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塵緣世間,您可曾如實地認識自我呢?
我們從娘胎出生以來,肚子會餓,餓了要吃,吃飽的滿足,證明我存在;棒打疼痛,刀割流血,傷痛之恐慌,證明我存在;年老力衰,面皺髮白,生、老、病、死,綿綿密移的變化,更加讓我們相信,從出生到老死,【我】確實存在,度過一生。
假如您如此肯定自我的存在,那麼無論功成名就或窮困潦倒,都未曾認識【真我】。
在塵緣世間,您可曾認知自心呢?
【心】是一個簡單的字,每個人都認得,但是「心是什麼? 心在哪兒呢?」 恐怕很少人能夠說清楚哩!
小嬰兒看一張圖片,或者喝一口奶水,都會有記憶,紅黃藍白、酸甜苦辣,這些記憶累積下來,就成為認知的基礎,我們在不停地認知中,凝結出念頭,於是建立起〈善、惡、得、失〉等各種觀念。
觀念是一切分別的基礎,每當我們分析得失,辨別禍福,就會做出擇判斷,並且牽動情緒,然後在喜怒哀樂中,度過一生。
有人認為肉身會死,意識之心永遠存在,那麼無論這個【心】的含意是靈魂或鬼神,都未曾認知【真心】。
據說,曾經有人發現自己活在夢幻中,【我】並不如實存在,而一切世界因果,都是自心妄想出來的假象。經過澄清自心的修行,祂終於滅盡妄想,出離夢境恢復真心,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又稱佛陀。
佛陀回到因緣夢境裡,為夢中人說法,戳破妄想。這些口述,被紀錄成文字,即是佛經。
經書是佛陀或祖師的開示語錄,概括地區分,佛經有三種內容:
(一) 說明我們入迷的原因與現象。
(二) 詳述學佛修行的道理及方法。
(三) 開示各層次悟境的因地和果地。
正確地理解佛經,才得以學習正確的修行方法,印證正確悟境;
如果僅鑽研經文,而不返觀自己的心,則不可能開悟成就。所以發心學佛,我們千萬不要咬文嚼字,去窮究經文字義。
佛陀當然希望我們正確地理解佛經,所以您可以相信,諸佛菩薩都盡量使用直接陳述,淺白比喻,來說明佛法。所以學佛讀經,千萬不要依據曲折深奧的註解,而要放下人生知見,直接體悟。
在《楞嚴經》中,佛陀說:色身、山河大地、宇宙虛空,以及一
切因緣,都是真心發夢,妄想出來的境界。而我們卻依據人生經驗,深信自我存在、世界真實、宇宙奧妙。由於堅持這樣的迷夢思想,又不敢否定佛經,只好拐彎抹角去解釋夢中文字,於是曲解佛經。
學佛是「認識自我,覺觀自心」的修行,而不是宗教信仰,所以您要親自證實:「我們確實存活在虛幻的夢裡面。」但是在親證之前,請您放下自我存在的執著,對於色身、宇宙世界及人生因緣,都保持疑情,當下依六根覺受,外覺塵緣變化,內觀自心對應,一旦勘破妄
相,悟現六塵虛幻,親證佛心自性,就不會再懷疑了。
我們都是夢中迷人,佛陀說法也是夢境因緣,夢中人學佛讀經,當然先要悟知這個人生夢境,然後才能學習出離夢境的方法。
《圓覺經》的殊勝,在於直接切入主題,依圓照清淨覺相,來說明我們迷在夢裡面的原因。
《圓覺經》文義淺說
法會因由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
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菩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辨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
等法會。
在《圓覺經》裡,十二位大菩薩向佛陀提問,這些殊勝的問答,
從最高次第圓覺談起,一層又一層地論述修行,乃至開示入門初法。
佛陀的回答,清晰地整理出佛法概念,因此依《圓覺經》學佛,我們
修行的大方向,就不會偏離了。
文殊師利菩薩 第一章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諸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文殊師利菩薩的提問,可以拆分為二個疑問。
(一) 成佛之前,最高次第的修行因地是甚麼?
