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淨土投啥胎?
無我
- 大開眼界
- 文章: 1675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上座部南傳佛教承認:有中陰身存在
是你自己沒讀到, 而不是「上座部南傳佛教不承認中陰身存在」ㄚ飄 寫: ↑週六 5月 04, 2024 10:32 am 南傳佛教(也稱上座部佛教)並不承認中陰身的概念與存在,上座部佛教認為人死後若尚未解脫輪迴就會接續緊接著投生,整個生死流程不過是十二因緣因果相續的緣起現象,而在死亡後與投生之間是毫無間隔的,也就是說並沒有所謂的中陰身去投生的問題,佛曰:「無記」
《中部38經》
當有父母的結合,母親是受胎期者,有乾達婆的現起,則有胎的下生,
這樣,三者的集合而有胎的下生。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38.htm
上面就是上座部南傳經典《中部》,清楚說有「乾達婆」來投胎
「乾達婆」就是中陰身
﹋﹋﹋﹋﹋﹋﹋﹋﹋﹋﹋﹋﹋﹋﹋﹋﹋﹋﹋﹋﹋﹋﹋﹋﹋﹋﹋
南傳《長部》
世尊對於入胎之說法,此是無上之法;世尊!此即四種之入胎:世尊!此中某些人無知而入母胎中,又無知而住母胎內,無知而出母胎外,此為第一之入胎也。世尊!此中復有某些人正知而入母胎中,無知而住母胎內,無知而出母胎外,此為第二之入胎也。世尊!此中更有某些人正知而入母胎中,正知而住母胎內,但無知而出母胎外,此為第三之入胎也。世尊!此中更有某些人正知而入母胎中,正知而住母胎內,正知而出母胎外,此為第四之入胎也。世尊!關於入胎,此是無上之法。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08n ... _around=30
上面也是上座部經典《長部》,清楚說有四種入胎。【某些人來入母胎】
「某些人」這3個字 很清楚就是指:眾生的靈體
所以說,上座部南傳經典 也承認有靈體/中陰身 會去投胎轉世
- 大開眼界
- 文章: 1675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自己沒讀到, 而非佛經沒講
很多南傳佛教信徒說「南傳佛教不承認有中陰身」
根本是鬼扯瞎掰。自己沒讀到,卻鬼扯說「南傳經典不講」
事實是, 南傳經典到處都有眾生靈體 投胎轉世的記載。
南傳《長部》
世尊!我生為毘沙門天王之眷屬,以此七次。我為人間之王歿於此成為非人間之王而生天。由此七次,由彼七次,計為十四次之輪迴。經歷前世,預知此等之住處。世尊!我成為長久不墮惡處,知不墮惡趣,我希望為一來者而住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07n ... _around=30
南傳《長部》提到, 某人靈體 連續7次都投胎為毘沙門天王之眷屬; 另外7次都投胎於天上。一共經歷14次投胎轉世。
﹋﹋﹋﹋﹋﹋﹋﹋﹋﹋﹋﹋﹋﹋﹋﹋﹋﹋﹋﹋﹋﹋﹋﹋﹋﹋﹋﹋﹋﹋﹋﹋﹋﹋﹋﹋﹋﹋﹋﹋﹋﹋﹋﹋﹋﹋﹋﹋﹋﹋﹋﹋﹋﹋
南傳《中部》
癡者作惡入輪迴
入胎生於他世界
少慧而喜小慧者
入胎生於他世界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11n ... _around=30
南傳《中部》也提到, 愚痴者作惡墮輪迴, 死後其靈體 會投胎轉世到其他世界
根本是鬼扯瞎掰。自己沒讀到,卻鬼扯說「南傳經典不講」
事實是, 南傳經典到處都有眾生靈體 投胎轉世的記載。
南傳《長部》
世尊!我生為毘沙門天王之眷屬,以此七次。我為人間之王歿於此成為非人間之王而生天。由此七次,由彼七次,計為十四次之輪迴。經歷前世,預知此等之住處。世尊!我成為長久不墮惡處,知不墮惡趣,我希望為一來者而住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07n ... _around=30
南傳《長部》提到, 某人靈體 連續7次都投胎為毘沙門天王之眷屬; 另外7次都投胎於天上。一共經歷14次投胎轉世。
﹋﹋﹋﹋﹋﹋﹋﹋﹋﹋﹋﹋﹋﹋﹋﹋﹋﹋﹋﹋﹋﹋﹋﹋﹋﹋﹋﹋﹋﹋﹋﹋﹋﹋﹋﹋﹋﹋﹋﹋﹋﹋﹋﹋﹋﹋﹋﹋﹋﹋﹋﹋﹋﹋
南傳《中部》
癡者作惡入輪迴
入胎生於他世界
少慧而喜小慧者
入胎生於他世界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11n ... _around=30
南傳《中部》也提到, 愚痴者作惡墮輪迴, 死後其靈體 會投胎轉世到其他世界
Re: 自己沒讀到, 而非佛經沒講<-未證言證道聽塗說
問題還是貪嗔癡大開眼界 寫: ↑週二 7月 23, 2024 11:32 am 很多南傳佛教信徒說「南傳佛教不承認有中陰身」
根本是鬼扯瞎掰。自己沒讀到,卻鬼扯說「南傳經典不講」
事實是, 南傳經典到處都有眾生靈體 投胎轉世的記載。
南傳《長部》
世尊!我生為毘沙門天王之眷屬,以此七次。我為人間之王歿於此成為非人間之王而生天。由此七次,由彼七次,計為十四次之輪迴。經歷前世,預知此等之住處。世尊!我成為長久不墮惡處,知不墮惡趣,我希望為一來者而住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07n ... _around=30
南傳《長部》提到, 某人靈體 連續7次都投胎為毘沙門天王之眷屬; 另外7次都投胎於天上。一共經歷14次投胎轉世。
﹋﹋﹋﹋﹋﹋﹋﹋﹋﹋﹋﹋﹋﹋﹋﹋﹋﹋﹋﹋﹋﹋﹋﹋﹋﹋﹋﹋﹋﹋﹋﹋﹋﹋﹋﹋﹋﹋﹋﹋﹋﹋﹋﹋﹋﹋﹋﹋﹋﹋﹋﹋﹋﹋
