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唯心訣》說,眾生只因昧於一心性德,「罔辯真宗,捨覺循塵,棄本就末」,從而誤入有無、一異、斷常的邪見之林,「宰割真空,分羅法性,依塵生滅,隨境有無」,「謬興知解,錯倒修行」,列舉迷昧、違背、偏離唯心之旨的邪外之見凡120種:
- 「或和神養氣而保自然」。 這主要是道家、道教【全真養氣】的修煉法則,雖然不無養生延年之效,卻因摯愛肉體,不離我執我愛,在佛法看來不能解脫。
- 「或苦質摧形而為至道」。 這是印度尼乾子等苦行外道的信仰,多為求生天而採用的修行法,佛經中多見破斥,謂苦行非解脫正道。
- 「或執無著而樁立前境」。 只執著經論中所說【無著】為要,只管心不著外境,而認外境為實,不知外境本空,不破法執,難免心被境累。
- 「或求靜慮而伏捺妄心」。 誤認強抑妄念而入定為道,即便能入定,也不能超出三界,還會增益煩惱,容易滋生禪病。 佛經中多處強調:唯由如實知見的智慧而得解脫,禪定只是獲得智慧的手段。
- 「或刳情滅法以凝空」。 不知法性本空,乃緣起性空,而認妄情、萬法為實,只強制息滅妄情和意識分別,凝注於空,此乃【斷滅空】,非真實空,其結果最高是入【無想定】。
- 「或附影緣塵而抱相」。 認從感官攝入的【六塵緣影】為客觀真實而著相,不知六塵緣起如幻。
- 「或喪靈源之真照」。 只知寂滅一切而喪失智慧心的觀照,多墮沉沒。
- 「或殒佛法之正因」。 佛法之正因,謂正因佛性,即如來藏,否定此性,即失去了成佛的可能性,為殒滅佛法正因。
- 「或絕識凝神,受報於無情之地」。 絕想凝神,一切不念,如同草木無情,此被斥為墮畜生道之因。
- 「或澄心泯色,住果於八難之天」。 澄湛其心,泯滅身體存在的知覺,入無色界定,佛經稱此為不聞佛法的【八難】之一。
- 「或著有而守乾城」。 執著世界實有,不知其如夢幻,猶如守護乾闥婆城(海市蜃樓)。
- 「或撥無而同兔角」。 執著世界乃虛無,猶如兔角,墮入斷滅之【邊見】。
- 「或絕見而居暗室」。 以絕念除想為修行,禪師斥為【坐黑山下鬼窟裡】。
- 「或立照而存所知」。 守著一個能見能照的直覺心,這至多是意識的現量,非真心。
- 「或認有覺是真佛之形」。 將覺知之性誤認為佛性,不知此乃意識的功能,依緣而起,並非真常。 《維摩經·不思議品》謂「法不可見聞覺知」。
- 「或效無知同木石之類」。 以無知為道,不知佛性本覺,不同木石無知。
- 「或執妄同究竟之果,如即泥是瓶」。 誤認為妄念即是菩提,凡夫即是佛,如同認泥為瓶。 經中雖說妄心與真心「如金與指環」,但純金並不就是金指環,只能打造成金指環。
- 「或妄緣趣解脫之門,似撥波求水」。 以忘記諸緣為道以求解脫("妄"當為【忘】),不知性空乃緣起之空,佛性乃諸緣之體性,離緣起而求解脫,如離波求水。
- 「或外騁而妄興夢事」。 心馳騁於外,沉迷於事務,不知事務如夢如幻。
- 「或內守而端居抱愚」。 只知端坐內守,沒有智慧觀照,此乃外道痴定。
- 「或宗一而物象同如」 。執著於【一】,只見萬有的同一性,不見其差別性,偏於一邊,不合中道。
- 「或見異而各立法界」。 只見萬物的差別(自相)而不見其同一(共相),亦不免偏墮。
- 「或守愚癡無分別而為大道」。 只以無分別為道,不知道是智慧,離分別亦離無分別,《維摩經》謂「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 「或尚空見排善惡而作真修」。 誤解緣起性空,以不作惡亦不行善為道,墮於增上慢空見。
