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前叫舊譯
劉宋 元魏舊譯時沒第7識末那識, 所以第7識阿陀那識 , 第8識真識菴摩羅識
(但真諦- 跟菩提流支主張不同第9識真識菴摩羅識 第8識阿賴耶識 第7識阿陀那識 )
玄奘後叫新譯: 第7識末那識, 第8識阿陀那識或譯阿賴耶識 ,
玄奘主張第9識真識菴摩羅識是阿賴耶識取淨分
時間背景
_________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 (作品時間:443~443)
入楞伽經【卷1】 元魏 菩提流支譯 (作品時間:513~5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玄奘(602年4月6日—664年3月7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乘入楞伽經【卷1】
經集部類唐 實叉難陀譯 (作品時間:700~704)
緣起性空
-
- 文章: 2109
-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緣起性空
緣起性空,緣起無自性故空,這是佛教真理。
緣性絕沒有自性,
緣性自性是外道說。
若緣性有自性,那是外道說的:緣生或緣起。
因為緣起無自性故空,所有緣起或緣生法都是無常敗壞法。
所謂:「七種性自性」,這些都是外道說,
唯有「有七種第一義」才是如來自到境界。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一
「復次,大慧!有七種性自性,所謂: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
「復次,大慧!有七種第一義,所謂: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見境界、超二見境界、超子地境界、如來自到境界。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以性自性第一義心,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法,聖慧眼入自共相建立;如所建立,不與外道論惡見共。大慧!云何外道論惡見共?所謂:自境界妄想見,不覺識自心所現,分齊不通。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緣性絕沒有自性,
緣性自性是外道說。
若緣性有自性,那是外道說的:緣生或緣起。
因為緣起無自性故空,所有緣起或緣生法都是無常敗壞法。
所謂:「七種性自性」,這些都是外道說,
唯有「有七種第一義」才是如來自到境界。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一
「復次,大慧!有七種性自性,所謂: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
「復次,大慧!有七種第一義,所謂: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見境界、超二見境界、超子地境界、如來自到境界。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以性自性第一義心,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法,聖慧眼入自共相建立;如所建立,不與外道論惡見共。大慧!云何外道論惡見共?所謂:自境界妄想見,不覺識自心所現,分齊不通。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