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問!?

cyc320
文章: 2777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大哉問!?

文章 cyc320 »

漚滅空本無,况復諸三有?
//藉以法相悟入法性,也不著於三有,則空空處即菩提覺性
藍海千尋
文章: 6076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哉問!?

文章 藍海千尋 »

輪迴態是啥
三界不出迷惘的狀態!
藍海千尋
文章: 6076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哉問!?

文章 藍海千尋 »

藉以法相悟入法性,也不著於三有,則空空處即菩提覺性
不著是無嗎?

假因能得真果?

借假入真,緣木求魚!
Sherlock
文章: 1269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大哉問!?

文章 Sherlock »

三界不出迷惘的狀態!
三界是啥?啥是界?執著樂則墮欲界,執著明則墮色界,執著無念則墮無色界,本無如何出 :D
佛告大慧。覺人法無我。了知二障。離二種死。斷二煩惱。是名佛之知覺。聲聞緣覺得此法者。亦名為佛。以是因緣故我說一乘。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善知二無我。二障煩惱斷。永離二種死。是名佛知覺。
藍海千尋
文章: 6076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哉問!?

文章 藍海千尋 »

不再迷妄的状态下:

1.现象的变化
在觉悟状态下,人们会认识到一切事物的空性和无常性。那些原本被认为是实质存在的微尘国(或世界),会被看作是虚幻的、依赖于空性的存在。

2.心灵的转变
当迷妄消除后,心灵会变得清澈和宁静,不再被执着和烦恼所困扰。这时,原本的有漏微尘国会被看作是无实质的、如幻的存在。

3.世界的变化
在觉悟者的眼中,世界不再是充满痛苦和轮回的场所,而是清净和解脱的境界。即使身处五浊恶世,也能体验到安乐和清净。

因此,不再迷妄后,原有的有漏微尘国会从实质的、执着的世界转变为虚幻的、如幻的存在,人们会以清醒和解脱的心态看待世界。
三界是啥?啥是界?執著樂則墮欲界,執著明則墮色界,執著無念則墮無色界,本無如何出
既然“本無”,何來1.2.3?

既有1.2.3,不正是輪迴虛妄狀態?
簡言之:自慰式的覺悟。

一切眾生不能自出耶!(眾生即是虛妄故)
Sherlock
文章: 1269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大哉問!?

文章 Sherlock »

簡言之:自慰式的覺悟。
法身在打手槍啦 :D

《勝道寶鬘論》謂六識分別之念為心性光明之放射,應把妄想分別之體瞭解為法身,心之本相所現瞭解為法身光明,一切自現境界瞭解為法身本元之遊戲,如此則能將所有迷現均轉為清淨之智慧...頓體念念本空。本來解脫故,無須作意修斷、取捨、整治。

Perplexity深入研究
請依此(《勝道寶鬘論》)解釋知覺乃眾生之脈絡
附加檔案
論「知覺乃眾生」的深層結構:從《勝道寶鬘論》看心性光明與法身遊戲的覺悟轉化.pdf
(608.82 KiB) 尚未被下載
佛告大慧。覺人法無我。了知二障。離二種死。斷二煩惱。是名佛之知覺。聲聞緣覺得此法者。亦名為佛。以是因緣故我說一乘。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善知二無我。二障煩惱斷。永離二種死。是名佛知覺。
cyc320
文章: 2777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大哉問!?

文章 cyc320 »

不著是無嗎?回:不著本空

假因能得真果?回:了因即一合相現前

借假入真,緣木求魚!//本空即無形相、無所求
頭像
心開
文章: 4377
註冊時間: 週四 9月 02, 2021 6:37 am

Re: 大哉問!?

文章 心開 »

不著實無相,漚滅空本無
但由自悟而證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依智不依識)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其佗都是後來的不受後有 但得本莫愁末
因陀囉也帝莎訶
cyc320
文章: 2777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大哉問!?

文章 cyc320 »

不著實無相,(不執著其法義為打破現象實有之概念)
漚滅空本無(夢、幻、泡、影、露、電就如成、住、壞、空周而復始,其法義為本來無實體)
頭像
心開
文章: 4377
註冊時間: 週四 9月 02, 2021 6:37 am

Re: 大哉問!?

文章 心開 »

🙏
【中台世界】─ 馬祖道一禪師
祖曰:「心地法眼能見乎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 師曰:「有成壞否?」 祖曰:「若以成壞聚散而見道者,非見道也。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
但由自悟而證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依智不依識)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其佗都是後來的不受後有 但得本莫愁末
因陀囉也帝莎訶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