- 「或解不思議性作頑空」。 誤解佛性之【不可思議】為一無所有,此乃意識所造頑空而非佛法真正的空。
- 「或體真善妙色為實有」。 誤認佛菩薩的微妙色身等妙色為實有,不知此乃真空妙有,不有而有。
- 「或沉機絕想,同有漏之天」。 除去機心,斷絕諸想,令心如嬰兒無知,此乃同有漏的色界天等。
- 「或覺觀思惟,墮情量之域」。 以意識思維、覺觀為道,墮於妄心分別,不知佛法雖由理性思維入門,究竟處(佛性)超越理想思維。
- 「或不窮妄性,作冥初之解」。 不能窮究妄想的本性,只知從宇宙生成的角度去探究其最初。 冥初,亦作冥諦,為印度數論派所立二十五諦之一,以冥然不知處,為萬物的本源。 《楞嚴經》卷二云: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離等,昧為冥諦。
- 「或昧於幻體,立空無之宗」。 不知幻化之體性非空非有,唯立空無為宗。
- 「或認影而為真」 。認六塵影像為真實,猶如認鏡中人、水中月為真人、真月。
- 「或執妄而求實」。 執著妄想而求真實,不知離妄即真。
- 「或認見聞性為活物」。 錯認能見聞之性為佛性,不知見聞性乃六根的作用。
- 「或指幻化境作無情」。 誤認幻化之境為無情,不知境唯心造心現。
- 「或起意而乖寂知」。 以所起意念為真心,不知空寂之純粹知性,方為本心。
- 「或斷念而虧佛用」。 以斷絕諸念為道,不知佛性妙用。
- 「或迷性功德而起色心之見」。 迷昧佛性清凈功德如莊嚴報身、一切智等,以為佛性有色有心,不知佛性色心一如。
- 「或據畢竟空而生斷滅之心」。 誤解《般若經》畢竟空為一無所有,墮於斷滅見。
- 「或執大理而頓棄莊嚴」。 執著空性之理,捨棄萬行莊嚴、佛果莊嚴。
- 「或迷漸說而一向造作」。 沉迷於唯識教等三大阿僧祗劫漸修成佛之說,不信佛性可以頓悟,一向修有為造作之行。
- 「或據體離緣而堅我執」 。執著一佛性之體為真我,力求遠離諸緣,結果是堅固了我執。 婆羅門教之執內心【妙樂我】等,即屬此類。
- 「或亡泯一切而守己愚」。 泯絕一切,無念無思,是為愚癡而非智慧。
- 「或定人法自爾而墮無因」。 確認為人與萬物,從來自然如此,墮於無因自然外道見。
- 「或執境智和合而生共見」。 執著能證之智與智所照之境絕對是一,墮於只見共性而不見自相的【共見】。
- 「或執心境混雜,亂能所之法」。 執著心境一如,導致混雜內心與外境、能與所。
- 「或著分別真俗,縛智障之愚」。 執著於分別真俗二諦,被分別所縛,不知二諦乃是同一真理的兩面。
- 「或守一如不變而墮常」。 死守一不變的真如或佛性,墮於常見。
- 「或定四相所遷而沉斷」。 執著生、住、異、滅四有為相變遷不住,否定有相似相續的相對穩定相及真常不變者,從而墮於斷見。
- 「或執無修而祛聖位」。 執著無修無作,結果是無緣證得佛果。
- 「或言有證而背天真」。 執著佛果必是修得,違背本來即是的真實。
- 「或耽依正而隨世輪迴」。 耽著於認為實在的客觀世界、主體眾生,只有隨業輪迴。
- 「或厭生死而喪真解脫」。 厭患生死,汲汲於出離解脫,不知生死本空,明見心性本來解脫,方為真解脫。
- 「或迷真空而崇因著果」。 迷昧真空之理,執著於有為的因果。
- 「或昧實際而欣佛厭魔」。 不知本來空寂、佛魔一如之實際,欣佛厭魔。
- 「或著隨宜所說而守語為真」。 執著於佛隨機所說的法,只以佛經文字為究竟真理。
- 「或失音聲實相而離言求默」。 不知音聲之實相本來寂滅,只求離語言而寂默。
- 「或宗教乘而毀自性之定」。 只以佛經所說法為究竟,譭謗【教外別傳】的自性大定。
- 「或弘禪觀而斥了義之銓」。 只重坐禪入定,譭謗了義之經教,豈知離教之禪,是為盲禪癡禪。
