勤付以《臨濟正宗記》,俾掌記室,未久令分座。叢林歸重,名振京師。右丞相呂公舜奏請賜紫衣,後隱居雲居山,提撕弟子,既入閩,結茅於福州長樂洋嶼,從學而得法者達十三人。
靖康元年(1126),承相呂舜徒奏賜紫衣,並得「佛日大師」之賜號。紹興七年(1137),奉詔住持徑山,道法之盛冠於一時。十一年四月,因與張九成議及朝政,五月,秦檜以師為張九成黨,褫奪衣牒,流放衡州(湖南衡陽)。乃輯先德機語,間與拈提,名為《正法眼藏》六卷。二十年更被貶至梅州,五年後獲赦,復僧衣。不久駐錫育王山。二十八年奉敕再度住持徑山寺,時有「徑山宗杲」之稱,三十二年受賜號「大慧禪師」,養老於明月堂。一夕,眾見一星殞於寺西,流光赫然。尋示微疾。隆興元年八月九日謂眾曰︰「吾翌日始行。」是夕五鼓,手書遺表,併囑後事。有僧了賢請偈,師乃書遺偈云︰「生也祇麼,死也祇麼,有偈無偈,是甚麼熱。」投筆而寂,年七十五,臘五十八,諡號「普覺」。後人集其著述講說,彙編為《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三十卷、《大慧普覺禪師普說》五卷、《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一卷、《大慧普覺禪師書》二卷,以及《法語》三卷等。
一日,聞詔遷圜悟禪師住汴京天寧寺,喜曰︰「天賜此老與我也。」
遂先日至天寧迎悟,且自計曰︰「當終九夏。若同諸方妄以我為是者,我著《無禪論》去也。」
值悟開堂,舉僧問雲門︰「如何是諸佛出身處﹖」
門曰︰「東山水上行。」
悟曰︰「天寧即不然,只向他道,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師聞,忽前後際斷。
悟曰︰「也不易,爾到這田地。但可惜死了不能活,不疑言句是為大病。豈不見道,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甦,欺君不得,須要信有這些道理。」
於是令居擇木堂,為不釐務侍者,日同仕夫,不時入室。
一日,悟與客飯次,師不覺舉缽飯皆不入口……
悟笑曰︰「這漢參黃楊木禪到縮了也。」
師曰︰「如狗舐熱油鐺。」
後聞悟室中問僧有句無句,如藤倚樹話,師遂問曰︰「聞和尚當時在五祖曾問此話,不知五祖道甚麼﹖」
悟笑而不答。
師曰︰「和尚當時既對眾問,今說何妨﹖」
悟不得已,曰︰「我問五祖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意旨如何﹖祖曰︰『描也描不成,畫也畫不就。』
又問︰『樹倒藤枯時如何﹖』
祖曰︰『相隨來也。』」
師當下釋然大悟曰︰「我會也。」
悟歷舉數段因緣詰之,皆酬對無滯。
悟喜謂之曰︰「始知吾不汝欺也。」
乃著《臨濟正宗記》付之,俾掌記室。未幾圓悟返蜀,師因韜晦結菴以居。後度夏虎丘,閱《華嚴》至第七地菩薩得無生法忍處,忽洞明湛堂所示殃崛摩羅持缽救產婦因緣。
紹興七年詔住雙徑。一日圓悟訃音至,師自撰文致祭。即晚小參,舉僧問長沙︰「南泉遷化向甚處去﹖」沙曰︰「東村作驢,西村作馬。」僧曰︰「意旨如何﹖」沙曰︰「要騎便騎,要下便下。若是徑山,即不然。若有僧問︰圓悟先師遷化向甚處去﹖向他道︰墮大阿鼻地獄。」「意旨如何﹖」曰︰「飢餐洋銅,渴飲鐵汁。」「還有人救得也無﹖」曰︰「無人救得。」曰︰「如何救不得﹖」曰︰「是此老尋常茶飯。」
師辯才縱橫,平日至力鼓吹公案禪法,其禪法被稱為「看話禪」(即以考察公案、話頭而求開悟之禪法),此與宏智正覺之「默照禪」相輝映。嗣法弟子九十餘人,較著名者有思岳、德光、悟本、道顏等。
