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焉

一個留言板
回覆文章
糟老頭
文章: 325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05, 2021 1:36 pm

心不在焉

文章 糟老頭 »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這句[心不在焉]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
一般都解釋為在指一個人,精神不集中,精神恍忽,凡事漫不經心,這通常是比較負面的解釋

其實,大學原意就在講(正心),這也是我們在學佛道路上很重要的功課
糟老頭
文章: 325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05, 2021 1:36 pm

Re: 心不在焉

文章 糟老頭 »

焉,意思很廣,可以代表很多意思

依大學原文,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而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食而不知其味。

參考上下文理解
可知(正心)就是杜絶生起忿懥,好樂,憂患,恐懼之情緒,而為何會引起這些情緒,正是因為根塵接觸後,心去攀緣六塵外境,進而執取,分別,計度,愛憎而引起的心理反應
糟老頭
文章: 325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05, 2021 1:36 pm

Re: 心不在焉

文章 糟老頭 »

所以,焉,此處應是指眼可見之[色],耳可聞之[聲],舌可嘗之[味]

若心能不在這色聲上面糾結,那雖然仍有視有聽有嘗,但不會在[色聲味]上面執著,分別好壞,也不會有苦樂不同之感受,更不會引起愛憎取捨之心,也不會被[色聲味]干擾,引起不必要的煩惱

所以,所謂修身在正其心。重點就是心不要放在六塵境界上,即(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Re: 心不在焉

文章 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

善男子!夫佛性者,不名一法,不名十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不名萬法,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一切善、不善、無記,盡名佛性。如來或時因中說果,果中說因,是名如來隨自意語。
今當示汝無所還地

Re: 心不在焉

文章 今當示汝無所還地 »

老慘

Re: 心不在焉

文章 老慘 »

仲夏
禪七
參:如是我聞
圖檔
悟:臭氣沖天

📿 保持環境清靜+注意個人衛生


最後是由 Anonymous 於 週三 3月 26, 2025 4:38 pm 推文。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