- 「或鬥奇特而但顧出身,俄沉識海」。 為顯奇特而只注意所生之處,因而沉沒於妄識之海。
- 「或作淨潔而推求玄密,返墮陰城」。 追求清淨而思考研究玄密的心性,反而墮於五取蘊之中。
- 「或起殊勝知解而剜肉為瘡」 。對佛法生殊勝知解,不知心性非知解可證,止於知解,等於剜肉為瘡。
- 「或住本性清淨而執藥成病」。 執著住於一本性清淨的真心,猶如執藥成病,不知清淨本性本來不住。 《維摩經》云:「由無住本,立一切法。」
- 「或尋文探義而飲客水」。 執著於佛經文字,不知【法離文字】,猶如飲客人之水。
- 「或守靜居閒而坐法塵」。 死守寂靜閒曠為道,不知寂靜閒適,意識猶在分別法塵。 《楞嚴經》謂銷落諸念,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 「或起有得心,談無相大乘」。 以有所得心說無相大乘法,違背般若經【無所得】義,《心經》云: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以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或運圖度想,探物外玄旨」。 以思維計度探究超越思維計度的法性,不知法性須超越思維計度而自內證。
- 「或廢說起絕言之見」。 執著法性絕對不可言說,《維摩經》謂「無離文字說解脫也」。
- 「或存詮招執指之譏」。 執著文字表述的佛法為究竟,無異認指月之指為月。
- 「或認動用而處生滅根源」。 以能動用之心為佛性,不知此乃生滅妄心。
- 「或專記憶而住識想邊際」。 以能記憶者為佛性,不知此乃意識及阿賴耶識的功能,屬於想蘊、識蘊。
- 「或安排失圓覺之性」。 作有為的作意安排,不知圓覺自然,不待造作。 犯了《圓覺經》四病中的【作病】。
- 「或縱任虧入道之門」。 以縱任其心,不約束自己為道,不知入道之初先須嚴格約束自己,犯了《圓覺經》四病中的【任病】。
- 「或起身心精進而滯有為」。 以執著心發起精進,不知悟得真心,為真精進,《法句經》偈云: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 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
- 「或守任真無事而沉慧縛」。 執著於做一個"無事人"而不知發揮心性妙用,被偏空之慧所縛。
- 「或專繫念勤思而失於正受」。 只知精勤思考佛法義理,而不得禪定受用。
- 「或效無礙自在而放捨修行」。 未明心性而仿效聖者的無礙自在,放棄修行。
- 「或隨結使而恃本性空」。 執著煩惱本空而跟著煩惱走,不予觀照對治。
- 「或執纏蓋而妄加除斷」。 執著煩惱實有而以敵對的態度作意斷除。
- 「或保重而生法愛」。 執著於所解佛法或所見心性而生起法愛,成為障礙。
- 「或輕慢而毀佛因」。 輕慢佛性,毀壞成佛的正因。
- 「或進求而乖本心」 。以有所得心進求殊勝,違背自然之本心。
- 「或退墮而成放逸」。 不精進修行,放逸縱任,終成退墮。
- 「或語證相違而虧實地」。 所說與所證不一致,違背真如實際。
- 「或體用各據而乖佛乘」。 將體與用分割,與大乘佛法相悖。
- 「或守寂而住空,失大悲之性」。 偏守空寂,不知興慈運悲濟度眾生。
- 「或泯緣而厭假,違法爾之門」。 泯滅諸緣,厭患俗事,有失真俗不二之中道。
- 「或著我見而昧人空」。 不知人我本空,堅執我見。
- 「或迷現量而堅法執」。 錯認六識現量為實,所謂【眼見為實】等,乃堅持法執。