釋宗杲 (1089~1163),字曇晦,號大慧,因居妙喜庵,又號妙喜。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看話禪之倡導者。宣州(安徽)寧國人,俗姓奚。靈根夙具,慧性生知,年方十二,隨侍惠雲院慧齊。十七歲剃髮、受具。初依曹洞諸老,洞宗耆宿因師詞鋒之銳,乃燃臂香授其心印,師不自肯,棄去。後謁湛堂文準,久之不契。湛堂因臥室,俾見圓悟。悟居蜀昭覺,師踟躕未進。準示寂後,參天寧圜悟克勤,得到印可。克勤付以《臨濟正宗記》,俾掌記室,未久令分座。叢林歸重,名振京師。右丞相呂公舜奏請賜紫衣,後隱居雲居山,提撕弟子,既入閩,結茅於福州長樂洋嶼,從學而得法者達十三人。
靖康元年(1126),承相呂舜徒奏賜紫衣,並得「佛日大師」之賜號。紹興七年(1137),奉詔住持徑山,道法之盛冠於一時。十一年四月,因與張九成議及朝政,五月,秦檜以師為張九成黨,褫奪衣牒,流放衡州(湖南衡陽)。乃輯先德機語,間與拈提,名為《正法眼藏》六卷。二十年更被貶至梅州,五年後獲赦,復僧衣。不久駐錫育王山。二十八年奉敕再度住持徑山寺,時有「徑山宗杲」之稱,三十二年受賜號「大慧禪師」,養老於明月堂。一夕,眾見一星殞於寺西,流光赫然。尋示微疾。隆興元年八月九日謂眾曰︰「吾翌日始行。」是夕五鼓,手書遺表,併囑後事。有僧了賢請偈,師乃書遺偈云︰「生也祇麼,死也祇麼,有偈無偈,是甚麼熱。」投筆而寂,年七十五,臘五十八,諡號「普覺」。後人集其著述講說,彙編為《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三十卷、《大慧普覺禪師普說》五卷、《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一卷、《大慧普覺禪師書》二卷,以及《法語》三卷等。
一日,聞詔遷圜悟禪師住汴京天寧寺,喜曰︰「天賜此老與我也。」
遂先日至天寧迎悟,且自計曰︰「當終九夏。若同諸方妄以我為是者,我著《無禪論》去也。」
值悟開堂,舉僧問雲門︰「如何是諸佛出身處﹖」
門曰︰「東山水上行。」
悟曰︰「天寧即不然,只向他道,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師聞,忽前後際斷。
悟曰︰「也不易,爾到這田地。但可惜死了不能活,不疑言句是為大病。豈不見道,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甦,欺君不得,須要信有這些道理。」
於是令居擇木堂,為不釐務侍者,日同仕夫,不時入室。
一日,悟與客飯次,師不覺舉缽飯皆不入口……
悟笑曰︰「這漢參黃楊木禪到縮了也。」
師曰︰「如狗舐熱油鐺。」
後聞悟室中問僧有句無句,如藤倚樹話,師遂問曰︰「聞和尚當時在五祖曾問此話,不知五祖道甚麼﹖」
悟笑而不答。
師曰︰「和尚當時既對眾問,今說何妨﹖」
悟不得已,曰︰「我問五祖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意旨如何﹖祖曰︰『描也描不成,畫也畫不就。』
又問︰『樹倒藤枯時如何﹖』
祖曰︰『相隨來也。』」
師當下釋然大悟曰︰「我會也。」
悟歷舉數段因緣詰之,皆酬對無滯。
悟喜謂之曰︰「始知吾不汝欺也。」
乃著《臨濟正宗記》付之,俾掌記室。未幾圓悟返蜀,師因韜晦結菴以居。後度夏虎丘,閱《華嚴》至第七地菩薩得無生法忍處,忽洞明湛堂所示殃崛摩羅持缽救產婦因緣。
紹興七年詔住雙徑。一日圓悟訃音至,師自撰文致祭。即晚小參,舉僧問長沙︰「南泉遷化向甚處去﹖」沙曰︰「東村作驢,西村作馬。」僧曰︰「意旨如何﹖」沙曰︰「要騎便騎,要下便下。若是徑山,即不然。若有僧問︰圓悟先師遷化向甚處去﹖向他道︰墮大阿鼻地獄。」「意旨如何﹖」曰︰「飢餐洋銅,渴飲鐵汁。」「還有人救得也無﹖」曰︰「無人救得。」曰︰「如何救不得﹖」曰︰「是此老尋常茶飯。」
師辯才縱橫,平日至力鼓吹公案禪法,其禪法被稱為「看話禪」(即以考察公案、話頭而求開悟之禪法),此與宏智正覺之「默照禪」相輝映。嗣法弟子九十餘人,較著名者有思岳、德光、悟本、道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