佛陀回答說: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
名為【圓覺】,
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
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
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就修行上來說,因地是起修之地,果地則為修行證悟後的成果。
因為由淺入深,自心之迷相有許多層次,所以這一次第的開悟成果,
又成為更深悟境之因地。譬如在學校唸書,一年級是晉升二年級的因
地,二年級既為一年級之果地,也是三年級的因地。圓照清淨覺相,
即為成佛之最高因地,故稱為無上法王。
在《楞嚴經》中,佛陀這樣說:「汝今欲令 見聞覺知,遠契如來
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
生,伏還圓覺。得圓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如果對照這二段經文,「皆依圓覺,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和
「伏還圓覺。得圓明覺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就知道澈悟
圓覺之無生滅性,是成佛前,最高次第的悟境。
佛陀常以真空妙有,來形容菩薩從迷夢中徹底甦醒的狀態。圓覺
心遍照十方夢境,這樣圓照的狀態,即為妙有。因為佛心圓照,真實
如常,所以名為「真如」;而佛心和夢境各歸本位,了了分明,如此
大智慧,就是「菩提」了。另外,由於夢中因緣不再干擾佛心,因此
佛心「清淨」;而各種迷夢之妄相,也都入於寂滅,因而顯現「涅槃」。
圓覺為徹悟之本覺,明覺是明白而不透徹的覺性,眾生迷失了明
覺,故稱為無明。當佛心滅盡【無明】,恢復本來面目,即是本心。
所有學佛人,皆應以回歸本心為彼岸,而梵語「波羅蜜」就是到彼岸
的意思。
但無明滅盡,並非「永斷」。所以佛陀說:當我教授菩薩的時候,
會告訴他們,圓覺就是成佛因地。大乘菩薩在圓覺因地,永斷無明,
這樣圓滿地完成果地修證,就能夠成佛了。
(二) 文殊菩薩另一個疑問是:修行人如何正確發心,遠離陷阱呢?
佛陀接著說:「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
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
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
執;由妄執故,非為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
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
無明就是無明覺的狀態。那麼,【無明】究竟是如何發生呢?
回顧默片時代,黑白電影的虛假十分明顯;加上對話,有了配音,
就多一些真實的感覺;彩色寬銀幕,結合環繞音效,在腦海的印象中,
真實感更清楚一些;近年來流行 3D 立體電影,那真實感便強烈多了。
真實感讓我們滋生無中生有的顛倒妄想。
將聲音和影像分開,我們很容易明白它的空幻本質,如果將影音
合併起來互相印證,再經過意識的編織,便可以強化真實感。人生也
是同樣的道理,但真實感卻比電影或夢境精密千百倍,讓我們妄認世
界堅固,肉身存在。這樣的錯覺認知,即為【無明】。
《楞嚴經》說:「由塵發知。因根有相。」塵緣讓我們孳生錯覺
認知,六根更強化了真實感,致使覺性迷失,於是將空幻的六塵緣影,
妄認為真實,形成【自心相】;又將四大假合之幻身,迷為有血、有
肉、有生死的身體,這就是【自身相】了。
在《楞嚴經》中,佛陀說:「色心諸緣,唯心所現。汝身汝心,
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在做夢的時候,夢境裡面
的山河大地,身心二相,當然都是做夢者自心的空想現象。如果我們
將夢境因緣妄認為真實,卻看不到自心迷相,如此迷人,即為眾生。
在楞嚴經中,弟子富樓那問:「我們為什麼滋生妄想,自陷於輪
迴苦海呢?」
佛陀舉例說明:「有個年輕女子,每天早上都喜歡照鏡子,看
自己的美貌,甚至迷惑於鏡中影像。某一天,她因為錯覺,突然見
不到鏡中面貌,便錯認為丟失了頭,因此她無故狂走,到處找自己
的頭。等到神智恢復清醒,她才發覺頭還存在,並沒有遺失。」
佛陀問:「你認為是什麼原因,讓她到處去找頭呢?」
「那是她自心發狂,產生了妄想。」