南傳《中部》
癡者作惡入輪迴
入胎生於他世界
少慧而喜小慧者
入胎生於他世界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11n ... _around=30
南傳《中部》也提到, 愚痴者作惡墮輪迴, 死後其靈體 會投胎轉世到其他世界
- 大開眼界
- 文章: 1675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一我」vs「多我」
上座部南傳佛經 和大乘佛經說法一樣, 都確認 靈體/中陰身的存在。
【靈體/中陰身確實存在】這個觀念的建立 很重要, 因為有助於了解「無我」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當知此身即是我所。從無始來受身無量莫知其數。如是諸身為一我耶為多我耶。
若我多者即是無常。以無常故我義不成。
若我是一即應常住。恒守一身不應移去。
大乘經典說, 每次投胎 就換來不一樣的身體, 不同的「我」
這種「我」變來變去, 即是無常, 因此「我義不成」(無我)
可見,「無我」指的是: 每次投胎 由[五蘊肉體]所構成的「我」
這種「我」,無常, 無我, 是苦因。
經文還說,若「我」恆守一身, 從不改變, 這才是常住的「我」
可見, 眾生的靈體/中陰身 才是常住的我
因此南傳佛教和大乘佛教 都教導眾生 應捨棄: 由投胎而來的[五蘊肉體](眼耳鼻舌身意)
《思益梵天所問經》誰能到彼岸。佛言。能捨六入者。
《增壹阿含經 卷38(3)》佛告比丘曰。此岸者身也。彼岸者身滅耶。
南傳《相應部 第35卷101經》
眼非汝等之所有者,應摒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耳非汝等之所有……
鼻非汝等之所有……
舌非汝等之所有……
身非汝等之所有……
意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16n0006_p0106a05
捨棄[五蘊身體], 只剩靈體。
靈體 就會從所謂中陰身 轉為意生身
【靈體/中陰身確實存在】這個觀念的建立 很重要, 因為有助於了解「無我」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當知此身即是我所。從無始來受身無量莫知其數。如是諸身為一我耶為多我耶。
若我多者即是無常。以無常故我義不成。
若我是一即應常住。恒守一身不應移去。
大乘經典說, 每次投胎 就換來不一樣的身體, 不同的「我」
這種「我」變來變去, 即是無常, 因此「我義不成」(無我)
可見,「無我」指的是: 每次投胎 由[五蘊肉體]所構成的「我」
這種「我」,無常, 無我, 是苦因。
經文還說,若「我」恆守一身, 從不改變, 這才是常住的「我」
可見, 眾生的靈體/中陰身 才是常住的我
因此南傳佛教和大乘佛教 都教導眾生 應捨棄: 由投胎而來的[五蘊肉體](眼耳鼻舌身意)
《思益梵天所問經》誰能到彼岸。佛言。能捨六入者。
《增壹阿含經 卷38(3)》佛告比丘曰。此岸者身也。彼岸者身滅耶。
南傳《相應部 第35卷101經》
眼非汝等之所有者,應摒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耳非汝等之所有……
鼻非汝等之所有……
舌非汝等之所有……
身非汝等之所有……
意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16n0006_p0106a05
捨棄[五蘊身體], 只剩靈體。
靈體 就會從所謂中陰身 轉為意生身
Re: 「一我」vs「多我」<-數大就是美 問題還是貪嗔癡
剛好輪迴投胎去大開眼界 寫: ↑週三 7月 24, 2024 12:16 pm 上座部南傳佛經 和大乘佛經說法一樣, 都確認 靈體/中陰身的存在。
【靈體/中陰身確實存在】這個觀念的建立 很重要, 因為有助於了解「無我」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當知此身即是我所。從無始來受身無量莫知其數。如是諸身為一我耶為多我耶。
若我多者即是無常。以無常故我義不成。
若我是一即應常住。恒守一身不應移去。
大乘經典說, 每次投胎 就換來不一樣的身體, 不同的「我」
這種「我」變來變去, 即是無常, 因此「我義不成」(無我)
可見,「無我」指的是: 每次投胎 由[五蘊肉體]所構成的「我」
這種「我」,無常, 無我, 是苦因。
經文還說,若「我」恆守一身, 從不改變, 這才是常住的「我」
可見, 眾生的靈體/中陰身 才是常住的我
因此南傳佛教和大乘佛教 都教導眾生 應捨棄: 由投胎而來的[五蘊肉體](眼耳鼻舌身意)
《思益梵天所問經》誰能到彼岸。佛言。能捨六入者。
《增壹阿含經 卷38(3)》佛告比丘曰。此岸者身也。彼岸者身滅耶。
南傳《相應部 第35卷101經》
眼非汝等之所有者,應摒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耳非汝等之所有……
鼻非汝等之所有……
舌非汝等之所有……
身非汝等之所有……
意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16n0006_p0106a05
捨棄[五蘊身體], 只剩靈體。
靈體 就會從所謂中陰身 轉為意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