- 「或解不兼信而滋邪見」。 雖然理解佛法而缺乏信仰,《涅槃經》云:「有解無信,增益邪見」。
- 「或信不兼解而長無明」。 雖然有信仰而不理解佛法,《涅槃經》謂「有信無解,增長無明」。
- 「或云人是而法非」。 認為說法之人雖開悟而所說之法未必正確。
- 「或稱境深而智淺」。 認為觀境甚深而智慧微淺,人智不可窮盡法性。
- 「或取而迷法性」。 取著不捨,豈能如實知見法性。
- 「或舍而乖即真」。 一味捨離,違背即事即真之真實。
- 「或離而違因」。 執著遠離,而違背萬行之因。
- 「或即而忘果」。 執著當下即是,而忘記行滿證果。
- 「或非而謗實」。 否定真實。
- 「或是而毀權」。 只知實智而譭謗權智。
- 「或惡無明而背不動智門」。 厭惡無明,不知無明本空,《永嘉證道歌》云:「無明實性即佛性」。
- 「或憎異境而壞法性三昧」。 憎惡外境,不知一切境界皆法性三昧中所現。
- 「或據同理而起增上慢」 。只依據同一之真如理,起增上慢之見。
- 「或貶別相而破方便門」。 貶黜差別智,破壞度人濟世必須的方便法門。
- 「或是菩提而謗正法輪」。 只知肯定菩提,不知菩提終不可說,無是無非,一味肯定菩提,無異譭謗正法。 《金剛經》云:若言如來有所說法者,即是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 「或非眾生而毀真佛體」。 只知否定眾生,謂其愚癡、惡邪惡,不知眾生皆有佛性,否定眾生,乃是譭謗真佛。
- 「或著本智而非權慧」。 執著證真如的根本智而否定了別眾相的差別智。
- 「或迷正宗而執化門」。 執著度化眾生的方便而迷昧佛法正宗。
- 「或滯理溺無為之坑」。 執著於法性之理,一味無為,一無所為,謂之【墮無為深坑】,失佛性之用。
- 「或執事投虛幻之網」。 執著於世間事相,不知事相本空,猶如夢幻,猶如鳥雀自投羅網。
- 「或絕邊泯跡,違雙照之門」。 只知泯絕一切【戲論】,只遮不照,不知見佛性須雙遮雙照。
- 「或保正存中,失方便之意」。 只是保持正道,嚴於律己,缺乏靈活的方便。
- 「或定慧偏習,焦爛道芽」 。偏墮於修習定慧二學、止觀二法,終日打坐,不行度人利生的菩薩道,墮於小乘,佛斥之為【焦芽敗種】。
- 「或行願孤興,沉埋佛種」。 雖有行願而缺乏智慧引導,令佛性光明不得顯現。
- 「或作無作行,修有為菩提」。 執著行無作行,其所修成為有為法。
- 「或著無著心,學相似般若」。 只執著一個無著之心以為即是心性,不知無著只是趨向心性的一種方便。
- 「或趣淨相而迷垢實性」。 執著於清淨相,不知清淨相亦空,垢染實性即是本來清淨。
- 「或住正位而失自本空」。 誤解《法華經》「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之言,認為世間相即是實相,不知萬法本空。
- 「或立無相觀而障翳真如」。 執著真如無相,不知真如無相而無不相。 《無量義經》云:「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
- 「或起了知心而違背法性」。 以了知心將法性當作一個認識物件去認識,不知這是違背法性的,法性非以用名相為符號的了知心所能認識者,只能離名相分別而自內證。
- 「或守真詮而生語見,服甘露而早終」。 死守經論語言文字,不知【依義不依語】的原則,猶如服甘露(長生不死藥)反而夭亡。
- 「或敦圓理而起著心,飲醍醐而成毒」。 執著於圓教眾生即佛、煩惱即菩提等理,認事為理,不修善不斷煩惱,猶如有病者飲醍醐而中毒,謂之【圓實墮】。