「是的。一切妄識本起無明,展轉相因,積迷難返; 識迷無
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
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佛陀說:「悟道者面對人生,就好像清醒人談夢中情節,他心裡
雖明白,也不能回到夢中,拿出任何東西。所以他無得無失,只是不
發狂而已。」
藉由女子找頭的譬喻,佛陀進一步說明,修行成就時,無得無失
的道理:「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當我們不
發狂,夢醒了,【佛】便自然呈現出來,並非修得一位佛;那位正在
做夢的佛,也並沒有滅失,只是迷在美夢裡面,自己不知道罷了。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
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
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圓覺經》及《楞嚴經》這二段經文,說出了重要的修行方向:
學佛是要讓自心從迷夢中醒過來。並不是在夢裡面找出佛性;也不是
斷除滅絕這個夢;至於修成夢裡面的好人、聖人,仙人或大師父,都
還是妄想迷夢,如此修行,和學佛成佛並沒有直接關係。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
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 知虛空者,
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空華】為夢中之幻化景物,在睡夢中雖然有實景實物的覺受,
但清醒之後,便知道原來是夢幻一場,了無得失。
如果我們用意識來認知虛空,那麼還是妄想,稱為【空華相】,
所以說:「知虛空者,即【空華相】。」另外,因為夢境源自於佛心,
一旦斷絕夢境知覺,則更難甦醒,離佛更遠。所以佛陀提醒:「亦不
可說無知覺性。」
「何以故? 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
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
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在圓覺修行的大乘菩薩,澈悟人生世界為空華夢境,自然就不會
困在因緣中輪轉,也不會被夢裡面的生死困擾了。後世佛弟子依這樣
的方向修行,就得以正確發心,遠離陷阱,而不被邪見蒙蔽了。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了達是透徹地覺照。我們必須先悟知無明,觀見自心之迷,然後
依覺觀幻,經過頓悟漸修的離幻修行,直到幻滅,才能「了達無明」。
假如我們堅持人生真實,便看不到自心之迷相;菩薩證悟,只是
明白了心迷的狀態,因此得以依【覺】觀心,開始滅渡迷相。迷相滅
盡,就是圓覺了。因此知幻、離幻,澈悟園覺為修行的總方向,然後
以圓覺為因地,永斷無明,即得成佛道。
【圓照清淨覺相】與【諸法空相】
舍利子聽說:「觀世音菩薩已經證入【諸法空相】。」特地來請求
開示。於是觀世音為他說明【諸法空相】,這段開示簡明扼要,被記
錄下來,便是《般若婆羅密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婆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
切苦厄。」
【五蘊】是五種意識障蔽,因為五蘊障蔽了佛心,才使得眾生存
活在虛妄世界而不自覺; 「般若」為智慧之義,也就是佛心的本覺,
「波羅密多」則是梵文【到彼岸】的意思。 陷於五蘊業障的因緣界,
是為此岸;照見五蘊皆空的佛世界,才是彼岸。
一切人生苦厄,源自於五蘊業障,讓眾生迷在夢境因緣妄苦妄樂。
我們有了錢財觀念,才會有得失心;也因為愛生怕死的意識,才開始
區分禍福。所以唯有「照見五蘊皆空」,讓自己從迷夢中醒過來,那
麼得失禍福和佛心就毫無關係了。
總而言之,「度一切苦厄」的原因,並不是做一個好夢,而是覺
觀自心之五蘊迷障,直到「照見五蘊皆空」,讓自己從夢中甦醒。
「舍利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受、
想、行、識,亦復如是。」
眾生有五種不同層次的意識迷障,合稱五蘊或五陰; 五蘊業障
虛妄不實,我們卻藉由五蘊來認識人生,這樣的認知當然都是妄相。
舍利子,你既然已經明白色陰虛妄,證悟了塵緣空幻的本質,就不難
明白受、想、行、識也是一樣的虛妄啊!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滅。」
眾生都在因緣界修行,因緣夢境即為法界。由於五陰含括一切法,
所以「照見五蘊皆空」,這樣的悟境,就稱為「諸法空相」。
《楞嚴經》說:「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生滅、垢淨、增滅」都是夢境裡的因緣。得菩提者,既然佛心
和夢境各歸本位,那麼夢中生滅、垢淨與增滅,都和佛心毫無關係。
所以觀世音菩薩繼續說道:「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沒有五蘊),
無眼耳鼻舌身意(沒有六根), 無色聲香味觸法(沒有六塵),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沒有十八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沒有十二因緣); 無苦集滅道(沒有四聖諦修行法);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連般若大智慧都沒了)
如此夢滅真空,就是《般若心經》所說的【諸法空相】。真空與
妙有本為一體,都是夢醒澈悟的佛心狀態,是故【諸法空相】等同於
【圓照清靜覺相】。
「菩提薩袉,因般若婆羅密多,故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無有
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因般若婆羅密多,故
得:無上正等正覺。」
夢境裡的一切都是虛幻,眾生妄認為真實,執為妄有。夢醒了,
佛心圓照,如此妙有便是圓覺,菩薩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成
就無上正等正覺。
普賢菩薩第二章
請面對鏡子,親自站到鏡子前面,然後靜下心來,看著鏡中景物。
鏡子裡,映照出背後的景象,譬如背後有一盆花,我們必然能明確地
指出:「真花在背後,鏡中的花只是空幻影像。」
現在面對著鏡子,這時您眼睛裡也有一盆花,對嗎?請問:我們
眼中的花,是不是應該與鏡中花影一樣,也是空幻的影像呢?
佛陀說:「汝身、汝心,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我們眼中的花源
於心照,悟見心中之花,悟知六塵都是心中緣影,本質空幻,這樣的
悟境,即為【知幻】。
禪宗六祖,法號惠能。 他原本不識字,砍柴維生,聽到別
人誦讀《金剛般若經》 就發心修行,於是前往黃梅拜入五祖門
下,學習佛法。
某日,五祖宏忍公告徒眾說:
「修行應求超越生死,脫離輪迴,不能老在意念中打轉。 現
在大家依般若智慧,各自觀心,然後將觀心的領悟,寫成四句
詩,如果詩中語意合於悟性,我就將達摩祖師的衣缽信物,傳
付給他為第六代祖師。」
神秀名為師兄,多年來,卻代師授課說法,所以他當然是
眾望所歸的衣缽傳人。神秀希望師父印證自己的修行,但又怕
別人說他貪求名位,所以趁深夜無人時,將詩寫在牆上。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惠能小和尚聽到別人朗誦神秀師兄的詩句,他知道作者還
沒有開悟,並不明白塵緣空幻的現象,於是請同門上人代為寫
上一偈: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師兄陷於自身相,將身體誤認為真實生命,才會以菩提
樹來比喻肉身;也錯將六塵緣影當作真心,才有明鏡台的比喻。
六祖悟知塵緣有如鏡中幻影,本來無一物,如此境界即為本篇所說的
【知幻】悟境。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
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
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
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 云何復說修行如幻?
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
令妄想心云何解脫?
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圓照清淨覺相為成佛前的最高因地,至於如何修行,才能悟入圓
覺呢?普賢菩薩幫我們提出這個問題:
一、 大乘行者嚮往圓覺清淨境界,應該如何修行呢?
二、 知幻悟者明白:自身相及自心相都是妄想現象。但是知幻的
悟相也是妄心,如此以知幻的悟,來滅除妄想心,有可能嗎?
這是什麼道理呢?
三、 如果幻滅,一切心相都沒有了,那麼誰在修行呢? 您為何又
說修行也是空幻呢?
四、 如果眾生迷戀塵緣,根本不相信塵緣空幻,又如何渡化,讓
他們從妄心中解脫呢?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
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
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
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 說無覺者
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楞嚴經》也說:「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
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因緣和合,虛妄有生,
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幻】是塵緣法界之本質。悟者明覺,知其空幻。【妄】為迷障
中的錯覺,我們將空幻的影音夢境,迷為實有,如此錯覺就是妄想。
譬如鏡子映照出影像,由於影像並不如實存在,其本質為空幻。
我們若將幻影迷為真實,這樣的真實感為錯覺認知,這就是【妄】。
當我們陷於妄想,因而呈現出入迷卻不自知的狀態,稱之為【相】。
覺破真實感,悟知六塵世界,有如夢裡面的空華緣影,虛幻不實,
因而不再迷惑於生死妄想,如此悟境,稱為【知幻】。
所以【空華】是無明緣起,佛心滋生的幻化現象。《楞嚴經》說
得更直接:「色心諸緣,唯心所現。汝身汝心,外洎山河虛空大地,
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夢中之身、心、乃至山河大地,種種幻化都緣
起於做夢之心,猶如空華夢境!夢醒緣滅,圓覺妙心沒有任何變動,
是故以不動來形容幻滅後的真心。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
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
【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由於知幻悟者看到了塵緣空幻,是自心妄想,才迷夢成真,因此
得以開始滅渡自心之迷。依據知幻,修離幻,開悟人必須自我提醒: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因為色身本為幻化
身,所以藉由六根的知、覺、悟境,都是夢境假象,猶未離幻。
【離幻】是長長遠遠的修行過程。依據《楞嚴經》的詳盡說明,
我們必須照見色蘊,銷盡色陰;然後依次第,照見受、想、行、識,
直到諸幻滅盡,五蘊皆空,才得以悟入圓覺。
「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
佛陀回答普賢菩薩說:「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
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滅盡,不入斷滅。」
譬如:鑽木取火。五蘊幻化境界如同被鑽的木材,而知幻覺性則
比喻為鑽木,可以鑽出悟火。了悟之火一旦燃起,不但會燒掉被鑽的
五蘊迷障;連同鑽木之覺,都將被燃盡;最後悟火亦滅,圓覺妙心就
這樣恢復本來面目了。」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 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
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現代人都有看電影的經驗,如果劇情十分感人,情緒就會受到影
響。這時候,心情雖然隨著劇情起伏,但我們的意識很清楚:「電影
只是空幻的影像和聲音。」所以散場之後,我們不會沉溺在電影情節
中而無法自拔。由於【知幻】悟境,可以讓我們如實放下一切因緣,
而不沾惹煩惱塵埃,因此說:「知幻即離」。如果迷在夢裡修放下,少
計較因緣得失,則無論放得多乾淨,也不能從夢中醒過來,所以和佛
心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患無明,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
空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
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般若心經》說: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得以成就【諸法空相】。
如此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滅的【諸法空相】,就是無起滅、
無知見、諸幻盡滅之【圓照清靜覺相】。
佛陀將佛性比喻為清淨無色的寶珠,映照出十方幻影。如果妄認
空幻的緣影為真實世界,這樣入迷之佛,稱為眾生。菩薩悟知緣影的
空幻本質,如此明覺,就是【知幻】悟境了。如果緣影滅盡,寶珠恢
復本來面貌,這就是圓照清淨覺相。當然還必須永斷無明,讓妄想永
遠不滋生,才是成佛。
明論淺說《圓覺經》
- 心開
- 文章: 3835
- 註冊時間: 週四 9月 02, 2021 6:37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